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引言
上市公司的ESG报告既可体现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也可展现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还可影响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对上市公司非财务方面绩效的判断。环境维度作为ESG(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之一,是ESG报告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极端天气在全球各地频发,投资者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关注度随之提升,业内人士认为,“气候变化已成为近年来ESG议程的首要议题”[1]。目前,ESG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上市公司ESG报告中环境议题的选择尚缺少强制性、统一的披露及评价规则,本文基于对中国现有ESG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及实践的研究,对上市公司ESG报告中环境议题的选择进行分析,供上市公司参考、借鉴。
01
上市公司为什么需要重视ESG报告中环境议题的选择?
1. 中国上市公司ESG报告目前处于自愿披露阶段,但针对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的监管要求在不断提高
证监会和上交所、深交所目前已出台的上市公司监管文件尚未对上市公司单独披露ESG报告提出强制性要求,仅强制要求特定上市公司(深交所纳入“深证100指数”的上市公司/“深证100”样本公司,以及上交所 “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及金融类公司、科创50指数成份公司)每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而对于其他上市公司,则是鼓励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即针对上市公司,目前的ESG报告披露仍处于自愿披露阶段。[2]
但从监管趋势看,针对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的监管要求在不断提高。例如,2022年1月7日上交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9号——信息披露工作评价》将上市公司“是否主动披露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情况或者报告,相关情况或者报告内容是否充实、完整”作为对上市公司考核的加分项[3],这意味着对上市公司主动、单独披露ESG报告的鼓励。另外,2022年1月18日上交所发布的《关于做好科创板上市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要求“科创板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相关信息,并视情况单独编制和披露ESG报告”。再有,证监会2022年5月15日发布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也已将上市公司的ESG信息纳入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内容。
2.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有法定的强制性要求, ESG报告披露的环境议题选择需注意与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相衔接
依据2022年2月8日实施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和《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准则》,上市公司及其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各级子公司如属于重点排污单位、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或其他依法应披露环境信息的单位,或者出现了法定的环境违法情形[4],则应当按照规定在年度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报告和临时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并上传至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否则将面临法律责任风险。同时,深交所、上交所也要求被列入重点排污单位的上市公司或其重要子公司在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或临时报告中披露相关环境信息[5]。即如果上市公司属于重点排污单位,则需要分别通过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临时报告以及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报告两个途径披露环境信息。
在此情况下,如果上市公司还需要编制并披露ESG报告,就需要注意ESG报告中的环境议题应和年度和临时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报告以及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临时报告的环境信息披露内容做好衔接、保持一致。
3. 目前中国上市公司ESG报告中环境议题的选择缺少明确标准,需企业结合自身情况量身定制
选择好ESG环境维度的关键议题有助于上市公司明确ESG实践的着力点,也是上市公司做好环境信息披露及环境合规管理的前提。目前国内外已出台的ESG报告披露或评价标准中环境议题的范围和排列逻辑不尽相同,中国上市公司的ESG报告披露中环境议题的选择也缺少统一标准。实践中上市公司披露的部分ESG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统称“ESG报告”)没有明确其环境议题的选择方法,但也有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实践案例,例如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6](以下称“阳光电源”)《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了其关键议题的选择方法,即通过“议题识别-议题评估-筛选报告”三阶段分析模型,开展利益相关方问卷调研,统计分析和评估出具报告的实质性议题。
如何选择ESG报告中的环境议题、如何在议题中体现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在议题中回应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的关切、议题如何与生态环保法定合规要求以及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要求相衔接、如何体现对国家重大环保政策的积极响应、如何与现有ESG评价体系相衔接,是上市公司在ESG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前咨询公司等专业机构提供的ESG相关咨询服务已经非常丰富,但似乎更为偏重行业研究、审计核算、统计分析、数据管理、对资产估值的影响等视角。而上市公司编制ESG报告时环境议题的选择,还需要系统梳理当前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政策的要求,并需结合企业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利益相关方关切的内容,也需与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做好衔接,并参照ESG报告评价标准指引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考量,前述内容对上市公司全面、准确、适当地选择好环境议题是不可或缺的。
