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河南新乡发布《新乡市“十四五”深化区域合作融入对接国家省重大战略规划》。《规划》提出,发挥生物与新医药、电池及新能源等双方共有优势,推动新乡生物医药企业与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重点企业加强交流互动,在技术攻关、产品研发、临床试验、代工生产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与郑州宇通、比亚迪、海马、日产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企业合作,构建动力电池—电动车—示范运行的完整产业链。
新乡市“十四五”深化区域合作融入对接国家省重大战略规划
为积极对接和融入国家、省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依据《新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河南省“十四五”深化区域合作融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阶段,也是抢抓战略机遇、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立足基础优势,在科创、产业、人才、交通、生态等领域务实合作,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水平和利用效率,实现联动共赢发展,有利于在全国、全省产业分工调整中抢点布局,在区域经济格局优化中抢先定位,在更广阔空间下加强优质资源要素支撑,在区域融合发展中实现新乡高水平崛起。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主动对接并积极融入重大国家省战略,持续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全市累计实际使用外资57.86亿美元,位居全省第三位;累积到位省外资金3233.6亿元,位居全省第五位,为“十四五”时期深化区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合作机制持续完善。成立了市长任组长的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重点工作、重大事项。围绕我省与北京、上海、湖北、浙江、江苏、新疆等省市签订的省际战略合作协议,出台贯彻落实方案,推动合作取得实质性成果。签订《新乡市对口支援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框架协议(2017—2019年)》,实施了一批民生建设项目。通过积极践行大员招商、“大员+企业家+科学家+金融家”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众多方式,不断推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与防城港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产业对接协作不断深化。积极参加中博会、上海进口博览会、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全球跨境电商大会、河南省长三角地区合作交流会、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等高水平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活动。成功举办新乡市承接京津冀、长三角、闽东南等地区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中国通用集团、深圳正威国际集团动力锂电产业基地、安博中国国际物流中心、百威(河南)啤酒有限公司、华润风电(封丘)有限公司等一批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在我市投资。
协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中国(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生物医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中科院计算所、中纺院、浙大、北大、清华、华大基因、华为、欧洲农业物理研究院等一大批高层次的科技创新资源落地新乡。中原农谷建设全面启动。成功举办四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
郑新一体化发展步入快车道。突出城市南向发展战略,主动对接“1+8”郑州都市圈规划,打造“一轴两翼一组团”空间发展布局;以平原示范区为中心,高质量建设郑州都市圈特别合作区,统筹原阳县城和获嘉产业新城,打造郑新一体化发展“桥头堡”,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圈区域性中心城市。郑新两市签订了《郑新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协作配套项目渐成规模。
交通互联互通程度不断提高。济郑高铁濮郑段正式通车,新焦城际铁路前期工作、郑新市域铁路方案研究持续深化;菏宝高速东明黄河桥、G107官渡黄河大桥、济郑高铁郑州万滩黄河公铁大桥等重要跨黄河通道建成通车;G107新乡境改线工程通车运营;新晋高速、沿黄高速封丘至原阳段、沿太行高速新乡段、濮阳至卫辉高速新乡段、鹤辉高速新乡段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安罗高速新乡段、长垣至修武高速封丘至修武段、S227林桐线卫辉市至郑济公铁两用桥段改建工程、G230封丘至开封黄河桥等项目开工建设。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68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达1590公里。
文化旅游合作迈出新步伐。与山西晋城等城市签订旅游战略合作协议,形成区域性旅游联盟,新乡南太行旅游区被评为全国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入境游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举办5·19中国旅游日活动、万仙山国际攀岩节、宝泉“崖上太行”全国徒步大会、比干诞辰纪念庆典等活动,提高新乡文化旅游影响力。连续举办三届黄河保护与文化发展论坛。与首都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合作开展考古研究。
民生共建共享持续深化。成功推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8家高校与新乡市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河南省人民医院北院区落户平原新区。新乡市中心医院与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合作,推动“互联网+医疗”惠民工程的实施,现已成为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新乡分中心。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稳步推进,与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焦作市签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跨区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
第二节机遇挑战
新时期,我市必须准确研判和深刻认识区域发展的新形势,牢牢把握区域发展蕴含的重大机遇,妥善应对区域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
