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第八篇 国际能源市场剧烈动荡
杨永明
(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
一、国际能源大事
1.乌克兰危机严重冲击全球能源市场
进入2022年,世界油气市场依旧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能源价格延续着此前的上涨趋势。年初以来不断升温的乌克兰局势导致原本就处在供需紧平衡中的能源市场供给再度趋紧。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主要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包括停止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相关产品、禁止向俄罗斯出口能源开采设备与技术支持、撤出在俄罗斯能源行业的相关投资、中止已签署的相关协议,甚至禁止为运输俄罗斯石油的船只提供保险承保。俄罗斯随即采取反制,全球能源供应链进一步收紧,能源市场剧烈震荡。国际能源署近期发布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提出,全球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价格均在2022年创下了历史新高。天然气现货价格创下了历史新高,折合原油价格可达到250美元/桶;原油市场也波动不断,价格最高突破了100美元/桶;煤炭价格同样创下了历史新高。燃料价格的高企导致居民、工商业等能源消费方承担着越来越高的用能支出,尤其是天然气价格的激增,直接导致各国用能成本快速增加。
同时,能源转型所需的稀有材料、关键矿产也出现供不应求。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开启上涨通道,其中与电动汽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金属镍的价格波动。由冲突引发的断供担忧,再加上期货市场上出现的逼空行情,使得镍价已经突破了每吨10万美元的大关。镍价的暴涨,带动铝、铅、锌等金属价格集体拉升。在疫情冲击全球大宗商品的产能和供应链的大背景下,地缘冲突升级对供应链中断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更大不确定性,电动汽车、新能源等产业所需的多种材料价格出现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大宗商品的供应情况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全球的通胀预期,特别是原油等能源大宗商品价格攀升不仅推高通胀预期,更加剧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
国际能源署指出,过去数十年里,全球经历了多轮能源供应中断导致的危机,2022年全球经历的能源危机更是规模空前,较往年影响范围更广,影响因素也更加复杂。此轮能源危机可能导致全球范围内超过7500万人用不起电,这也将是该机构有数据记录以来无电人口规模首次出现上涨的一年。面对高昂的用能成本和能源供应缺口,全球多国政府都已经出台了为居民提供用能补贴等各种应对政策。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全球各国政府承诺缓解用能压力提供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了5000亿美元。目前,各国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让能源系统进入了历史性的节点,乌克兰危机影响正在对能源市场造成深远影响。
2.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博弈持续
美欧全面封锁俄罗斯石油。2022年3月,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相继宣布将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相应石油产品。5月30日,欧盟27个成员国达成共识,将从12月5日起全面禁止通过海运进口俄罗斯原油,通过管道进口的原油暂时被豁免,然而后者仅占欧盟从俄罗斯进口原油10%的份额。欧盟以及美国、日本、加拿大和英国都希望大幅削减俄罗斯的石油收入,但由于担心全面禁令将导致全球油价飙升,于是,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9月提议对俄罗斯原油价格设定上限,希望借此减少俄罗斯石油出口的收入,同时避免在欧盟实施对俄罗斯石油的禁令之后出现全球油价飙升。12月2日,七国集团和澳大利亚宣布对俄海运出口原油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同一天,欧盟各成员国也达成协议,对俄海运出口原油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附带调节机制,使价格上限比市场价低5%。欧盟方面随后通过书面程序批准了该协议。这一限价措施将取代2022年5月欧盟达成的对俄出口原油禁运措施,并于12月5日正式生效。
“欧佩克+”原油供应整体偏紧。2022年10月初“欧佩克+”部长会议提出,自11月起,在2022年8月产油配额基础上将原油总产量下调200万桶/日。12月初,“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维持减产200万桶/日的政策不变,并将减产期限延续至2023年底。虽然会议没有加大减产力度,但目前确定的减产量,已相当于全球日均石油需求的2%。产油国中,沙特对油价诉求强烈,也将在该减产计划中承担绝大部分的实际减产任务。安哥拉、尼日利亚等中小产油国上游开发受限,原油产能不足,本身产量难以正常释放。其余国家中,利比亚国内局势不稳,受到罢工以及军事行动的影响,原油产量难以维持正常水平;委内瑞拉长期受到制裁,上游资本投资不足,增产空间同样有限;伊朗核谈判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原油供应回归市场也遥遥无期。沙特等国表示,“欧佩克+”需要时间衡量和判断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动向,如有需要随时可能调整减产力度。
