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3-01-10 10:53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电网工程国网陕西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1月3日,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化学与环保技术室主管雷磊利用基于超声、光敏测量技术的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完成了2022年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14个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点的监测数据统计工作,并将监测报告发送给相关单位。
基于超声、光敏测量技术的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是由国网陕西电力自主研发的。此前,该系统已用于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张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助力这两项工程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电网大规模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社会关注,其中,水土保持是政府行政监督的重点之一。开展有效的水土保持监测是做好电网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助力电网绿色建设的重中之重。国网陕西电力探索超声、光敏探测原理相结合的监测技术,实现了电网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从人工监测到自动监测的转变。
研发超声波测钎传感器
实现水土保持自动监测
陕西省位于黄河流域中段,北部黄土高原地区曾经水土流失严重。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及众多重要输电通道都位于该区域。如何有效开展水土保持监测与水土流失治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是陕西电网建设面临的难题之一。
国网陕西电力自2012年开始研究相关问题,逐步成立了由该公司科技与数字化部副主任吴健和雷磊牵头的科研团队。实现全天候、精准的水土保持监测是科研团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水土保持监测的核心是测量地表土壤侵蚀厚度的变化。传统的水土保持监测方式是在监测点地表按“田”字形插入9根标有刻度的钢钎,采用人工方式每月定期到现场查看刻度,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土壤侵蚀厚度。这种监测方法存在时效性不强、精度不高、受监测人员工作经验影响大等缺点。实现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监测是大势所趋。
2016年7月,雷磊和团队成员对红外线和超声波等常见的自动化测距方法进行了试验比对。红外线测距方法根据从红外线发出到被接收的时间及红外线传播速度计算距离。这种方法易受外界温度干扰,也易受地表局部起伏干扰,且装置成本较高。超声波测距方法是测量超声波在发射后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时间,根据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以及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计算发射点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超声波不易受温度、地表局部起伏干扰,装置成本相对较低。由于两种方法可达到的精度相近,科研团队最终选择了超声波测距方法。
在此基础上,科研团队确定了使用超声波的最优幅值与频率,研发了土壤侵蚀量超声波测钎传感器。该装置由超声波发射器、钢钎和标准反射面三部分组成。超声波发射器安装在钢钎顶部,标准反射面设置在钢钎底部。传感器、控制主杆和后台水土保持在线监测软件组成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4G网络传送至后台,经过筛查、分类存储和分析,形成水土流失数据报表,供电网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参考。
超声波与光敏技术相结合
提升监测数据准确性
2018年3月,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在西安北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中试点应用,支撑了该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的编制。然而,在随后的运行中,科研团队发现了一个问题——由于受外界声环境、地表震动的干扰,传感器在植被恢复阶段监测的数据存在失真情况。
“科研不可能一帆风顺,发现了问题就去解决问题。”吴健对团队成员说,大家又开始研究新测量方案。2018年10月,科研团队确定了使用土壤侵蚀量光敏测钎传感器的新技术方案。这种方式是根据太阳光波长及分布选择探测频率最合适的光敏元件,在钢钎上布设光阵列,通过多排差分算法计算土壤厚度变化量。它的优点是无发射元件,不易受外界声环境、地表震动的干扰,且功耗低、可靠性高。2019年6月,土壤侵蚀量光敏测钎传感器研发成功,并在陕北—关中750千伏第二通道输变电工程建设中试点应用。
考虑到光敏元件夜晚无法工作,科研团队研究确定了超声波、光敏两种测钎传感器交叉复合布置的技术方案,并在数据处理中引入卡尔曼滤波算法,将两种数据有机融合,实现两种数据相互印证、互为补充。2020年7月,该技术方案在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14个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点试点应用。实测结果显示,与采用单一测钎传感器相比,该技术方案大幅提升了测量的准确性、可靠性。
监测精度达毫米级
降成本助环保
2021年2月24日,以超声、光敏测量技术为核心的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得到相关专家的高度认可。该技术监测精度达毫米级,监测数据量较人工方式提高600倍、成本节约97%。
2021年9月8日至10日,地处秦岭生态脆弱区的汉中市镇巴县盐场镇发生强降雨天气,连续3天日降雨量达到20毫米以上,其中9月9日达26.5毫米。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经过该地,沿线塔基周围存在发生水土流失及次生灾害的可能。团队成员利用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查看现场情况,连续3天监测到水土流失量超过15千克。团队成员判断存在地面形成冲蚀沟的隐患,第一时间联系建管单位消除了安全隐患,实现了精准预警。随后,在建设单位组织人员播撒草籽、建设塔基护坡挡土墙和排水沟后,团队成员利用在线监测系统对植物措施、工程措施成效进行长期监测,确保塔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到位,在保障电网安全的同时助力生态保护。
基于超声、光敏测量技术的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已应用于6项特高压工程、闽粤联网工程及陕西省内多项输变电工程,支撑了电网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目前,科研团队已获国家专利授权10项、软件著作权18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6篇。该成果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奖项。(陈维 白晓春 万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网储能”,乙方)于2023年3月28日与贵州省桐梓县人民政府(简称“桐梓县政府”,甲方)、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水十六局”,丙方)共同签订《桐梓县抽水蓄能项目投资补充协议》(简称“本补充协议”)。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订抽水
