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编者按 今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围绕“一体四翼”发展布局,聚焦主责主业,全面优化生产管控体系,推进设备管理转型升级。国网浙江、湖南、江苏电力立足实际,先行先试,率先建成两级生产管控中心,在整合运检业务资源、加强生产业务管控等方面取得成效。本报今起陆续刊发三家单位实践经验。
“目前全省数据情况正常,存在Ⅱ级及以上现场作业风险1项,五级电网风险6项,均已落实现场安全管控措施。”10月9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生产管控中心值长王艳军通过“生产管控平台”掌握全省设备运检风险情况,完成当日工作交接汇报。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推进,电网设备规模迅速扩大,亟待通过优化生产管控体系,进一步强化生产业务管控,推进设备管理转型升级。
国网浙江电力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两级生产管控中心建设的试点单位之一,全面推进11家地市公司和国网浙江超高压公司等单位的生产管控中心实体化运转,建立两级生产管控中心,强化各层级重要生产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推动生产业务管控线上化、规范化,打造生产专业决策中枢,实现省市两级生产管控中心高效协同。
建立省市两级中心
生产管控更精准
“根据台风‘梅花’最新动态,公司紧急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至Ⅰ级,请各单位根据响应要求,做好防台风预控措施。”9月13日18时,国网浙江电力生产管控中心值班人员收到台风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通过“生产管控平台”向国网浙江电力各相关单位的生产管控中心发布防汛防台风任务单。两级生产管控中心的工作模式由“平时业务管控中心”及时向“战时生产指挥中心”切换。两级生产管控中心的监控大屏实时呈现全省气象信息、政府预警信息,以及全省应急抢修车、应急抢修队伍、备品备件等的分布情况,方便相关人员精准、高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以往在防汛防台风应急处置工作中,设备管理部专职每隔6小时就要收集12家基层单位现场防控、应急处置等情况。现在,省市两级生产管控中心专职可直接在‘生产管控平台’获取已经汇总、分析的基层防控信息,辅助应急人员开展专业研判及决策,确保过程管控及闭环管理到位。”国网浙江电力设备部变电处处长钱平说。
近年来,国网浙江电力生产管控中心不断压缩业务纵向管控层级,实行运检业务扁平化管控,缩短业务链条,压缩信息层级,将获取信息时长缩短约60%。该中心还建立各专业部门横向协同机制,借助“生产管控平台”优化检修计划、风险管控、应急保电等流程,提升异常应急处置效率。
省市两级生产管控中心24小时运转,实现运检业务全天候、全过程监控,快速、高效处置异常情况,发挥“平时业务管控中心”“战时生产指挥中心”作用。1~9月,省市两级生产管控中心共开展生产信息汇集、生产作业风险管控等19项业务,累计发布业务管控任务单1900份,累计处置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设备异常事件122起,将先期平均处置时长同比缩短半小时。
抢修指挥上下协同
故障处置更高效
“500千伏瓯海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35千伏Ⅱ号母线的电压互感器异常告警,请尽快处置。”7月25日20时15分,国网浙江超高压公司温州运检中心检修班班长潘中伟收到该公司生产管控中心发出的信息。同时,该公司生产管控中心相关人员根据故障定级标准,匹配故障风险等级,及时启动三级指挥网络(即故障处置的总指挥、现场指挥、各运维检修单位指挥),掌握设备故障发展及处置情况,并将情况向省级生产管控中心汇报。
“该设备异常告警,若不及时处置,有可能引发35千伏母线甚至主变压器异常,请处置人员重点检查异常电压互感器本体情况,开展红外测温。”潘中伟和同事在赶往现场的路上,接到了国网浙江超高压公司生产管控中心值班人员的电话通知。
该公司生产管控中心值班人员在故障处置人员到岗前,依托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图像监控系统等及时开展异常分析研判及辅助决策,初步确认现场故障设备,为现场处置争取时间。潘中伟和同事到达现场后,迅速验证异常告警信号,重点检查异常告警设备,发现电压互感器本体运行声音异常后,及时申请停电更换电压互感器。
同时,国网浙江电力生产管控中心与国网浙江超高压公司生产管控中心开展处置联动,员工迅速查阅备品备件清单,确定离更换现场最近的备品位置,协助开展资源调配,确保备品及时到位。在生产管控中心的支撑下,现场运检人员仅用10小时便消除了隐患。
“在两级生产管控体系协同下,处理这类设备异常变得非常高效。”国网浙江电力生产管控中心负责人李旭东介绍。生产管控中心在抢修指挥支撑方面发挥“路由器”“服务器”“参谋部”作用,汇集海量故障案例,结合设备历史缺陷、隐患推送同类故障处置案例,并根据综合分析研判及现场初步诊断数据开展故障辅助研判,及时提出处置建议。
年初以来,国网浙江电力持续优化两级生产管控中心联动机制,加强抢修指挥业务管控,编制3项管理规范、4项应急处置流程、10条抢修指挥细则,持续深化运检业务数据融合,实现智能分析决策线上化,提升生产管控中心抢修指挥支撑能力。
全流程管控作业风险
运检能力再提升
“220千伏龙门变电站一名作业人员在起吊设备过程中没戴安全帽。”7月21日,国网浙江电力生产管控中心值班人员通过远程视频,对300多千米外的220千伏龙门变电站作业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查,督促现场作业人员落实整改,并下发违章整改通知单,对违章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保障现场作业安全。
“在设备规模快速增长、类型不断丰富,运维检修任务繁重,现场作业风险交叉重叠的情况下,加强作业现场远程督查,强化作业风险全流程管控是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有力手段。”国网浙江电力设备部输电处副处长杨帆说。
国网浙江电力生产管控中心强化作业风险全流程管控,通过集中评审、远程督查、现场督导等方式,强化现场作业计划编制、方案评审、措施落实全流程管控。该中心建立“专业重管理、中心盯闭环”的专业协同管控机制,推动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挖掘海量生产数据价值,协同相关单位开展设备精准状态评价,提前发现隐患,变消除缺陷为主动检修。
“金华换流站调相机年度检修任务涉及Ⅱ级作业风险,请按照任务单要求落实防控措施。”9月2日,国网浙江超高压公司生产管控中心根据公司“五级五控”风险防控体系落地执行要求向基层单位派发风险预警任务单,并督导基层单位执行,提升运检管理能力。
