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能源石油报道正文

10月国际能源观察:“北溪”爆炸、“欧佩克+”减产……各国能源走向何方?

2022-10-12 08:22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关键词:石油北溪油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0月国际能源观察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 作者:杨永明 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

核心提示

◆在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大国关系变得异常紧张和脆弱的情况下,连接俄罗斯和欧洲的运输大动脉“北溪”管道发生泄漏爆炸,不仅让已经延续了7个多月的俄乌冲突再添变数,也让德国等欧盟国家的能源供应短缺问题更加突出。国际能源署警告,欧洲在今年冬天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天然气短缺风险。

◆在“北溪”管道爆炸事件持续发酵的同时,欧洲大陆整体迈入深秋。为了稳定能源价格、确保冬季供应,欧洲各国推出能源市场系列干预举措,积极寻找俄罗斯天然气替代资源,并出台相应政策,以弥补能源供应缺口。

◆欧盟成员国达成一致,对俄罗斯石油价格设置上限。而另一边,“欧佩克+”宣布从11月起将日产量减少200万桶。如果减产导致供给下降,中东产油国和俄罗斯的价格主导权将会加强。此次大幅减产给设置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的举措投下阴影。

◆尽管多国为应对能源短缺推出重启煤电等措施,使全球环保进度受到重挫,但各国对氢能的重视程度也再上一个台阶。欧盟委员会批准为氢价值链项目提供52亿欧元国家援助,美国能源部发布《国家清洁氢战略与路线图》,全面阐述清洁氢将如何助力美国脱碳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北溪”管道泄漏爆炸,欧洲能源危机担忧加剧

当地时间9月26、27日,俄罗斯经由波罗的海向德国等欧盟国家供应天然气的“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多处泄漏,并伴随强烈水下爆炸。“北溪”天然气管道是欧洲能源运输大动脉。其中,“北溪-1”管道于2011年建成,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向德国输气。自今年7月以来,该管道运输能源仅为其运输能力的20%。今年9月初,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表示,由于发现多处设备故障,“北溪-1”天然气管道将完全停止输气,直至故障排除。“北溪-2”管道于2021年建成,与“北溪-1”主体管道基本平行,由于受到美国阻挠及西方制裁,该管道尚未投入使用,但有部分天然气封存在管道内。在此次事件中,“北溪-1”和“北溪-2”管道上共发现4个泄漏点,分别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水域。目前信息表明,泄漏并非意外事故,很可能由蓄意破坏造成。

自今年2月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一方面,欧盟发起对俄罗斯的严厉制裁,有意放弃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另一方面,俄罗斯主动降低或停止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从短期供应的角度来看,“北溪”管道爆炸并没有实质性影响现有供应格局,毕竟,“北溪-2”从未真正投产过,“北溪-1”经历数次降气和计划外检修后,也已彻底停输,在数周之前甚至数月之间欧洲天然气市场已经开始适应“北溪-1”管道的停输局面。但是,凛冬将至,该事件令市场担忧情绪加重,或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高位震荡。近日,俄罗斯制定了未来三年削减天然气出口的计划,凸显了欧洲能源消费面临挑战的严峻性。根据俄罗斯三年计划草案,2023—2025年每年的管道天然气出口量将下降近40%,至1252亿立方米。草案显示,今年的管道天然气出口量估计为1420亿立方米,而俄罗斯2021年出口天然气2056亿立方米。国际能源署10月3日发布天然气市场季度报告,警告欧洲在今年冬天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天然气短缺风险。可以说,“北溪”管道被蓄意破坏,不仅让已经延续了7个多月的乌克兰危机再添变数,也让德国等欧盟国家的能源供应短缺问题雪上加霜。全球各地的消费者,恐怕要承受由此引发的能源市场动荡和能源价格上涨。

目前泄漏仍在继续,事件对相关海域航运线路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仍在显现。9月28日,丹麦能源署在声明中表示,受损的两条“北溪”管道总共含有7.78亿立方米天然气,泄漏的甲烷可能在40万吨以上。9月3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针对此次事件的专题会议上,宣布此次爆炸造成的甲烷泄漏量达到7.8亿立方米,相当于丹麦这个国家三个月的天然气消费量。考虑到甲烷的增温潜势远高于二氧化碳,因此,此次爆炸具有较大的生态影响。

