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当9月结束,2022年也过去了四分之三。今年,除户用光伏新增项目可继续享受补贴外,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行业均已进入平价上网阶段,曾经持续数年的年尾“抢装潮”终于成为可以尘封的历史。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伍梦尧)
令人惊喜的是,尽管行业发展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风光行业依然在旺盛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双双突破3.4亿千瓦,且今年前八个月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均实现增长,行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同时,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超越风电,成为我国排名第三位的电源类型。回顾风光行业的9月发展轨迹,可用四个词进行总结。
01
优惠电价
9月初,内蒙古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明确,自2022年9月1日起,取消蒙西电网战略性新兴产业优惠电价政策、蒙东电网大工业用电倒阶梯输配电价政策。政策一出,光伏制造业又掀起波澜。
作为用电大户,我国光伏上游硅料、硅片环节的电费在生产成本中占比分别达到了30%、25%。受此影响,企业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云南等电价“低谷”地区,以降低电费支出,扩大利润空间。
2020年以来,受到供需形势持续紧张影响,光伏产业链上游硅料环节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带动整个产业链生产成本上浮,下游组件环节甚至已逼近平价上网的成本天花板,企业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尽管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多次约谈企业,要求加强自律不哄抬价格,并督促企业增产释放产能,业内预测,在国内、国外双重市场的旺盛需求支撑下,短期内硅料环节供需格局仍将维持紧张形势,价格几无下降可能。
始料未及的是,进入2022年,云南、内蒙古两地相继发布通知,对电价优惠政策进行调整。其中,隆基股份在4月接到的《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明确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用电价格的函》,明确表示将直接取消云南省于2016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给予的优惠电价,自2021年9月1日起全部用电价格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方式形成。这一消息的公布,直接导致隆基股份当日股价下跌近6个百分点,并对其长期盈利能力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与水电充沛的云南情况相近,内蒙古也因拥有储量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多年给予企业颇具竞争力的电价优惠,吸引制造企业纷纷落户。仅光伏制造端,内蒙古就接纳了通威股份、特变电工、协鑫科技、隆基绿能、TCL中环、东方日升等多个环节的龙头企业来此建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内蒙古的硅料总产能约占全国总量的27%,硅片总产能约占国内总量的20%。近两年来,内蒙古的光伏产业相关投资规划接近2000亿元。
此次内蒙古收回电价“红包”,业内预计当地硅片企业的用电成本上涨幅度或将达到30%,对应硅片生产的单瓦成本每片将提升0.8分。如果这一预测成为现实,不仅当地企业,整个光伏产业链的成本压力都会再次出现明显上升,而内蒙古多年来的招商引资优势也会出现“跳水式”下降。
面对电价优惠政策的取消,业内认为,一方面,伴随电力市场的日渐成熟,优惠电价等政策的取消会是必然趋势,企业需尊重市场规律,改为通过中长期协议等方式锁定用电成本、保障企业利润空间;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强引导,督促企业通过释放产能等方式,缓解上游环节供需紧张形势,驱动生产成本尽快进入下行通道、回归正常空间。
02
消纳水平
今年以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在实现装机规模快速提升的同时,多地区利用水平出现明显降低,使新能源消纳问题再度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根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风电利用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光伏利用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迎峰度夏期间,受用电负荷大幅提升、极端天气及来水偏枯等因素叠加影响,风电、光伏利用水平小幅回升,1-8月我国风电利用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光伏利用率同比持平。
时隔多年未见的弃风弃光现象再次出现,究其根本,新能源的消纳能力跟不上装机速度是其中关键。
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富集地区与用电负荷区的分布情况并不匹配。多年来,国家大力推动特高压通道建设,日渐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模式,就是希望通过推动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实现能源优势与经济优势的顺利转换,促进西北部资源富集区与中东部高负荷地区实现发展双赢。可以说,通过多年努力,这一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
