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当“碳市场”“碳交易”不断成为“热词”,对于生物质能企业而言,“经济性”问题往往是最关注的焦点话题。
如果参与到碳市场中进行交易,生物质能项目到底能获得多少额外收益?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当“碳市场”“碳交易”不断成为“热词”,对于生物质能企业而言,“经济性”问题往往是最关注的焦点话题。
11月23日,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北京松杉低碳技术研究院和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发布《生物质能项目参与碳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回应生物质能企业对于参与碳市场的热点关切。
可有效提升经济性,
但成本尚无法精确量化
作为报告主编之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创新业务部总监韩翠莲表示,根据项目的不同类型,生物质发电、供热和气化所产生的减碳收益也存在差异。
就生物质发电项目而言,韩翠莲测算,如果按照碳价格为30元/吨左右进行计算,生物质发电项目参与碳交易后的收益约为0.0175元/度。当前,含国家补贴项目的上网电价约为0.75元/度,无补贴项目约为0.36元/度,这一收益水平约占补贴项目度电价格的2.33%,占无补贴项目的4.86%。如果碳价格提升到60元/吨左右,相应收益则可以增加至0.035元。对于生物质供热项目,目前,工业蒸汽的售价约为220元/吨,在碳价格30元/吨的情境下,蒸汽收益可增加10元/吨左右;当碳价格提升至60元/吨,相应收益则可提高到20元/吨左右。韩翠莲表示,与上述两种项目相比,生物质天然气项目的收益相对减弱。目前,天然气的市场价格约为2.5元/立方米,按照30元/吨的碳价格计算,生物质天然气的碳减排收益约为0.06元/立方米,约占气价的2.4%;当碳价格达到60元/吨,相应收益可以提升到约0.12元/立方米。
韩翠莲同时指出,就现阶段的市场情况分析,生物质能参与碳交易的前期开发成本还无法做出准确量化预测。“成本组成主要涵盖四个方面,即开发阶段的协调组织和各种审核文件的准备、项目审定、项目监测和项目核证。不同类型和体量的项目开发成本差别很大,以项目监测环节为例,往往越是小规模的分布式项目,监测成本越高。而那些工业化和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大项目,监测要相对简单,费用也低一些。此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CCER机制重启后的要求。”韩翠莲表示,随着管理手段的不断进步和数字化程度的提高,相信未来的开发成本会逐步下行。
长远看,CCER机制仍拥有稳定市场
《报告》指出,全球碳信用市场现阶段还处于多市场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碳信用机制不断变化的发展阶段。从碳信用机制角度,主要有国际机制、独立机制、区域/国家机制三种类型。市场透明度较低,交易规则复杂,碳信用价格差异很大。
目前,我国碳市场的抵消机制为CCER机制,是依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并在国家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但在2013年1月启动后,因试点碳市场抵消使用量较小,同时市场价格也比较低,企业开发CCER项目的积极性有所降低。
《报告》表示,碳信用为避免重复计算,要求不可以同时申请两个机制,且机制之间互认兼容的通道尚未完全建立,而碳信用项目通常开发周期较长,一旦申请了某个机制,调整难度及成本都较高,将影响项目减排效果的交易变现。因此,企业需要慎重考虑选择相应的机制。
虽然国内CCER尚处于暂停状态,但《报告》表示,CCER短期内的不确定性因素确实较多,但从长期看仍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建议企业在市场重启后,优先考虑申请CCER机制。
建议关注碳市场相关能力建设
随着碳市场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未来交易需求的增加,《报告》呼吁,生物质能企业要更加关注在碳市场方面的监测管理和方法学更新等能力建设。
《报告》指出,要使项目减排量获得充分开发,首先要有适用的方法学,项目场景与方法学场景吻合度高,减排量计算所需的数据支持充分,项目才不会因场景不符而放弃某部分减排量,也不会因默认参数的陈旧、保守而损失减排量。因此,需要进行充分的行业联动,在合适的时机及时提出方法学更新或新方法学备案申请。其次,有效的监测计划和质量管理程序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生物质项目参与碳市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有效避免因监测数据问题导致的减排量扣减。
特别是在新方法学方面,《报告》提出,生物质能领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例如,在生物柴油相关方法学上,是将生物柴油按照5%比例掺入化石柴油的使用方式进行测算,并且没有生物柴油类项目备案。但事实上,生物柴油参混比例已经逐渐提高,在一些案例中生物柴油还可以单独使用。与之类似,在生物航煤等其他液体燃料领域,相应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同时市场也期待对应的方法学尽快出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河南省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2023-2024年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提出,企业能效水平与负荷管控及电价政策挂钩。能效水平低于全省行业平均水平的低效产能要纳入负荷管控企业名单。高耗能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交易电价不受煤电基准价上浮20%限制。清洁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不断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升,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白皮书介绍,中国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推进以沙漠、戈
2022年12月29日上午10时,随着首批生物质原料进入厌氧发酵罐,标志着湖南耒阳生物天然气项目正式启动试运行。该项目是长江电力所属三峡电能投资并自主建设的第一个生物天然气项目,也是三峡集团首个投运的规模化生物天然气项目。该项目占地106亩,总投资约1.38亿元,由预处理系统、厌氧发酵系统、沼气
