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2月1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陕西省2023年电力中长期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方案指出,燃煤发电上网电量全部参与市场化交易。
鼓励新能源发电参与市场交易,原则上除优先发电之外的电量全部进入市场,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消纳,新能源市场化方案另行印发。
为适应现货市场结算要求,实现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的有效衔接,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分别组织交易,中长期批发交易分时段申报电量形成分段电力曲线,汇总后形成完整曲线。结合陕西电网现有峰平谷时段划分及新能源发电特性,2023年年度交易暂定按照每日6至8个时段划分,其中2-6月、9-11月等常规月份为6个时段,其他月份考虑尖峰负荷因素,1、12月为7个时段,7、8月为8个时段。月度、月内交易时段划分根据现货市场运行需要设置,力争达到24个时段。
燃煤发电企业在省内电力中长期交易中申报的平段报价按照国家规定的燃煤基准价±20%的浮动范围进行限制,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详情如下:
关于印发《陕西省2023年电力中长期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的通知
陕发改运行〔2022〕2137号
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韩城市发展改革委、杨凌示范区发展改革局、神木市发展改革局、府谷县发展改革局,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陕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有关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售电公司:
为了持续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中长期交易“压舱石”作用,全面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电力中长期合同高比例签约和分时段签约等工作要求,进一步引导省内各电力市场主体通过签订中长期合同,锁定全年发用电计划基本盘,稳定价格预期,保障电力供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我委结合陕西电力运行实际,在充分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后,编制完成《陕西省2023年电力中长期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12月1日
陕西省2023年电力中长期市场化交易
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的通知》(发改能源规〔2020〕889号)、《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规〔2021〕143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售电公司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关于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2〕129号)等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按照《陕西省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试行)》(西北监能市场〔2020〕10号)、《陕西电力市场电力交易临时补充规定》(陕电交易〔2021〕23号)等相关要求,稳妥有序做好2023年电力中长期市场化交易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原则
(一)充分发挥电力中长期市场兜底保障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中长期交易“压舱石”作用,规范有序组织中长期交易,切实落实高比例签约和分时段签约。引导省内市场主体通过中长期市场签约,锁定全年发用电计划基本盘,稳定价格预期,确保电价疏导到位,合同履约到位,保障电力供应,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持续完善中长期交易连续运营体系。按照“年度交易为主,月度、月内交易为辅”的原则,优化“年度+月度+月内”交易组织时序,缩短交易周期,加大交易频次,不断深化中长期交易连续运营。
(三)统筹做好与现货市场的有效衔接。提升交易组织质效,开通零售市场,实现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解耦运行,全面开展中长期分时段带曲线交易,做好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有效衔接。
二、市场主体及相关要求
(一)市场主体
1. 电力用户。符合市场化交易准入条件并在电力交易平台完成注册的电力用户,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实际用电量5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电力用户可直接参与交易,或自主选择一家售电公司代理参与交易;实际用电量500万千瓦时以下的电力用户,只可自主选择一家售电公司代理参与交易。
2. 发电企业。交易组织前投入商业运营且获得电力业务许可证,符合市场化交易准入条件、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在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完成注册的发电企业。
3. 售电公司。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售电公司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要求,在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完成注册并公示无异议的、且已按规定递交履约保函(保险)的售电公司。