从机遇看,国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助于破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将加快形成,同时诸如户籍制度、农民财产权利、生态保护管理制度等领域的改革进程明显加快,将有力吸引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强流动性的生产要素从发达地区溢出,有利于我市发挥产业体系基础、现代基础设施、开放通道优势,推动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我市会同流域内城市共抓生态大保护,共建流域重大基础设施,共推产业合作,融入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豫鲁毗邻地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实施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有利于我市会同中部地区城市相向抱团发展,整合产业链条,壮大市场规模,强化协同创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融入郑州都市圈推进郑新一体化,有利于我市更好接受郑州辐射带动,打造郑州都市圈次中心城市和豫北区域中心城市,提升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
加快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原农谷建设,有利于创新主体、创新载体、高端人才、先进技术、科技成果等各类要素加速向我市集聚。
从挑战看,国内区域竞争形势日益严峻,我市区域合作深度还不够,区域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尚不健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还需加强,与周边地区互利共赢、协调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尚未真正形成。
综合研判,全市高质量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区域融合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要树立内陆和沿海同处开放一线的理念,深度融入国家省重大战略,全面加强科技、产业、人才、教育、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领域务实合作,奋力开创以区域合作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都市圈等国家省战略机遇,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聚焦“进五争四”目标,深化与郑洛西、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等区域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对接合作,努力探索分工合理、优势互补、产业互动、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和制度体系,在深化区域合作中提升发展优势和位势,确保新乡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中展现更大作为。
第二节基本原则
——站位大局,主动融入。把新乡未来发展放在全国、全省区域发展大局中考量,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以前瞻30年的眼光看问题、谋对策,为服务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新乡更大贡献。
——政府引领,市场主导。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融合发展新机制。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本、土地、人才、技术等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全面对接,重点突破。在交通互联互通、产业联动发展、生态合作、人才交流、平台引领、政策衔接、机制协调等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对接,争取实现重大突破。
——产业为基,项目为王。围绕“542”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引进实施一批跨区域融合发展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落地的加速度聚集高质量发展强大势能。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发挥比较优势,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鼓励有序竞争、良性互动,实现利益共享、提升总体效益。
第三节总体布局
全方位推进区域合作,打造深化区域合作融入对接国家省重大战略的新乡样板,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活力。
——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黄河战略为依托,联动上下游、左右岸,加强与郑州都市圈、西安都市圈、山东省际毗邻城市等相关城市对接,在协同创新、产业发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文旅、教育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联动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积极探索中东部合作发展有效路径。
——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保障南水北调供水为纽带,积极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合作共享,推动文化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利用,奋力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走在前列。
——建设“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进一步强化东向合作,全方位对标长三角“扬长补短”,积极推进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和高水平协同开放平台建设,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大力发展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等关键领域,不断提升全面开放合作水平,借势借力推动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
——建设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紧抓郑州都市圈“1+8”扩容机遇,推动郑新一体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逐步实现郑新规划共绘、防洪共抓、生态共保、交通共联、产业共建、文化共兴、服务共享。
——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区域合作。全方位开展与东部先进地区、能源富集地区深度对接,深入推进援疆合作交流,强化与全国各地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合作,引进好的理念、好的资源、好的产业,打造开放合作新标杆。