02
上市公司ESG报告编制中的关键环境议题选择
我们梳理了截至本文出具之日有效的中国环境政策、法律法规规定,并参考了深交所、上交所自律监管文件以及中证ESG评价方法[7]、国证ESG评价方法[8]、《企业ESG披露指南》(T/CERDS 2—2022,团体标准)、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2019修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CASS-ESG 5.0)以及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发布的GRI标准等国内外标准中环境维度的披露或评价内容,并对应列举了企业已披露的ESG报告作为实践情况的示例,以期为上市公司编制ESG报告时选择环境议题提供参考。目前梳理出的关键环境议题包括资源能源管理、碳达峰碳中和、生态环境保护、全产业链绿色发展、资源回收利用、突发环境事件和其他环保事件应对处理、环境管理等。
需注意的是,前述议题并未全面涵盖ESG报告涉及的所有环境议题,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上市公司,相关上市公司在编制ESG报告时,还需视公司自身具体情况选择确定适当的议题。
1. 资源能源管理
节约资源、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与减少碳排放密不可分。实践中,上市公司在ESG报告中披露的资源能源管理信息主要包括能源结构、能源耗用与节能,以及水资源耗用与节水管理等内容。
(1)能源结构、能源耗用与节能
早在1997年,国家已制定《节约能源法》,对不同行业、主体提出了节能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称“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要“聚焦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能源革命”、 “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等内容。
实践中上市公司在ESG报告中披露的能源管理相关信息包括能源消耗量、能源利用效率、使用各类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节能目标、节能制度、节能措施、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等。例如,洛阳钼业《2021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披露了其能源消耗量及涨幅、能源消耗目标、直接能源和间接能源消耗种类及组成结构、具体的节能措施和成效等内容。
(2)水资源耗用与节水管理
实行节约用水行动是《水法》(2016修正)中的法定要求,也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要求。
实践中上市公司在ESG报告中披露的水资源管理相关信息,包括用水总量及用水类型(例如新鲜水/循环用水等)、单位水耗及节水量、节水降耗目标、节水制度措施、节水成效等。例如,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9](以下称“海尔智家”)《2021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披露了具体、可量化的降低水耗目标、该年度公司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资源使用情况、产品获得的中国节能/节水CQC认证情况等。
2. 碳达峰、碳中和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巨大挑战。2020 年 9 月 22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健全企业、金融机构等碳排放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也将上市公司定期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列为一项重点任务。
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修订)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年修订)已将“报告期内为减少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规定为鼓励公司自愿披露的内容。另外,上交所还在《关于做好科创板上市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中要求披露ESG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的科创板公司应当在报告中重点披露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情况。另外,碳排放信息也是《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规定的企业年度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报告中需依法披露的内容。
实践中,上市公司在ESG报告中披露的碳排放/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包括直接和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减排目标、减排制度措施、减排成效等内容;另外,上市公司披露的气候变化相关风险和机遇信息,包括披露气候变化相关的自然或监管方面的风险或机遇、风险或机遇产生的相关影响、管理风险或机遇的方法、采取相关行动的费用等内容。例如,洛阳钼业《2021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披露了该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整体情况、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外购的清洁能源比例、在气候变化愿景的指导下拟采取的减排措施等信息。另外,该报告还披露了气候变化为公司带来的风险(包括实体风险、转型风险)和机遇(包括气候变化推动新能源行业发展相关机遇)以及公司的气候变化愿景和落实愿景的举措。
3.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2018年5月,习近平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发表的讲话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11月发布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及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则标志着我国污染防治进入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新阶段。
