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应用发电侧政策正文

山西:立足“煤电+新能源+储能电站”三位一体 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

2022-11-16 10:01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关键词:新能源+储能储能电站新型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9日,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5年)印发,规划提出,共建绿色能源产业体系。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立足“煤电+新能源+储能电站”三位一体,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推动煤电联营和煤电与可再生能源联营。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加快古交、繁峙、昔阳等新型储能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古交、五台、代县、盂县等抽水蓄能项目建设。

建设绿色智慧能源系统。打造“风光水火”多源互补、“源网荷储”协调高效的能源互联网示范区。加强终端供能系统统筹规划和一体化建设,推进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建设,加快能效管理、多能源协调互动和综合能源优化利用等技术应用。详情如下:

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5年)

前 言

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承载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山西发展的关心关怀和殷切期望,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赋予我省的重大任务,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全省“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的核心组成部分。为加快实现山西中部城市群领先发展、争先崛起、率先布局、创先转型战略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本规划。

山西中部城市群范围包括太原、晋中、忻州、吕梁、阳泉五市,国土面积7.4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7.3%;2021年末,常住人口1613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13万亿元,分别占全省的46.3%、50%。规划期限为2022—2035年。

第一章 发展背景

山西中部城市群是全省发展态势较好的地区,也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要抓住重大机遇,加快补齐短板,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我省在全国版图中提升战略地位提供重要支撑。

第一节 重大意义

对引领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有效统筹五市比较优势,集聚先进要素,打造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

对牵引“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新布局至关重要。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切实做大做强中心区域,打造南北引擎,培育东西两翼,有利于实现山西中部城市群与“三圈”的协同发展,推动全省形成城乡区域发展新格局。

对融入雄安新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至关重要。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充分挖掘我省紧邻雄安新区和京津冀的区位优势,搭建高能级开放平台载体,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和引进先进技术,深度融入京津冀实现联动发展。

对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群开放枢纽功能,汇聚更广范围、更高层次的各类要素,在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对彰显山西在全国版图中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发挥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和资源要素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等比较优势,打造我国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

第二节 发展基础

区位交通优势显著。地处山西腹地,北临雄安新区和京津冀城市群,南靠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京昆、二广、青银高速公路和京昆、呼南、青银高铁线纵横穿越,铁路与京包线、京广线、陇海线相衔接,航空线路四通八达,形成了以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工业体系完备,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服务业新动能快速成长,形成了以旅游、物流、商贸、金融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发展平台集聚,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17个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全部位于山西中部城市群范围内,有3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占全省的41%。其中,国家级开发区4个,占全省的57%。

科技创新要素集聚。集中了全省73.2%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全省创新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太原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先后获批建设。山西综改示范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加速,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聚集。

城镇体系相对完善。城镇分布密集,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分工协作、一体化发展的城镇体系。太原市作为城市群龙头的集聚扩散效应不断提升,一批小城市和小城镇正在加快发育,2021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8.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5个百分点。

人文资源底蕴深厚。历史文化悠久,是三晋文化核心区、晋商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个,国家5A级景区4个。五市地域相连、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同、交流合作密切、认同感强,毗邻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城市协同发展条件优越。

第三节 机遇挑战

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是国家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先后被纳入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纲要,这是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为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省委、省政府作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明确构建“一群两区三圈”的城乡区域新布局,为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明确了发展方向。

受多种因素影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山西中部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中心城市规模不大,辐射带动乏力;五市跨市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水平低;区域产业创新协同性有待提升;资源环境约束加重,生态环境承载力有限;阻碍要素流动的行政壁垒仍未打破,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尚未建立。这些都为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着眼山西、对标一流,充分发挥五市比较优势,强化跨区域协作,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引领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合力打造高水平区域协作样板。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大机遇,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全力实施“四先战略”,以产业发展为重中之重,以基础设施为先行领域,以产城融合为关键突破,以要素集聚为核心支撑,以绿色低碳为发展路径,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全面提升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加快形成“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在当好先锋、奋力先行中引领山西发展,在力争先发、抢抓先机中服务国家大局,全力打造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吸引力和知名度的重要城市群。

第二节 发展战略

谋划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必须以“高”为标、以“先”取胜,全力推进实施“四先战略”。

领先发展。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高效集聚,有序推动城市扩容,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增强区域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打造全省区域发展核心引擎,通过内外联动、辐射拓展、协同发展,以中心隆起牵引“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

争先崛起。抢抓党中央、国务院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提升山西中部城市群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着力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中部地区高能级增长极,努力成为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的重要节点。

率先布局。依托区位、空间、环境、能源、文化等优势,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针对性吸引产业转移和要素集聚,建设京津冀和雄安新区产业互补地、生态后花园、服务保障区,打造京津冀和雄安新区的战略腹地。

创先转型。充分释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改革红利,加快各类改革创新举措在山西中部城市群的先行先试、系统集成,率先突破、示范引领,打造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先行高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第三节 基本要求

高位推动,加速跃迁。坚持把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作为落实国家规划的战略任务,作为构建山西“一群两区三圈”新布局的核心抓手,加快提升山西中部城市群经济总量、综合竞争力、辐射带动力,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吸引力和知名度的重要城市群。

五市联动,攥指成拳。统筹各市比较优势,优化山西中部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形成“中心龙头、南北引擎、东西两翼”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和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推动资源优势互补、功能合理分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布局协调联动、生态环境共建共享、人民生活共同富裕。

内外互动,协同融合。加强与晋北、晋南、晋东南城镇圈的协同发展,增强凝聚力。加强与雄安新区及京津冀、呼包鄂榆、关中平原、中原等周边城市群的融合发展,拓展影响力。构建高层次开放平台和综合性开放通道,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精准对接“一带一路”,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整体提升开放能级。

畅通流动,统一市场。把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破除阻碍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基础制度建设,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率先在山西中部城市群形成要素自由流动、经济良性循环的市场环境。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区域竞争实力、辐射带动能力、经济人口承载力显著增强。太原省会城市首位度大幅提升,经济增速超过全省,经济总量迈向万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0%左右。山西中部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人均GDP超过8万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5%。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显著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未落户常住人口。优势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形成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现代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集群化水平明显提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4%。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数量实现倍增,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力争突破20%。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单位GDP能耗降幅、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完成国家约束目标。基本公共服务更加便利,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到2030年,山西中部城市群跨市域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共同富裕的基础更加牢固,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率先完成,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群,在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中地位显著提高。

到2035年,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涌现出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全球型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支撑全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在全国版图中的重要地位全面彰显。

第三章 构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以一体化发展为导向,按照“中心龙头、南北引擎、东西两翼”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总体布局,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一核四带多组团”城镇发展格局。