俄罗斯原油出口整体下降。在欧盟对俄罗斯原油出口制裁期限来临前,立陶宛、波兰、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已经完全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外媒报道显示,俄罗斯已经失去了其在欧盟北部国家90%以上的石油市场份额。从2022年前三季度的情况来看,预计俄罗斯将继续加大向亚洲石油出口力度,但是并非所有待出口的俄罗斯石油都能找到新的买家,考虑到船运以及保险等因素,俄罗斯石油总出口量可能出现一定下降,但具体下降幅度仍待观察。国际能源署预计,因原油价格上限等制裁措施的实施,2023年一季度俄罗斯原油产量将减少200万桶/日。到2030年,欧洲客户的流失将导致俄罗斯的石油净出口量下降四分之一,到2050年下降40%。
多国大规模释放战略石油储备。3月底,美国宣布,未来六个月将从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中累计释放1.8亿桶石油,并称这是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石油储备释放。4月1日,国际能源署成员国达成协议,向市场释放总量达到1.2亿桶的石油储备,这是国际能源署2022年第二次、历史上第五次对外释放油储。其中美国将释放6000万桶,作为其3月底宣布的1.8亿桶石油储备释放计划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在此之后的约6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全球释放油储总量将达到2.4亿桶,为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10月,美国宣布将在12月从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中再释放1500万桶入市,以抑制能源价格上涨,并将此前的释储计划延长至2022年12月。
综合来看,“欧佩克+”减产立场坚定,且减产将贯穿2023年全年;西方对俄罗斯原油实行的价格上限等措施将对全球石油市场造成打击,导致石油市场的进一步失衡和分裂;俄罗斯方面积极调整出口方向,且不排除主动减产的可能性,美国等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可暂时缓解供应压力,但不能解决市场结构性失衡问题。全球原油供应较为脆弱,不确定因素众多,各方博弈将导致市场波动进一步加大。
3.全球天然气市场深度调整
欧盟力争摆脱俄罗斯天然气依赖。2022年3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廉价、安全、可持续能源联合行动方案》(REPowerEU),力求在2022年底前减少三分之二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在2030年前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进口依赖。此后,欧洲一直在为俄罗斯天然气的退出做准备,主要包括天然气进口多元化、加强天然气储备、减少天然气消费等。3月,欧盟与美国签署协议,根据协议美国2022年年底前将向欧盟追加供应150亿立方米LNG,到2030年将保证每年向欧洲供应500亿立方米LNG。5月,欧盟达成协议,决定各成员国天然气储备量到2022年11月1日前应不低于满额储气量的80%,到2023年11月1日前不低于满额储气量的90%。7月,欧盟约定,各成员国在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期间将天然气消费量减少15%。由于气温下降滞后、天然气储备充足和进口大量LNG资源,2022年四季度欧洲气价已大幅回落,因储存空间不足,甚至出现了负气价的现象。国际能源署分析指出,尽管欧盟在天然气问题上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但2023年或仍将面临约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缺口。
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加快向亚洲地区倾斜。作为对西方制裁的回应,俄方推出相关反制措施,与“不友好”国家和地区进行天然气贸易以卢布进行结算,对于拖欠天然气款且拒绝以卢布结算的欧洲国家中断供气。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最大跨境管道“北溪1号”在上半年经历了数次降气和计划外检修,于9月无限期停运。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12月初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该公司2022年前11个月天然气产量为3769亿立方米,同比减少19.4%,即908亿立方米;对非独联体国家天然气出口量为952亿立方米,同比减少44.5%,即763亿立方米。2022年俄罗斯管道气出口量预估为1420亿立方米,而其2021年出口天然气2056亿立方米。根据俄罗斯制定的天然气出口削减计划,2023—2025年其每年的管道气出口量将下降近40%,至1252亿立方米。同时,俄罗斯加快将天然气出口重点转向亚洲。2022年初,中俄签订了远东天然气购销协议。俄方将把每年输往中国的管道气增加100亿立方米,使对华供气总量达到每年480亿立方米。此外,中俄两国还在积极推动过境蒙古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