企业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需要在每一项目全生命周期所有污染物排放环节的环境管理、生态保护方面做到依法合规。
生态环境保护在ESG环境维度中是重要的披露和评价内容。实践中上市公司在ESG报告中披露的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信息包括项目全生命周期采取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和保护措施,各类污染排放情况、减排目标、减排措施或技术、减排成效,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等。例如,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0]《2021年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报告》披露了项目建设运营全过程(包括立项选址、建设竣工、生产运营、应急管理、项目退出等环节)的环境风险管理内容及成效,还披露了公司开展生物多样性影响和环境风险评估、排查涉及生态红线的隐患、监测和监督生态修复情况等内容。该报告还披露了公司在生态治理方面的积极成果,包括入选绿色矿山名录、获评生态修复典型案例、获得绿色项目奖项等。
4. 全产业链绿色发展
2016年9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提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以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绿色制造体系的主要内容。”并且,该文件强调以市场化驱动为主,提高先进示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加快发展绿色制造相关评价标准体系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并提出了绿色制造体系项目可享受的财政资金支持、信贷优惠、政府优先采购、园区重点支持等多方面利好措施。
实践中,上市公司在ESG报告中披露的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相关信息包括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认证、绿色供应链、绿色工厂、绿色运营(绿色办公、公益活动)等内容。
例如,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认证方面,海尔智家《2021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披露了其研发减碳、产品能效提升、获得绿色低碳家电认证情况等内容;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1](以下称“华为”)《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了其绿色产品的设计理念、该年度产品平均能效提升率、获得绿色产品认证情况等内容。
绿色供应链、绿色工厂方面,阳光电源《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了公司对供应商的环境管理要求、供应商准入审核及供应商审核、监造、评估,以及帮助供应商自主使用可再生能源等内容;海尔智家《2021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披露了其原材料减碳、绿色制造和生产减碳等内容。
绿色运营方面,海尔智家《2021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披露了其倡导并推广绿色办公的举措,包括远程办公、无纸化办公、节水节电、节约用纸、减少员工交通碳排放等内容;阳光电源《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也披露了其办公中的节能管理、绿色建筑、绿色照明、绿色出行、绿色教育等内容。
5. 资源回收利用
《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修正)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修订)将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固废产生量、促进固废综合利用等规定为企业的法定义务。此外,资源的回收利用也作为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在《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文件中被提出。资源循环利用也是深交所、上交所自律监管文件要求上市公司履行的环境保护义务及建议披露的内容。
实践中,上市公司在ESG报告中披露的资源回收利用信息包括水资源、能源、固废、废旧产品等资源的回收利用目标,回收利用制度,回收利用项目,回收利用的能源或资源种类,回收利用数量、比例及成效等。例如,海尔智家《2021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披露了其通过积极布局循环经济产业实现废旧产品回收与资源化利用相关信息,以及多个工厂回收利用的举措及成效的具体案例。又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2](以下称“中国石化”)《2021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其开展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废气循环再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相关举措和成效,以及相关具体案例。
6. 突发环境事件及其他环保事件的应对及处理
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应急管理并进行信息公开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企业的法定义务。此外,《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修正)、《水污染防治法》(2017修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修订)、《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和《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准则》等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义务和信息公开义务作出了规定。深交所、上交所发布的自律监管文件也要求上市公司发生重大环境、生产及产品安全事故或其他不当履行社会责任的重大事故或者负面影响事项时,应当披露事件概况、发生原因、影响、应对措施或者解决方案。
实践中,上市公司在ESG报告中披露的突发环境事件相关信息包括企业内部应急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情况、报告期内发生的突发或者重大环境事故、环保违规事件(包括相关行政处罚或涉诉情况)的原因、影响、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等。例如,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3](以下称“紫金矿业”)《2021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披露了公司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各子公司结合具体情况的修订、以及突发环境事件和危险废物违规而导致重大诉讼事件发生情况等内容。又如,洛阳钼业《2021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披露了该年度的环境处罚或通知的数量、涉及的金额及具体的违法情形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7. 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战略、规划、目标