(二)相关要求
1. 燃煤发电上网电量全部参与市场化交易。
2. 鼓励新能源发电参与市场交易,原则上除优先发电之外的电量全部进入市场,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消纳,新能源市场化方案另行印发。
3. 10千伏及以上的工商业用户原则上要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其他用户可自愿参与交易。其中,2022年12月31日以前并网的10千伏及以上工商业用户,2023年4月及以后的用电量直接通过市场交易购买;2022年12月31日以后并网的10千伏及以上工商业用户,自并网运行日起第4个完整月及以后的用电量直接通过市场交易购买。已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用户,无特殊原因不得退出市场。
4. 参与2023年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市场主体,需在陕西电力交易平台完成注册。其中参与年度交易的市场主体需在2022年11月23日前完成注册。未按要求完成注册的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和售电公司可在注册完成后参与后续批次组织的交易。
5. 市场化电力用户2023年年度中长期合同签约电量应高于上一年度用电量的80%,并通过后续月度、月内合同签订,保障全年中长期合同签约电量高于上一年度用电量的90%;燃煤发电企业2023年年度中长期合同签约电量不低于上一年度实际发电量的80%,月度及以上合同签约电量不低于上一年度实际发电量的90%。
三、交易品种及相关要求
(一)交易品种
2023年开展的市场化交易品种有:电力直接交易、合同电量转让交易、发电侧上下调预挂牌交易、零售合同回购交易。
1. 电力直接交易。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售电公司通过双边协商、集中交易(挂牌、集中竞价、滚动撮合)等市场化方式开展的交易。
2. 合同电量转让交易。为减少交易执行偏差,相同类型的市场主体间互相转让交易合同电量,即发电企业与发电企业、售电公司(批发用户)与售电公司(批发用户)之间可以通过双边协商方式开展合同电量转让交易。燃煤发电与新能源发电之间暂不开展合同电量转让交易。
3. 发电侧上下调预挂牌交易。通过发电侧上下调预挂牌交易来调整处理月度发电计划与实际上网电量存在的偏差,具有调节能力的机组按照“报价不报量”方式参与上下调报价。
4. 零售合同回购交易。若零售市场主体预测已签订零售合同电量大于实际需求时,可通过双边协商对已经形成的合同进行回购,双方净合同电量为原合同电量减去回购电量。
以年度(多月)为周期开展的交易,执行期为次年1-12月或者交易月次月至当年12月;以月度为周期开展的交易,执行期为次月整月。以月内为周期开展的交易,执行期为交易约定起始执行日至月底。
(二)相关要求
1. 为适应现货市场结算要求,实现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的有效衔接,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分别组织交易,中长期批发交易分时段申报电量形成分段电力曲线,汇总后形成完整曲线。结合陕西电网现有峰平谷时段划分及新能源发电特性,2023年年度交易暂定按照每日6至8个时段划分,其中2-6月、9-11月等常规月份为6个时段,其他月份考虑尖峰负荷因素,1、12月为7个时段,7、8月为8个时段。月度、月内交易时段划分根据现货市场运行需要设置,力争达到24个时段。
2. 市场主体可根据自身发、用电情况,通过电力直接交易(增量)、合同转让交易、合同回购交易等调整交易电量和交易曲线。
3. 为保障市场稳定,现货市场结算电量原则上不超过同一周期全部交易电量的10%。
四、交易安排
(一)批发市场
1. 年度(多月)交易安排
在2022年12月底前组织发电企业与售电公司(批发用户)开展2023年年度直接交易,根据用户需要适时开展多月交易。年度(多月)交易合同必须明确分月电量和电力曲线。
2. 月度交易安排
每月集中开展年度合同分月电量调整。合同购售双方在自主协商一致、不改变全年交易电量情况下,调整年度(多月)直接交易合同中次月至12月份的分月电量及电力曲线。现货结算试运行前,经合同各方协商一致后,调整试结算期间的电量和电力曲线。
每月组织发电企业与售电公司(批发用户)开展月度集中交易,交易曲线按典型曲线或分段出清形成。
每月在发电企业之间、售电公司(批发用户)之间组织次月合同电量转让交易。
3. 月内交易安排
月内组织发电企业与售电公司(批发用户)开展挂牌或滚动撮合交易,市场主体根据当月新增交易需求挂牌、摘牌。发电企业根据剩余发电能力挂牌(明确电量、电价、曲线)或者直接摘牌,售电公司(批发用户)根据相应剩余购电需求挂牌(明确电量、电价、曲线)或直接摘牌,成交电量纳入当月电量统一结算。
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时,按照D日(交易日)申报D+3日至本月底时间内的电量进行连续滚动交易,其中试结算周期内按日出清交易结果,并将日出清结果纳入结算。
月内组织发电企业之间、售电公司(批发用户)之间开展当月尚未执行合同的转让交易。
月内组织当月发电侧上下调预挂牌交易,具体要求见《陕西电力市场发电侧上下调预挂牌交易机制及对应结算实施细则(2022年7月修订版)》。
(二)零售市场
1. 年度(多月)交易安排
在2022年12月底前组织售电公司与零售用户年度交易。
2. 月度交易安排
零售用户每月18日前,在与售电公司协商一致情况下,可通过交易平台更新零售合同中的次月及后续月份分月合同电量,总合同电量应保持不变。
3. 月内交易安排
零售用户当月用电需求如需调整的,在与售电公司协商一致情况下,每月20日前可通过交易平台,申请对相关零售合同进行月内合同电量增购或回购。同一次交易中,零售用户不能同时选择进行合同电量增购和回购。累计回购交易电量不得超过原分月合同电量。
零售市场交易具体要求按照《陕西省电力零售市场交易细则》执行。
以上批发交易和零售交易均由陕西电力交易中心负责组织,具体交易时间和要求以交易公告为准。
五、价格机制