第四节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深化区域合作、融入国家省重大战略取得显著成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各类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承接产业转移、协同创新、人才引进、生态环保共治、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建成一批示范引领作用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合作平台与承接载体,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或龙头型、基地型、集群型、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企业和项目落户新乡。铁路、高速、干线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建成辐射豫北、连接全国的区域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
到2035年,对接落实国家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协作体系、公平开放的区域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中原城市群铁路北枢纽和豫北现代物流中心地位进一步确立,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数字经济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建成全国一流新型智慧城市,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乡。
第三章服务融入黄河国家战略,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依托河南省“建设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深度融入“郑(州)洛(阳)西(安)高质量发展合作带”、“豫鲁毗邻地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基础设施联通、产业协同发展、文化保护传承,合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战略支撑。
第一节 联动建设沿黄生态示范带
依托南太行、黄河等生态资源,联动上下游、统筹左右岸、兼顾干支流,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同步推进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保育林、湿地等建设,依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开展退养还滩还湿,谋划和实施平原示范区至长垣市的沿黄生态廊道建设,串联沿线生态隔离带、农田绿网和各类自然保护地,以线强化贯通,实现点、线、面统筹发展,构建绿芯、绿廊、绿带的生态格局。全面推进中原美丽乡村、绿色农林产业博览园建设,持续开展黄河流域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乡村“示范村”创建,打造高质量生态安全屏障。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全面落实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有关要求,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实施更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深化水污染综合治理,优化排污口设置布局,深化水污染排放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和达标提标改造,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域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稳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管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强农膜、饲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管控。加快建设市级以上城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健全县域医疗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
第二节 联动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带
依托郑州、洛阳、西安创新资源要素,发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势,以G30、郑西高铁等重要交通廊道为主轴,深化与沿线城市高校、高新区、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制造业基地等合作,强力推进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共建G30科技创新走廊。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共同开展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颠覆性技术研发、高端跨界融合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加强与郑洛西地区间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建立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联合创新实验室和联合创新中心。加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合作,积极承接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打造技术交易中心和专利信息资源库。完善高端制造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健全科研人才在区域内部双向流动机制,大力引进拔尖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科技和学术人才交往交流。
第三节 联动建设文化复兴示范带
坚持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系统发掘研究百泉书院、比干庙、陈桥驿、潞王陵、玲珑塔等重要遗址,推进与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三门峡仰韶文化遗址、郑州商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宋都古城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连线合作。深入发掘、提炼黄河文化的精神价值,持续办好黄河生态保护和文化发展论坛。打造南太行、黄河、大运河等精品文旅线路,加快构建“三带五区域多节点”全域发展格局。加快培育以久鼎箜篌等为代表的文创产业,打造箜篌文化“第一乡”。共同完善沿黄地区旅游设施,建立旅游服务标准化等联动机制,加强沿线城市文旅部门对接协作,加强文创产品协同研发,强化跨区域联动,推动伏牛山、南太行、黄河沿线等地区建立全域旅游协作区,共同培育文旅品牌、谋划旅游线路,联合开展黄河旅游节庆活动和特色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提升沿黄地区文旅品牌国际知名度。推进郑州和新乡跨黄河景点联动,利用两岸大禹治水、曹操疏通白沟、贾鲁治黄及花园口、人民胜利渠、共产主义渠、曹岗险工、黄河展览馆、毛主席视察黄河遗址等与黄河有关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基础,建设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景观价值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目的地,共同打造黄河文化传承轴。