第一节 强化“一核”辐射引领功能

太原榆次太谷发展核。做大做强太原晋中中心区域,采取太原总部+晋中生产制造、太原总装+晋中配套、太原研发+晋中转化等模式,率先推动太原、榆次、太谷在规划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加速推进同城化,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治理等方面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增强人口集聚、要素集中、创新策源、交通枢纽等核心功能,形成辐射牵引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区和增长极。建设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和山西综改示范区建设,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率先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综合实力、传承历史文脉、厚植生态本底,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支持晋中发挥山西大学城、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山西农大(省农科院)优势,强化科技和人才集聚,打造山西“智创谷”,建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第二节 提升“四带”互通协作水平

汾河谷地城镇带。以“一核”向南辐射,依托大西高铁、大运高速综合运输通道,以祁县、平遥、介休、灵石等晋中汾河谷地四县(市)和交城、文水、汾阳、孝义等吕梁平川四县(市)为重点,发挥产业、城镇、人口密集的突出优势,推动与太原、山西综改示范区深化合作,大力培育合成生物、新能源、信创、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产业集群,把握产业绿色化、智慧化变革方向,深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雄忻城镇带。以“一核”向北辐射,依托雄忻高铁、108国道双轴,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片区为重点,深入对接京津冀产业转移需求,创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集聚区,引领带动忻州与太原、雄安新区相向发展,打造我省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的重要走廊。重点发展半导体材料、特种金属材料、新能源、煤机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打造全省重要的新装备及新材料制造基地。

沿黄城镇带。以离石、兴县、岚县、临县、方山、柳林、中阳、交口、石楼等吕梁山上九县(区)和河曲、保德、偏关、五寨、神池、岢岚、宁武、静乐等忻州西部八县为重点,统筹经济建设与生态环保均衡发展,全力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水土保持等重大任务,守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底线,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构建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战略支点。推动煤炭、焦化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优化结构、绿色发展,加快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培育壮大铝镁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吕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太行城镇带。以阳泉市及寿阳、榆社、昔阳、和顺、左权等晋中东部五县为重点,依托石太、阳涉等铁路通道,发挥承东启西、双向服务的重要作用,始终紧盯产业转型两个方面齐头并进,发挥山西向东开放的前沿作用,积极承接京津冀科教、技术、产业等资源要素外溢转移,推进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先行示范,高标准建设百里太行画廊,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城乡环境全域整治,打造对接石太经济走廊、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枢纽。

第三节 增强“多组团”城镇发展动能

离柳中方城镇组团。以离石区为中心,建设离石到方山、中阳、柳林城市快速路,推动离石、柳林、中阳、方山一体化发展,辐射带动临县、兴县、岚县协同发展,形成“4+3”城镇化发展格局。离石区重点依托吕梁经开区“一区三园”布局,建设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物流集散地。柳林县重点做优做强煤系、铝系、能源化工等产业,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等服务业,争创全国百强县,打造晋西区域经济转型样板。中阳县重点培育以钢铁深加工、精细化工材料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着力打造现代化工业新城。方山县重点依托吕梁新城大武片区建设,率先实现与吕梁市区的共建共享,大力发展农业、林业、牧业等深绿产业,建设宜居宜游宜养宜业城市。

交汾文孝城镇组团。推动交城、汾阳、文水、孝义四县(市)一体联动发展,以汾石高速为纽带,辐射带动交口、石楼协同发展,形成“4+2”城镇化发展格局,打造吕梁融入山西中部城市群的战略支点。交城县重点建设以先进制造和生态旅游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城市。文水县重点建设以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为特色的生态小城市。汾阳市重点发展酒文化旅游基地和清香型白酒基地,形成食品加工、商贸旅游等为主导的特色城市。孝义市重点延伸煤焦铝铁资源链条,建设以先进制造、高新技术、创新创业为重点的资源再生型城市样板。

忻定原城镇组团。以忻定、忻原两轴连三城,着力推进忻定原同城化,加快实现交通通畅、产业互补、要素共享,增强区域竞争力。忻府区重点推动中心城区产业高端化和功能现代化,打造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装备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城市。定襄县重点围绕“中国法兰之乡”,打造法兰锻造基地,建设以精密铸造、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型小城市。原平市重点建设商贸物流、煤电铝材一体化、煤机装备制造为主的工贸型城市。

平介祁灵城镇组团。以晋商文化为纽带,推动特色工业制造与旅游深度融合,加速平遥、介休、祁县、灵石一体发展。平遥县重点按照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定位,推进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文化旅游示范区,形成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介休市重点建设山西中部城市群南部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形成以精细煤化工、新材料、机械制造为主导的新型工贸城市。祁县重点建设以晋商文化旅游和玻璃器皿制造为特色的综合性小城市。灵石县重点打造以文化旅游、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综合性小城市。

盂平寿昔城镇组团。大力弘扬太行精神,抢抓国家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战略机遇,着力扬优势、固根基、补短板,加快实现生产高质高效、生活富裕富足、生态宜居宜游。盂县重点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建设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打造阳泉市域副中心城市。平定县重点推动气凝胶、碳基、钙基、铝(镁)基和新能源电池等新材料强链延链补链,打造国家级新材料基地和中国砂器之城。寿阳县重点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打造以蔬菜为特色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昔阳县重点打响大寨旅游品牌,打造红色教育和康养旅游目的地。

第四章 共建优质宜居宜业城市

以建设宜居宜业优质区为引领,统筹老城新城、生产生活生态、地上地下等空间开发利用,完善城市承载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不断壮大山西中部城市群城镇规模,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群品牌。

第一节 深入推进产城融合

优化产城空间格局。支持太原将阳曲、清徐纳入城市空间规划,高水平建设大盂产业新城,加快形成“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空间格局,同步建设山西综改示范区潇河新城。支持吕梁、阳泉建设城市新区,合理配置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等公共设施用地,增强高端产业集聚承载能力。优化晋中、忻州中心城区产业板块布局,打造功能完备、产业集聚、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高水平推进产业集聚。按照集中布局、集约发展、梯次配套原则,重点引导城市群中心城区以城市经济、总部经济、服务经济为主,集中布局现代服务业,打造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推动中心城区和城镇组团周边地区布局发展都市农业、消费品制造业等。做大做强中北高新区、阳泉高新区、忻州经开区、清徐经开区、吕梁经开区、晋中国家农高区等省级以上开发区,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产业。

强化园区生产生活配套。完善中北高新区、原平经开区、阳泉高新区等开发区功能规划,协调布局生产区、居住区、服务区。持续加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加强标准化厂房、智能化楼宇建设,实现电力、电信、热力等基础设施“九通一平”。适度超前布局5G基站、物联网、工业及能源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加强金融服务、物流配送、中介服务等平台建设,完善餐饮、医疗、教育、文化等便民生活设施。统筹将产业园区道路纳入城市道路规划,实现与周边城镇及城市主干道互联互通。