未曾想,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平衡。按照国家规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选址均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目前,首批项目已全部开工,第二批项目陆续开工,第三批正在抓紧组织申报。伴随基地项目的陆续投产,作为其选址重点区域的三北地区,在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储能及输电通道等配套项目建设未能实现同步发展,导致地区电量供过于求,新能源消纳压力倍增。
而更让各地头疼的,是每年一度的消纳责任权重考核。如果任务量连续未完成,不仅是面子不好看,更会出现政策后撤,对省级政府的年终考评、发展指标等造成实打实的影响。
为尽量降低最低消纳指标未达线的可能,多地陆续发布通知,为部分迟迟未能建成或触及生态环境问题而无法继续建设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按下“暂停键”。据业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13日,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宝鸡市、府谷县、洋县、咸阳市、西安市、渭南市7地共废止风光项目120个,合计规模649.2万千瓦。其中,光伏项目规模422.45万千瓦,风电项目规模226.75万千瓦。
然而,这一举动治标而无法治本。想要提升地区风光利用水平,还是需要直击问题关键,从加强配套储能项目、完善输电通道建设、深化电力市场交易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地区消纳能力,确保新能源既能装得上也要用得好。
03
硅片市场
9月,受新产能爬坡、开工率提升等因素影响,我国单晶硅片产量环比提升18%,多晶硅片产量环比持平。
短期来看,当前,产能占比较大的内蒙古、新疆等地疫情较为严重,受到疫情防控政策、物流及企业生产等方面的影响,硅片供需紧张仍将持续。
长期来看,在全球市场,除了气候变化下的能源转型,乌克兰危机加剧油气供应紧张,促使多国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随着各国政府陆续发布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予以更多支持,光伏海外市场需求将持续提升,但年底圣诞节的来临可能加剧用工紧张,或将导致海外需求阶段性降温。在国内市场,在政策和旺盛市场需求的双重支撑下,景气度有望维持高位运行,支撑市场价格继续处于较高水平。
04
用地政策
9月下旬,多项事关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用地的政策相继发布,行业发展用地红线持续收紧。
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用地要素保障接续政策的通知》指出,按照依法依规、权责对等的原则,地方政府根据职责权限,对国务院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项目中已签订银行投资意向书或投资合同、需报国务院批准用地的交通、能源、水利类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相关用地事项作出承诺后,可向自然资源部申请项目先行用地。先行用地规模原则上不得超过用地预审控制规模的20%。
为突破陆上光伏项目对项目选址土地类型的约束,当前,我国海上光伏项目建设正在悄悄加速。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我国确权海上光伏用海项目共28个,累计确权面积共1658.33公顷。其中浙江省确权面积最大,共计3个项目、确权面积770.89公顷。
为引导行业规范发展,今年以来,山东、浙江相继发布海上光伏指导意见。
山东省海洋局发布的《关于推进光伏发电海域立体使用管理的指导意见》,成为全国首个正式发布的海上光伏管理规范。意见规范了项目用海选址,鼓励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发电项目与围海养殖、盐田、电厂温排水区、风电场等实施立体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用海选址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分区及用途管制要求,严禁在生态保护红线区,牡蛎礁、海草床等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分布区及法律法规、规划明确禁止的海域内建设。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发布了《关于规范光伏项目用海管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从总体原则、规划布局、用海控制指标、审批要求、监管要求等5方面进行了意见征求,要求做好海上光伏项目空间布局引导,支持分层设权综合立体使用,鼓励远岸开发。优先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允许或兼容光伏用海的功能区选址。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光伏电站将选址从陆地转移至海上,避开了农田、林地等陆上项目的用地红线,其建设依然需要避让海洋保护区、候鸟栖息地等海洋生态红线。同时,受到海流、波浪、泥沙、风暴潮、海水盐度等因素影响,海上光伏电站项目在前期规划中,需要考虑风暴潮、海洋附着物等对项目的影响,还要考虑防浪堤、除海冰等的必要性及措施。
