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数据安全产业是为保障数据持续处于有效保护、合法利用、有序流动状态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新兴业态。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推动数据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各行业各领域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和价值释放,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制定本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六部门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联网安〔2022〕1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网信办、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委、局)、科技厅(委、局)、公安厅(局)、国家安全厅(局)、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国资委、税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委、厅)、知识产权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银保监局,各证监局,有关企业:
数据安全产业是为保障数据持续处于有效保护、合法利用、有序流动状态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新兴业态。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推动数据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各行业各领域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和价值释放,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以全面提升数据安全产业供给能力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需求为导向、人才为根本,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补齐短板,促进各领域深度应用,发展数据安全服务,构建繁荣产业生态,推动数据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数据安全产业体系和能力,夯实数据安全治理基础,促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数据安全合法权益,依靠人民智慧发展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坚持需求牵引,以有效需求引领产业供给,以深度应用促进迭代升级。坚持开放协同,注重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合作,协同推进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创共享。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数据安全产业基础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生态和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标准供给结构和覆盖范围显著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大幅提升,重点行业领域应用水平持续深化,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数据安全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建成5个省部级及以上数据安全重点实验室,攻关一批数据安全重点技术和产品。
——应用推广成效显著。打造8个以上重点行业领域典型应用示范场景,推广一批优秀解决方案和试点示范案例。
——产业生态完备有序。建成3-5个国家数据安全产业园、10个创新应用先进示范区,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到2035年,数据安全产业进入繁荣成熟期。产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数据安全关键核心技术、重点产品发展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各领域数据安全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显著提高,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产业人才规模与质量实现双提升,对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
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四)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新型计算模式和网络架构下数据安全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支持后量子密码算法、密态计算等技术在数据安全产业的发展应用。优化升级数据识别、分类分级、数据脱敏、数据权限管理等共性基础技术,加强隐私计算、数据流转分析等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大数据场景下轻量级安全传输存储、隐私合规检测、数据滥用分析等技术。建设和认定一批省部级及以上数据安全重点实验室,鼓励产学研用多方主体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开展技术攻关,推动成果转化。
(五)构建数据安全产品体系。加快发展数据资源管理、资源保护产品,重点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强数据质量评估、隐私计算等产品研发。发展面向重点行业领域特色需求的精细化、专业型数据安全产品,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解决方案和工具包,支持发展定制化、轻便化的个人数据安全防护产品。提升基础软硬件数据安全水平,推动数据安全产品与基础软硬件的适配发展,增强数据安全内生能力。
(六)布局新兴领域融合创新。加快数据安全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交叉融合创新,赋能提升数据安全态势感知、风险研判等能力水平。加强第五代和第六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的数据安全需求分析,推动专用数据安全技术产品创新研发、融合应用。支持数据安全产品云化改造,提升集约化、弹性化服务能力。
三、壮大数据安全服务
(七)推进规划咨询与建设运维服务。面向数据安全合规需求,发展合规风险把控、数据资产管理、安全体系设计等方面的规划咨询服务。围绕数据安全保护能力建设与运行需求,积极发展系统集成、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安全审计等建设运维服务。面向数据有序开发利用的安全需求,发展数据权益保护、违约鉴定等中介服务。
(八)积极发展检测、评估、认证服务。建立数据安全检测评估体系,加强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评测等相关体系衔接,培育第三方检测、评估等服务机构,支持开展检测、评估人员的培训。支持开展数据安全技术、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认证。鼓励检测、评估、认证机构跨行业跨领域发展,推动跨行业标准互通和结果互认。推动检测、评估等服务与数据安全相关标准体系的动态衔接。
四、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九)加强数据安全产业重点标准供给。充分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产业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标准化。鼓励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普通高等院校及职业院校等各类主体积极参与数据安全产业评价、数据安全产品技术要求、数据安全产品评测、数据安全服务等标准制定。高质高效推进贯标工作,加大标准应用推广力度。积极参与数据安全国际标准组织活动,推动国内国际协同发展。
五、推广技术产品应用
(十)提升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应用水平。深度分析工业、电信、交通、金融、卫生健康、知识产权等领域数据安全需求,梳理典型应用场景,分类制定数据安全技术产品应用指南,促进数据处理各环节深度应用。推动先进适用数据安全技术产品在电子商务、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线上办公、直播新媒体等新型应用场景,以及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等重大数据基础设施中的应用。推进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全同态加密等数据开发利用支撑技术的部署应用。
(十一)加强应用试点和示范推广。组织开展数据安全新技术、新产品应用试点,推进技术产品迭代升级,验证适用性和推广价值。遴选一批技术先进、特点突出、应用成效显著的数据安全典型案例和创新主体,加强示范引领。开展重点区域和行业数据安全应用示范,打造数据安全创新应用先进示范区,集中示范应用并推广数据安全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六、构建繁荣产业生态
(十二)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立足数据安全政策基础、产业基础、发展基础等因素,布局建设国家数据安全产业园,推动企业、技术、资本、人才等加快向园区集中,逐步建立多点布局、以点带面、辐射全国的发展格局。鼓励地方结合产业基础和优势,围绕关键技术产品和重点领域应用,打造龙头企业引领、具有综合竞争力的高端化、特色化数据安全产业集群。
(十三)打造融通发展企业体系。实施数据安全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企业培育体系,发展一批具有生态引领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特色优势的数据安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技术、产品全球领先的单项冠军企业。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带动中小微企业补齐短板、壮大规模、创新模式,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优势互补,资金链、人才链资源共享的合作共赢关系。
(十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建立健全数据安全风险库、行业分类分级规则库等资源库,支撑数据安全产品研发、技术手段建设,为数据安全场景应用测试等提供环境。建设数据安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创新支持、供需对接、产融合作、能力评价、职业培训等服务,实现产业信息集中共享、供需两侧精准对接、公共服务敏捷响应。