第二节 塑造特色城市风貌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划定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线,加强对太原、平遥等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布局一批文化休闲街区、艺术街区、特色门店,高水平开发建设汾河两岸、云中河、晋阳湖、晋祠、龙城中央大道等特色片区。支持太原、晋中、阳泉建设一批工业文化产业园区、工业博物馆、研学科普基地,支持“798”太化工业遗址公园、“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活化利用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推进“三区一村”改造,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适幼化改造,打造一批老年友好社区、儿童友好社区。

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优化城市道路和对外交通衔接,完善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布局。以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外围站点等为重点,有序推进P+R停车场、立体停车楼、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支持太原、晋中、忻州开展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建设,重点推进潇河产业园区、五台山等区域综合管廊项目建设。持续开展燃气、供热等老化管道及设施改造工程,加强中心城市热源扩容改造,因地制宜利用工业余热、地热能、电能等。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不断增强城市承载力。

全面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加快推进汾河、滹沱河等绿化工程建设,布局建设龙城大街东延、潇河、云中河、牧马河等城市生态景观带,规划建设大型绿带通风廊道、滨河(湖)空间。强化晋阳湖、孝河、汾河、文峪河等湿地公园生态功能。引导城市中心城区“留白增绿”,合理增加口袋公园、街心绿地、慢行系统等公共空间。实施城市建筑“微改造”行动,加强建筑屋顶提质绿化。加强垃圾处理、公共厕所等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第三节 打造现代化城乡体系

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打造一批产城融合、功能完善的卫星镇。支持清徐、孝义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推动清徐建设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提升静升镇、西烟镇、豆罗镇、奇村镇、崞阳镇、砂河镇等重点镇建设水平,培育一批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加工制造等特色镇,打造一批县域经济次中心,遏制收缩型城镇人口流失。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试点建设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城镇。加快区域性重要农村集镇建设,实现以镇带村、以村促镇。

引导特色小镇分类健康发展。实施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工程,分领域建设一批精品小镇。推行“清单式管理”和“创建制”培育,支持区位突出、先进要素集中的区域培育发展先进制造、数字经济、商贸流通、三产融合型特色小镇。鼓励吕梁山、太行山地区积极发展旅游、度假、养老等产业,打造一批特色小镇。

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城乡基础设施项目整体打包一体化建设试点,推动重要市政公用设施布局向城郊乡村及规模较大中心镇延伸。建立城市人才、工商资本、科技成果等要素入乡促进机制,培育一批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推动城乡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制度及公共服务体系,加速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等值化。

第五章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统筹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管网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支撑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第一节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统筹铁路网络建设。加快雄安新区—忻州、集宁—大同—原平、太原—吕梁—绥德高铁建设,开展忻州—榆林—鄂尔多斯等高铁项目前期研究。谋划石太第三高速通道,推进阳涉铁路电气化改造及开通客运服务,加快阳大铁路开行动车,实施太原铁路枢纽客运通道能力提升工程,形成以太原为中心的1小时城际交通圈。完善地方铁路网络,推进繁忙路段扩能改造和复线建设。持续推进“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工程,有序推进煤炭运输专线建设,研究推动太原货运绕行线建设。开展旅游铁路专线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以中小运量旅游功能为主的轨道交通。

完善公路网络体系。建成太原西北二环、祁县—离石、青银二广高速公路太原联络线等高速公路,启动繁峙—五台、古交—娄烦—方山等高速公路建设。新建忻州—静乐、繁峙—阜平等高速公路,打通一批高速公路“出省口”,提升对外通达水平。加快建设太忻大道、忻原大道、太忻—太榆连接线,升级改造108国道、209国道、307国道等国省干线公路。高标准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城乡物流客运体系,实现城市群内农村寄递物流全覆盖,形成“123快货物流圈”。规划建设旅游交通环线、旅游专线公路等,加快推进“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等建设。

优化机场布局和功能。加快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开通太原至日本、韩国、欧洲等国际直航,推进太原至上海、广州等有条件的城市航班“公交化”运营。提升忻州五台山、吕梁大武支线机场设施功能,支持建设阳泉货运机场,科学规划与武宿国际机场错位发展的航线网络。加快建设阳曲、平遥、忻府、柳林、临县、繁峙、原平等通用机场,率先实现山西中部城市群通用机场联网运行,进一步加强同相邻省份以及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等重点经济圈的交通联系。

共建通达内部交通网络。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能力,研究开行太原—五台等跨市域(郊)列车,谋划开通城市群内各市间城际动车,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1小时通勤交通圈。加快太原地铁1号线、2号线二期、3号线建设,推动太原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向晋中延伸。开展阳泉新型城轨交通建设。实施城际路段扩容工程,打通城际公路“断头路”。布局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实现中心城区与城郊城镇、工业园区快速通达。

提高枢纽协同服务能力。增强太原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辐射水平,积极开辟太原武宿、忻州五台山、吕梁大武机场至周边邻近城市的快速直达专线。推动开通跨城公交线路,统一票制票价,加快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实施客运枢纽优化提升工程,推进机场、火车站等交通场站无障碍改造,新建太原西站等一批现代综合客运枢纽。共建跨区域综合性物流枢纽,大力发展货物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集约高效运输模式。

第二节 一体建设能源水利保障体系

加快区域电网建设。坚持适度超前、以电为主、多能互补,持续完善500千伏主网架结构,不断提升220千伏电网供电能力,优化110千伏变电站布点,提高电力交换和供应保障能力。加强电网配套工程建设,推动配电网扩容改造和智能化升级。实施电力“西电东送”通道调整工程,重点推进山西~京津唐等面向华东、华北、华中等受电地区电力外送通道建设。

建设绿色智慧能源系统。建设太原能源互联网中心,打造区域智慧能源大脑。率先开展城市级能源互联网试点建设,遴选实施能源物联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打造“风光水火”多源互补、“源网荷储”协调高效的能源互联网示范区。加强终端供能系统统筹规划和一体化建设,推进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建设,加快能效管理、多能源协调互动和综合能源优化利用等技术应用。

完善天然气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山西中部城市群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区域廊道和场站,打造以太原为核心、周边地市多路畅通、县域基本覆盖、运行高效有序的管网体系。按照“一张网”原则,逐步推进城市群天然气供应同网同类同价。有效对接国家管网,推进天然气外输通道与周边区域输气管网互联互通,协同保障京津冀地区清洁能源供应。强化忻州原平LNG综合应急储气调峰中心应用,完善太原、晋中、吕梁等地区储气调峰设施。

共建安全高效水利设施。谋划实施水网连通重大项目,共同推进跨区域重大蓄水、提水、调水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坪上水库、峪口沟水库、大保水库等前期工作,因地制宜推进一批小型水库等水源工程建设。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快城市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实施县域小水网工程。示范推广“一县一公司”农村供水工程运管模式,加强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和小型工程标准化建设,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

第三节 协同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同实施5G基站建设工程,加强山西中部城市群产业园区、交通枢纽、景点等流量密集区域深度覆盖。加快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数据流量谷。发挥太原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作用,全面布局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加强泛在感知网络、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建设太原、阳泉、吕梁三大数据中心集聚区和算力枢纽节点。