第四节 联动建设幸福宜居示范带
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体系,配合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疾病预防监测系统,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应对机制。支持区域内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临床研究、远程医疗、学术交流,拓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探索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等新模式。鼓励区域内大学、科研院所互设分支机构或研究基地,支持异地建设研究院、实习实训基地、产业学院或分校等,支持高等院校开展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支持组建区域性职教集团、跨区域现代学徒制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共享、专业教师跨区域培训或入企锻炼、中高职一体化培养和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互认,推动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全面落实社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实施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开展异地就医急诊、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试点。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充分发挥平原示范区的生态优势,借助省人民医院、三全学院等医疗资源,着力发展医养康养产业,积极引入北京、上海等知名一体化养老机构,加快建设黄河流域高端养老示范区。
第五节 共建一体化基础设施
协同推进综合交通枢纽联动发展,加快推进新乡至焦作城际铁路,与拟建的呼南高铁焦洛平段连接,打通向西经焦作至洛阳、西安通道;谋划研究新乡至菏泽高速铁路,向东与鲁南高铁贯通,向西与新乡至焦作铁路贯通,推动加密陆桥北侧东西向高铁通道。加快建设沿黄高速新乡段、长垣至修武高速新乡段,完善提升沿黄北岸高速公路通道服务功能。围绕“豫北现代物流中心”和现代物流强市建设,依托新乡市、原阳、卫辉、长垣四个省级区域物流枢纽(节点),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的区域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推动郑洛西地区对内对外互联互通,优化区域物流网络和服务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协同打造国家重要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高地。协同推进沿黄绿色能源廊道建设,拓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示范。加快5G规模部署,推动新一代信息基础网络体系建设。协同推进跨区域数据信息共享,创建交通、旅游、文化、环保等“智能+”应用场景。
第六节 联动建设中西部开放高地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推进制度创新,拓展完善开放通道与平台,积极参与欧亚经济论坛、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展会。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人文、现代农业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带动力。联动推进郑州、西安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提升中欧班列运营效能,着力发展多式联运,提升中欧班列(中豫号)新乡节点区域辐射能力,融入中国—新加坡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开行南向至东盟新线,打通北向中俄贸易通道。积极推进支线机场建设,借势郑州航空港内陆空港型枢纽,发展航空经济。到2025年,建成自贸区开放创新联动区、2-3个海关“两仓”、保税物流中心等对外开放平台。
第七节 联动建设豫鲁毗邻地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加强长垣与菏泽经济圈的合作,积极参与打造黄河科创大走廊、黄河现代产业合作示范带,提升长垣在黄河流域的战略节点功能。加强滩区治理、产业创新等领域合作,共同推进滩区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协作发展,打造中原黄河风情旅游区、现代农业发展聚集区。探索建立豫鲁交界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合作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推动与青岛、济南等城市合作,探索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立健全资源共用、成本共担、项目共促、利益共享合作机制。
专栏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重大项目和事项
协同实施沿黄生态示范带建设工程。融入郑州至西安黄河中下游复合型生态廊道建设,完善提升沿黄大堤生态廊道、沿黄河生态观光廊道、沿幸福渠穿滩公路廊道、天然文岩渠生态廊道、沿高速高铁生态廊道、10条进滩公路生态廊道等六大廊道建设。重点推进鸟类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博浪沙国家级森林公园(鹿岛房车小镇)、王家潭湿地公园、陈桥水镇等重点项目。谋划推进黄河沿岸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等建设。拓展中国(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功能。以中原农谷为载体,加强与山西晋中、陕西杨凌农高区的联动发展,着力打造国家农业创新高地。推动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大学和科研院所互设分支机构或研究基地,异地建设一批研究院、实习实训基地、产业学院或分校等。依托新乡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积极对接引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机构,加快建设MEMS传感器及芯片研发制造基地。