1. 燃煤发电企业在省内电力中长期交易中申报的平段报价按照国家规定的燃煤基准价±20%的浮动范围进行限制,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2. 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用户到户用电价格由市场化交易价格、输配电价格(含线损、交叉补贴)、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组成;市场化交易价格中包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和超低排放电价。输配电价格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定的标准执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 市场化交易价格由市场主体通过电力交易平台形成,第三方不得干预;以双边协商方式形成市场化交易价格后,如因燃料、产品成本变动等原因需调整合同价格的,经购售双方协商一致可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达成新的合同价格,提交至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在次月及以后执行。
六、计量结算与合同偏差处理
市场化交易采用“照付不议、偏差结算”机制,依据合同分月电量和月度实际发、用电量进行电能量和偏差结算,月结月清。
所有批发市场形成的合同电量按照“照付不议”原则进行结算,发电企业市场化合同与实际上网电量的偏差电量采用上下调预挂牌机制处理,售电公司(批发用户)市场化合同与用户实际用电量的偏差电量按照《陕西电力市场发电侧上下调预挂牌交易机制及对应结算实施细则(2022年7月修订版)》和《陕西省电力零售市场交易细则》执行。零售用户结算参照《陕西省电力零售市场交易细则》执行。
七、保障措施
1. 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推进全省电力中长期交易工作,会同西北能源监管局对交易组织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维持市场正常秩序。
2. 电网企业、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配售电公司要做好市场化电力用户的供电服务和电力可靠供应,确保电网运行安全。严格落实本方案及相关政策、规则要求,做好面向用户的宣贯工作,引导10千伏及以上用户参与市场化交易,按照《关于进一步明确电力直接交易用户市场准入条件的通知》(陕发改运行〔2022〕1376号),核查经营区内工商业电力用户是否符合交易准入条件。
3. 陕西电力交易中心要严格按照本方案及相关政策、规则落实电力市场化改革和中长期合同签订相关要求,加快完善交易平台功能,深化中长期交易连续运营,提升交易结算质效,做好市场交易信息披露,做好与现货交易的街接。面向市场主体加强政策方案、交易规则的宣贯培训,特别是针对分时段交易、零售市场、偏差结算、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等内容组织开展专场培训,确保市场主体“应知尽知”。
4. 各类市场主体要认真学习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政策和陕西电力中长期交易方案及相关规则,积极参加电网企业及交易机构组织的相关培训,按照交易公告要求进行交易申报。
5. 在电力体制改革相关政策出现调整或变化时,陕西电力交易中心要依据最新政策,调整后续电力市场化交易组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显示,抓好能源电力保供,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加强“铁公水机”运输调度,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力推进重大领域节能降碳。构建绿色低碳电力供应体系,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稳步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到2030年,新能源将全面参与市场交易。新能源做好全面参与市场交易的准备了吗?与化石能源相比,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短板?如何做到取长补短?本文拟谈些看法,提些建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西藏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印发《关于促进西藏自治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到,完善和明确上网电价政策自治区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拉大峰谷价差,明确内需光伏和储能项目上网指导电价。自发自用增量负荷离网光伏项目电价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自发自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3年1月12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自治区主席王莉霞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指出,深化电价改革,落实调峰电价政策,完善利益共享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巩固电力成本优势。加快推进能源经济多元化、低碳化、高端化。能源产业是我区起家的产业,更是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2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深入研究工业领域碳排放主要驱动因素,积极探索绿色金融、碳排放交易、差别化电价等市场激励机制。据了解,围绕能源转型,滨海新区工信局积极组织209家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交易量达146.5亿千瓦时,为企业节省电费支出1.5亿元,累计为239家次电力市场化交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全年上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其中显示,根据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初步统计,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1,050.4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2%;2022年全年,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