合力建设工业互联网。协同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积极申建二级节点,共同搭建山西中部城市群公共标识解析服务平台、产品信息数据库。聚焦能源转型、先进制造升级、数字产业培育,推动龙头企业带头建设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逐步向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迈进。鼓励群内各市、县申报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和省级示范基地。遴选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工业互联网应用优秀案例,培育一批创新活跃的解决方案供应商。

协同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实施千兆城市建设工程,推动太原、忻州率先建成全国千兆城市。加快太原、阳泉、晋中灵石等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示范建设一批智慧商圈(街区)、智慧社区、智慧医院等。统一智慧城市代码标识标准,促进市政公用设施等城市要素数字化展示、标准化管理。实施“数字市民”计划,建立山西中部城市群市民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等数据共享比对机制。

第六章 协同共建现代产业体系

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以市场化推进为原则,坚持优势集成、差异布局、错位发展、开放协作,全面推进产业政策创设联动、资源和产业协同配置、产业全链条协同互补、产业相互间跨界融合、产业基础设施协同共建、要素链和产业链融通共享,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构建“两极三廊五群多点”产业格局

强化两大产业增长极引领作用。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山西综改示范区为核心,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着力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南北增长极,辐射带动五市产业协同发展。突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定位,着力构建半导体、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全产业链。推动山西综改示范区重点培育发展合成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发展,构建全省要素集聚中心和生产服务中心。

延伸打造三大产业廊带。以山川水系、交通干道为纽带,强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共同打造先进制造、生态文旅康养、现代物流三大产业廊带。依托太原先进制造产业优势,强化与其他四市开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产业链上下游合作,联合打造产业配套、优势互补的先进制造产业廊带。统筹规划建设黄河、太行、汾河沿线景观,打造一批红色、晋商、古城、康养、佛教精品旅游路线,协同建设生态文旅康养产业廊带。以太原国家物流枢纽为中心,纵向依托雄忻高铁、大西高铁、郑太高铁、二广高速,横向依托青银高速、石太高铁,打造省内连接“三圈”、省外贯通京津冀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现代物流产业廊带。

培育发展五大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配套、空间集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推动产业发展集链成群,协同打造五大产业集群。新材料。以太原、忻州、阳泉为重点,围绕特种金属材料、碳基新材料、合成生物、半导体、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重点新材料领域,强化跨区域原材料与精深加工环节协同合作,打造国家级新材料基地。高端装备制造。加强太原设计研发、总装集成和周边四市原料供应及关键零部件生产深度协作,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能源。深入推进跨区域能源产业合作,建设太原—吕梁—阳泉氢能全产业链、忻州—吕梁晋西沿黄百里风光基地、吕梁非常规天然气基地、晋中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太原—晋中—忻州地热能+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节能环保。以吕梁、阳泉、忻州为重点,加快废钢、废铜、废铝、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打造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现代医药与大健康。以晋中、吕梁等地为重点,着力打造国内重要的化学原料药、中成药与新特药产业集聚区。

多点协同各市错位发展。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内各市聚焦主导产业,坚持产业错位发展,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链条完整的产业集聚区。太原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创和清洁能源等,培育总部经济和平台经济,打造中部城市群的金融中心、科创中心、品质消费中心。晋中加强与太原协作,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装备、现代医药、现代农业等,发挥晋商文化影响力,建设晋中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忻州重点发展半导体材料、法兰锻造、煤机装备、文旅康养、现代农产品加工等,打造服务建设融入京津冀和雄安新区重要走廊。吕梁重点发展铝镁精深加工、大数据、光伏、非常规天然气、氢能、白酒等产业,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阳泉重点发展新型耐火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数字经济、煤机装备、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打造石太经济走廊重要枢纽。

第二节 促进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

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按照主体集中、区域集聚的原则,突出太原先进制造业基地功能定位,共同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引领带动形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和大健康、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以“太原研发+周边生产及深加工”模式,推动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支持太原带动忻州、吕梁、阳泉协同做强特种钢、铝镁、钕铁硼高性能磁性材料等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推进高端碳纤维、石墨纤维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加快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建设。以链式协作模式,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联合打造“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总装集成—整机制造”高端装备产业链,重点推进晋中新能源汽车园区、中国(太原)航天科学城建设。以接链补环模式,推动现代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集群发展,加强生物医学重点工程科技攻关,重点推动忻州、吕梁、晋中等联合培育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医药、现代中药产业链。以循环集约化模式,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发展,支持再生资源绿色循环利用产业园建设,重点推进节能技术和装备、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等领域创新发展。

共建绿色能源产业体系。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立足“煤电+新能源+储能电站”三位一体,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推动煤电联营和煤电与可再生能源联营。因地制宜建设“新能源+”融合发展基地,推进杏花岭区、忻府区、五台、原平、盂县、阳泉郊区等国家级整县屋顶分布光伏开发试点建设。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山西综改示范区等为重点,布局建设地热集中供热示范项目。加快古交、五台、代县、盂县等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加快古交、繁峙、昔阳等新型储能项目建成投产。依托清徐、孝义、交城等精细化工园区推进焦炉煤气制氢,打造“制—储—运—加—用”一体化氢能发展格局。培育壮大甲醇燃料产业,提升甲醇汽车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打造产研一体的世界级甲醇汽车生产基地。开展忻州、吕梁“三气”综合开发试点,完善配套储气调峰设施,重点建设吕梁非常规天然气示范基地。加快忻州—雄安新区输气管网建设,强化面向京津冀地区气源保障。

加快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太原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依托太原武宿机场、太原南站等交通枢纽,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枢纽经济。加快构建太原—晋中—吕梁粮食物流枢纽节点,高标准建设晋中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发挥太原要素集聚作用,发展金融类总部经济,打造服务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辐射全省的投融资平台。强化山西软件园、清控创新基地、太原中北软件园等园区集聚效应,增强软件研发、计量检测等信息服务水平。提升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影响力,持续办好太原国际通航博览会、平遥国际摄影展及电影展、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等重点会展,培育发展会展经济。加快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升级,打造太原国家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支持五市围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在现代商贸、健康养老、体育休闲、家庭服务等领域探索合作新模式。合理布局各类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区,积极发展小店经济、夜间经济、地铁经济,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城市群“烟火气”。

强化数字经济赋能。结合东数西算工程,统筹中部城市群算力资源,重点推进阳泉云计算(阳泉)中心、山西(吕梁)超算中心建设。围绕“两高一谷N应用”核心构架打造太忻数据流量谷,加强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运营管理,发展平台经济、流量经济,培育壮大信创产业。建立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动共享制造平台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规模化发展。发挥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作用,全面加快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支持阳泉加快智能物联网应用基地试点建设,拓展无人驾驶等应用场景。开展智慧农场、智慧农机应用示范,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应用。

