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碳管家碳排放碳源减排政策正文

广州市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2022-12-01 09:25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关键词:绿色石化绿色高质量发展广州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1月23日,《广州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出台。提出到2024年,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规模力争突破4000亿元,力争打造1-2个新材料特色产业园。新培育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领域2-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力争推进超100种创新产品纳入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建成较为完善的绿色石化和新材料创新体系。

《行动计划》共有六项主要任务,一是推动产业链高端化发展,推进石化产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做优做强新材料特色产业链条,加快粉末冶金产业发展,培育发展前沿新材料。二是完善产业链创新体系,加速整合产业链创新资源,加快创新产品应用推广;三是引导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加快培育一批产业链优质企业,加强产业链载体建设;四是提升产业链数字化、绿色化水平,推动中石化广州分公司绿色高质量发展;五是强化产业链要素供给,加强财政金融、产业用地、产业人才支持;六是深化产业链开放合作,强化开放交流协作和产业链集群支撑机构作用。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各区政府,各有关单位:

《广州市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反映。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11月8日

广州市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决策部署,落实《广东省发展绿色石化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广东省发展先进材料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广东省培育前沿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广州市构建“链长制”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推动我市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机遇,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以广州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为契机,突出强链、延链、补链发展,深入推进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规模化、绿色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强化广州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科技、人才、资本、市场等产业发展要素支撑,为推动“广州制造”向“广州智造”升级、打造高质量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提供有力保障。

二、发展目标

以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国内一流“新材高地”。

(一)产业规模稳步扩大。

推进绿色石化产业向精深加工转型,新材料产业规模实现较快增长。到2024年,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规模力争突破4000亿元,力争打造1-2个新材料特色产业园。

(二)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绿色石化产业链条进一步延长,产业体系进一步健全,基础原材料和化工原材料保障能力、高端产品占比显著提升。新材料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到2024年,新培育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领域2-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三)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升级,产业技术实力进一步增强,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力争推进超100种创新产品纳入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建成较为完善的绿色石化和新材料创新体系。

(四)绿色化、数字化、安全化发展全面推进。

推动产业绿色化、数字化、安全化发展,形成低碳、智能、安全的原料供给体系、国内领先的绿色制造体系和“三废”综合处置管理体系。主要产品平均能耗指标和固废资源综合利用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创建一批示范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和绿色产品。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产业链高端化发展。

1.推进石化产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大型化、一体化、清洁化、高端化、集群化”,重点优化石化产业链,推动石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巩固发挥精细化学品及日用化学品发展优势,发展高性能合成材料、工程塑料、化工新材料、日用化工等高端绿色石化产品。(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各区政府)

2.做优做强新材料特色产业链条。进一步夯实新材料产业在先进制造业中的关键基础作用,结合我市重点产业基础和应用需求,着力做优做强汽车用材料、新型显示材料、集成电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端装备用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建筑材料等细分领域,打造特色产业链条。坚持市场化导向,畅通渠道整合资源,加强产业链对接协作,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共生、耦合发展。(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各区政府)

3.加快粉末冶金产业发展。推进落实《广州市关于加快粉末冶金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粉末冶金技术进步策源地,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粉末冶金产业集群。重点突破高端粉末制备瓶颈,推广粉末冶金零部件制造工艺,发展粉体材料应用新技术,填补粉末冶金高端装备空白,逐步形成“粉体制备—材料成形—装备配套”的全产业链。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材料和装备,培育产值超亿元行业领军企业,提高重点行业使用粉末冶金零部件总体数量。(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各区政府)

4.培育发展前沿新材料。聚焦新技术应用,围绕先进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特色金属新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突破一批重点战略领域应用的关键基础材料,谋划布局碳纤维、石墨烯、生物基材料、超导材料、智能材料、仿生与超材料等前沿新材料,打造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加快新材料工艺、技术、产品成果高效转化,建设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加快向产业中下游延伸,沿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低碳环保方向发展。(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各区政府)

(二)完善产业链创新体系。

5.加速整合产业链创新资源。加快培育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加速推动中石化高端材料研究院等创新载体落户。支持体制机制创新、组织运行开放、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新和产业孵化平台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制高点,协同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集中力量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核心技术,加快成果产业化和推广应用。鼓励绿色石化和新材料重点领域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联合实验室建设,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积极推进纳米科技核心研发区、中试孵化区等核心功能区建设,打造全球领先的“纳米创新集群”(中国纳米谷);依托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构建先进弹性材料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创新水平和产业竞争力;依托广东腐蚀科技创新研究院,通过系统化集成、工程化量产、商业模式构建、资金注入等方式,加速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船舶和新能源等关键应用领域的耐腐蚀新材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各区政府)