彭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拟对代理购电服务采购项目采用比价方式进行采购,特邀请符合本次采购要求的供应商参加报价。一、采购项目概况与范围在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单位为了顺应电力市场化交易这一趋势,需要优选第三方代理供应商及价格,若贵单位符合参加我单位比价优选的基本条件,即可参与我单位电力
1月10日获悉,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推出电力交易平台客户智能注册服务。宁波传奇广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浙江电力交易平台智能注册功能,快速注册登记,成为浙江省首家使用这项服务的企业。“之前我们需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签署入市承诺书,登录交易平台填写企业信息,之后还要把材料交给交易中心
云南电力市场化交易快报(2023年1月)如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7日,《2023年辽宁省电力市场化交易方案》印发。建立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机制。10千伏及以上用户原则上要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直接向发电企业或售电公司购电,下同),暂无法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用户可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鼓励其他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市场交易,未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由电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辽宁省工信厅辽宁省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辽宁省电力市场化交易方案》,方案中提到,辽宁2023年供电量预计2274亿千瓦时,其中居民农业、线损电量合计567亿千瓦时,电网公司代理购电量618亿千瓦时,剩余市场交易电量1089亿千瓦时。省间购入电量约652亿千瓦时,作为居民农业
2022年,湖南电力中长期市场正式运行五周年。这一年,在有关部门和市场主体共同努力下,湖南电力中长期市场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总体部署,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为湖南电力保供和能源结构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坚决落实国家电改精神。修订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与煤电上网电价市
中国电力中长期市场分时段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及模型黄姗姗1,叶泽1,罗迈1,陈磊2,魏文1,姚军1(1.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114;2.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114)摘要:电力中长期市场分时段交易是中国电力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针对当前电力中长期市场分时段交易价格
电力市场交易合同示范文本涉及交易各方的合法权利和义务,是市场交易的核心内容之一。近日,浙江能源监管办印发了2023年浙江省电力中长期交易相关合同示范文本,为维护电力市场秩序、保障市场主体权益打下坚实基础。为切实做好合同示范文本修订工作,浙江能源监管办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听取电网企业、交
为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推动西藏电力中长期交易取得实效,1月12日华中能源监管局会同西藏能源局联合印发了《2023年西藏电力中长期交易方案》(简称“方案”),方案印发标志西藏电力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并实现了全国省级电力中长期交易市场的全覆盖。
近期,在多省份对2022年冬季能源电力情况的解读中,“紧平衡”一词多次出现。这个词同样出现在中电联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2022年迎峰度冬期间,综合考虑中长期交易合同边界、新投产装机、跨省跨区电力交换、发电受阻及合理备用等因素,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部
为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推动西藏电力中长期交易取得实效,1月12日华中能源监管局会同西藏能源局联合印发了《2023年西藏电力中长期交易方案》(简称“方案”),方案印发标志西藏电力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并实现了全国省级电力中长期交易市场的全覆盖。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数据显示,2022年山东累计接纳省外来电1318亿千瓦时,比2021年增长11%;夏季负荷高峰期,外电入鲁电力最高达到2938万千瓦,电力电量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保障山东用电负荷平稳迈入“亿千瓦”时代。国网山东电力始终把能源电力保供作为首要政治任务,2022年电网迎峰度夏期间,山东用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安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未与售电公司绑定用户参与2023年电力中长期交易相关情况说明的公告。公告称,2022年及之前已参与市场交易,2023年未作为批发用户参与市场,也未与售电公司签订零售代理合同的电力用户,申请退出市场,则默认由电网公司代理购电,价格按照电网公司代理其
