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潘荔
来源:能源新闻 作者:苏伟
“双碳”目标下,火电领域CCUS发展备受关注。火电领域的CCUS有哪些技术路线?当下面临着怎样的发展机遇?就这些问题,中能传媒记者采访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潘荔。
中能传媒:当前,我国火电厂主要应用哪些捕碳技术?
潘荔:目前,国内火电厂对燃烧后捕集、燃烧前捕集、富氧燃烧三种捕碳路线都已开展了试点示范,并且以燃烧后捕集示范工程为主。
燃烧后捕集是将二氧化碳从燃烧生成的烟气中与其他组分分离,并达到二氧化碳富集的技术路线。无论是新建燃煤机组还是现役燃煤机组均可采用燃烧后捕集技术。该技术缺点是捕集过程能耗偏高。
燃烧前捕集是将二氧化碳在燃料燃烧之前进行分离的技术路线,主要利用煤气化和重整技术,将煤炭在燃烧前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气,将二氧化碳从合成气中分离,其代表技术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技术。该技术路线优点是工艺处理烟气流量小,分离成本较低;缺点是系统稳定性相对较低、对燃气轮机要求高。
富氧燃烧是将空气中的氮气分离出来,利用纯氧气作为燃料的氧化剂进入燃烧系统,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达95%,不用进一步提纯便可达到富集效果。优点是燃烧产物气量小,二氧化碳浓度非常高,处理简单;缺点是空气分离制氧设备能耗较高导致电厂自用电比重较大。
中能传媒:存量常规煤电机组CCUS对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有何重大意义?
潘荔:我国存量常规煤电机组的集中建设期是2006~2016年,按照30年运行寿命计算,将在2036~2046年间有序退出,但可能会引发电力供应安全问题,而长期留存又会使得碳排放量居高不下。因此,对其中部分工况良好的机组进行碳捕集改造可以使其以低碳方式继续服役,平衡减碳与保供需求。
在未来碳中和电力系统中,可控稳定的低碳发电资源依然不可或缺,“十四五”期间有必要加快以煤电行业为重点的碳捕集技术研发与商业示范,这样才能为2030年后有序推进煤电CCUS部署提供客观条件。
中能传媒:目前全国有多少燃煤电厂进行了碳捕集?呈现出哪些特点?
潘荔:目前,我国已有10余个电厂安装了碳捕集装置,基本上都是试验示范项目。总体发展来看,一是装置规模越来越大,从初期华能北京热电厂碳捕集试验项目0.3万吨/年碳捕集能力,到国能陕西国华锦界电厂示范项目15万吨/年碳捕集能力,装置规模呈几何级数增加;二是技术类型多样化,大部分示范项目以燃烧后捕集技术路线示范项目为主,还建成了燃烧前捕集技术路线示范项目如华能天津IGCC绿色煤电示范项目,以及富氧燃烧技术路线示范项目如华中科技大学3.5万千瓦富氧燃烧项目;三是示范项目拓展到全流程,从碳捕集环节发展到捕集、利用与封存全流程。
中能传媒:二氧化碳“被捕”后何去何从?“用”还是“藏”?
潘荔:总体来看,碳捕集后的去向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用于地质封存,二是用于资源化利用。
地质封存主要用于油气田、煤层封存,封存的同时还起到驱油、驱气的作用。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捕集的二氧化碳运送至胜利油田进行驱油封存,是我国第一个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封存一体化应用项目。总体来看,全球在运的26个CCUS商业项目中,有19个依靠出售或使用二氧化碳驱油增产进行成本回收,每年利用二氧化碳约2300万吨,占全部二氧化碳捕集量约60%。地质封存商业化前景广阔但存在泄漏风险是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以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进行化工利用或生物利用,如加氢合成甲醇、有机碳酸酯、苹果酸等。但与以煤炭为原料直接合成这些产品相比,生产能耗会增加,而且二氧化碳利用量是有限的。以甲醇为例,年需求不到1亿吨,如果全部利用碳捕集后的二氧化碳合成,二氧化碳利用量约1亿多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暨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这也是邹磊履新后召开的第一个周期性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指出,国家能源集团要实现从“大而全”到“强而优”的转变,这也是国家能源集团重组7年半来对自身的一次重大审视和战略转向。重组巨擘诞生:从“合并”到“第一”的跨越2017年
4月30日7时10分,华能正宁电厂2台100万千瓦调峰煤电项目2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行考核。试运期间各项性能、环保指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至此,项目两台机组实现全容量投入商业运营。华能正宁电厂2台100万千瓦调峰煤电项目,是华能陇东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陇电入鲁”
4月27日,吉林油田举办新闻发布会,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27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启动。该管道设计总长约400公里,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量超过400万吨。据介绍,该管道是目前中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粗、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采用超临界/密相(一种特殊的
在能源电力供需格局持续演变的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云南省秉持资源经济与能源产业“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为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支撑。双轮驱动破解“三缺”矛盾记者在云南多地调研时发现,缺电、弃电和调节能力不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新疆油田公司2×660兆瓦超超临界煤电项目主厂房混凝土开始浇筑,标志着新疆油田首个也是目前中国石油最大在建煤电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据悉,该项目位于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是中国石油最大的“新能源+煤电+CCUS”一体化项目,总体规模为“400万千瓦新能源+2×660兆瓦超超
4月21日至23日,第二十六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办。作为亚洲环保领域的旗舰盛会,本届展会规模空前,吸引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企业参展。同兴科技及子公司北京方信立华携多项核心技术和产品亮相展会,包括烟气治理环保工程总承包解决方案、低温SCR脱硝催化剂、CCUS(二氧化
您了解“双碳吗”?,关于“双碳”名词有很多很多,看看您见过的还有哪些,欢迎评论留言,共同探讨新名词。一、政策与目标类1.双碳碳达峰指国家或地区在某一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后逐步下降,标志着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等技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大力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CCS)产业,是未来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路径。近年来,中国石油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以国务院国资委“百大工程”中国石油CCUS重大示范工程项目为依托,持续加强CCUS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大力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和工业化应用,
近日,由国家能源集团主导的“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关键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项目突破了二次再热机组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灵活发电技术难题,形成660—1000兆瓦等级全谱系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了二次再热发电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自然资源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为能源企业利用海洋能推动低碳转型指明方向,在氢能端,企业正积极布局。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冯勤就能源企业如何利用海洋能(如绿电制氢、海上碳封存)推动传统业务低碳转型,以及是否有相关技术路线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6日,国家电投旗下电投能源发布《关于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停牌公告》,公告称,国家电投拟以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股权与电投能源进行资产重组。电投能源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白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黑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黑龙江省2024年并网发电厂年度发电量计划及执行情况、上网电量、年度合同电量完成情况及发电利用小时数的说明。详情如下:一、年度计划发电量和完成情况2024年黑龙江省全口径计划发电量1298.57亿千瓦时,实际完成1330.68亿千瓦时。其中火电计划