促进农业“特”“优”发展。高水平建设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国家农业科创中心),推进产学研用贯通发展,打造全国健康食品和功能农业综合示范区、科技产业孵化示范区、农产品加工物流集散区。以太原盆地、忻定盆地等区域为重点,创建一批有机旱作标准化科研生产示范基地。依托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山西(吕梁)干果商贸平台,推动平台经济赋能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忻州杂粮、平遥牛肉、吕梁山猪、清徐葡萄、阳曲小米、阳泉富硒产品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外输。支持汾阳、清徐、祁县做强白酒、食醋等优势产业,协同打造一批中华老字号品牌。以太谷、寿阳、昔阳、清徐、晋源等地为重点,围绕蔬菜、食用菌、水果、花卉等设施农业,布局建设一批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推进忻州、太谷、孝义、盂县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支持清徐县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共筑全域生态文化旅游圈。建立城市群旅游联盟,强化跨市域文化旅游领域优势资源整合。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配套,创新旅游产品项目,全面提升五台山、平遥古城等龙头景区品质,支持晋祠—天龙山、芦芽山创建5A级景区,做强“唐风晋韵、表里山河、清凉圣地”文旅品牌。重点建设沿黄“偏关老牛湾—河曲娘娘滩—碛口古镇—北武当山”、沿汾“芦芽山—忻州古城—太原古县城—晋祠—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沿太行“五台山—藏山—娘子关—固关”三条旅游廊带,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以吕梁山、太行山革命老区为重点,强化革命文物密集片区整体保护利用,做强阳泉中共创建第一城等红色旅游品牌。支持太原建设东西山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带,推进古交建设福山全国森林康养基地,重点培育奇顿合温泉等休闲康养集聚区,打造世界级康养旅游带。

第三节 提升产业一体化发展能级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煤炭和煤电一体化,以坑口煤电一体化为重点,支持大型现代化煤矿和先进高效环保煤电机组同步布局建设。推动忻州河保偏、太原古交、阳泉平定、晋中寿阳等地积极建设“上大压小”百万千瓦煤电联营配套电源项目,有序推动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推进煤炭和煤电企业优势互补,持续提升晋电外送能力,更好保障全国能源供应安全。促进传统煤电与新能源一体化,不断提高煤电的系统调节能力,推动新增风光发电指标向煤炭及煤电企业倾斜布局,促进传统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转型。加快发展氢能、地热能、非常规天然气,积极发展抽水蓄能等储能项目,促进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优化组合。深化煤炭和煤化工一体化,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为方向,加紧研发新技术及规模化制备技术,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终端产品转变。支持建设孝义、介休、清徐千万吨级焦化集聚区和交城500万吨焦化聚集区,打造煤—焦—化—氢、煤焦油多联产深加工产业链。支持晋中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建设,打造煤—化—甲醇—甲醇汽车产业链。加快煤炭产业和数字技术一体化,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围绕智慧矿山建设,重点发展中厚煤层成套装备核心部件、数字化矿山网络系统等关键配套,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煤矿占比,提高煤炭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本质安全水平。推动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研究拓展碳捕集、封存、利用技术的应用场景,重点在二氧化碳深部煤层封存及驱替煤层气、碳纳米管制造、加氢制甲醇等方面强化技术攻关和产业应用,力争在相关领域走在全国乃至全球前列。同时,大力推动资源与产业协同配置,立足各市资源禀赋,统筹推动钢铁、铝材、铜材等传统产业绿色集约发展。

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搭建产业协作供需对接平台,促进山西中部城市群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联合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协同集链成群。提升太原、晋中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和整车制造能力,深化与忻州、吕梁、阳泉原材料生产合作,构建“铝镁合金、负极材料—新能源电池—关键零部件—系统总成—整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支持太原、忻州协同做强衬底材料等产业优势,构建“衬底材料—外延材料—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应用集成”半导体产业链。强化太原与吕梁、阳泉智慧城市建设合作,打造“数据采集—清洗—标注—交易—应用”大数据服务产业链。

推动“两业”深度融合。推进山西综改示范区国家“两业融合”试点建设。全面推进科技服务、数字信息、高端商务、现代金融、现代会展等与先进制造深度融合,培育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服务业跨界、跨区域发展,支持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山西综改示范区引导区内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向周边城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等服务。

第四节 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

培育壮大“链主”企业。引导城市群率先在制造业、文旅、商贸物流、农业等领域推行“链长制”,在“链主”培育、技术研发、要素供给、供需衔接、标准制定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能力。设立产业链培育专项资金,对“链主”企业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达到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进行分级奖励。鼓励“链主”企业以商招商,对各产业链“链主”企业每提高5个百分点的本地配套率,按照配套率增幅相应采购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建立跨区域产业链“链长合作”和“链主合作”机制,突破产业链协调的行政边界,建立跨区域产业链对接合作平台载体、配套政策体系。

联合梯次培育市场主体。结合山西中部城市群产业分工布局,分地域分行业做好产业链战略设计,联合培育引进一批大型企业。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培育引进一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和独角兽企业。实施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培育工程。

放宽民营经济市场准入。落实好民营经济发展“30条”“23条”,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坚持“法无禁止即可入”。消除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市场准入环节隐性壁垒,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道路、桥梁、停车场、消防、环保、中小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公共服务和公用事业、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鼓励民营企业深度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

促进市场主体集聚发展。支持省级以上开发区配套建设中小企业园区,以亩均吸纳企业数量为导向降低小微企业入园门槛。依托忻州、吕梁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率先布局建设一批乡村e镇。围绕制造业、特色轻工等行业领域,培育建设汾阳白酒、定襄法兰、代县黄酒等特色专业镇。创建一批省级以上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以集体合资形式组成联合投资体,建设和经营民营经济大厦,吸引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设立地区总部、功能型总部。

强化市场主体倍增要素保障。扩大“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加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力度。加强对重点企业落户、科技创新、首次创业等财税支持。构建普惠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涉企用地供给,率先推进“地证同交”改革。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境容量和能耗保障,加快开发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进度。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电价优惠政策。

第七章 增强科技协同创新能力

面向国际国内聚合创新资源,完善山西中部城市群协同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建内聚外合开放型创新网络,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第一节 促进创新资源集聚

共建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加快布局一批省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中电科第二研究所、太原第一实验室,启动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山西)建设,推进怀柔实验室山西基地、半导体光电实验室、中国—白俄罗斯电磁环境效应“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项目建设。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加快创建有机旱作农业、智慧交通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准对接碳达峰碳中和、数字经济、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加大力度引进京津冀、雄安新区科创资源,合力争取一批国家级科创平台在山西中部城市群落地。

推进高标准双创载体建设。持续推进智创城建设,打造山西中部创新创业集聚区。充分发挥太原同创谷、清控科技创新基地、山西“智创谷”、中关村e谷(忻州)大学生创业园等双创载体作用,支持跨区域合作共建中北高新区研发孵化区、金科创新成果孵化转化中心、祁县经开区科技孵化中心,协同构建“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阶梯型孵化体系。支持在京津冀建立离岸研发中心、前端孵化基地,吸引优秀孵化服务机构和孵化成果落地山西中部城市群。

