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期,在多省份对2022年冬季能源电力情况的解读中,“紧平衡”一词多次出现。这个词同样出现在中电联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2022年迎峰度冬期间,综合考虑中长期交易合同边界、新投产装机、跨省跨区电力交换、发电受阻及合理备用等因素,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部分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
紧平衡不仅是这个冬季要面对的问题。近两年,我国能源供应整体平衡,但在两种因素影响下,电力供需在部分范围一度吃紧,并对局部地区、局部时段的电力消费产生较大影响。其一是煤炭供应不足。2021年9~10月,电煤价格持续高位波动导致煤电发电装机有效出力严重不足。其二是极端天气。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大范围长时间极端高温天气叠加经济复苏拉动电力消费快速增长,而电力供应端来水明显偏枯,导致传统水电大发期间无法达到同期出力水平。
面对多重不确定外部因素对传统规划、预测预警形成的挑战,电力行业需要增强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以对冲不确定性。
用好多种融资工具
能源属于重资产行业,特别是煤电行业,仅采购原料环节就需要充足的流动资金。受煤炭供应不足、新冠病毒感染、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煤价涨幅明显,使得发电集团的煤电板块持续亏损。根据中电联《2021年电煤与电力供应紧张原因分析调研报告》的统计,2022年1~9月,全国煤电企业电煤采购成本同比额外增加2600亿元左右。
2022年12月21日,远洋运输轮在江苏连云港港煤炭码头卸运电煤。
为减小燃料涨价对火电企业保供能力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在《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合理满足煤电企业应急保供发电融资需求。创新运用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碳中和债券等产品,发挥金融对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作用。
从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金融机构除了开启贷款绿色通道等常规支持措施,还推出两类用于能源保供用途的金融产品,一类金融产品是能源保供债,这类债券用于扩大煤炭供应相关的煤炭运输、人员开支费用等,助力控制煤炭价格及保障煤炭正常供应。2021年年底,包括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针对火电企业的实际需求,推出超过10款保供债券。另一类是能源保供资产证券化产品,这类产品以标杆电费作为基础资产,通过对其进行归集、打包、集合、转让,形成有价证券进行发售。以中国工商银行和国家能源集团以资产证券化方式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为例,这款产品储架总规模为150亿元,首期发行规模达到50亿元。
经过一个冬天的试水后,金融保供的作用被肯定。2022年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会议提出的举措之一是“支持中央发电企业等发行2000亿元能源保供特别债”。
根据东方财富金融数据平台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9~11月,能源保供特别债发行金额合计1150亿元,其中,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发行了1000亿元特别债,此外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也发行了金额为10亿~50亿元不等的能源保供特别债。
资信评估机构中证鹏元研究指出,2022年已发行的能源保供特别债发行利率为2.65%~2.85%,发行期限上,中国国新发行的是5年期中票,其余发电央企发行的是3+N永续中票,后者除了可以在短期内提供资金支撑,还可以助力企业降杠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为发电央企提供长期限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渠道。
激活需求侧响应能力
能源保供特别债等金融工具解的是一时之困,即通过缓解发电企业现金流,支持其完成某段时间内的保供任务。从长远看,要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能源缺口,须捋顺产业链上下游关系,让源网荷储实现互动。这离不开另一种市场化手段——需求侧响应。
2022年以来,在《“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等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多地的需求侧响应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截至6月,全国已有23个省市出台需求侧响应试点支持政策。
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需求侧响应在很多地方发挥了作用。以浙江为例,当地不同类型用户自主选择参与需求侧响应——工厂用户采取错峰生产模式,商场用户采取“潮汐用能”模式,提前开启空调制冷负荷,响应时段开始后全力压降负荷,关闭非必要照明,园区用户则可以采取智慧节能的措施,动态调整灯光亮度、空调温度。同时,浙江省发放最高4元/千瓦时的补贴,有23个区县还实施地方补贴,以形成合力,通过价格引导、激活负荷资源。
在迎峰度冬期间,浙江省冬季取暖负荷(含暖风机等制热设备)最高约2060万千瓦,占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比例超22%。当前,国网浙江电力正推动相关部门出台空调可调改造、使用管理等支持政策,同时加强宣传引导,争取全社会的认同和参与。
2023年1月1日,杭州一家大型商场迎来新年第一批顾客。为迎峰度冬,国网浙江电力将对多家商超的空调系统进行改造,以加强需求侧管理,降低能源消耗。
目前,我国主要的需求侧响应项目主要包括两种类型:激励型项目和价格型项目。激励型项目是通过向用户提供一定的补偿,使其能够在系统可靠性受到影响或者批发市场电价高时削减一定负荷量,从而促进电力供需平衡、保障电网稳定运行。这是目前主流的项目类型,浙江等地正在推行的需求侧响应项目主要是此类项目。
价格型项目则是指通过用电价格促使用户调整用电模式,尤其是在用电高峰阶段减少或增加用电。这类项目可以利用价格信号,引导更广泛的电力用户与发电侧实现更好互动。但有一种观点认为,目前我国的需求侧响应仍处于“半市场化”状态——多数需求响应项目以约定形式开展,部分实时需求响应远未达到自动化水平,且依赖政策补贴,未能体现市场化本质。