美国天然气多流向欧洲。在欧盟主动制裁和俄罗斯反制之下,欧盟接收到的俄罗斯天然气量已大幅缩减,美国则加大了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由于卡塔尔、澳大利亚等LNG出口国的货源主要以长协形式被亚洲买家提前锁定,可出口至欧洲的富余货源较为有限,因此,美国LNG成为乌克兰危机以来欧洲地区弥补供气缺口的主要现货来源。截至10月底,欧盟2022年以来自美国进口的LNG已达到约480亿立方米,比2021年全年自美国进口量增加260亿立方米,超过3月与美国商定的多进口150亿立方米的目标。欧盟计划2023年自美国进口量比2021年增加500亿立方米。
非洲、中东等地加大对欧洲天然气供应。非洲和中东是除美国以外可增加对欧洲LNG供应的主要地区。2022年以来,多个欧洲国家在非洲和中东等地寻求气源。如意大利第二大管道气供应国—阿尔及利亚已与意大利签订协议,每年增供90亿立方米天然气;欧盟与埃及、以色列签署天然气合作三方协议,以实现以色列通过埃及向欧盟供应天然气;卡塔尔将从2026年起向德国供应LNG,每年多达200万吨等。非洲天然气正逐渐成为天然气市场新的变量。考虑到欧非距离优势、以及从北非到欧洲的现有天然气管道设施和长期以来存在的天然气供应关系,未来非洲有望成为欧洲天然气供应替代有力竞争者。
4.全球可再生能源年度投资将首超油气
2022年3月,欧盟委员会发布REPowerEU计划提出,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目标提升至45%,相关资金将动用欧盟恢复基金和通过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来筹措,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除了欧盟层面,欧洲多国陆续调整能源政策、加大可再生能源部署、承诺更高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欧洲光伏、风电装机需求维持高景气度。
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货膨胀削减法案》,该法案涉及总金额约7400亿美元,其中,政府计划拨款3690亿美元用于气候和清洁能源领域项目,重点覆盖清洁能源制造业,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揽子“气候法案”。
10月,能源咨询机构雷斯塔能源发布研究报告称,虽然供应链问题推高了可再生能源项目成本,但随着各国竞相发展安全且负担得起的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继续大幅增长,加之欧洲地区的高电价大幅缩短了新建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预计将有大量资金出于纯经济性考虑进入可再生能源行业,进一步增加可再生能源投资规模。雷斯塔能源预计,2022年全球用于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会达到4940亿美元,超过4460亿美元的油气上游投资规模,为史上首次。
在气候目标的驱动下,尽管面临疫情反复、地缘局势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供应链紊乱等诸多挑战,全球可再生能源依旧蓬勃发展,势不可挡。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2年世界能源投资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能源投资有望同比增长8%以上,达到2.4万亿美元,高于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投资水平。增长将主要来自于清洁能源领域,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可再生能源和电网,以及相关的能源效率技术。投资强劲增长的原因在于主要经济体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财政扶持力度。国际能源署表示,乌克兰危机升级引发的能源危机可能加速全球绿色能源转型进程。面对能源危机,许多国家除了向消费者提供应对能源价格上涨的短期保护措施外,还试图加快能源结构变革。如果这些变革措施得以实施,到2030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将增加50%,达每年2万亿美元以上。
5.全球氢能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2年3月,欧盟委员会发布REPowerEU计划提出,到2030年欧盟绿氢产量达到1000万吨,绿氢进口量达到1000万吨。欧盟计划在欧洲地平线项目资助框架下为可再生氢气项目提供价值2亿欧元的新融资,并在欧洲共同利益的重要项目框架下迅速批准项目。此后,欧盟委员会于7月批准了54亿欧元的“IPCEI Hy2Tech”项目,于9月批准了52亿欧元的“IPCEI Hy2Use”项目,以支持氢价值链的研究、创新、首次工业部署以及大型电解槽和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
4月,英国推出新版能源安全战略,计划在核能、海上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领域加大投资,力争到2030年使其国内95%的电力来自低碳能源。具体到氢能领域,到2030年低碳氢产能将翻一番,达到10吉瓦,其中至少一半来自于绿氢,由过剩的海上风电制取。英国政府还将为氢能运输和储存的基础设施设计新的商业模式,并设立氢能的认证机制等。