七、强化人才供给保障
(十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加强数据安全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强化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习实训等。制定颁布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培养壮大高水平数据安全工程师队伍,鼓励科研机构、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优质企业和培训机构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通过联合培养、共建实验室、创建实习实训基地、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培养实用型、复合型数据安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推进通过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人才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遴选推广一批产业发展急需、行业特色鲜明的数据安全优质培训项目。充分利用现有人才引进政策,引进海外优质人才与创新团队。
八、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十六)推进国际产业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双多边机制,加强数据安全产业政策交流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安全产业合作,促进标准衔接和认证结果互认,推动产品、服务、技术、品牌“走出去”。鼓励国内外数据安全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应用推广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探索打造数据安全产业国际创新合作基地。支持举办高层次数据安全国际论坛和展会。鼓励我国数据安全领域学者、企业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工作。
九、保障措施
(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国家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将发展数据安全产业作为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的基础性任务,央地协同打造数据安全产业链创新链。各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发展合力,确保任务落实。各地有关部门要强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产业发展重大政策、重点工程落地。
(十八)加大政策支持。研究利用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工具支持数据安全技术攻关、创新应用、标准研制和园区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数据安全企业享受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优惠政策。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向数据安全领域,支持数据安全保险服务发展。支持数据安全企业参与“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通过国家产融合作平台获得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十九)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数据安全制度体系建设,细化明确政策要求。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及监督机制,建立以技术实力、服务能力为导向的良性市场竞争环境。科学高效开展数据安全产业统计,健全产业风险监测机制,及时研判发展态势,处置突出风险,回应社会关切。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各类群体数据安全保护意识。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3年1月3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统计了华东、华中地区9个地方在2023年1-2月的发电量情况,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以及光伏的发电量情况,详情如下:1、上海市2023年1-2月,上海市总发电量14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其中,火电发电量14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9%;风力发电量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太阳
3月20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钱勇一行到国网大数据中心签署大数据应用合作协议。国网大数据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吴杏平,副主任、党委委员崔恒志出席签订仪式。生态环境部政研中心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胡军,国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党委委员程志华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山西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能源发展情况如下,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130714.6万吨,比上年增长8.7%;焦炭产量9799.7万吨,下降1.4%;发电量4153.3亿千瓦时,增长7.5%。全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9.2亿吨,增长6.4%;二次能
北极星电力网统计了华北、东北地区8个地方的发电量情况,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以及光伏的发电量情况,详情如下:1、北京市2023年1-2月,北京市总发电量9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其中,火电发电量9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水力发电量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风力发电量0.3亿千瓦时
2023年1—2月,云南省能源生产供应总体稳定,规模以上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能源工业实现“开门红”。电力:全省规模以上发电量4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增速较全国(0.7%)高7.7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排第3位。其中,水力发电量33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火力发电量91.9亿千瓦时,同比
1-2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工业用电增速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全国新能源发电装机保持较快增长,水电和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除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外,其他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降低;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同比较快增长;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加,其中太阳能发电增加较多;电源和电网
3月15日,冀北唐山曹妃甸区供电公司员工来到金隅天坛(唐山)木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客户介绍电量电费构成、到户均价、基本电费计收方式及客户用电负荷等信息,向客户推荐最优基本电费计收方式。“供电公司上门一对一指导,帮我们变更基本电费计收方式,让我们一个月就能省下5万多元电费。”该企业负责人
3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6.0亿千瓦,同比增长8.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0%;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1亿千瓦,同比增长30.8%。1-2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56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28小时。其中,火电720
1-2月,青海省全省发电量148.6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8%。其中,水电48.4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8.3%;火电3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太阳能40.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6%;风电2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2%。1-2月,全社会用电量16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0.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
3月9日,2023全国大数据标准化工作会议暨全国信标委大数据标准工作组第九次全会在广州举行。会上发布了《南方电网公司电力数据应用实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南方电网公司作为全国信标委大数据标准工作组电力大数据行业组成员,获2022年度成员单位卓越贡献奖,公司数字化部员工杨秋勇荣获2022