同时,此次事件凸显了能源基础设施,特别是跨境能源设施的脆弱性。无独有偶,10月4日,挪威罗弗敦海底电缆出现损坏,从罗弗敦亨宁斯韦尔到斯沃尔韦尔之间的海底电缆发生断裂,断裂发生在亨宁斯韦尔以东500米处。目前修复电缆的工作正在进行中,这将需要几天到一周的时间。在欧洲能源博弈愈发激烈的背景下,一系列破坏事件加剧了欧洲的紧张局势,为此挪威、英国等欧洲国家着手加强对能源基础设施的安全警戒。值得关注的是,挪威是欧洲国家重要的能源供应国,如果挪威输送的能源遭切断、终止或大幅削减,将在欧洲引发全面能源危机。

欧盟对俄石油价格设上限,“欧佩克+”决定大幅减产

10月5日,欧盟成员国达成一致,基于七国集团的共识,对俄罗斯石油价格设置上限。欧盟委员会表示,欧盟已经决定全面禁止通过海运进口俄罗斯原油,但随着价格上限政策的实施,如果俄罗斯原油价格保持在价格上限以下,欧洲的运营商将被允许协助俄罗斯向第三国运输石油。此举或将减少俄罗斯收入,但利于全球能源市场稳定,同时也有助于解决高通胀问题,特别是在高能源成本、高油价成为全欧洲关注焦点时维持能源成本稳定。不过,对俄石油价格上限政策以及具体实施细节,还有待欧盟官员进一步协商达成一致。按照此前的计划,欧盟将在12月5日起对俄罗斯石油设置价格上限,并在2023年2月5日起对俄罗斯石油产品设置价格上限。

在西方国家想方设法减少俄罗斯石油收入的背景下,欧佩克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共同组建的“欧佩克+”机制决定大幅减产。10月5日,“欧佩克+”部长会议表示,鉴于全球经济、石油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对石油市场加强长期指导的需要,决定自2022年11月起,在今年8月的产油配额基础上,将原油总产量下调200万桶/日。这一减产量约为全球原油需求的2%。上个月,“欧佩克+”已将10月原油产量配额下调10万桶/日。尽管名义上此次“欧佩克+”的减产量为200桶/日,但由于许多成员国此前就未达到生产配额要求的产量,本次减产的实际规模可能会减半。如果减产导致供给下降,中东产油国和俄罗斯的价格主导权将会加强。此次大幅减产给设置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的举措投下了阴影。

美国政府一直希望欧佩克国家增加产量以稳定油价。美国加息政策的目标之一是抑制通货膨胀。而“欧佩克+”减产和预期的油价向上,给美国加息政策添加了额外负担。作为对“欧佩克+”减产的回应,白宫称,美国能源部将在11月从战略石油储备中再向市场供应1000万桶石油。拜登也要求美国能源部长寻求额外措施来增加国内原油产量。美国白宫曾于3月31日宣布,将从5月起每天释放100万桶石油,持续六个月,共释放1.8亿桶战略油储。后续,美国政府还将继续酌情释放原油储备,并可能重启“NOPEC”法案,对“欧佩克+”组织操纵市场行为进行处罚。

受到“欧佩克+”将大幅减产消息的刺激,国际油价连续多日上涨。截至10月7日,WTI 11月原油期货收涨4.19美元,涨幅4.74%,报92.64美元/桶,全周累计上涨16.54%。布伦特12月原油期货收涨3.50美元,涨幅3.70%,报97.92美元/桶,全周累计上涨11.32%。