9月,美国能源部发布《国家清洁氢战略与路线图》。该路线图全面概述美国氢气生产、储运和应用的潜力,阐述清洁氢将如何助力美国脱碳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此外,美国正在积极开展清洁氢生产项目,截至2022年5月,全美共有超过620兆瓦在运或在建电解水制氢项目。美国能源部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清洁氢的产能增加到1000万公吨/年,到2040年增加到2000万公吨/年,到2050年增加到3000万公吨/年。
当今全球能源危机为氢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将化石能源制氢转变为可再生能源制氢,并在终端用能中用氢取代化石燃料,可大幅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增加潜在能源供应的多样性。国际能源署在近日发布的《2022年全球氢能回顾》报告中指出,到2030年,氢可以帮助减少约140亿立方米/年的天然气使用量、2000万吨/年的煤炭使用量和36万吨/年的石油使用量。但与此同时,国际能源署认为氢能行业的发展仍依赖于更多的政策支持。现今,各国政府正在不断提高氢能的战略地位,截至目前已有26个国家将其作为能源部门的支柱之一。
6.多国重新审视核电发展
在亚洲,2022年7月5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宣布,计划到2030年将核电在全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升至30%以上,2021年这一比重为27.4%。为此将恢复两座核反应堆建设,并延长现有核反应堆运行期限。7月14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除了目前在运行的5座核反应堆,当局准备重启其他4座,以便2022年冬季国内最多可有9座核反应堆处于运行状态。这是自2011年以来,日本当局重启核设施动作最大的一次。除了韩国、日本外,自5月底以来,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都相继表示希望拥有核电,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在欧洲,7月6日,欧洲议会投票表决,支持把满足特定条件的天然气和核能项目列入欧盟一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分类条例所涵盖的可持续经济活动类别。法案生效后,将有助于引导更多私人投资进入天然气和核能领域。除了为核电发展贴上绿色标签外,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也都在积极调整核电政策,这些国家或延长现有核反应堆的使用时间,或更早地建设新反应堆,他们认为,发展核能应该成为确保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结构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欧洲最坚挺的弃核派德国也正式推迟核电退出计划。9月27日,德国政府表示,为了应对2022年冬季可能出现的能源短缺,正式推迟原定2022年底退出核电的计划。目前德国仅剩3座核电站仍在运营,原定年内关闭。
在全球能源供应短缺、化石燃料价格高企、对抗气候变化面临挑战等诸多因素影响下,核电正在获得发展机会。连续数年的去核电之后,多个国家核电产业出现回暖迹象。国际能源署表示,核能是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低排放电力来源,可以减少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和降低碳排放,帮助各国转型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系统。要实现净零排放,未来近三十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需要翻一番。为进一步扩大核电装机,推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国际能源署建议核电行业进一步降本,在规定预算内完成核电项目。同时,各国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确保核电使用,加强能源安全。另外,应维持相应的投资力度,在持续运营现有核电设施的同时开发新的核电技术。
7.多国延长煤电服役年限
2022年4月12日,希腊政府表示,受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并网速度缓慢、碳价波动等因素影响,希腊不得不将淘汰煤电的时间推迟至2028年,并计划在目前基础上增加50%的褐煤产量。6月19日,德国政府发表声明称,由于供电压力,德国将会让封存的煤电产能重新入网。2021年12月,德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将之前计划的2038年弃煤提前至2030年,而今德国不得不继续沿用本应在弃煤进程中关闭的部分煤电设施。6月19日,奥地利政府称,将重启奥地利南部一座已经被关闭的燃煤发电厂。奥地利是欧洲第二个完全淘汰煤炭发电的欧洲国家,如今这一决定让奥地利重回煤炭时代。6月20日,荷兰政府表示,为应对天然气短缺风险,从即日起暂时取消燃煤发电厂的发电量上限。为限制碳排放,荷兰此前强制燃煤发电厂以最大发电量的35%运营,此次宣布取消燃煤发电上限后,燃煤发电厂可以满负荷运转到2024年,以节约大量天然气。与此同时,意大利的燃煤电厂在过去几个月一直在囤积煤炭,政府计划在必要时确保燃煤电厂满负荷运行,从而节约天然气使用量。英国也采取了类似措施,延长原定在2022年9月关停的一座燃煤电厂的服役年限。10月,丹麦政府决定,恢复沃旭能源(Orsted)公司旗下三座燃煤和燃油电厂的运营至2024年6月底,装机容量共990兆瓦。11月,法国宣布重启数月前停运的埃米尔·赫切特(Emile-Huchet)燃煤电厂,该电厂是法国仅存的两座煤电厂之一,发电装机约600兆瓦。