企业根据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和决策部署制定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战略、规划和目标,是企业落实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大政方针、组织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履行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顶层设计,也是企业彰显政治站位的重要载体,上市公司也应作出示范和表率。
证券交易所的指引中已对上市公司制定环境保护方面的战略、方针、目标、计划等内容提出了要求[14]。此外,《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1号——信息披露工作考核》第十六条还将上市公司是否积极参与符合国家重大战略方针等事项并予以披露作为一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的内容。
环境管理战略、策略、方针、目标等内容并非只能在环境维度披露,企业可以将环境管理方面的战略、方针同社会和治理方面(即S、G维度)的相关内容进行统筹。实践中,上市公司在ESG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包括企业环境管理战略或方针、规划和目标、以及相关的资金投入、培训宣贯等内容。例如,《2021美的集团[15]ESG报告》较为具体地披露了其绿色战略、规划和目标(包括集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又如,中国石化《2021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其 “环保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环保管理理念及落实情况。
(2)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最早源于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后该标准于2004年进行修订,现行版本为ISO14001-2015。我国在1996年版《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发布后就开始试点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并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认可制度[16]。
实践中多数上市公司已将环境管理体系作为ESG报告的内容进行披露,包括披露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及认证情况、集团及所属公司获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数量、范围等内容。例如,华为《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了其子公司获得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覆盖的活动范围等内容,还披露了其子公司获得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情况,并附上了认证证书。
(3)环境管理机构、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要求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深交所、上交所发布的自律监管文件也对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提出了要求[17]。
实践中,上市公司在ESG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包括环境管理(或ESG管理)机构、专业人员的设置和配备情况、环境管理制度建设、执行情况及企业对环境管理制度的监督和持续改进情况等。例如,阳光电源《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了其通过梳理、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将公司运营全流程与应对气候变化耦合的实践,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流程、培训、监察机制等。
(4)投资并购中的环境尽调
目前我国政策、法律、证券交易所规则指引及ESG披露和评价相关标准中暂未明确将投资并购中的环境尽职调查作为ESG报告披露或ESG评价的内容,但是实践中已有上市公司在ESG报告中纳入相关内容,以证明企业在自身投资中有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机制,从而增加潜在投资者的信心。例如,紫金矿业《2021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披露了投资并购中的环境尽职调查内容,包括评估拟收购标的在历史经营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环保处罚、环境诉讼、环保设施运行状况以及相关生态环境风险。
结语
在上市公司ESG报告中的环境议题选择缺少明确标准的前提下,上市公司如何在战略层面做好环境议题的选择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在本文中基于对中国现有生态环保政策法规的梳理以及对实践案例的研究进行了环境法律视角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上市公司解决前述问题提供一种思路。
向下滑动阅览
脚注:
[1] 参见汪友若,《MSCI:气候变化成ESG首要议题 净零排放投资应以气候整合为切入点》,2022年9月5日,载中国证券网,https://news.cnstock.com/news,qy-202209-4952194.htm
[2] 2021年12月,中国证监会上市部主任李明在《财经》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将研究稳步推进ESG信息披露相关工作,并将坚持三项原则:一是坚持立足我国实际,二是坚持分步推进原则、三是现阶段坚持自愿披露原则。参见昝秀丽,《证监会上市部主任李明:研究稳步推进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载中国证券报,2021年12月24日,https://epaper.cs.com.cn/zgzqb/html/2021-12/24/nbs.D110000zgzqb_A01.htm
[3]2020年,深交所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2020年修订)将上市公司“是否主动披露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履行情况,报告内容是否充实、完整”作为对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披露情况进行考核的一个重点关注项,如满足条件则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可加1分,未披露不减分,但并未要求上市公司编制单独的ESG报告。2022年1月7日,深交所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1 号—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取代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2020年修订),仍沿用了前述考核相关规定。