按照《2023年福建省电力中长期市场交易方案》(闽发改电力〔2022〕682号)要求,2023年1月1日起,参与现货结算试运行前,以下用户的市场交易购电价格有变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用户和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用户(即全部工商业用户)注:直接交易用户包括直接向发电企业购电的批发用户和选择向售电公司购电的零售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2年12月26日,面对黑龙江省内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断崖式刚缺超50%、四大发电集团联合涨价等严峻形势,大庆油田售电有限责任公司圆满完成黑龙江省2023年年度电力中长期首轮交易“大考”,成交电量120.8亿千瓦时(包含集团公司企业112.7亿千瓦时),约占黑龙江省售电公司总交易电
为深入贯彻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精神,落实2023年电力中长期合同高比例签约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城市管理委编发了《关于印发北京市2023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方案、绿色电力交易方案的通知》,组织开展了3轮次政策宣贯培训会,为2023年度电力市场化交易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近日,市城市管理委组织北京电力交
12月份,在陕西电力交易中心新增注册的市场主体46家,其中:直购发电企业11家,非直购发电企业2家,直接交易大用户1家,售电公司4家,零售用户28家。截至12月底,注册的市场主体10570家,其中:直购发电企业362家,非直购发电企业355家,直接交易大用户155家,售电公司193家,零售用户9505家。12月市场
11月份,在陕西电力交易中心新增注册的市场主体53家,其中:直购发电企业7家,非直购发电企业0家,直接交易大用户0家,售电公司1家,零售用户45家。截至11月底,注册的市场主体10526家,其中:直购发电企业351家,非直购发电企业353家,直接交易大用户155家,售电公司191家,零售用户9476家。11月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3年陕西省售电公司(批发用户)与燃煤发电企业年度双边协商直接交易出清电量65515470.98兆瓦时,出清均价425.4元/兆瓦时。详情如下:
近日,随着汉江干流安康旬阳水电站32万千瓦等一批可再生能源项目并网发电,我省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3000万千瓦,达到3111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38.3%,其中,风电1179万千瓦,光伏发电1489万千瓦,生物质55万千瓦,水电388万千瓦,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全国排名第13位。在双碳目标指引
12月22日,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疫情防控新阶段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正式发布电力保供八项服务,更好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以赴保供电、保服务,坚决兜牢民生用电底线,服务人民群众温暖过冬。01全力保障涉
近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3年度电力交易成交公告,陕投集团所属陕能售电签约市场电量136亿千瓦时,签约电量、人均签约量连年稳步上涨,与2022年度电力交易相比再创新高。在此次参与全省电力交易的52家售电公司中,陕能售电签约市场电量占全省市场交易电量总规模853亿千瓦时的15.9%;签约工商业电
双边协商交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经汇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后,现将2023年陕西省售电公司(批发用户)与燃煤发电企业年度双边协商直接交易关门时间适当延长,有关事项通知如下:012023年陕西省售电公司(批发用户)与燃煤发电企业年度双边协商直接交易关门时间延长至12月26日16:00,具体环节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2022年11月受理注册售电公司相关信息的公告。详情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印发省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大面积停电事件:(1)陕西电网:负荷20000兆瓦以上时减供负荷达到30%以上,或负荷5000兆瓦以上20000兆瓦以下时减供负荷达到40%以上的;(2)西安电网:减供负荷达
自2015年国家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工作至今,我省已建成多交易周期、多交易类型的电力交易市场,为了进一步还原电力商品属性,更为快捷准确的向用户传递电力商品供需关系和价格信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要求我省2022年底具备电力现货①模拟试运行条件,我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今年4月份,会同西北
11月22日,陕西省正式启动电力现货市场模拟试运行。本次模拟试运行,陕西省内66台统调燃煤机组、176家新能源场站、1家大工业用户、4家售电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全程参与现货市场模拟报价,并模拟开展现货市场结算,全面检验陕西电力现货市场运营规则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估技术支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