在全球能源升级转型道路上,以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受到广泛关注。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生物质能资源储量丰富。在“双碳”战略发展下,推广生物质能利用对我国能源转型、资源循环利用有着重要意义。2022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生物质能行业发展。在行业政策方面,国家提出要加快农村生物质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浙江省嘉兴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嘉兴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明确,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实施“风光倍增计划”,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等。至2025年,嘉兴境内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870万千瓦左右,其中光伏装机达到470万千瓦,占比25%;风电装机达到73万千瓦
12月7日,浙江省嘉兴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嘉兴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明确,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实施“风光倍增计划”,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等。至2025年,嘉兴境内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870万千瓦左右,其中光伏装机达到470万千瓦,占比25%;风电装机达到73万千瓦,占比接近4%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当“碳市场”“碳交易”不断成为“热词”,对于生物质能企业而言,“经济性”问题往往是最关注的焦点话题。如果参与到碳市场中进行交易,生物质能项目到底能获得多少额外收益?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当“碳市场”“碳交易”不断成为“热词”,对于生物质能企业而言,“经济性”
12月2日,成都人大发布成都市绿色建筑促进条例,文件指出,本市积极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空气源与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以及围护结构保温隔热、雨水集蓄利用、再生水利用等节能、节水技术应用,推广适宜本地区的楼宇智能化产品、室内环境产品、透水产品、高效节能照明产品等绿色产
2022年11月23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等相关机构联合举办的《生物质能项目参与碳市场研究报告》、《欧洲和德国生物天然气证书交易体系—对中国的经验启示》报告发布会受疫情影响以线上发布会的形式举行。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
日前,由上海电建福建公司承建的光泽圣农生物质发电厂项目1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据悉,该项目位于光泽县和顺工业园区内,建设两台75吨每小时中温次高压流化床生物质锅炉,两台12兆瓦抽汽凝汽式发电机组,利用CFB循环流化床燃烧发电技术,将圣农集团光泽基地饲养场的鸡粪与谷壳混合物、干化污泥、农
在成熟的市场体系下,碳市场和电力市场互为因果,碳价影响发电企业成本,发电企业生产也影响碳排放量。目前大量市场主体同时参与电力市场与碳市场交易,系统研究分析两个市场之间的交互影响,以及两个市场的协同策略是实现“双碳”目标刻不容缓的任务。能源电力市场与物理的电力系统两者紧密融合。由于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后,碳市场相关人士一直在期盼和呼吁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重启,但当前尚未看到CCER市场重启的实质性动作。笔者以为,原因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全国碳市场仍在摸索中,刚起步被曝数据作假,整套机制需要重新构建完
在成熟的市场体系下,碳市场和电力市场互为因果,碳价影响发电企业成本,发电企业生产也影响碳排放量。目前大量市场主体同时参与电力市场与碳市场交易,系统研究分析两个市场之间的交互影响,以及两个市场的协同策略是实现“双碳”目标刻不容缓的任务。(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
三年的口罩期已经结束,许多碳圈小伙伴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在新的一年里大干一场。老汪在这里给各位小伙伴拜个晚年,祝各位在新的兔年里兔出重围,勇攀高峰!在兔年开工大吉之日,我整理了一些对碳圈新人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碳管新人们坚定信心、少走弯路、早日成为祖国碳中和建设的栋梁之材。一、坚持碳
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大量碳资产开发项目陆续上马。作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电网企业如何对碳资产开发进行管理是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对电网企业碳资产开发管理进行“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提出企业碳资产开发项目管理框架。碳资产开发管理“SWOT”分析1.S优势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月12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官方网站发布关于2021年度福建省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的公告。公告显示,根据《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214号)和企业碳排放核查结果,福建碳市场2021年度共纳入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296家(不包括纳入全国碳市
日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发布。总体来看,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其间,为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保障工作,生态环境部搭建了全国碳市场帮助平台并建立了“保障员一联络员”国家与地方沟通协调工作机制,组织国家和地方专家团队持续