3月27日,国家电网新疆电力天山雪莲(阿克苏)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来到新疆思维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用电需求,协助开展设备用电安全隐患排查。该企业是一家复合类科技型纺织企业,也是当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已建成投产35万锭纺纱项目等15个项目,日产纱40吨。阿克苏供电公司派专人跟进企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023年3月27日,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召开2023年福州电网建设暨新时代电力“双满意”工程推进会,向社会各界汇报了2022年福州电网发展建设情况,并发布了2023年福州电网建设重点工作。2023年,福州供电公司计划投入资金30亿元,全力提高电网建设质效。其中,全年将新开工50项、续建38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2023年新增第一次工程及服务公开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TJFZ2023001z
3月21日,江西省南昌市总投资14亿元的12项电网工程项目集中开工。这些工程建成后将更好服务南昌打造“一枢纽四中心”,推动南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此次南昌市2023年电网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是南昌供电公司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相关要求、助推强省会战略深入实施的具体行动,对于保障南昌电力供应、提升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山西经研院”)全面推行数字化设计能力建设,成功打造出具有较高水平的工程数字化技术实验室。在工程数字化技术实验室的科技加持下,2019年,山西经研院设计中心共开展500千伏工程设计任务3项,开展220千伏规模以上设计任务19项。截至目前,山西省电网工
记者从22日举行的新疆重大项目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新疆计划实施重点项目400项,总投资2.7万亿元,计划完成投资3000亿元以上。新疆发改委一级巡视员程建军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其中续建项目170项,总投资950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13亿元;新建项目90项,总投资4492亿元,年度
国网东北分部2023年第一次服务公开招标采购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392312)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3月21日,江西南昌市2023年电网工程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据了解,此次集中开工的重点电网工程项目共12个,累计投资13.94亿元,新增变电容量131万千伏安,涉及南昌朝阳新城、象湖新城、未来科学城、高铁东站新区等重点片区,以及欣旺达、华创等重大项目配套用电。项目投产后,南昌地
1-2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工业用电增速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全国新能源发电装机保持较快增长,水电和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除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外,其他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降低;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同比较快增长;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加,其中太阳能发电增加较多;电源和电网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为防范和化解气候变化重大风险,高效统筹减缓与适应、发展与安全,根据《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指南》和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要求,四川生态环境厅(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编制了《四川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近日,陕西出现雨雪冰冻天气。位于秦岭腹地的±800千伏祁韶线部分区段出现覆冰。2月13日,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对祁韶线(陕西段)地线光缆实施带电融冰,确保跨区线路安全可靠运行。这也是国内首次特高压直流地线光缆带电融冰作业。13日12时,融冰装置正式启动。经过降压整流的直流电产生热效应,开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2023年度集中采购批次安排[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2023-01-16
“330千伏147号塔和110千伏柞源线62号塔之间有一处山火隐患,请立即与商洛保线站人员联系,开展现场灭火工作……”2022年12月22日,陕西商洛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人员祝锋通过线上视频监控系统发现该区域发生小范围山火,立即安排人员前往现场处置。2022年入冬以来,陕西多地受寒潮降温影响,用电负荷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2022年新增第三次工程、服务集中招标采购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F-2022-SNGW-Z03X)
12月15日17时56分,陕西750千伏榆能杨伙盘煤电一体化电厂送出工程全线贯通,为该工程年底建成投运打下基础。据介绍,榆能杨伙盘煤电一体化电厂是±800千伏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配套电源点之一。750千伏榆能杨伙盘煤电一体化电厂送出工程线路全长51.538千米,有铁塔93基,沿线地貌主要为黄土梁峁沟
国网铜川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按照规划航线开始进行无人机自主巡检,并通过远程通讯模块将巡检画面实时回传至后台管理系统,实现无人机“一键巡检”。此次“自主巡检”标志着陕西省首台密集输电通道无人机巡检机巢建成投运。据悉,无人机机巢建设项目是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密集输电通道自主巡检示范
为贯彻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工作部署,强化设备质量管控,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于2022年4月开展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云监造”工作,推进单一驻厂监造推动单一驻厂监造向驻厂与远程在线智能监造相结合转变,提升设备监造规范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各供应商应高度重视“云监造”工作,协同监理单
近日,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与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共同组织开展2022年陕西电网迎峰度冬负荷管理专项演练。演练从实战角度出发,检验了队伍的应急能力,为陕西电网今冬明春电力保供工作夯实基础。本次演练模拟了陕西电网出现100万千瓦电力缺口,陕西省启动电网迎峰度冬负荷管理工作预案的场景。国网陕西
10月21日,由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套低压分布式光伏柔性控制器,在西咸新区供电公司永乐供电所3个分布式光伏站点完成创新技术验证。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行,该控制器采集的光伏逆变器60多项实时数据和远程控制功能运行稳定,为当地分布式光伏的“群管群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该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