2022年1月7日,上交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9号——信息披露工作评价》也将上市公司“是否主动披露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情况或者报告,相关情况或者报告内容是否充实、完整” 作为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披露情况评价的重点关注点,如满足条件则加1分,未披露不减分。但不同于深交所规定的披露ESG“履行情况”的表述,上交所采取的表述是披露ESG“情况或报告”;2022年1月18日,上交所发布《关于做好科创板上市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要求科创板公司“视情况单独编制和披露ESG报告”,还规定“已披露ESG报告的,可免于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即上交所在国内证券交易所层面首次提出了单独编制ESG报告(而不是将ESG信息作为社会责任报告的一部分)的明确表述。
[4]《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第八条:上一年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披露环境信息:
(一)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依法处以十万元以上罚款的;
(三)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依法实施按日连续处罚的;
(四)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依法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的;
(五)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依法吊销生态环境相关许可证件的;
(六)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的。
[5]参见《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8.9、《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8.12
[6]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获得MSCI评级AA级,2021年获得中国ESG优秀企业500强榜首,参见《复盘:阳光电源可持续发展》,载中国企业报道,/qyyw/zq/2022/05/13/158908.html
[7]2002年12月,沪深证券交易所共同出资成立的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中证ESG 评价方法V1.0;2022年3月,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了中证ESG 评价方法V2.0。本文主要参考了中证ESG 评价方法V2.0的内容。
[8] 2022年7月,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发布了国证ESG评价方法。
[9]2022年4月中证指数公司公布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海尔智家(23.570, -0.04, -0.17%)获评AAA级,不仅是国内同行业最高,也是国内同行业唯一一家获评AAA级企业,其在MSCI、Wind的ESG评级以及CDP气候问卷+水问卷的评级均为国内行业最高,参见《中证指数ESG评级:海尔智家唯一获同行业最高评级》,载财经网,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2-04-02/doc-imcwipii2063372.shtml
[10]2019年中国石化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中,中国神华获得唯一AAA评级,入选“央企ESG先锋50指数,获得2021中国企业ESG“金责奖”最佳环境(E)责任奖,入选首批10家“中国ESG示范企业”,参见《中国神华荣登中国石化行业上市公司首个ESG榜单榜首》和《2021年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报告》,载中国神华官网,/zgshww/xwtt/202012/d6e06ab8839b477db99a96e941d4167c.shtml
[11]2021年12月3日,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联合CCTV-1《大国品牌》在金麒麟论坛上发布首份“中国ESG优秀企业500强”名单,华为行业排名第一,500强企业中排名第4,参见《ESG 500强通信行业榜单新鲜出炉 华为轻松摘得桂冠》,载新浪财经,https://finance.sina.com.cn/esg/sr/2021-12-04/doc-ikyakumx1958037.shtml
[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央企ESG先锋50指数排名第三,参见《国资委在京发布央企ESG·先锋50指数》,载新浪财经,https://finance.sina.com.c n/esg/2021-09-23/doc-iktzscyx5793245.shtml
[13]紫金矿业位列万得ESG评级A股矿业企业第一,此外,紫金矿业在国内多项ESG评级均取得领先地位,包括中财绿金院、商道融绿、社投盟等多家评级机构中均获得A级以上的评级,在恒生可持续发展指数中获评A-级,位列所有被评级上市企业前10%,并被纳入恒生A股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参见《紫金矿业位列万得ESG评级A股矿业企业第一》,载紫金矿业官网,/social/esgnews-detail-118804.htm
[14]参见《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2022修订)》第8.3、8.6、8.7条。《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也作出了相似规定。
[15]2022年中证指数发布A股上市公司ESG评价为AA级,参见《中证指数ESG评级》,载金融界,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704103183/65928d0f02002qq93
[16]参见《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关于加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若干意见》,2001年8月1日实施,现行有效。
我国已于1996年制定了《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1-1996),后分别跟随ISO14001的修订进程于2004年和2015年进行修订,现行版本为《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16)。GB/T24001-2016基于策划、实施、检查与改进(PDCA)的模式,为各种类型的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了指引。