据深圳供电局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以来,随着消费市场回暖、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深圳用电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第三产业表现亮眼,1月至今用电量同比增长4.06%。随着旅游业、餐饮业、会展业等商业活动的火热开展,以及人员活动频率的增加、范围的扩大,全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试点典型案例和成效突出地区遴选工作的通知》(工信厅网安函〔2022〕242号)要求,经申报、评审和网上公示,确定29个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试点典型案例和5个试点成效突出地区。
“一台L4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每小时产生约200—300G规模的数据,每天产生1T数据;一个全息路口,每天产生0.5T结构化数据。如何把这些海量的数据管理好,同时赋能给车企、运营商、政府及行业监管部门,这需要强大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在近日召开的未来汽车生态大会上,四维图新行业解决方案
【点击进入戴尔专区】在全面推进能源互联网战略的进程中,数字化转型与电力网络的交汇融合引发了一场数据变革。基于互联网技术,伴随社会、经济、生产、生活而产生的多维度电力营销数据,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性资源数据。作为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能源保障的核心企业之一,国家电网某省电
6月1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集中开展了数据处理活动的合规审查审核,排查了数据来源、数据存储形式、数据加工方式、数据使用目的等方面的合规风险,夯实了数据中台的安全合规基础。该中心持续完善数据合规审查审核机制,把好合规审核的产品关、数据关、人员关,筑牢业务部门、数据合规管理部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公司2022年“安全生产月”活动部署,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按照公司关于加强数据信息安全保密的要求,加快推进数据安全合规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数据安全合规防线,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保驾护航。以保障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目标到2023年底,初步构建起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重点研究基础共性、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网联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安全保障与支撑等标准,完成50项以上急需标准的研制。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
9月15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面向其所属各部门、各单位数据管理相关人员宣贯培训国家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和该公司数据安全规章制度,为数据安全上锁,严防数据安全风险,促进数据合理安全开发利用。
2021年伊始,全国多地即发布充电桩产业发展鼓励政策,新一轮建设周期开启。例如昆明市提出,2021年全市将新建各类充电桩7.8万枪,并确保年内每个乡镇建成一座充电站。同时,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充电桩领域的广泛应用,充电桩产业数字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人民数据研究
依据《河北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天于数据安的总体要求,为实现雄安新区数据“可管、可控、可信”的目构建面向不同行业、领域的数据安全基础支撑体系,打造雄安区全生命周期保障城市数据安全,创造安全的网络空间环境,从数据准备、数据使用和数据评价三个阶段为新区的数据安全供技术和管理保
2018年3月19日,星期一,Facebook股价暴跌7%,一天内市值蒸发近400亿美元。这是Facebook举世瞩目的“剑桥分析数据泄露丑闻”发酵的开始。就在此前两天,特朗普聘用的一家政治AI公司剑桥分析(CambridgeAnalytica)被曝非法将大约5千万Facebook用户信息用于大数据分析,从而精准刻画这些Facebook用户的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3月2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支持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措施》指出,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围绕“水、风、光、热、储”一体化开发利用,依托海南建设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鼓励开展抽水
3月20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钱勇一行到国网大数据中心签署大数据应用合作协议。国网大数据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吴杏平,副主任、党委委员崔恒志出席签订仪式。生态环境部政研中心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胡军,国网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党委委员程志华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
电力大数据是能源领域和宏观经济的重要参考指标,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助力科学治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加强数据融合应用与创新,公司各单位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延伸服务触角,释放电力看经济、看环保、助应急等大数据应用价值,赋能赋智经济社会发展。“电力+环保”服务
3月20日,能耗在线监测工作座谈会在杭州举行。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闫勇哲,省能源局副局长季树忠,北京、上海、天津、辽宁、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青海、新疆等11个省市能耗在线工作负责同志,省能源监测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同志,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及相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3月2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天津市石化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打造智慧园区,实现产业数字赋能。加快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石化化工产业融合,不断增强石化化工过程数据获取能力,畅联生产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日前,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呼和浩特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产业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开展园区循环发展综合诊断,从产业集聚、能源资源利用、清洁生产等方面挖掘园区绿色发展潜
日前,锅炉公司顺利完成了牵头承担的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质量评价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的数据汇交工作。所谓数据汇交,就是把项目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科学数据实体、科学数据元信息、科学数据描述信息、科学数据辅助工具软件和科学数据集等,按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为推动5G工业互联网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助力陕西省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2023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工作要求,现组织开展陕西省5G工业互联网典型案例征集工作,有关事项如下: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征集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的通知各设区市工信局、杨凌示范区工业和商务局、
3月14日上午,浙江杭州天气晴好,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的屋顶光伏电站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电能。该光伏电站装机容量800千瓦,安装面积约8000平方米,平均每年可产生84.8万千瓦时绿电,相当于330多户普通居民一年的用电量。“十四五”以来,杭州大力实施“光伏倍增计划”,在工业、公共建筑、交通、商业
3月15日,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公布了“2022年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企业名单”,公司获评“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企业”。据了解,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唯一获此奖项的省级公司。近年来,公司全面贯彻国家、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部署,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信用管理要求,持续推动企业信
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自贡市生态环境局自贡市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及大数据平台运维服务项目招标公告,据悉自贡市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及大数据平台项目主要包括64个国标法小型站、2个固定气溶胶激光雷达站、1个颗粒物组分站、1套大气污染走航监测系统、1套空气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系统、1套数据系统平台及A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