从能源安全与经济替代性角度来看,煤炭是解决当下能源供应危机的重要依靠与抓手。可以看到,一些国家已经宣布重启煤电,延长煤电服役年限,或者生产、进口更多煤炭,让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燃煤电厂重新满负荷运行。欧盟委员会在表示将加速能源转型的同时,也承认现有煤炭设施的使用时间可能要“比最初预期的更长”。国际能源署表示,尽管多国都做出了减煤或退煤的承诺,但煤炭的命运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各国履行相关承诺的速度和效率。
8.欧美油气巨头加速新能源布局
2022年以来,BP、道达尔、壳牌等石油巨头均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生物质能、氢能、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领域,加快转变依赖化石燃料的盈利结构。如壳牌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解决方案业务的支出比2021年同期增加了3倍多。BP于7月决定收购位于澳大利亚的亚洲可再生能源中心40.5%的股权,该中心在澳大利亚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制造氢;于10月发布声明称,公司已经同意以3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可再生天然气生产商Archaea Energy,预计到2030年,BP公司的生物天然气日供应量有望达到7万桶油当量。雪佛龙于6月表示,公司将投资建立氢能业务板块,到2028年将在绿氢和蓝氢方面投资25亿美元。道达尔能源公司2月收购美国太阳动力公司的商用和工业用太阳能发电业务;4月宣布收购美国太阳能公司4吉瓦可再生能源资产;5月宣布将以16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第五大可再生能源公司克利尔韦能源集团50%的股权;此外还宣布收购印度阿达尼公司25%的股权,双方计划10年内在绿氢领域投资超过500亿美元,在印度建设世界上最大的绿氢生态系统,2030年实现年产100万吨绿氢。
受高企的国际油价推动,2022年国际石油巨头营收表现格外亮眼。不过,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这些公司并未同步大幅扩大投资,业内人士普遍预计,伴随着能源供应短缺、欧洲地缘政治危机、世界经济前景不明朗、高通胀等不确定因素增加,国际油气巨头未来将面临严峻挑战。高额现金流有力支持了各大企业以多种方式拓展低碳新能源业务,增加光伏、氢能等领域投资支出,加速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
二、问题与展望
1.乌克兰危机久拖不决恐加剧全球能源供应紧张
当前,全球经济活动持续放缓,许多国家通胀水平处于几十年来最高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再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有关2023年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担忧日渐增多。在此背景下,乌克兰危机若久拖不决,其附带影响将持续冲击全球能源市场,围绕能源领域的博弈也将进一步加剧。这场能源危机将如何演变,化石燃料价格将在高位停留多久,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能源供应进一步中断和地缘政治风险依然较高。
原油方面,欧佩克减产及西方对俄罗斯原油实施的价格上限等措施恐将推高国际油价。目前俄方已就原油价格上限的反击措施达成一致,若俄罗斯停止向采取限价措施的国家出口石油,将导致国际石油供应能力明显不足,加之美国从2022年初开始连续释放战略石油储备,2023年将面临补充油储的需求,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石油供应紧张态势。
天然气方面,2023年春季取暖季结束后,储气库将进入补库存阶段,届时欧盟将加大LNG采购力度,而国际LNG市场上前几年做出投资决策的项目尚未投运,天然气现货供应将依旧紧张。
煤炭方面,因SWIFT系统制裁及8月欧盟对俄煤炭禁运正式生效,欧盟不得不加大从澳大利亚、南非、哥伦比亚等其他国家采购煤炭,8月印尼政府强调本国煤企必须严格履行国内市场义务(DMO),澳大利亚、美国近期煤炭出口也出现大幅下降。若2023年欧洲天然气供应难以及时补足,煤炭作为替代燃料需求量可能会继续增加,国际煤炭市场价格大概率将继续高位盘桓。
2.极端天气频发成能源电力安全运行的重大威胁
2022年以来,全球多国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甚至短缺的情况。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全球极端天气频发,正在对各国能源电力安全运行造成潜在的威胁。
在亚洲,6月下旬,日本经济产业省接连发布节电警报,警告东京地区电力供需严峻。除日本外,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斯里兰卡等亚洲国家,也有超过10亿人饱受不时停电的困扰。究其原因,北半球入夏后不断刷新纪录的高温天气,无疑是很重要的一点。
在美国,随着今夏遭遇创纪录的高温和干旱,用电需求激增,多个地区均出现了远高于往年的用电需求,甚至不得不轮流停电。5月,得州多家发电厂因故障停运,电力部门调配电力时出现输电阻塞,导致某些客户的实时电价一度飙升到每兆瓦时4000多美元。6月,美国中东部地区断电用户一度高达50万户。同月,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美国进入能源紧急状态。