近年来,我国对光伏项目建设用地的选择标准日渐严格。今年8月,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强调,零星分布的已有水电、风电、光伏、海洋能设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管理,严禁扩大现有规模与范围,项目到期后由建设单位负责做好生态修复。未来,避让生态红线将是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前期规划中的重要一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根据通知,将工商业分时电价执行范围扩大到除国家有专门规定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用电外的执行工商业电价的电力用户。全体商业用户和100千伏安以下的工业用户,公用水厂、污水处理厂、分布式能源
2025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简称“机制电价”),实行“多退少补”场外结算。(来源:微信公众号“鄂电价格”)根据136号文件,存量项目的机制电价将按照现行价格政策执行,各
凭借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日益增长的储能需求,智利正成为全球储能领域新一轮巨头角逐的热土。近日,由阳光电源供应储能系统的智利BESSdelDesierto储能电站完工,智利能源部长迭戈·帕尔多参加了其落成典礼。该项目规模达200MW/800MWh,该项目开发商称其为拉丁美洲首个大型独立储能项目。项目位于244
【内容简介】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是国家在电力系统新能源占比大幅增加、电力市场深入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落实以《可再生能源法》为代表的国家相关法律,支持新能源发展可持续,促进、保障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保障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等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136号文提出完善电力市场建设、新能源全面进
储能后市场时代正在到来,产业链企业准备好了吗?储能“后市场”时代正在到来。何为储能后市场时代,业界普遍认为,以新能源全面入市的“136号文”为重要节点,以储能运营、运维等为特征的后市场加速到来。从运营角度看,136号文之后,储能项目的收益从依赖“容量租赁费+行政补贴”转向市场化交易,包
为经济绿色转型提供零碳方案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刘光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作为连接国家宏观政策与地方微观实践的桥梁,零碳示范区、产业园区、工厂既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首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发布《北京电力市场电力用户信息变更与注销有关事项的说明(2025版)》的通知,其中提到,用户可通过首都电力交易平台“用户注销”模块提交申请,上传《市场化用户退市申请书》扫描件;零售用户须同步办理与售电公司的解绑工作(自申请次月解除零
自“双碳”目标确立以来,央国企凭借资金与资源优势,迅速成为新能源装机领域的中坚力量。然而,2024年起,国家电投、南方电网、三峡集团等央国企相继出售转让新能源资产,其中涉及多个光伏项目公司。北极星统计了2024年以来国家电投、国家电网、中广核、东方电气、中电建、中核、中煤、中国中车集团、
01为什么要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当前,我省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发电出力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电力供需平衡难度不断增加,全网常态化面临午间光伏大发时的消纳挑战,春秋两季消纳矛盾更为突出。通过优化分时电价结构,推动全体电力用户共同参与电网调峰,促进工商业用户更为精准地响应
“导读:2025年4月的欧洲大停电震惊全球,作为高度智能化电网的代表性地区,AI为何在关键时刻未能预警?本文根据新闻报道和当下资料进行推测,重在构建应用场景,尝试剖析AI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盲区与现实边界,探讨未来智能电网的优化方向,厘清技术与制度协同的出路。”(来源:叶春能源作者:叶春)2
4月28日17:00,4月月内交易“鸣金收兵”,全月集中交易呈现出“月初高开高走,月中冲高快速回落,月末大幅震荡”的态势,成交均价为401.02元/兆瓦时。至此,依据2025年四川电力市场燃煤火电政府授权合约机制设计,4月燃煤火电机组政府授权合约的最大可获得价差已明确显现,为38.18元/兆瓦时,与3月(4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30日,新疆克拉玛依发布了关于克拉玛依市2025年度独立新型储能优选项目业主工作的公告。文件显示,储能规模500MW、不低于4小时。建设时限为2025年6月—2026年6月(特殊技术路线且工期较长的项目建成投运时间延长至2026年12月)。鼓励经营范围涉及电力能源投资、开发、建设、管理,
日前,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根据通知,将工商业分时电价执行范围扩大到除国家有专门规定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用电外的执行工商业电价的电力用户。全体商业用户和100千伏安以下的工业用户,公用水厂、污水处理厂、分布式能源
4月27日,作为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单位的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虚拟电厂注册,开启增量配电网转型发展新纪元。通过数智化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及可控负荷,成功构建起“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实现传统配电业务与新兴能源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