日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发布。总体来看,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其间,为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保障工作,生态环境部搭建了全国碳市场帮助平台并建立了“保障员一联络员”国家与地方沟通协调工作机制,组织国家和地方专家团队持续
今年欧盟可能会加快有关碳关税的立法进程,欧盟碳关税将对长三角相关出口企业带来重大负面影响,直接导致长三角相关领域产品国际竞争力减弱及出口贸易下滑,相关产业链风险与金融风险也会增加。为更好应对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的变化,上海在建设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同时,也需要积极推进地方碳排放交
日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发布。总体来看,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其间,为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保障工作,生态环境部搭建了全国碳市场帮助平台并建立了“保障员一联络员”国家与地方沟通协调工作机制,组织国家和地方专家团队持续
日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发布。总体来看,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其间,为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保障工作,生态环境部搭建了全国碳市场帮助平台并建立了“保障员一联络员”国家与地方沟通协调工作机制,组织国家和地方专家团队持续
如今,使用共享单车、乘坐公交地铁,点外卖备注“不需要餐具”等行为,都可被视作是参与绿色低碳生活,这也是碳普惠制发展下消费者参与“双碳”发展的典型场景。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与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实施《山东省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了碳普惠体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月9日晚间,哈投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碳金融业务合作意向协议书》,充分借助专业金融机构在碳交易渠道及综合碳金融服务方面的优势,切实推动公司进一步开展碳金融业务。公告表示,根据协议,合作双方在碳金融业务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发
摘要: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但仍存在配额流动性不足、市场活跃度偏低等问题,首个履约周期换手率只有2%。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至今运行近一年半时间。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
市场背景在对碳定价机制进行十余年的探索后,中国全国碳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全国碳交易市场成为渗入全经济、跨部门的重要温室气体减排手段。核心观点1.燃煤发电企业为市场参与主体,小型控排企业将面对较大的履约压力目前,全国碳交易市场虽然仅覆盖电力部门,但已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强制
2022年12月30日,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海碳中心”)首单跨境碳交易成功落地。海碳中心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而设立的项目。2022年2月7日,经省政府同意,省金融局批复筹建海碳中心,7月25日海碳中心在三亚注册成立。本次跨境交易产品为被全球认可的核证碳减排标准(VCS
为系统总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经验,促进社会各界更好了解全国碳市场建设情况,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报告全面介绍了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市场交易和履约情况,对配额分配和清缴的工作考虑做了说明,总
为确保山东省“两高”项目碳排放总量只减不增,倒逼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省生态环境厅研究起草了《山东省“两高”建设项目碳排放指标收储使用管理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根据国家和山东省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有关规定,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详情如下:山东省“两高”建设项目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刘德顺教授于2023年1月1日凌晨在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去世,享年81岁。刘德顺教授曾担任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能源系统分析研究室副主任、清华大学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所所长,是我国早期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国家代表团的主要专家和我国开展碳交易机制研究的先驱,是
一、培训项目背景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市场配额总量约40亿吨,市
一、培训项目背景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市场配额总量约40亿吨,市
一、培训项目背景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市场配额总量约40亿吨,市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