实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程。复兴黄河箜篌文化,建设箜篌文化复兴公园和国内最大的箜篌文化传承基地,打造箜篌文化“第一乡”;着力发展潞王古琴文化艺术事业。依托陈桥驿宋代特色文化,改造、复建陈桥镇相关景观,传承豫剧祥符调戏曲特色文化,打造宋源文化展示区;依托曹岗险工水利特色文化,谋划建设一批黄河最佳观赏点、网红打卡地以及地上悬河标志物,推出“黄河龙腰”品牌;深入挖掘铜瓦厢黄河决口的历史渊源,着力打造铜瓦厢景区、铜瓦厢古镇等历史文化精品;依托陈桥湿地、青龙湖等自然生态资源,积极探索民宿发展路径,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区、生态休闲观光体验区。依托原武镇玲珑塔、城隍庙、原武八景、践土会盟遗址等历史文物资源,融创文旅城雪世界、冰乐园、水世界、酒店群、会议中心、休闲步行街等文体商业资源,打造集文化体验、品质度假等于一体的“黄河第一古城”。积极推动长垣君子文化产业园、学堂岗圣庙等君子文化品牌建设;大力培育烹饪产业,叫响长垣市“中国厨师之乡”“中华美食名城”品牌;整合水系、湿地等生态资源,推出“水润珍珠链”生态品牌。加快建设预制菜产业集群,打造“中国(首家)预制菜全产业链创新中心”和“中国(原阳)预制菜产业基地”,叫响“老家河南 吃在原阳”金字招牌。
建设中西部开放平台。加快自贸区开放创新联动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平台申建,基本建成新乡(原阳)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确保保税物流中心申建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四章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造联动发展先行区
全面落实新一轮京豫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北京市科技创新、国际交往优势,在项目对接、平台搭建、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主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增强动力, 激发潜力。
第一节 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以京津建设世界创新中心为契机,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加强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共建一批科技创新园区和成果转化基地,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和产业化,形成“京津科研,新乡转化”的共赢局面。探索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多元化和差异性的科技创新模式,支持各类社会资本投资跨区域合作园区项目。鼓励联合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搭建科技成果应用场景。探索建立创新收益共享机制。支持红旗区智慧岛、金融岛、科技岛三岛同建;与高校院所组建双创“战略联盟”,共建3D打印产业园、MEMS中试基地、光电信息产业园,开展科研、中试、监测、实训及人才培养;引进转化国外先进光电技术,打造中英转移交流中心。围绕平原科教城建设,吸引一流科研力量在平原示范区布局,鼓励高等院校在平原示范区设立重点实验室、研究院、研发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及人才培养等工作。健全创新人才引进交流机制,加大柔性用才、项目引才力度,采用“候鸟式”聘任、“双休日”专家等灵活用人方式,着力从京津冀地区引进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继续办好高博会,搭建好交流合作平台。“十四五”时期,力争每年与京津冀高校、科研院所、先进企业和园区等建立10对高水平合作关系。
第二节 积极承接重点领域产业转移
统筹优化产业承接格局。坚持一县(区)一策,注重模式创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找准适合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围绕特色主导产业,深化与京津冀产业互动协作,推动产业链协同布局,差异化发展,高端化迈进,实现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有序承接、精准承接,避免同质竞争和资源浪费。
聚焦关键领域承接产业转移。加大与央企合作,梳理央企在我省投资的重点行业、企业、项目,制定央企合作产业政策和指导目录,选择重点产业与有关央企合作。围绕装备制造、生物与新医药、食品制造、轻纺等产业集群,瞄准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和价值链的高端跃升,与京津冀地区开展行业咨询、技术攻关、项目建设等合作,破解企业技术瓶颈。加强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合作,引进节能降耗、绿色生产的先进企业,深化清洁高效利用关键设备和技术合作。支持京津冀工商资本和现代农业企业到我市投资,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开拓京津等地高端市场。加强科技与信息、商务和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合作,推进京津先进生产性服务业与新乡制造业融合发展。“十四五”时期,力争每年从京津冀地区引进选育10个重点合作项目。
创新产业承接机制路径。全面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共建一批产业转移合作园区,确保京津冀产业转得来、留得下、稳得住、能发展。建立产业转移精准对接机制,成立产业疏解与对接服务平台,发布京津冀地区有疏解或投资意愿的产业企业信息,推介我市重点承接平台招商动态,定期组织开展产业转移对接、主题招商和项目推介活动。学习借鉴其他地方先进经验,探索产业转移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从交通、物流、能源、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完善要素保障机制。
第三节 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配合推进郑济高铁全线贯通,联通京沪、京九高铁,畅通天津、东北铁路通道;建成沿太行高速新乡段,北接河北省太行山高速公路邯郸段,改善太行山区交通出行条件,带动南太行文旅康养产业,促进新乡与河北之间交流合作;加快建设安罗高速新乡段,畅通京津冀外联通道。建设新乡国际陆港、新乡西部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港,积极申建综合保税区,充分利用中欧班列“中豫号”,恢复铁海联运专列运营,畅通“海上丝绸之路”出海通道。
第四节 推动文化旅游跨区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大运河文化纽带作用,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协同京津冀,综合开发运河文化,配合建立运河文化管理和运营机制,打造豫北特色的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在景区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深化与京津冀地区合作,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合作,挖掘牧野历史文化内涵,围绕构建“南太行文化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大运河文化旅游带”文旅发展格局,打造八里沟、宝泉、万仙山、轿顶山、百泉、比干庙、潞王陵等特色旅游品牌和线路,加强与中国旅游集团、中青旅等旅游企业合作,共同举办文旅节和展会,持续办好万仙山国际攀岩节、宝泉“崖上太行”全国徒步大会、比干诞辰纪念庆典等节庆活动,推动与京津冀地区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支持与京津冀企业在文化创意、工业设计、动漫游戏、非遗文化传承、康养等领域深化合作。
第五节加强民生服务共享