年初以来,国网浙江电力生产管控中心累计管控Ⅲ级及以上作业风险1824处,开展远程督查635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93项,管控治理重要隐患61项5492台次。(黄琳 杨振源 刘海山)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工作部署,抓紧抓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电网头条今天
记者17日从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宁供电公司获悉,中国首台搭载全自动失电自启动系统的1000千瓦中压发电车近日投入使用。在青海省西宁市10千伏山五路变电站更换电流互感器现场,中国首台搭载全自动失电自启动系统的1000千瓦中压发电车于16日成功启动并平稳交接负荷,实现城市配电网与发电车电源无缝切
上海电网新能源发电功率近日首次突破400万千瓦关口,达到410.3万千瓦。在能源领域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上海出台了一系列绿电市场建设配套文件,推动绿电交易常态化进行,并于2024年11月实现上海市内绿电交易破冰开市。当前,上海的风电光伏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攀升,截至3月底已达55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
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全力保障经济社会用电需求;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高服务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动力活力……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干字当头、开拓进取,推动各项工作开局良好
4月1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启动信息通信调度异地备调轮换运行。国网信息通信调度由主调切换至备用调度并开展信息通信调度值班工作,标志着国网信息通信调度备用体系由建设完善阶段进入实战深化阶段,为构建更具韧性的信息通信调度指挥体系积累了经验。据介绍,国网信息通信调度是公司最
4月17日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北分部获悉,一季度,东北电网跨区外送电量合计170.15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新能源电量跨区外送139亿千瓦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东北地区驶入新能源发展的快车道,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截至2024年年底,东北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03亿千瓦,占总
17日,记者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今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再次向定点帮扶的玛多县捐赠1500万元帮扶资金,通过实施医疗巡诊、阳光助学等6个项目,助力玛多县乡村全面振兴。玛多县是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国网自2011年起定点帮扶玛多县,截至2024年底,累计捐赠资金及实物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落实落细服务新能源各项举措,确保符合政策、纳入规划的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利用,全力服务新
4月16日上午,上海交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余旭峰带队拜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国家电网总会计师、党组成员陈西接待余旭峰一行。双方围绕加强沟通对接、深化多领域业务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余旭峰感谢国家电网热情接待,简要介绍了上海交易集团业务布局及创新发展情况。他表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落实落细服务新能源各项举措,确保符合政策、纳入规划的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利用,全力服务新
内蒙古是传统能源大区,也是新能源大区、绿色能源大区。2024年全区新能源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总装机1.35亿千瓦、发电量达2000亿千瓦时,实现了多个全国第一。随着新能源倍增行动深入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发展仍然处于快车道,第二、第三批新能源大基地、防沙治沙、蒙能保障性等大批新能源项目需要
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工作部署,抓紧抓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电网头条今天
4月17日,南网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指出,未来公司将实施“纵横战略”:纵向深耕低空经济领域,横向覆盖电网全场景作业,把机器人及无人机业务打造成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管家”,推动能源电力产业向更高阶智能化阶段迈进,通过AI应用实现价值的全面提升。有投资者提问南网科技在储能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广东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重点支持光伏产业、新型储能产业、氢能产业、智能电网产业。氢能产业中包含原材料(电解催化剂、电堆组件等)、制氢装备(电解槽、制氢站等)、氢储运装备、氢利用装备(加氢
近日,在贵州六盘水六枝特区中寨乡,南方电网六枝供电局成功投运配电网智能化联络开关,标志着六枝特区配电网自愈覆盖率达到100%。据了解,配电网自愈功能可以在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自动隔离故障区域并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大幅减少停电时间和影响范围。六枝供电局将配电网自愈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