6.加快创新产品应用推广。借助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协同、重大战略工程集聚优势,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继续实施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奖励政策,推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重点支持可替代进口或填补国内空白的新技术、新产品,培育一批新材料名牌产品和品牌商标产品。鼓励新材料生产、设计、用户企业及科研院所联合开发、定制开发,推行产用结合。完善新材料测试评价方法和标准,探索制定新材料“首验证”目录,加强以应用为目标的基础材料、设计、工艺、装备、封测、标准等体系化能力建设。(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区政府)

(三)引导产业链集群化发展。

7.加快培育一批产业链优质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专注擅长领域,加强技术储备,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发挥“链主”企业等应用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大中小企业抱团发展。引导和支持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培育和争创优质品牌,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场监管局,各区政府)

8.加强产业链载体建设。按照国家绿色化工园区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规范和指引,结合我市产业园区提质增效试点和特色产业园建设工作,聚焦精细化工、先进高分子、纳米科技、石墨烯、粉末冶金、新能源材料等方向,提升发展一批集创新研发、工程中试、高端生产制造、总部办公、产业服务于一体的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基地或特色产业园区。联动市、区两级力量,打造发展特色鲜明、聚集效应明显、基础设施完备的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探索制定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基地或特色产业园区企业准入规范指引,推动优质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高能级平台集聚。(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各区政府;配合单位:市商务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四)提升产业链数字化、绿色化水平。

9.加速产业链数字化转型。鼓励自主创新能力强和带动作用大的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企业开展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探索构建高效协同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促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基建”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在绿色石化和新材料全产业链集成运用,推动绿色石化和新材料制造模式变革和工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高端化、功能化、绿色化、节能降耗新产品开发。(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各区政府)

10.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引导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绿色发展,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高耗能设备节能改造及更新。加大“三废”处置先进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的应用,鼓励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开发利用。推广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局,各区政府)

11.推动中石化广州分公司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推动中石化广州分公司加强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应用,完善“少油多化”的产品链设计,促进油品质量升级,实现提质增效,推动基础产品精深加工,向功能化、精细化、差异化发展,建设园区化、集约化、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的石化基地。(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黄埔区政府;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五)强化产业链要素供给。

12.加强财政金融支持。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的扶持政策,加大市级相关专项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中试产业化和产品推广应用。引导市工业发展基金和社会资本加大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投资,推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上市、挂牌,实现融资发展。(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

13.加强产业用地保障。由市、区两级联动在合适地块规划建设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基地或特色产业园区,支持各区通过旧厂改造、村镇工业集聚区,开展试点示范园区建设。建立重点企业用地需求清单,优先保障产业集群重点项目用地指标,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空间。(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各区政府;配合单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14.加强产业人才保障。加大对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领军人才及团队、高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开展绿色石化和新材料领域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鼓励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科研院所、企业设立博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充分利用现有各类人才计划,增强对绿色石化和新材料领域国内外顶级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政府)

(六)深化产业链开放合作。

15.强化开放交流协作。引进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关键环节具有核心技术的国际知名企业到我市设立制造基地,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吸引境外知名产学研机构在我市设立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中心,促进国际先进技术成果转移,提升企业国际化发展能力。创新产业链招商模式,围绕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需求和特点,积极开展专题对接会、专业展会、技术研讨、产业论坛及院士论坛等活动,继续推进中国石油化工绿色发展峰会、中国电子材料产业技术发展大会的举办,汇聚人才流、信息流,开展产业链招商推介。(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各区政府)

16.强化产业链集群支撑机构作用。发挥产业链集群支撑机构及相关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提升产业摸查、行业分析、技术指导、企业服务水平,在有条件的区域开展绿色石化和新材料技术研发、中试生产、标准制定、检测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政策普及、标准宣传、人才培训、海外拓展、项目对接、检验检测、评测认证、交流合作等公共服务。支持社会组织通过会议、论坛、展览、刊印等形式整合资源为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优质产品开展宣传推广和需求对接等服务,提升我市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企业、产品的影响力。(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商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产业链组织领导。

以“链长制”为抓手,充分发挥市、区两级“链长”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市、区联动和部门协同,优化资源配置,协调解决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及开展产业链招商。(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各区政府)

(二)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石化和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压减行政审批,优化审批流程,为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领域企业开展项目建设、环评、融资等提供便利高效服务,大力弘扬表彰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对发展较好的区予以通报表扬,营造全市发展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科技局、财政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区政府)

(三)强化产业链评估督导。

组织开展“链长制”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发挥重点工业区的引领带动作用,科学确定发展目标,重点开展评估工作。(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各区政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石化查看更多>绿色高质量发展查看更多>广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