4月21日,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新疆重能石头梅2×1000兆瓦煤电项目1号机组点火吹管圆满完成。本次点火吹管历时4天半,过热器吹扫第99次、100次连续两次打靶合格,再热器吹扫第105次、106次连续两次打靶合格,吹管效果达到行业优秀水平。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巴里坤县三塘湖镇三塘湖矿区
在国家能源局的正确领导下,华中能源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和能源监管工作会议部署,围绕深化电力体制机制改革、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总目标,建立健全与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川渝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相适应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华中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深化区
4月25日20点50分,集团妈湾公司升级改造气电一期工程迎来新进展——7号机组点火吹管圆满完成。此次吹管工作自4月19日21点39分燃机首次点火定速一次成功起,共历时6天,其间高、中、低压系统分别吹扫128次、99次、100次,均连续2次打靶合格,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为确保7号机组首次点火顺利进行,妈湾
妈湾电厂升级改造煤电环保替代一期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招标项目编号:2409-440305-04-01-497898004)一、招标概况项目名称:妈湾电厂升级改造煤电环保替代一期工程项目编号:2409-440305-04-01-497898资金来源和资金来源构成:其他:100.00%是否重大项目:否招标项目名称:妈湾电厂升级改造煤电环保替代
天熙能源2×30MW热电联产项目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中标候选人公示
近期,华润电力云浮、中节能太阳能华东、浙江省新能源、长峡电能、通威太阳能最新招聘岗位,北极星整理如下: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润电力”)成立于2001年8月,是世界500强华润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是中国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综合能源公司之一,业务涉及风电、火电、水电、光伏发电、分布
山东公司石横公司脱硫废水零排放改造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山东公司石横公司脱硫废水零排放改造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604058,招标人为国家能源(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石横分公司,项目单位为: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石横热电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招标代理机
国源电力哈密国能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工程监理及质量评价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源电力哈密国能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工程监理及质量评价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004045,招标人为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
节前,港口市场交投氛围冷清,上游太低价格不愿出货,下游需求冷清,询盘压价严重,成交僵持。需求端难以对市场形成有效支撑,环渤海港口动力煤价格小幅下跌。(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宫海玲)煤价可能在迎峰度夏等节点出现阶段性反弹,但全年供需宽松格局不会改变,煤炭价格或进一步在政策层引导
为推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3月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调研组赴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工作调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召开变压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翟少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二级巡视员李德新主持会议。与会人员共同围绕标准规则制定、政策衔接
中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效果分析与展望(来源:中国电力作者:刘志强,李建锋,潘荔,王志轩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随着中国“双碳”目标工作的深入实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占比不断提高,煤电的定位已逐步由电力电量的供应主体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型电源转变。煤电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占比由2010年的66.9%
1月30日,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了交流。中电联副秘书长兼计划与财务部主任丁永福、副秘书长潘荔参加会见。江毅对杨昆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对中电联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中国华电经
这几年,电池技术研发一直是光伏行业发展的重点,关于技术路线的讨论从未停止。近日,BC电池技术,即背接触电池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备受行业内外的关注。BC电池将成为未来的绝对主流,这一观点也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探讨,并有行业内专家对外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潘荔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十
10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23年度电力标准化工作会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国焕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一级巡视员王玮,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中电联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出席会议并发表
2月27日,中电联专家委员会2023年度工作会议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昆做工作报告,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雷宪章、魏昭峰、王志轩及首席专家、特聘研究员出席会议。中电联党委副书记、专职副理事长夏忠总结讲话,党委委员、专
作为一项负碳技术,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成为高碳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推手、转型的重要方向。中央和地方相关文件陆续出台,各大示范项目相继开工,为CCUS规模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样本。如今,CCUS发展现状和前景如何?火电和油气行业CCUS发展如何布局?综合文献梳理和专家观点,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
近日,国网湖北电力首款“双碳”数据应用产品——“电碳地图”上线。该地图可测算、监测和展示湖北省35个主要碳排放行业的碳排放数据,实现了湖北全省从电量看碳排放的全景动态展现。作为我国“双碳”能耗监测系统构建的重要体现,近年来,电碳地图逐渐走进公众视野。其通过为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水平
近日,国网湖北电力首款“双碳”数据应用产品——“电碳地图”上线。该地图可测算、监测和展示湖北省35个主要碳排放行业的碳排放数据,实现了湖北全省从电量看碳排放的全景动态展现。作为我国“双碳”能耗监测系统构建的重要体现,近年来,电碳地图逐渐走进公众视野。其通过为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水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