在欧洲,入夏以来罕见的高温和干旱天气使得欧洲能源危机雪上加霜。高温造成欧洲大陆河流、湖泊和水库蒸发量加大,极低的水位和蓄水量,不仅对水力发电有较大影响,核电厂冷却反应堆用水和燃煤发电厂的水路煤炭运输也受到波及。此外,高温天气也不利于太阳能发电,高温会导致光伏发电板功率折损、使用寿命缩短。数据显示,2022年前7个月欧洲水力发电量比2021年同期减少两成,核能发电量减少12%。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类极端气候事件日益频发且更易相互叠加形成复合型极端气候事件,对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形成严峻挑战。在未来,考虑极端气候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应对极端气候的风险挑战,以提高系统的安全韧性,是各国能源电力系统未来发展规划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广东关于2025年中长期交易价格问题的讨论引起了行业内的关注。电力中长期,常被视为电力交易的“稳健之锚”,被赋予了“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在我国,电力市场建设以发用侧中长期交易起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长期交易发挥了稳定市场、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每逢岁末年初,主管部门
长期以来,煤电一直是我国的主体性电源,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七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随之而来,煤电的角色也必然将在推进该目标实现的进程中而改变。(来源:能源新媒文/秦旗作者系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河南能监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电容量电价执行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持续严格落实煤电容量电价政策要求、继续强化供热机组容量电价政策执行以及进一步加强容量电价执行监督和管理。详情如下:河南能源监管办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电容量电价执行有关工作的通知河南省电力公司,华能、大唐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能源集团天津公司盘山电厂创新升级及延寿改造项目日前并网发电,据了解,盘山电厂的一些主设备通过升级改造延寿了30年,改造完成后,机组供电煤耗降低了14%,供热能力提高了两倍以上。盘山电厂两台530兆瓦机组是我国最早一批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设备是苏联生产。创新升级及延寿
11月19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中煤宝山煤电项目核准的批复。据悉,中煤宝山2×650MW超超临界煤电(煤气掺烧)替代扩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厂内,采用煤电联营、替代扩建的方式建设,计划对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厂内现有的3台350MW燃煤发电机组实施替代,新建2×650MW
近日,国家电投召开11月份生产经营工作例会,总结今年以来的生产经营成效,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问题,部署安排年底收官工作和明年工作计划。国家电投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集团领导徐树彪、卢洪早、刘丰、高伯余出席会议。会议指出,1-10月,国家电投能源保供有力有序,安全环保总体
近日,徐州公司总经理李桂芳会见徐州市交通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徐州港务集团董事长郝大强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拓展煤炭领域合作等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李总对徐州港务集团长期以来给予华润电力徐州公司的支持表示感谢,简要介绍了华润集团六大业务、华润电力经营情况与发展规划及徐州公司的业务板块、生产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18日,由中国能建中南院牵头总承包的大别山电厂三期2×1000兆瓦清洁煤电扩建项目5号锅炉钢架第一根立柱吊装就位,标志着5号机组安装工作全面开始。大别山电厂三期扩建项目为中国中煤和国家电投“煤电联营”合作项目。规划在电厂原一、二期工程扩建端建设2×1000MW级超超临界燃煤
11月17日,随着第一块储热高温盐罐底板吊装就位,安徽公司宿州电厂熔盐储热高温盐罐主体安装工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安徽公司宿州电厂1000兆瓦时熔盐储热示范项目是全国首个煤电机组熔盐储热项目,也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煤电机组熔盐储热项目。该项目以宿州热电350兆瓦超临界燃煤汽轮发电机组为基础,通过
电力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和先导产业,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近年来,在大力践行“双碳”目标和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背景下,我国能源绿色转型加速推进,电力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电源结构持续优化,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尤其是《能源法》正式出台,为