中电联在《2022年三季度全国电让需求侧响应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推动更多资源进入电力市场参与交易。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就“确保安全平稳度冬”提出“尽快出台需求侧响应市场化机制,激励用户主动参与系统调峰、调频等需求响应”的建议。对于市场化机制的构建,需要在了解不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精准施策。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晓东等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亟待全面推行电力需求响应——基于11省市电力需求响应实践的调研》中提出,可加快构建以行业类型、用电类型为主要分类标准的需求侧响应政策,在电价基础上扩展需求响应的激励效果。对大型工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应强化需求侧管理,积极推动需求侧响应与能源消费权益市场协同的试点应用;对于商业用户,积极完善峰谷电价机制,进一步扩大峰谷价差,稳步推动用户侧储能或源储一体化项目规范化、标准化实践;对于中小型电力用户,特别是居民、党政工团与公共建筑空调负荷,鼓励通过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服务商、售电公司等专业能源服务企业实现整合。
发挥统一大市场的调节能力
让需求侧响应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因素,在于推动更多资源进入电力市场参与交易。正如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所说,统一电力市场越大,交易就越灵活,效率就越高,有利于实现供需平衡。
电力市场体系包括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和辅助服务市场。目前,中长期交易仍然是电力市场的主要交易方式。在近期多地启动的2023年中长期交易中,“保供”是交易规则的关键词。陕西的交易实施方案提出“引导省内市场主体通过中长期市场签约,锁定全年发用电计划基本盘,稳定价格预期,确保电价疏导到位,合同履约到位,保障电力供应”;山东的交易实施方案则明确“鼓励新能源场站高比例参与电力市场,签订市场交易合同的新能源场站在电网调峰困难时段优先消纳”。
现货交易有望在保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022年11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场监管办法》修订意见的通知。《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的征求意见稿指出,稳妥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推动储能、分布式发电、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和新能源微电网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交易;充分发挥其作用,还需要配合衔接好中长期市场和电力辅助服务市场,通过发现电力价格信号,不断优化资源配置。
要让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形成有力的组合拳,还需要关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是要关注中长期交易与现货市场的衔接问题。目前,部分中长期交易合约仅确定了电量与价格,未就详细电力结算曲线达成一致,与现货市场衔接存在难题。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近期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各地要充分考虑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安排,做好与现货市场的衔接,约定在现货市场运行期间的负荷曲线形成方式和调整方式。
二是要关注市场机制问题。2022年6月,澳大利亚由于未及时修订与市场暂停相关的管理价格上限,发电机组因管制价格不能覆盖成本、退出市场而导致电力供应不足,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经历了1998年成立以来的首次暂停,9天后才恢复正常运转。这次事件给我们的启示在于,要想让价格信号充分发挥作用,除了建立市场,更需要在明确联动机制的基础上做好动态调整。
(作者供职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27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迎峰度夏保供电动员会,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及上级部委有关会议精神,分析研判当前形势,进一步部署南方区域迎峰度夏保供电重点任务,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司
广西电力交易中心30日提供的信息显示,今年截至目前,广西绿电交易电量达100.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53%,首次突破百亿千瓦时大关,凸显了绿色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的特征。据统计,自2022年启动绿电交易以来,广西绿电交易电量成倍数攀升。今年以来,广西积极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
6月27日,河南电力现货市场完成短周期结算试运行,共计112台煤电机组、390座新能源场站、127家售电公司、12座独立储能电站参与交易。这标志着河南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本次河南电力现货市场短周期试运行采用“全电量申报、集中优化出清”的模式,市场竞争更加充分,真实反映电力供需形势,度夏
新一轮电改开启十年来,中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正经历从安全验证向机制优化的深刻转型。在市场起步阶段,“安全”是市场建设的核心关切,即如何在新的市场框架下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这是一种偏重于技术验证和保障系统可靠性的思路。“工程师思维”让我国长期保持着特大规模电网安全运行的世界纪录,各试点