加快高质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功能。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山西分中心,建设阳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承转基地。鼓励群内五市协同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建设一批开放型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实现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在群内转化。

第二节 打造区域科创共同体

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力量。滚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联合培育本土创新型企业。围绕能源开发利用、煤矿智能装备、新材料、大数据等领域,推动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等高校与企业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吕梁可降解聚酯工程研究中心、孝义煤焦化技术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跨区域市场化协同合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完善和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研发投入。

促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充分发挥太原、晋中科创资源集聚优势,支持山西中部城市群中心区域内高校、大型企业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向周边城市有序开放,为产业园区、重点企业提供研发、检测、数据等开放共享服务。加强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创新科技资源共享模式,开展大型设备、精密器材的租赁服务。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培育高科技领军企业,支持领军企业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力量,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承担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等院校与山西综改示范区、晋中国家农高区等重点园区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推行“高校+园区”“企业+基地”“团队+项目”模式,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协作攻关,共同服务山西中部城市群内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围绕大数据、新能源等重点产业,积极举办各类院士论坛。

第三节 共筑人才集聚高地

联合引育高层次人才。支持龙头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共建院士工作站,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实施三晋引才计划、“领雁”支持计划、“青苗”培养计划等省级重大人才计划,推动相关政策向城市群五市倾斜。健全五市人才一体化引育机制,推进城市群人才互通互融,支持太原打造人才高地,带动忻州、吕梁、晋中、阳泉四市协同发展,打造“人才生态圈”。持续深化省校合作,聚焦“人才、平台、项目”三大重点,促进省校人才共享、互利共赢。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山西中部城市群人才共认共用机制,促进人才自由流动。加快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自主制定用人计划。加大人才激励力度,开展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试点。完善人才管理制度,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完善人才评价认定机制,试点授权山西中部城市群产业链“链主”企业自主认定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

第八章 推动内聚外合开放共赢

畅通开放通道,加快融通开放步伐,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加强与周边城市和国内其他地区的合作互动,构建深度融合、互利合作的新型城市群。

第一节 加快与国家战略融合发展

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太原空港枢纽功能,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口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中欧(中亚)班列双向常态化运营。深化与欧美日韩及东南亚经贸交往,引进一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大关键技术、装备及零部件进口。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支持山西中部城市群内重点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一批产业合作区,扩大钢铁、水泥等优势产品和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技术出口。重点推进“一带一路”(祁县)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合作区建设。

深度融入京津冀实现联动发展。强化与京津冀在能源、教育、医疗、生态、文旅等领域合作。积极构建环首都数据存储经济带,打造“北京—天津—石家庄—雄安—忻州—太原”科技走廊。支持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积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做好能源、工业和特色优质农产品保障供应。探索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和模式,努力开拓京津冀康养产业市场,打造京津冀文旅康养目的地。

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开放合作。深化资金、技术、项目、市场等方面的合作对接,差异化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积极参与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开通到长三角、珠三角主要港口的常态化铁水联运班列。加强与广州、深圳、珠海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交流对接,全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延伸。

推动山西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争先崛起。加强与中部地区省际间产业协作,率先打造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依托郑太高铁,支持太原、晋中强化与中原城市群产业联动发展,重点加强与郑州等大型物流中心的联网合作,加快融入全国物流网络。加强与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经验交流,探索与中部省份建立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与合作机制。充分利用中博会等重要平台,加强与中部省份在产业协同、项目合作、技术交流方面务实合作。

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度参与“黄河几字弯”区域协同发展,共同探索建立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水资源长效补偿、生态保护补偿、资源开发补偿等跨区域利益平衡机制。加强与陕西、内蒙古沿黄地区重点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开展水安全、生态环境、水沙调控等重大科研技术攻关。联合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共同保护九曲黄河灯会、临县伞头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第二节 全面推动与“三圈”协同发展

强化与晋北城镇圈内外联动。加强与大同、朔州在煤炭、风电、光伏发电等能源领域的合作,支持群内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与晋北城镇圈新能源发电项目建立长期合作。依托太原、大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强化铁路、高速公路、陆港、空港等物流设施联网协同。推动忻州与朔州加强现代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合作,共同建设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借力晋北城镇圈深化与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区域、呼包鄂榆城市群合作,加快大数据、农牧业、文旅康养等产业对接交流。

联手晋南城镇圈推进黄河生态联防联治。深化与晋南城镇圈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支持山西中部城市群内沿黄、沿汾地区与临汾、运城协同推进固沟保塬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造林绿化、生态文旅景观建设等工程,合力打造沿黄干支流生态修复与治理示范带。借力晋南城镇圈深化与关中平原城市群、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加强与黄河流域上下游地区在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市场开发、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协作。

对接晋东南城镇圈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参与申建晋东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与晋城、长治协同对接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共同实施产业链式、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重大工程。对接长治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协同谋划实施一批新材料、高端装备、信创等重大战略项目。加强与晋城在煤炭、煤层气等能源领域的产销合作,积极对接光机电产业发展。推进晋中、阳泉与长治、晋城协同构建现代山地旅游产业体系,共同擦亮“太行”旅游名片。

第三节 全力提升对外开放能级

推动开发区提档升级。按照国家级开发区标准,支持中北高新区、阳泉高新区、忻州经开区、吕梁经开区、祁县经开区等省级开发区加快发展。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提高开发区亩产水平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推动设立开发区综合服务平台,推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持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完善督导落实、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各类开发区争先进位。

优化开放平台载体功能。推进武宿综保区RCEP产业园、太原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建设,新建阳曲综合保税区。依托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尧城机场等,发展航空产业研发、再制造、航展、培训等临空产业,建设太原临空经济区。加强太原、五台山机场航空口岸建设。联通和邢铁路,打通我省东纵铁路货运新通道。支持太原创建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加快中国(太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合力做强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展会品牌,提升山西中部城市群国内影响力。

提高制度型开放水平。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化外商投资便利化改革。推动群内开发区复制推广上海、深圳前海等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先进经验。完善产业集聚区外贸公共服务体系,培育一批产业外向度高的国家级、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拓展推广金融保险、出口退税功能。主动对接RCEP合作机遇,健全通关合作机制,全面实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

第四节 协同承接产业转移

加强产业转移平台建设。坚持差异化导向,支持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创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集聚区。提升山西综改示范区、中北高新区、忻州经开区等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发展“飞地经济”。积极争取京津冀开发区或产业园在山西中部城市群设立分园,强化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管理等核心要素配套转移。引进东部沿海地区先进管理团队,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搭建产业转移供需信息对接和磋商平台,在京津冀试点开设对接窗口,设立产业转移服务中心。