4月12日,鲁中晨报车网互动充电示范站投入试运行。该站配备20台智能充电桩,其中5台为车网互动(V2G)双向充电桩。借助V2G双向充电桩,新能源汽车车主既能给车充电,也能把车作为“移动充电宝”反向送电至电网,凭电价差获得收益。作为国家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项目,淄博市车网互动V2G试点项目
3月28日,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首个透明主动配电网示范智慧台区——河边村1号公变在马龙区建成投运,这也标志着曲靖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相较于传统台区,智慧台区采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通过加装众多新型智能设备,使得电网具
4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做好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有关事宜的通知(内能源科技字〔2025〕186号)。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有关管理规定,为落实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现将2025年度公开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拟安排中央财政资金约9.6亿元(战略前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招引设计研发咨询、检验检测、供应链服务、数据服务和交易、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每年度按照年营业收入的1%给予最高30
促进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注入新动能——《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高长征韩超杨萌(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统筹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意见提出:实施再造一个“海上海南”战略。推动出台海南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围绕重点领域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培育壮大深海油气、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
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作用举足轻重。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市场的基石则在于培育先进的市场主体。当发电企业开始研究负荷曲线,当售电公司开始重视天气预测,当
4月15日,宁波市镇海区2025年迎峰度夏有序用电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根据市级下达的有序用电负荷指标,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镇海区须安排86.33万千瓦有序用电负荷,分六级执行:A级供电缺口:14.4万千瓦(缺口14.4万千瓦以下)B级供电缺口:28.79万千瓦(缺口14.4万至28.79万千瓦)C级供电缺口:43.16万
4月7日,在国网青海西宁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运维人员安晓婷通过刚投运的智能配电网调度系统巡检平台,对配网调度服务器、数据库、软件进程等进行“全身扫描”,确保配网安全稳定运行。该平台的投运标志着西宁电网调度系统运维正式迈入智能化新阶段。以往配网调度系统依赖人工巡检,工作人员需花
在当下电力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进程中,尽管相关政策已明确赋予增量配电网与电网公司同等的公共电网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执行环节,这一政策精神的落地情况却差强人意。增量配电网在诸多方面未能真正彰显其电网身份,常被当作普通用户对待,尤其在调度权、电源接入权以及合理收入权等核心领域问题突出,亟
3月26日,国网冀北唐山供电公司自主搭建的调度自动化全景智能管控平台正式投入运行,该平台实现了调度自动化运维从被动处置向数字智能防控的转型升级,标志着唐山电网调度自动化运维管理进入数智化新阶段。“过去需要切换多个系统挨个查看服务器、交换机等硬件运行状态信息,现在通过可视化全景平台‘
近日,云南电科院历时6个月攻坚,圆满完成南方电网首个构网型储能工程核心设备——构网型储能控制器的半实物仿真测试工作。此次测试覆盖5家主流厂商的构网型储能控制器,涵盖直挂式、组串式、集中式三大主流技术路线,标志着云南电网在构网型储能系统实证测试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微电网作为一种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的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在微电网实际推广与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待解的难题。(来源:朗新研究院作者:邹雅蓉)明晰微电网的功能定
健全全过程管理推动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王龙李传健黄友朋姚钪李江南曹望璋(南方电网公司)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盛大启幕。在市场“价值转型”重要时刻,阳光电源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解决方案提供者,首次从电网角度、系统层面重新定义电池管理,联合鉴衡和清华大学发布行业首个《BMT电池管理技术白皮书》,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打破数据孤岛,更好响应电网
4月3日,安徽淮南供电公司调控人员首次通过采集2.0主站发出调控指令,潘集区一个低压台区下一户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直控型光伏逆变器接收指令后,发电功率从20.4千瓦压降至15.1千瓦。这标志着该公司自主创新改造的直控型光伏逆变器成功投入运行。相比常规分布式光伏逆变器,直控型逆变器集成了高速宽带电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上海市等9个城市以及“北京市基于新型储能的V2G车网互动协同调控试点项目”等30个项目入选。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车、桩数量快速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