加快推进平原科教城建设,研究制定整建制引进高校、科研机构的政策措施,积极承接京津冀高校和职业学校外迁,并支持在新乡设立分校。在学校管理、师资培养、课程建设、资源共享、学生活动等方面与京津冀地区学校开展深入交流合作,选派老师进行跟岗研修,邀请北京骨干教师到新乡开展示范课教学,依托两地骨干教师、学科名师,定期开展集中教学研讨,相互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和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基础教育交流培训机制。重点引进北大培文等优质小学教育资源,积极谋划与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等名校联合共办分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引进京津冀地区优质医疗资源,深化与京津冀知名医疗机构合作机制,开展对口支援、共建共管、办分院、远程会诊、人员进修等合作,支持北京重点医院专业特色科室入驻新乡。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机制。加快引进京津冀健康颐养项目,建设新型养老社区,打造生态、旅游、健康养老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共建医养结合养生基地。
专栏2:与京津冀地区合作重大项目和事项
科技创新。加强中关村e谷(新乡)科技创新基地与京津冀创新平台对接合作,支持与中关村合作建设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推动国家级科技创新成果在新乡转移转化。围绕经开区纺织服装产业,加强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中国纺织科学院对接合作,推进新型绿色纺织材料技术突破及产业应用。推动北京中科瑞新科技有限公司与红旗区共建新乡市信息高铁站项目。推动未来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与红旗区共建各代次HUD的光学核心部件的工艺研发和生产项目。推动北京清研智造集团有限公司与辉县市合作共建清研先进智造产业成果转化合作项目。推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与新乡学院共建激光增材制造及激光增材超常冶金高通量材料制备加工中心。
产业转移。重点推动与中国通用集团、国药集团、君乐宝乳业、河北航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北宸航空机电有限公司、北京丰宝恒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颐和园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王府井集团、中国储备棉管理有限公司、邯郸新铁物流有限公司、北京中鑫材料有限公司、北京仁爱妈咪爱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里伟业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
教育合作。推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优慕课在线教育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与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清华大学混合教学改革项目。提升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新乡医学院“一对一”合作水平。
医疗合作。强化新乡市中心医院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盟成员单位职责,持续深化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合作。
文旅康养。推动中信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辉县市合作建设九山文旅康养小镇项目。推动北京元大鼎盛投资有限公司与凤泉区合作建设华师鼎盛文教康养综合体项目。
第五章 协同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服务支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借力河南省打通东向物流大通道和构建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把握长三角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复制借鉴长三角地区发展先进经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金融资本、教育、物流贸易等领域交流合作,建设“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
第一节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加快推进与长三角地区产业合作,构建产业转移平台,完善产业转移机制,围绕“542”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着力补链强链延链,强化产业链合理布局、分工协作和融合拓展,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我市数字化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与长三角地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合作,鼓励两地企业加强产业配套协作,支持跨区域、跨所有制市场化重组。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领先优势,加强两地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的深入合作。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进培育一批引领型“链主企业”和具有“撒手锏”产品的配套企业,加快形成上下游配套生产体系,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全产业链掌控能力。联合长三角实施产业布局地图、产业链基础资源图、产业链断链风险图“三张图”以及建议清单、合作清单、开放式揭榜清单“三清单”编制计划。打造承接产业转移优质载体,加快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探索“反向飞地”“反向孵化器”等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产业转移促进平台。建立产业转移与承接利益分享机制,加大对产业转移重大项目的土地、融资等政策支持力度。
第二节 搭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
加强与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合作交流,推进“双创”资源共享和平台共建,开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协同创新,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长三角地区科技人才和团队来新乡创新创业。推动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协同合作。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交流机制,通过开展异地孵化、发展“飞地经济”、设立伙伴园区等多种方式,合作建立创新共同体。鼓励两地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开展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共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实训基地。