为全面总结和分析全省煤电机组容量电价政策执行情况,进一步加强煤电机组最大出力申报、认定、考核和监督等各项工作,强化供热机组容量电价政策执行,减少发电机组非停和出力受阻,保障全省电力热力安全稳定供应,11月15日,河南能源监管办会同省发改委,组织河南省电力公司、河南电力交易中心、有关燃
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再获重要突破!中国石化通南巴气田新增551.59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审定,至此,该气田累计提交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达1066亿立方米,成为四川盆地又一个千亿方大气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积极意义。通南巴气田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属于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部署,进一步压实能源企业保供责任,促进全省天然气上下游供应秩序平稳,11月19日,江苏能源监管办在南京组织召开迎峰度冬天然气供应保障工作座谈会。办分管负责人主持会议并讲话。会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3家天然气销售公司作为“气源”方汇报了
德国当地时间11月19日,申能集团与巴斯夫在德国路德维希港举行生物基原料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约仪式。在申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迪南,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的共同见证下,申能集团旗下上海燃气、申汲环境与巴斯夫签署谅解备忘录,未来将携手在生物天然气市场化应用和国际认证方面开展长期
日前,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石油天然气管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本预案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规定的陆上石油(含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城镇燃气管道和炼油、化工等企业厂区内管道的突发事件按相关专项应急预案执行。
11月19日,新天然气公告,控股子公司新疆明新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参与了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矿区七号勘查区普查煤炭资源探矿权的挂牌出让竞拍,并以约人民币35.23亿元竞得。本次交易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落地实施。探矿权面积109.28平方公里,煤炭资源量1000米以浅估算资源量2
近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居民用户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的通知,其中提到,当本市居民天然气综合门站价累计变动幅度达到或超过4%,且距上次联动时间超过12个月,则可按上述联动公式计算居民用户天然气销售价格联动水平并实施价格联动。本通知自2024年11月5日起实施,有
近日,重庆市发改委发布关于渝北天然气发电项目气源管道工程核准的批复,详情如下: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渝北天然气发电项目气源管道工程核准的批复中广核新能源发电重庆有限公司:渝北区发展改革委转来《关于转报渝北天然气发电项目气源管道工程核准的请示》(渝北发改文〔2024〕63号)收悉。结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鄂尔多斯市人民检察院已向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王宜林享有的诉讼权利,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关于调整本市燃气电厂热力出厂价格的通知,自2024年11月15日至2025年3月15日调整为91.6元/吉焦(含税);自2025年3月16日起调整为77.5元/吉焦(含税)。详情如下: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本市燃气电厂热力出厂价格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本市非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调整
11月9日,新一轮巴以冲突距离2023年10月7日爆发之日起,已历时400天。对比历史上前五次中东危机,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历时之长前所未有,且影响范围已经扩大到巴以周边的叙利亚、也门、黎巴嫩,并蔓延到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主要产油国伊朗、伊拉克。(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文/苏佳纯王晓光段绪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1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4年11月上旬与10月下旬相比,19种产品价格上涨,30种下降,1种持平。油气方面:液化天然气(LNG)4443.6元/吨,比上期跌6.1%;液化石油气(LPG)4