一图读懂|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
记者从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黑龙江电力交易中心近日顺利完成首笔绿色电力送北京交易,成交电量4140万千瓦时,标志着黑龙江省清洁能源正式接入首都绿电供应体系,进一步拓宽了新能源消纳渠道。为顺利完成绿电送北京交易,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与华北地区对接磋商,通过优化外送时序,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30日,江苏省发改委正式印发《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本次调整新增了午间低谷时段。文件自6月1日起执行。文件明确鼓励工商业用户通过配置储能(蓄能)装置、开展综合能源管理等方式,主动减少高峰时段用电,增加低谷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大唐云南公司首个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在玉溪市新平县全容量并网一次成功。该项目总容量200MW/400MWh,占地面积61.386亩,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安装80个电池舱、40套升压变流一体机,配套新建一座220千伏升压站,采用架空线路送至220千伏新平变电站,线路长度1.336千米,
4月29日,国家电投云南国际陆良县500兆瓦/1000兆瓦时共享储能项目(一期)顺利并网,是曲靖市首个顺利建成并网运行的新型储能项目。该项目顺利投运,助力曲靖市在新型储能项目领域实现从“0”到“1”的跨越,填补了曲靖市“源网荷储”发展模式的空白,为云南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奠定坚实基础,有效推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调整了工商业分时电价时段设置,优化了峰谷浮动比例,通知自2025年6月1日起执行。1、优化工商业用户分时时段设置,增设午间谷时段工商业用户可选择两种方案中的一种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日前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节前,港口市场交投氛围冷清,上游太低价格不愿出货,下游需求冷清,询盘压价严重,成交僵持。需求端难以对市场形成有效支撑,环渤海港口动力煤价格小幅下跌。(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宫海玲)煤价可能在迎峰度夏等节点出现阶段性反弹,但全年供需宽松格局不会改变,煤炭价格或进一步在政策层引导
01为什么要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当前,我省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发电出力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电力供需平衡难度不断增加,全网常态化面临午间光伏大发时的消纳挑战,春秋两季消纳矛盾更为突出。通过优化分时电价结构,推动全体电力用户共同参与电网调峰,促进工商业用户更为精准地响应
2025年4月28日,西班牙与葡萄牙遭遇了欧洲近20年来最严重的全国性停电事故,5000万人陷入黑暗,交通瘫痪、医疗停摆、社会秩序一度混乱。这场持续近20小时的大停电不仅暴露了西班牙能源转型的深层矛盾,也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敲响警钟。一、西班牙电力系统的现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与脆弱性并存西班牙
近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我省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25〕185号,以下简称《通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1.为什么要调整分时电价机制?我省工商业分时电价机制自1992年起执行,期间多次结合用电特性对分时时段、浮动比例等进行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我省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按季节对峰平谷时段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峰平谷时段分别为:春秋季(3-6、10、11月):高峰时段:10:00-12:00、17:00-22:00;平段:8:00-10:00、12:00-17:00;低谷时段:22:00-次日8:00;夏季(7-9月):高
为主动响应电力市场化改革趋势,精准对接用户多元化需求,进一步降低工商业用户用电成本,江苏省近期创新推出优化版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苏发改价格发〔2025〕426号)。新政策以“市场导向、用户为本”为核心,通过动态电价机制引导供需双侧高效互动,既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更推动电力市场繁荣发展。此
2025年5月1日,当五一假期的春风拂过大地,人们纷纷踏上旅途,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然而在张家口坝上地区的1000千伏张家口变电站内,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特高压交直流运检中心运维人员正以特有的方式庆祝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他们放弃假期,坚守岗位,用汗水和责任守护着城市的电力脉搏,诠释着新时代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