标普全球普氏监测数据显示,俄罗斯9月原油出口已经降至过去一年以来的最低点:不包括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CPC混合原油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俄罗斯在9月的原油出口量为299万桶/日,较8月水平下降29万桶/日,跌至2021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当前市场担忧的是,“欧佩克+”的大规模减产,将给全球经济带来又一次冲击,进一步加剧美国及欧洲的通货膨胀。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市场人士认为,如果全球范围内转向原油供给不足,势必导致价格上升。美国高盛公司10月5日将2023年第一季度WTI原油期货价格的预测值上调10美元,达到110美元/桶。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预计,随着“欧佩克+”组织的大幅减产,以及欧盟对俄罗斯的原油禁运,未来全球油市供应紧张将持续。摩根士丹利将2023年第一季度的布伦特原油预测价格,从95美元/桶上调至100美元/桶。从现在开始直至2035年,由于低碳转型期能源短缺导致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处于高位水平,这种状况将传导至原材料、基础材料以及农业等领域,导致全球面临较大通胀压力。

欧洲各国多措并举,全力应对能源供应短缺

在“北溪”管道爆炸事件持续发酵的同时,欧洲大陆整体迈入深秋。根据欧洲天然气总库存(AGSI+)数据,截至9月28日,欧盟整体天然气储气率为88.25%,其中德国储气率达91.28%。总体上看,欧洲储气量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受天然气价格及各类能源发电产能影响,欧洲能源供应存在巨大不确定性。法国、芬兰、瑞典、挪威、瑞士等国的电网均已发出今年冬季的缺电预警。

为了稳定能源价格、确保冬季供应,9月30日,欧洲理事会宣布正式批准欧盟委员会此前建议的有关控制能源价格的紧急措施,措施的三大要点是:限电、限价、征收暴利税。欧盟成员国同意在今年12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期间主动减少10%的用电量,其中在用电高峰时段减少5%的用电量;对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和褐煤在内的低成本发电公司收入设定上限;对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炼油部门产生的超额利润征税;成员国还可临时为中小企业制定电力供应价格,以支持在高能源价格中挣扎的中小企业。

除了欧盟层面,欧洲各国也推出了一系列能源市场干预举措。9月21日,西班牙政府内阁全会通过国家法令,将企业和家庭的天然气瓦斯发票的增值税从21%下降至5%,该减税措施将维持至今年年底,但不排除继续延期至2023年的可能性。10月1日起英国全境各家庭能源供应商开始实施最新的能源价格上限政策,新的年度能源价格上限比目前的1971英镑高出1578英镑,暴露出英国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活成本危机。德国日前宣布拟投入2000亿欧元,用来补贴德国企业和家庭的能源开支,以实现国内能源价格下降的目标。

寻找天然气替代方面,贸易形式更为灵活的LNG成为首选。欧洲今年接收了数量创纪录的LNG,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9月中旬在欧洲议会发表年度国情咨文时表示,去年,俄罗斯天然气占欧盟天然气进口总量的40%,但目前,管道气占比已降至9%。近几个月,欧盟国家不得不寻求以高昂价格向美国和卡塔尔等国购买LNG,同时增加从挪威和阿塞拜疆进口管道天然气以缓解供应紧张。

9月25日,阿联酋与德国达成能源供应协议。根据该协议,阿布扎比国油今年将向德国提供首批13.7万方LNG,并为德国备有“专供”LNG,明年交货。此外,阿布扎比国油明年将每月向德方交付25万吨柴油。9月27日,波兰政府举行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项目启动仪式,该项目总长度约900千米,于10月1日投入使用,通过丹麦将挪威的天然气田和波兰连接起来,设计年最高输气量为100亿立方米,这一输气量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对波兰的年出口量相当。

其他相关政策方面,英国政府增加本土油气供应。9月22日,英国商务、能源与产业战略部发布公告称,为加强英国的能源安全,英国政府将正式解除页岩气生产禁令,并确认支持新一轮石油和天然气许可。10月7日,英国政府宣布开启新一轮北海油气勘探许可证的颁发工作,以提高英国内的油气产量。据悉,共有898个地点可供勘探,主管部门北海过渡管理局将颁发约100个勘探许可证。不过,相关区域从勘探到实现首次生产的平均用时接近五年。

德国正式推迟核电退出计划。9月27日,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宣布,为了应对今年冬天可能出现的能源短缺,正式推迟原定今年年底退出核电的计划。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后,出于安全考虑,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领导的政府制定了核电退出计划,准备逐步关停境内全部17座核电站。目前德国仅剩3座核电站仍在运营,原定年内关闭。