6月23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组织6月华中区内省间绿电集中竞价交易,湖北、湖南省的147家经营主体同时参与交易申报,最终达成6月24日至30日湖南送湖北绿电交易电量489.8万千瓦时、最大电力5.8万千瓦。此次交易实现了新能源参与华中区内省间中长期交易、区内省间绿电交易的双重突破,开辟了新能源
6月28日,南方电网公司、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组织召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政府有关领导及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市场经营主体代表出席会议。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指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成了国内首个多省区、全主体参与、统一出清的现货市场,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是突破省级行政区划,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重大制度创新和平台创新,是电力市场化改革
2025.6.23-2025.6.27一周电力市场热点主要看点:1、两地“136号文”省级承接方案正式发布2、江西分时电价调整:午间2h深谷电价下浮70%3、涉嫌伪造原件!广东通报对4家售电公司采取风险管控措施4、2025年5月全国交易绿证2987万个5、首笔黑龙江绿电送天津交易达成......一、前沿政策1、两地“136号文”省
6月28日,南方电网公司、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组织召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政府有关领导及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市场经营主体代表出席会议。
6月20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23日-6月27日)。政策篇新疆136号文承接方案:增量电价0.15-0.262元/kWh、存量0.25-0.262元/kWh6月25日,新疆发改委官网发布文章《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及《自治区贯彻落实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
6月26日,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平川变电站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新型储能专项行动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于3月12日获得自治区能源局批复,计划建设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独立储能电站2座,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在能源领域各级部门的积极配合、全力推动下仅用105天实现开工建设,创造了本地区储能项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全国各地2025年7月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价格陆续公布。(详见:全国各地2025年7月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价格公布!)北极星电力市场网汇总了2025年7月各地区峰平谷电价并计算了峰谷价差。其中22个地区峰谷价差超过500元/兆瓦时,相较于上月增加1个。浙江、安徽、重庆、深圳、湖南、海南
山东电力交易市场的结算内容涵盖中长期和现货两个部分。用户在持仓方面,每月至少需保持80%的中长期电量,剩余的20%则通过现货市场进行申报交易。电力现货价格在年度、月度、日度三个时间维度上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影响其背后的主要原因也不尽相同。从年度视角分析,近三年来电力现货价格的走势主要
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浪潮中,“绿电直连”与“源网荷储”作为两种备受关注的能源发展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重塑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格局。尽管两者都是旨在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但它们在核心理念、实现路径及优势侧重上存在显著差异。(来源:北极星电力市场网作者:Chloe)核心差异与优势:
源网荷储一体化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架构,正加速从政策蓝图迈向实践落地。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的单向运行逻辑,通过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四大要素的深度协同与互动,构建起能源高效利用的闭环体系。然而,在各地项目批复数量持续增长的繁荣表象下,实际落地进度却呈
“‘十四五’期间,煤电供热板块累计亏损超千亿元。”炎炎夏日,会议室里却因讨论热电亏损的议题,而平添了几分寒意。“在‘双碳’目标下,热电正面临三重攻坚,一是煤电需从基础电源转向调峰电源的定位重构,二是多能互补系统中新能源消纳与供热稳定的平衡难题,三是数字化技术如何深度赋能传统机组智
2025年7月1日,江西省将正式执行《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赣发改价管〔2025〕463号),优化后的分时电价机制适应了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电力市场加快建设、电力系统峰谷特性变化等新形势新要求。工商业用户可通过调整用电时段安排,增加谷段用电、减少峰段用电,整体降低用电成本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要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加强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6月27日,海南电力交易中心印发《海南电力市场售电公司履约风险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履约保障凭证金额为售电公司提交的有效履约保障凭证总金额,按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履约保障凭证金额=首缴金额+补缴金额-退还金额-已执行金额(1)缴纳标准为8元/兆瓦时,根据市场风险状况,交易中心报请政府
