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月17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介绍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一起来看!
——经济数据——
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
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3164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638698亿元,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四季度增长2.9%。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与三季度持平。
2022年重要经济数据
就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预期目标任务。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615元,比上年增长4.1%。
居民收入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粮食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比上年增加368万吨,增长0.5%。
工业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
服务业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
市场销售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比上年下降0.2%。
消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0%。
投资
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5.1%。
进出口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20678亿元,比上年增长7.7%。
人口总量
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回应关切——
如何评价2022年中国经济运行的表现?
一是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这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又跃上新的台阶。按年均汇率计算,120万亿元折合美元约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从人均水平来看,202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8569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目前只有1.27万美元,要达到这个中期目标,还要增长翻一番多,120万亿还只是我们前进当中的一个小台阶。
二是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去年我国GDP增长3%,经济增长快于多数主要经济体。德国已经公布了全年经济增速预估数,为1.9%;据IMF预测,美国、日本2022年GDP增长都不会超过2%。在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国价格形势保持平稳,与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的高通胀形成了鲜明对比。国际收支持续改善,全年货物进出口顺差比上年扩大35.4%,年末外汇储备余额达到31277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
三是产业发展基础夯实。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1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工业增加值达到40.2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3.5万亿元,均居世界首位。截至2022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4.2万公里,在全世界遥遥领先。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已经广泛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
四是内需总量规模继续扩大。我国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57万亿,比上年增长5.1%,增速比2021年加快0.2个百分点。
五是改革创新持续深化。2022年末,全国登记在册市场主体达到了1.69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14亿户。2022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8个百分点。
六是高水平的开放扎实推进。2022年货物贸易总额突破了40万亿,达到了42.1万亿,比上年增长7.7%。1-11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1561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9%,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也创了历史新高。
七是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政府对居民收入保障加强,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5.5%,快于全部居民收入增速。
如何看待2022年我国就业目标的完成情况?
一是就业的基本盘总体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了1100万人的年初预期目标。受疫情散发多发的影响,个别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出现了阶段性上升,高的时候调查失业率达到过6.1%。但从全年来看,总体失业率保持基本稳定,尤其是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落地显效,近期就业形势有所改善。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11月份下降了0.2个百分点。
二是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有力。一系列援企稳岗的就业帮扶政策落实落地,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稳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2月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城镇调查失业率为21.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下降。16-24岁失业率下降得更多一些。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全年农民工总量达到了29562万人,比上年增加了311万人,超过了疫情前2019年的规模。还有一些重点群体,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达3200多万人,城乡困难群体的就业也得到了比较好的保障。
总的来看,2022年我国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年有所上升,主要还是受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影响。从下阶段看,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超过1150多万人,就业总量的压力仍然存在,结构性的矛盾仍然突出,但是随着经济的好转,就业需求的扩大,岗位会相应增加,2023年我国就业形势有望总体改善。
全球通胀高企情况下我国物价稳定的原因是什么,2023年走势预判如何?
我国去年物价保持总体平稳,全年CPI上涨2%,低于3%的预期目标,原因是比较多的。
第一,中国没有货币超发,物价还是反映了供求关系。和国际作比较,美国连续加息来遏制通胀,12月份CPI为6.5%。欧洲目前还很高,还在10%以上。最近日本CPI也在上涨。疫情防控这三年,我国没有大水漫灌。
第二,保供稳价工作效果显现。我们首先保障了能源供应,比如煤炭,2022年总产量达到45亿吨,煤炭稳定供应保证了电力供应。另外是粮价,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十九连丰”。我国14亿多人口,如果粮食不够,到国际市场采购,会更加推高国际粮食价格。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工业品和服务业供给充足。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商品和服务供给充足,这有助于消费价格的稳定。
2023年物价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我们对未来一年的CPI走势保持平稳还是有信心的。
对2023年经济目标、经济前景的展望如何?