承接产业链关键环节转移。围绕特殊钢、智能煤机、合成生物新材料、工程起重机、法兰锻造、大数据、半导体、氢能等八大产业链条,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加强产业配套协作,积极承接一批关键环节重点项目。吸引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在山西中部城市群内设立研发制造基地,主动对接高端技术转移和溢出,承接发达地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层次。建立山西中部城市群产业链“链长制”,编制完善产业链招商地图、平台载体导引图、产业用地供应图,搭建一体化招商项目储备库。瞄准世界500强、大型跨国公司和行业领军企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上门招商。简化招商项目落地流程,完善重点项目协调推进制度,在用地指标、联席审批、外汇管理、通关便利化、金融信贷等方面提供全流程精准化服务。

第五节 率先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推进“一件事”集成服务,试点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建立项目审批“一事一方案”。推动五市企业开办跨市通办,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完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在基层便民服务机构、银行网点、商场等服务场所推广自助政务服务,打造“7×24小时不打烊”政府服务超市。

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持续开展“清欠”工作,切实清理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的逾期欠款。鼓励信用服务产品创新和应用场景创新。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推行跨部门综合监管、协同监管,对新业态新领域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强化对市场主体的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支持,运用价格、供求、竞争机制推动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和有效供给。全面梳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合同协议履行情况,依法妥善解决政策兑现不及时不到位、企业无产权用地用房、部分市场主体经营手续办理困难、企业引进人才子女上学等问题。培育“亲”“清”政商文化,积极开展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工商界人士廉洁教育。

第九章 强化生态环境同保联治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筑牢山西中部城市群生态本底。

第一节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共筑区域生态廊道。以汾河干流生态景观建设为主体,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生态绿轴,筑牢太行山、吕梁山生态屏障,强化重要河流水道、道路沿线、城市景观带等生态廊道功能,构建“一轴、两屏、多廊”生态格局。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协同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积极推进吕梁山生态文明示范走廊、沿黄干支流生态修复与治理示范带、沿汾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带、沧榆高速沿线(山西段)生态廊道等重点工程建设。

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以全面加强黄河防护林和环京津冀绿色屏障为重点,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国土绿化。持续开展黄河干支流沿线水土保持专项行动。加快实施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造林工程、太原市汾河上游国土绿化项目,推进沿汾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和“两山”基地建设。开展环城绿化和森林乡村建设,推进重点区域植被恢复。深入开展国家及省级森林城市创建。

开展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坚持“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多措并举,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协同推进汾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快实施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建设。加强桑干河、潇河、漳河、文峪河、三川河、大清河、牧马河等重要河流的生态修复与治理,强化滹沱河源头水源涵养,开展汾河、滹沱河、杨兴河等河流生态缓冲带建设。加强汾河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严格保护区管理。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和灌区节水改造。

第二节 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深化太原及周边地区“1+30”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环境质量整体提升至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协同开展工业源、移动源治理等专项行动,全面完成钢铁、焦化、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动公共交通全部采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全面推进重污染企业退城入园,加快火工区等退城搬迁。实施散煤清零重大工程。

强化跨市域水污染协同防治。统筹开展流域工业污染源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协同开展汾河、滹沱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试点,强化污染源协同管理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协同保护。推动县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面建成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加快万人以上建制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分类分区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先实现城市群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禁止农田灌溉退水直排入河。

加强土壤及固废污染综合整治。分类推进土壤污染治理,集中力量治理耕地和城市周边、重污染工矿企业的土壤污染。强化耕地污染源头控制,实施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开展耕地安全利用重点县建设。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探索“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支持太原建设国家“无废城市”,推进吕梁、阳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探索市场化固废综合利用的路径和模式,加快建设太忻静脉产业园区。

第三节 共建绿色低碳城市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控制山西中部城市群内煤电、钢铁、有色、焦化、化工、建材等产业项目布局,对“两高”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提升“两高”项目能耗准入标准,推动在建项目能效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严格“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推进“两高”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严禁在黄河、汾河、滹沱河等重点河流临岸布设高污染工业企业,分行业、分时段有序退出临岸一定范围内已有“两高”项目。

健全绿色低碳生产体系。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引导重点企业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和技术改造。推动碳排放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探索对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增加碳排放专项评估。依托山西综改示范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开展近零碳排放、零碳产业创新等试点示范,推动太原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建设,培育一批低碳服务企业。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深化太原市省级低碳试点建设,建设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示范区。实施“绿色交通”“绿色建筑”行动,加快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建立绿色消费激励机制,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第四节 健全区域治理机制

完善市场化流域治理机制。组建主要河流流域投资公司,构建开放性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一体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支持沿汾河、滹沱河市县政府与公司建立协作关系,统筹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整合省级水环境领域行政处罚权,构建区域内流域水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建立流域上下游地区有效协商平台和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实施环境监管执法联动。建立区域生态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监控体系、环境监管执法“三统一”制度,建成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城市群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针对重点跨区域生态环境工作制定联保专项方案,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实现生态环境和污染源监测信息化管理。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监管,推进审查审批与行政执法衔接,增强监管合力。支持五市开展异地交叉联合执法和重点行业新建项目环评会商,密切跟踪重大开发和资源配置活动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环境影响,共同维护山西中部城市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

第十章 完善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体系

统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加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共同打造更高水平的幸福城市群。

第一节 共推高质量就业与创业

加强跨区域公共就业服务协作。建立统一高效的区域性人力资源市场,布局一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培育一批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鼓励群内城市联合开展就业洽谈会和专场招聘会,多渠道支持重点群体灵活就业。试点开展城市“双结对”。谋划建设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推动人力资源信息共享、服务政策有机衔接。加强跨地区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协查,完善劳务派遣用工协查和信息通报制度,健全劳动者工资支付异地救济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一体化协作执法。

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加快构建区域“一站式”创业服务体系,强化创业指导、项目开发、注册登记、投资融资、风险评估等政策协同。成立公共创业服务联盟,联合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等创业服务活动,公开遴选优秀创业项目,共同打造区域公共创业服务品牌。鼓励山西中部城市群内有条件的城市联合建立创业扶持基金,重点加强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业示范园区等载体建设的支持,引导创业服务机构提供多样化产品。

全面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实施职业培训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布局建设一批综合型、产业特色型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基地。健全区域技能培训合作体系,扎实推进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社会培训组织、企业培训机构开展跨区域分工合作,灵活组合运用订单式、菜单式、定向式培训。统筹山西中部城市群劳动力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开展建档立卡劳动力状态信息大数据分析,促进精准培训和精准服务。

第二节 促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共享

推动各类教育合作常态化发展。鼓励优质学前教育、中小学学校跨区帮扶薄弱学校。统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配置和跨市县调整,推行城乡教育联合体模式。积极开展联合办学、网络课堂、学生访学等多种形式的跨地区教育合作。创新学生联合培养路径,加强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开展高校间跨校选课。联合引进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教育发展与治理经验。