11月19日,廉江核电项目1号机组首台堆芯补水箱在大连一重厂内顺利完成水压试验,标志着该设备制造已基本完成。堆芯补水箱是CAP1000三代核电机组非能动安全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对于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首台堆芯补水箱水压试验期间各项参数满足技术要求,设备状态良好,试验一次合格。
上海核工院广西白龙核电项目1号常规岛及其BOP建安工程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2024年11月11日至14日,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开展的陆丰核电1、2号机组高质量开工及连续施工沙盘推演在陆丰项目现场顺利举行。在陆丰1、2号核电项目从前期准备向主体工程建设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为了充分汲取行业建设经验,提前识别陆丰项目1号机组高质量开工及连续施工面临的风险因素并制定应对举
11月19日,中核集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南宁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进行座谈交流并见证签约。自治区主席蓝天立,自治区常务副主席许永锞,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出席会见。会上,玉林市与中国核电、自治区大数据局与同方知网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19日,中国核电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核汇能拟进行增资,本次增资将采用非公开协议方式,由中核集团、中核资本以及除珠海德擎、融合基金外的中核汇能其他原股东作为增资主体,各方向中核汇能共计增资789,598.3576万元,其中65,275.4103万元计入注册资本、724,322.9473万元计
核电已成为破解科学降碳和用能成本难题的重要选项——2024第三届深圳核博会观察“核能作为新型能源体系中的关键力量,承载着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核电已成为破解科学降碳和用能成本难题的重要选项,也成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前召开的2024年第三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
11月18日16时9分,由中核五公司承建的海阳核电项目4号机组压力容器顺利吊装就位,整个吊装过程安全、质量受控。压力容器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中最重要的主设备之一。为确保本次吊装活动顺利进行,中核五公司海阳核电项目部充分总结3号机组压力容器吊装经验,提前成立专项组,编制专项计划,狠抓细节落实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个地方2024年10月的发电量数据,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详情如下:相关阅读:31省份2024年9月发电量数据出炉1、北京市2024年10月,北京市总发电量2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其中,火电发电量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水力发电量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3.3%
11月15日,中国核电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中核汇能有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表示,控股子公司中核汇能拟进行增资,增资总额为78.96亿元,其中6.53亿元计入注册资本,72.43亿元计入资本公积。增资后,公司将持有中核汇能62.71%的股权,仍为其控股股东。此次增资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
近日,白宫总统国际气候政策高级顾问约翰·波德斯塔(JohnPodesta)表示,随着美国政府公布到2050年部署200GWe核电容量的路线图,美国清洁能源转型(包括新核能)的势头不会逆转。白宫发布的路线图指出,美国要在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需要建设1500~2000GWe的清洁发电装机容量,而核电将在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6日晚,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电”)公告称,拟对中核汇能增资78.96亿元,其中6.53亿元计入注册资本、72.43亿元计入资本公积。公告显示,为提升新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新能源优势业务,进一步募集发展资金,中国核电拟对控股子公司中核汇能拟进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