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能源天然气政策正文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燃气发展规划发布:到2025年天然气年消费量控制在200亿立方米以内

2022-12-28 11:36来源: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关键词:燃气天然气燃气运行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章 发展规划

一、天然气

(一)增强天然气输配系统

“十四五”时期,建成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配套进京管线,在北京市及其周边形成“三种气源、八大通道、10兆帕大环”的供气格局;2025年,全市门站设施13座,高压A调压站25座,实现六环路高压A管线成环。设施能力满足高峰需求。

(二)完善应急储气调峰体系

“十四五”时期,建成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设施。2022年底,完成一期工程,包括码头、4座储罐及配套工艺设施,以及进京管线;2023年底,建成二期4座储罐;2024年底,建成三期2座储罐,实现约12亿立方米的储气能力。

(三)逐步构建应急抢修体系

逐步建立“一主、一备、四辅、多点”的应急抢修体系。“十四五”时期,开展通州灾备中心、南湖渠和王四营应急抢修中心的前期研究工作,推进远郊区应急抢修站点建设。

二、液化石油气

优化全市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点布局,规范供应站点建设,形成安全、优质的液化石油气配送服务体系。

(一)统一气源采购,做好应急储备

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一家特许经营气源供应商,负责全市瓶装液化石油气的采购、存储、调配。继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完成市级政府液化石油气应急储备任务。

(二)推进充装能力资源整合

建成云岗市级液化石油气储备基地,实现南郊灌瓶厂外迁,废除相应的液化石油气管线,适时启动西郊灌瓶厂外迁工作。到2025年,液化石油气充装站达到8座。

(三)规范配置供应站

设置供应站约200座。其中,农村地区一般每个乡镇可建一座一级或二级供应站,每个村可建一个三级供应站或设置移动式储瓶柜。

第四章 行业综合监管

一、严格落实条例规定,推进燃气行业法制化建设

建设与首都特点相适应的燃气行业法制化体系,有效解决燃气行业发展主要矛盾。持续开展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压实燃气供应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规范燃气具销售市场;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储存、运输燃气,破坏燃气设施、偷盗燃气,以及掺杂使假违法行为,防止事故发生。

二、加快燃气管线更新改造,减少燃气安全事故

开展城市燃气管道老化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列出更新改造项目清单,并逐年推进;完成居民用户安全型燃气配件安装工作;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原则,完成非居民用户禁用液化石油气区域替代任务。

三、建立长效节能机制,提高燃气利用效率

持续推进燃气行业绿色改造,推动燃气电厂和燃气锅炉等余热回收利用,推广节能用气设备应用,实现降本增效。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径和政策体系,会同相关行业、能源供应企业开展碳捕集封存利用等技术研究。

四、发挥联调联供机制作用,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

在北京市热电气联调联供工作机制下,组织燃气供应企业加强与气象、电力、热力等部门和单位对接,做好需求侧管理,保障城市能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五、推进燃气公用事业改革,建设全市“一张网”

坚持燃气供应企业市场化发展方向的同时,努力提升市政公用行业的安全保障能力与用户服务水平;鼓励国有燃气供应企业融合发展;促进各天然气供应企业协同发展,推动形成全市天然气“一张网”,提高供气系统抗风险能力。

六、提升科技与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智慧燃气建设

建设燃气行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将燃气行业基础信息和日常动态管理数据纳入其中,以信息化为手段,确保工作效果可量化、可评价、可溯源。推进智慧燃气建设,建立北京市天然气北斗应用生态圈;研究地下燃气管线防护等方面的新技术;探索燃气管线敷设新模式,确保管线运行安全。

七、完善应急预案和地方标准,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修订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成《燃气供应单位安全评价》和《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18部分 燃气供应企业》修订,实现与上位标准协调统一,提升燃气行业安全监管水平。

八、统一气源采购,实现液化石油气气源特许经营

实现液化石油气气源特许经营,统一全市液化石油气气源采购。通过确定一家特许经营气源供应商,从源头上保障瓶装液化石油气气源质量。

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燃气行业服务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升液化石油气换气、天然气缴费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接诉即办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率,努力降低投诉量,力争实现未诉先办。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对接上游燃气供应企业,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多渠道落实天然气资源,加强与油气、管输企业对接,深化政企合作;鼓励本地企业积极参与资源采购及气源工程建设,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稳定。

二、推动规划设施落地,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在本规划基础上分解“十四五”时期年度重点建设任务,对接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将其纳入“多规合一”协同平台,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三、强化燃气行业监管,提升运行安全水平

依据《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划、标准和规范,完善燃气行业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督促燃气供应企业落实供应保障、安全生产和用户服务责任。

四、加强价格监管,推进补贴政策改革

加强天然气配气环节价格监管,完善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推进居民家庭液化石油气补贴政策改革。

五、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通过媒体广播、主题活动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向各级政府部门、燃气供应企业和广大市民进行规划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燃气行业健康发展。

第六章 环境影响分析

“十四五”时期,燃气行业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北京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落实环境治理等措施,强化运营全过程的环境管理与监测。预计到2025年,全市天然气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分别为860.3吨、1140.7吨和4180.8吨,比2020年分别上升7.7%和3.9%、7.8%。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气查看更多>天然气查看更多>燃气运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