[17]参见《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2022修订)》第8.13条、《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第8.6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其中提出:深入推进工业通信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另外在附件重点工作任务上,还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依托
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吴泾等重点区域整体转型,推动漕泾综合能源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化工产业集聚。实施落后产能调整项目450项。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加
日前,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因地制宜推进港口航道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结合港口码头、航道运河既有条件,在确保港口作业、船舶通航等安全前提下,依托港池、仓库、防波堤等,因地制宜推广海洋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鼓励集装箱枢纽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技术装备体系逐步健全。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交通基础设施沿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低于500万千瓦,就近就地消纳比例
五一劳动节前夕,博奇环保投资的佛山丹灶世海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以下简称“佛山光伏项目”)传来捷报。4月24日11时18分,该项目二期(4.97MW)与三期(5.73MW)“全额上网”工程顺利并网。至此,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2.57MW的三期工程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博奇环保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绿色转型”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21日-4月25日)。政策篇山东:推动虚拟电厂示范可在受限区新装分布式光伏4月17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
4月23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京碳中和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第二届绿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圆满召开。会上,氢枫集团投资副总裁罗世春先生以《固态储氢赋能氢能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主题,围绕氢枫镁基固态储运氢技术的核心优势,系统阐述了氢枫在制、储、运、加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布局。同期,氢枫凭
您了解“双碳吗”?,关于“双碳”名词有很多很多,看看您见过的还有哪些,欢迎评论留言,共同探讨新名词。一、政策与目标类1.双碳碳达峰指国家或地区在某一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后逐步下降,标志着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等技
碳金融是指以碳排放权为核心标的物,通过市场化机制设计和金融工具创新,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资金流动的专项金融活动。广义碳金融涵盖了所有以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为中心的金融活动,包括投融资,交易,咨询,管理等诸多碳排放领域的活动;狭义碳金融专指金融机构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的相关投资
刚刚,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发布2025年院士增选指南。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指南,增选的领域学科方向提到:能源和电气科学技术与工程组2-3名、核科学技术与工程组2-3名。202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指南,增选领域学科方向提到:工程Ⅰ(包括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航空科学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双碳”目标大背景下,分布式新能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模式和市场机制创新备受关注。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分布式电源聚合交易的政策,保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能源事业部副总监吴静文在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日前举办的“2025分布式光伏创新论坛(江苏
碳金融是指以碳排放权为核心标的物,通过市场化机制设计和金融工具创新,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资金流动的专项金融活动。广义碳金融涵盖了所有以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为中心的金融活动,包括投融资,交易,咨询,管理等诸多碳排放领域的活动;狭义碳金融专指金融机构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的相关投资
4月24日,盈峰环境(股票代码:000967)正式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全面展示公司过去一年的高质量发展成果。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18亿元,同比增长3.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4亿元,同比增长3.04%;扣非归母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91%。公司总资产规模296.36亿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4日,内蒙华电公告称,董事班国瑞先生由于工作变动原因,辞去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及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委员职务。董事会同意提名杨晓华女士担任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任期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本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鉴于公司总经理王珍瑞先生、董事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4月23日,在上海气候周2025“气候灯塔·新纪元”主题活动上,隆基嘉兴基地作为全球光伏行业首个“灯塔工厂+零碳工厂”的双标杆实践,荣获“上海气候周气候灯塔2025年度制造灯塔典范奖”。隆基绿能浙江基地负责人刘爱军(左二)上台领奖上海气候周以“中国行动、亚洲声音、世界标准”为宗旨,由联合国和