2023年中国经济一定会整体好转。
第一,长期积累的物质基础雄厚。中国是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产业配套最好的国家之一,产业组织能力和产业链韧性强,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面对国际供给体系波动,我们强化了粮食、能源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等关键领域的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为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明显。我国有14多亿人口,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还在持续推进,有世界上最具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这是推动经济复苏好转的强大引擎。
第三,新动能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效推动新产业快速成长,这些都将为经济运行注入新动能。
第四,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我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第五,宏观调控经验丰富。特别是当前物价总体处在稳定的、可控的状态,为我们多方面储备使用相关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留有比较好的空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038.5亿元,比上年下降4.0%(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792.3亿元,比上年增长3.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610.9亿元,下降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039.6亿元,下降9.5%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038.5亿元,比上年下降4.0%(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792.3亿元,比上年增长3.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610.9亿元,下降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039.6亿元,下降9.5%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春节长假期间,天津地区52座高速充电站充电总量达25.43万千瓦时,创历史新高。据了解,今年春节长假,京沪、津蓟、塘承等高速公路(天津段)52座高速服务区快充站充电1.55万次,充电电量25.43万千瓦时,同比上升585.08%。其中京沪高速王庆坨服务区北京方向充电站1月26日出现日充电
1月28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数据门户正式发布电网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视图,形成以“电网数据业务一张图”为主的多维业务场景可视化服务体系,打造用数新视角、新入口和新模式,解决了业务数据看不懂、找不到等问题,促进公司业数深度融合,推动电网数据资产价值持续发挥。采控数据蓝图支撑新型电力系
1-12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第一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和制造业用电增速低于全社会平均水平;化工和有色行业用电正增长,建材和黑色行业用电负增长。一、全社会用电情况1-12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分产业看①,1-12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146亿千
1-12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第一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和制造业用电增速低于全社会平均水平;化工和有色行业用电正增长,建材和黑色行业用电负增长。一、全社会用电情况1-12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分产业看①,1-12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146亿千
近日,江西省能源(电力)大数据中心获得江西省能源局批准,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由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能源局指导,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管理,江西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负责具体运营。该中心目前已汇集经济、气象、电源等方面的宏观数据以及用电侧明细数据超20亿条,初步实现了能源电力数
今天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以及电力工业统计两组数据。(原数据附在文末)。用电数据反映了今年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电力工业数据又体现了双碳背景下行业转型的节奏。(来源:微信公众号“享能汇”作者:华东工作室)针对2022的数据,工作室初步解读如下:1用电数据反映“疫情年”整体情况202
1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28.1%。2022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687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25小时
1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28.1%。2022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687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25小时
1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第二产业用电量570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用电量14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3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全面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全面落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企业,继续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对购置日期在2023
1月18日下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召开全区能源工作会议。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各市、县发展改革部门设分会场。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学习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经济
17日,春节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国家电网公司考察,视频慰问基层干部职工。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抓好电力能源保供稳价,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参加。李克强视频连线国家能源集团沧东电厂、国家电网上