政策助力虚拟电厂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碳中和,碳达峰”深入推进,新型电力能源发展日益壮大。国家层面已将虚拟电厂纳入能源战略体系,并出台多项政策为其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3月25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蓝图指引中,明确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达到5000万千瓦
天合富家售电业务火热招募中!详情请关注天合富家官方公众号
6月20日,甘肃省电力市场省内中长期市场D+2日滚动交易正式上线运行。首日参与交易的主体达969家,共达成交易5457笔,总成交电量0.33亿千瓦时。此次D+2交易模式的推出,标志着甘肃省内电力中长期市场连续运营水平再上新台阶。2022年,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创新D+3日滚动交易,从发电侧先行试点,到现货用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东电力交易中心通报2025年7月中长期交易情况,交易品种有双边协商、集中竞争交易、发电侧合同转让、绿电双边协商、绿电集中交易、跨省外送电交易等。详情如下:双边协商交易7月双边协商交易成交电量64.12亿千瓦时,成交均价372.39厘/千瓦时,成交电量较6月增加7.26亿千瓦时,成交
6月25日,安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安徽电力市场风险提示书,截至2025年6月,安徽省电力市场尚有534家市场化用户未与售电公司签约绑定。依据《安徽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华东监能市场〔2025〕6号)、《安徽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方案(2025年版)》(皖能源电力〔2024〕60号)、《安徽电力现货市场结算实施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4日,海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印发《海南电力市场注册管理实施细则(2025年V1.0版)》等5份实施细则的通知。其中,《海南电力市场中长期电能量交易实施细则(2025年V1.0版)》提到,跨省中长期电能量交易与现货交易衔接跨省中长期电能量交易由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统筹组织开展,海
本文是《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系列解读之六。从政策制度设计出发,系统解析绿色用电的核心机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相关主体在“获得电力2.0”时代实现精准发力与价值重塑。(来源:微信公众号“春观能源”)在“双碳”战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3日,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2025年甘肃省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7月份第三批新增准入电力用户名单公示的通知。其中包括甘肃省2025年省内电力中长期交易售电公司准入名单,共84家。详情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0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关于印发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交易规则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其中《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中长期电能量交易实施细则》提到,绿色电力交易。绿色电力交易是指以绿色电力和对应绿色电力环境价值为标的物的电力交易品种,电力用户或售电公司通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0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关于印发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交易规则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其中《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贵州省内配套交易规则》提到,贵州省电力中长期交易现阶段包括电能量交易和合同电量转让交易。省内发电企业承接跨省优先发电计划电量交易、绿色电力交易、电网代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0日,黑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5月黑龙江省跨区跨省电力电量交换计划执行情况。2025年5月,黑龙江省间联络线计划电量7.12亿千瓦时,实际完成7.40亿千瓦时。其中跨省中长期交易6.37亿千瓦时,实际完成6.65亿千瓦时;省间现货交易0.75亿千瓦时。2025年5月,省间联络线实际送电
今年以来,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步伐显著加快。目前,我国已经有山西、广东、山东、甘肃、蒙西、湖北、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全面开展连续结算运行,充分发挥现货市场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9日,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2025年6月份甘肃省省内电力中长期交易用电市场主体退市的公示。根据《甘肃省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试行)》要求,临洮县康路达建材有限公司(用户编号:6261604482894)因用户不再用电,现申请退市。经电网公司审核,符合实施细则规定的退市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