近日,海辰储能在ESG领域接连传来捷报,首次参评CDP即获管理级别最高(B)评级,并成功通过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批核,成为国内率先获此目标批准的储能企业之一。这两项国际权威认可,不仅是对海辰储能长期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肯定,更彰显了其在行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引领作用。01气候治理和碳
近日,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了《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核发绿证47.34亿个,同比增长28.36倍,其中可交易绿证31.58亿个。2024年全国绿证交易4.46亿个,同比增长3.64倍,其中绿证单独交易2.77亿个、绿色电力交易绿证1.69亿个。此前文件指出,钢铁、石化、数据
近日,电气风电党委副书记、总裁王勇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PLN)、印尼开发投资电力项目的相关中资企业负责人在雅加达开展会谈交流。同期,王勇还出席了印尼纬达贝工业园区示范风电项目的并网仪式,与永青集团副总裁陈劲松就园区风电项目运行、园区电力发展规划、未来海外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4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发展报告》全面诠释了我国绿证事业发展脉络,介绍了2024年我国绿证核发交易、市场培育、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阐明了绿证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能耗双控、碳排放核算等
当市值万亿的白酒巨头茅台与新能源霸主宁德时代在4月18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时,资本市场立即嗅到了跨界革命的意味。这场看似"传统与现代"的联姻,实则折射出中国实体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深层逻辑。从能源行业的视角来看,签约半月前,茅台发布ESG年度报告,“绿色”一词高频出现133次。面对那么多做能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4月23日,在上海气候周2025“气候灯塔·新纪元”主题活动上,隆基嘉兴基地作为全球光伏行业首个“灯塔工厂+零碳工厂”的双标杆实践,荣获“上海气候周气候灯塔2025年度制造灯塔典范奖”。隆基绿能浙江基地负责人刘爱军(左二)上台领奖上海气候周以“中国行动、亚洲声音、世界标准”为宗旨,由联合国和
4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发表致辞。习近平指出,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尽管个别大国热衷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造成严重冲击,但历史总会在曲折中前进。只
4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发表致辞。习近平指出,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尽管个别大国热衷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造成严重冲击,但历史总会在曲折中前进。只
2025年12月,将迎来《巴黎气候协定》达成10周年。为此,中国和法国政府于2025年3月27日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坚定支持《巴黎协定》及其温控目标,即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x2103;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x2103;之内”。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
近日,海辰储能在ESG领域接连传来捷报,首次参评CDP即获管理级别最高(B)评级,并成功通过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批核,成为国内率先获此目标批准的储能企业之一。这两项国际权威认可,不仅是对海辰储能长期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肯定,更彰显了其在行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引领作用。01气候治理和碳
作为推进能源向清洁化转型的关键产品之一,锂电池本身需要做到低碳、零碳,既有政策的迫切性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动力、储能电池主流企业,都已经在积极推进零碳产品、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的构建或规划。与此同时,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碳中
2025年以来,随着美国国内政局的变更,能源行业大洗牌的时代似乎来临了。特朗普总统上任后大刀阔斧地对美国进口的多国商品加征关税,旨在通过加征关税吸引海外产业、资本回流以振兴美国制造业继而拉动就业及促进经济增长。(来源:能源新媒文/济民)由于近一段时期关税政策在特朗普的言辞中出境频率极
4月21日,由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办的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布达维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刘敬、沙特核与辐射监管委员会主席哈立德以及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等国驻华代
编译巴林国家报4月13日报道: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宣布,美国准备与沙特签署一项重要协议,重点在能源和民用核技术方面进行合作。赖特在声明中强调,协议代表着加强与沙特长期伙伴关系的战略举措,并指出合作将包括在沙特境内实现和平核能产业的本地化。值得注意的是,此举是在扩大沙特和美国双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推进美丽丰台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显示,在蓝天保卫战2025年行动计划中,加快重点行业车新能源化,年底前完成研究制定快递车辆、轻型商超配送车辆新能源化工作方案。新增和更新的快递轻型配送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