12月30日下午,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能源工作成绩单。重磅数据抢先看——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30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深圳市2022年-2023年用电负荷管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22年以来,受用电负荷增长、来水偏枯、电煤供应不足等因素影响,南方电网区域电力供应持续紧张,预测今冬明春该形势仍将延续。根据南方电
2022年12月29日,国家管网集团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会议回顾总结集团公司2022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五个坚持”总体方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开拓进取、
德国政府完成了对天然气巨头尤尼珀(Uniper)的国有化。今年9月,瑞典、芬兰等欧盟国家同样公布了针对能源公司的纾困计划,注资规模同样达到了百亿规模。12月22日,德国政府宣布在获得了欧盟委员会的批准后,完成了对天然气巨头尤尼珀(Uniper)的国有化。今年3月至今,欧盟进口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大幅下
虽已入冬,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柳湾煤矿矸石山上仍是满目青色。深吸口新鲜的空气,俯瞰矿区,亭台、长廊,环抱呼应,一身湛蓝的矿工们穿梭其中,仿佛人在画中游。移步换景,走进地面集控室,随着操作人员一键指令,240米深的井下采机作响,滚滚乌金倾泻而下,顺着皮带被输送至原煤筒仓。人们印象中的“煤
随着北方地区冬季供暖工作启动,能源供应成为业内关注焦点。今冬明春,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为保障内蒙古迎峰度冬期间的能源供应作出了哪些部署和举措?监管环节又该如何更好地融入地方能源保供工作?就上述热点问题,日前中能传媒记者专访了华北能源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童光毅。中能传媒:9月27日,
绿色、低碳、智能……多措并举增强能源供应保障市民温暖过冬发电集团开足马力多举措全力保供目前,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供暖季,能源供应压力增大。为有效应对冬季寒冷天气对一体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和影响,五大发电集团开足马力,全力保障冬季能源供应。截至12月16日,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完成5.69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038.5亿元,比上年下降4.0%(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792.3亿元,比上年增长3.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610.9亿元,下降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039.6亿元,下降9.5%
据CNBC报道,随着英国气温降至冰点以下,加上风力发电的下降,电力供应将比平时更为紧张,五个备用煤电站中的三个被告知启动以提供备用电力。超过100万英国家庭和企业可以获得现金奖励,在高峰时期减少能源消耗。节能计划从上周一下午5点持续到下午6点,并在周二下午4:30至下午6点再次启动。已经签署“
据CNBC报道,随着英国气温降至冰点以下,加上风力发电的下降,电力供应将比平时更为紧张,五个备用煤电站中的三个被告知启动以提供备用电力。超过100万英国家庭和企业可以获得现金奖励,在高峰时期减少能源消耗。节能计划从上周一下午5点持续到下午6点,并在周二下午4:30至下午6点再次启动。已经签署“
据CNBC报道,随着英国气温降至冰点以下,加上风力发电的下降,电力供应将比平时更为紧张,五个备用煤电站中的三个被告知启动以提供备用电力。超过100万英国家庭和企业可以获得现金奖励,在高峰时期减少能源消耗。节能计划从上周一下午5点持续到下午6点,并在周二下午4:30至下午6点再次启动。已经签署“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3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电力安全监管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的通知。其中指出,全力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开展年度电网运行方式和电力供需形势分析,做好迎峰度夏(冬)等重点时段电力安全保障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加强燃煤机组非计划和出力受阻停运监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3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电力安全监管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的通知。《任务》指出,全力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开展年度电网运行方式和电力供需形势分析,做好迎峰度夏(冬)等重点时段电力安全保障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加强燃煤机组非计划和出力受阻停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月3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电力安全监管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的通知。《任务》指出,全力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开展年度电网运行方式和电力供需形势分析,做好迎峰度夏(冬)等重点时段电力安全保障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加强燃煤机组非计划和出力受阻
记者29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下称“国网山西电力”)获悉,春节期间,山西电网用电最大负荷3542万千瓦,同比增长8.65%;省网日均用电量7.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山西全口径外送电量22.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6%,实现省内省外电力供应平稳有序。为做好节日保电工作,入冬前,国网山西电力就组织
2022年,全省电力运行态势良好,电力供应保障充足有序,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与外送电量均创历史新高,新能源装机容量比重较上年提高。发电装机容量稳步增加。截至2022年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12079.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5%,较上年末增加741.6万千瓦。分类型看,火电(包括燃煤、燃气、余热余气余压
1月28日是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刚刚过去的7天长假里,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上下严格落实保电部署,全面开展设备巡视和供电保障工作,确保了新疆主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疆内供电持续可靠,疆电外送通道运行正常,为全年供电保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春节长假期间,新疆电网负荷相比往年增长明显,
2023年春节期间(1月21日-1月27日),西北电网电力电量供应充足可靠,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新能源消纳积极有序,各省(区)电网运行正常。春节期间,全网日最大负荷呈“V”字型特点。21日至22日负荷快速下降,最大负荷下降至10904万千瓦,较节前下降约700万千瓦。23日起,随着大工业负荷有序复产,叠加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