构建精准对接的产教融合体系。对接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半导体、人工智能、大数据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组建省级产教融合联盟。支持太原、晋中创建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启动面向高端装备、合成生物、信创等重点产业的省级专业性大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强与智创城、省校合作12大基地等各类创新平台的交流合作,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孵化和技能证书鉴定等。搭建区域性产教融合一体化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培育推动群内200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公示入库,促进高校和企业供需对接、资源转化、价值交换和利益共享。

强化区域医疗卫生合作。强化山西白求恩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忻州市中医医院建设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优先在太原、晋中、忻州遴选建设肿瘤、精神、传染病等省级专科区域医疗中心。采取组建医联体、远程医疗合作等方式,推动形成双向转诊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跨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推行医师跨区域注册和多机构执业。扩大五市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推广应用异地就医备案“承诺制”和“容缺后补制”。择优选择一批医疗机构作为试点单位,广泛推广应用电子健康卡,推进电子健康卡、医保电子凭证、电子社保卡等“多码融合”应用,实现求医购药一码通。

第三节 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合作发展

共建文化服务示范区。分等级、分类型布局公共文化设施,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管理模式,推动博物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跨市域联动共享,免费错时开放。推动公共文化联展“一站通”、城市阅读“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务“一网通”,实现群众文艺展演互动共演,全民艺术普及互促共推,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互建共联。建立健全服务供给主体联结机制,联合举办群众文化展演展示、研讨交流、全民阅读等活动。

共促文化繁荣兴盛。联合开展考古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加强跨区域文化事业交流,推动人才联合培养,鼓励优秀文艺作品联合创作、演出。支持文化企业跨行业、跨地域联合开发影视剧、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领域文化精品和晋风晋韵特色文创产品。加强文化市场培育、融媒体中心建设等方面合作,促进文化市场管理相关机构联合执法。

加强区域体育交流合作。因地制宜布局建设一批体育运动类特色小镇,协同推进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社会足球场地、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冬季冰雪场馆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区域联合办赛体制机制,举办区域性竞技体育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共同策划申办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和综合性运动会。培育创建球类、冰雪、轮滑、山地、马拉松等休闲运动项目区域联赛品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第四节 建设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开展跨区域协同养老。鼓励联建养老服务设施,推进建设标准、服务标准、照护需求评估标准互认衔接。逐步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异地结算机制。科学布局养老产业,在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捷的区域共建一批护理医院、康复中心和养老服务基地。支持品牌养老机构进入养老市场,推动养老服务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建立跨区域养老合作机制,推动跨市域养老服务发展。

推动社会保障接轨衔接。加强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养老保险信息统筹和交换。完善简化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程序,实现跨区域医保缴费年限互认。深化区域工伤、失业保险合作,推动工伤认定结果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互认,开展网上失业登记联合经办服务。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衔接互补。加快住房保障一体化建设,探索建立五市统一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政策,推进住房公积金数据互联共享和更多高频服务事项“跨区域通办”。

加强社会治理统筹联动。加强城市间安全和应急管理合作,共建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安全生产检查等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强化跨市域应急演练和紧急救援合作,联动加强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和打击各类跨区域违法犯罪活动。充分运用政务服务一体机、“三晋通”App等,推动政务服务联通互认。完善居民服务“一卡通”管理模式,在交通出行、文化体验、旅游观光等政府各部门便民用卡应用中实现“同城待遇”。完善跨市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全域推广网格化服务管理,推动社会治理由单个城市向城市群协同治理转变。

第十一章 创新城市群一体化体制机制

围绕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等重点环节,推动从项目协同向一体化制度创新转变。

第一节 建立一体化政策联动机制

健全政策制定协同机制。建立重点领域制度规则和重大政策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政策协同,在企业登记、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投融资、财税分享、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服务等政策领域建立政府间协商机制。建立统一规则,规范招商引资和人才招引政策。建立多地区多部门信息沟通共享和协同推进机制,在市场准入、法规制订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和综合配套,率先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执行协同性,强化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知识产权等领域执法联动。

建立标准化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城市群标准领域合作,推进建立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标准化协作机制,试点开展区域内通用基础市级地方标准的互认、采信。支持地方和企业开展标准制定合作,健全标准研制与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推进检验检测结果互认。鼓励群内具备相应能力的社会组织和有关单位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谁的制(修)订。

第二节 创新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持续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推行产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加强群内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省级统筹。梳理城市群范围内低效用地,引导盘活利用,促进功能更新,提升用地效能。加强土地增存挂钩机制落实。有序推进基本农田整改补划。争取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推动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省级财政和五市财政出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设立“山西中部城市群共同基金”,支持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承接转移、生态环境治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共享等项目。实施企业上市倍增计划,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推动金融创新。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市县一体化改革,引导银行资金投向中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创设“三晋贷款码”,建设首贷中心,提升信贷便利性和可获得性。建好用好省级征信平台,促进资金供需双方有效对接。

建立公共数据共享协调机制。率先建立高效的公共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功能拓展,逐步覆盖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自然资源、资产股权等公共资源。实施数据资源规划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政府大数据、市场大数据融合互动。加强城市群要素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开展要素市场交易大数据分析。

第三节 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建立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统筹区域内产业、投资、土地、环境容量、招商引资政策,研究建立共建园区和项目的财税分配体制、统计核算方法制度,完善重大经济指标协调划分的政府内部考核制度。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建立区域互利共赢的税收利益分享机制,推进办税缴费服务便利化,持续优化“全程网上办”和“跨区域通办”。建立区域投资、税收等利益争端处理机制。

建立各类市场主体协同联动机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国资运营平台跨区域合作。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鼓励民营经济跨区域并购重组和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行业组织、商会、产学研联盟等开展多领域跨区域合作,形成协同推进一体化发展合力。

建立协调发展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围绕城市群一体化、资源环境协调等重点领域,建立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客观评价城市群发展的协调性,为山西中部城市群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加快建立城市群发展风险识别和预警预防制度,密切监控突出问题,预先防范和妥善应对发展风险。

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政策协同,健全保障机制,形成全社会推动规划实施合力,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第一节 加强党的领导

切实加强党对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国家及我省重大决策部署准确贯彻、全面落实。发挥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领导小组作用,组织落实国家培育发展山西中部城市群的战略部署,建立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跨地区跨部门重要事项,督促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落实落地。充分发挥党的各级组织的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健全各级党委(党组)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为规划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第二节 加强组织实施

五个相关市作为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主体,要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研究制定具体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建立完善部门定期会商机制,推进具体合作事项落实。鼓励市县层面建立合作协同机制。鼓励五市开展干部人才交流挂职任职。省直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与相关市沟通协调,在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研究提出支持举措。

第三节 强化督促落实

强化规划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综合反映城市群一体化水平的统计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适时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和专项监测,完善推进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和重大政策、重点项目等推进落实情况的考核,探索强化一体化导向的考核评价办法,跟踪督办,定期调度、通报,协调解决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全面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储能查看更多>储能电站查看更多>新型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