法国今冬重启所有停运核电机组。法国能源部近日表示,法国电力公司已承诺在2022年冬季重启所有停运的核电机组。目前法国电力公司在法国拥有56台核电机组,只有24台在运。全球能源危机使得越来越多国家转变反核政策,通过重启核电实现绿色发展目标,减少对海外能源供应商的依赖。

美国发布国家氢能战略,欧盟52亿欧元支持氢能项目

9月22日,美国能源部发布《国家清洁氢战略与路线图》。该路线图全面概述美国氢气生产、储运和应用的潜力,阐述清洁氢将如何助力美国脱碳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美国当前年生产氢气1000万吨,从消费结构上看,主要用于石油炼化、合成氨与化工工业。当前,每年的氢气生产会产生约1亿公吨的温室气体。除上述应用外,氢气也广泛用于交通运输领域。此外,美国正在积极开展清洁氢生产项目,截至2022年5月,全美共有超过620兆瓦在运或在建电解水制氢项目。美国能源部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清洁氢的产能增加到1000万公吨/年,到2040年增加到2000万公吨/年,到2050年增加到3000万公吨/年。

9月21日,欧盟委员会批准名为“IPCEI Hy2Use”的国家援助项目,以支持氢价值链中的研究、创新、首次工业部署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大型电解槽和运输基础设施)等。该项目由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希腊、意大利、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和瑞典等13个成员国联合实施,成员国将提供52亿欧元的公共资金,预计可吸引额外的70亿欧元私人投资。各种大型电解槽预计将在2024—2026年投入使用,众多创新技术将在2026—2027年部署,整个项目计划于2036年完成。此前,欧盟委员会于7月15日批准了54亿欧元的“IPCEI Hy2Tech”项目。Hy2Tech和Hy2Use同属氢价值链项目,Hy2Tech侧重于移动领域最终用户,Hy2Use重点关注Hy2Tech未涵盖部分,即工业领域与氢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应用。欧盟委员会表示,开发绿色氢能等低碳技术有助于欧洲实现2050年气候中性目标。欧洲氢价值链处于起步阶段,由企业或成员国单独投资风险较大。为此,国家援助将发挥重要作用,以吸引和带动更多私人投资。

当今全球能源危机为氢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将化石能源制氢转变为可再生能源制氢,并在终端用能中用氢取代化石燃料,可大幅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增加潜在能源供应的多样性。国际能源署在近日发布的《2022年全球氢能回顾》报告中指出,到2030年,氢可以帮助减少约140亿立方米/年的天然气使用量、2000万吨/年的煤炭使用量和36万吨/年的石油使用量。但与此同时,国际能源署认为氢能行业的发展仍依赖于更多的政策支持。现今,各国政府正在不断提高氢能的战略地位,截至目前已有26个国家将其作为能源部门的支柱之一。

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21年,全球氢需求量达到了9400万吨,超过了2019年9100万吨的高点,但几乎所有的增长能都来自化石燃料制氢,这意味着对实现缓解气候变化的目标难有裨益。2021年,全球低碳氢总产量不到100万吨,而且几乎全部来自化石能源+CCUS的模式。在当今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低碳氢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有关项目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如果目前在建的所有项目都能按期实现,到2030年,低碳氢年产量将达到1600~2400万吨,其中900~1400万吨为电解水制氢,700~1000万吨为具有CCUS功能的化石燃料制氢。提升电解槽制造能力对于提高氢供应链水平至关重要。截至2020年底,全球电解槽年产能约为30万千瓦。但到了2021年,氢电解槽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成为氢能产业最引人注目的环节。2022年电解水制氢的发展进一步加速。当前电解槽年产能接近800万千瓦,随着正在进行的电解槽项目得以实现并按计划扩大生产能力,预计到2030年电解槽成本将比现在下降约70%,年产能将超过6000万千瓦。结合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预期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成本将降低至1.3~4.5美元/千克氢,相当于39~135美元/兆瓦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