第三节 推动更高水平协同开放
协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对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高水平开放平台,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市场和国际结算便利,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豫沪合作交流会、河南—长三角产业对接等活动,深化产业、技术、资本、资源等方面的合作。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探索建立新乡与长三角中心区人才资源共享模式,加大人才招引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城市、园区对接,通过缔结友好城市、友好园区、合作园区,设置一区多园和特色园区。开展产业园区结对共建,推动长三角地区园区、企业到新乡合作共建产业基地,共同拓展发展空间。深化与上海市金融机构合作,引进金融机构分支在新乡设点。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新乡龙头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科创板上市,支持新乡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上交所上市融资。
第四节 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强化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合作,加强校际互动交流。配合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布局,采取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等形式,扩大中原—长三角区域优质医疗资源覆盖范围。强化医疗资源调配、应急物资共济、治疗方案共享、用血应急保障、健康通行互认等机制,加强重大疫情信息互通和会商,联合开展重大传染病跨区域追踪溯源。依托长三角现代医药产业,加强医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开展医养结合深度合作。增强我市康养产业吸引力,提升旅游服务内涵和品质,吸引长三角地区企业投资新乡康养产业。共同挖掘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工程,培育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加强文化创意、动漫游戏、软件开发等领域合作。整合红色旅游资源,联合开发一批特色鲜明、互联互通的红色旅游线路。推动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发展,深化新乡与长三角地区旅游企业合作,联合开展旅游主题推广活动,联合推出精品线路和特色产品,探索实现跨省旅游一卡通,改善游客旅游体验。
第五节复制推广制度创新经验
学习借鉴长三角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成功经验,推进我市“放管服效”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地方征信体系和地方征信平台建设。加快在我市复制推广长三角地区成熟的改革试点经验,积极争取与长三角地区合作承担国家改革试点任务。借鉴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机制,完善我市民营经济法治化发展环境和融资服务、创新服务、市场服务、创业服务、人才服务等体系。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参与长三角地区重大经贸活动,对接关联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实现精准对接,以商招商。围绕能源革命、项目建设、创新生态、国资国企改革等工作,精准选派干部到长三角地区学习培训。
专栏3:与长三角地区合作重大项目和事项
产业合作。加快推动高新区万华生命科学产业园、平原示范区生物与新医药专业园区、长垣市医疗器械专业园区建设,围绕生物技术药、医疗器械和卫材、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现代中药等重点领域,深化同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达地区的合作,全面提升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水平。重点推动与无锡宏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普飞科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阑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精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韩上集团、东方教育集团、江苏恒莱德五金有限公司、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汇淼科技有限公司、南通伊仕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浙江黄岩晨光磨具塑料厂等合作。
协同创新。推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上海张江、杭州、宁波温州、苏南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强合作交流,开展人才交流、联合研发、科技成果共享等。依托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等农业科技战略力量,加强与南京国家农高区、长三角地区科研院所、农业科技企业合作,整合国内外高端农业科技资源,建设以种业创新为重点的“中原农谷”。
教育医疗。组织职业教育教师及管理人员到上海市交流培训、挂职锻炼和跟岗研修。遴选我市高校与浙江省开展“一对一”结对。重点引进江苏富园、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等优质小学教育资源。
人力资源。持续办好高博会,吸引长三角优秀人才到新乡创新创业。积极参加“豫见上海”人力资源合作对接活动,在信息共享、劳务对接、技能培训等方面实现联动。加强与上海市在家政服务劳务方面的协作交流,建立家政服务劳动力供求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实现精准匹配、精准输出。利用长三角地区豫商协会和新乡商会,加强与新乡在外企业、机构及组织等联系,吸引在外新商回乡投资。支持经开区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
第六章 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打造全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
把握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的溢出机遇,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等关键领域,谋划推进高质量合作,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产业协作区,推动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
第一节 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
借力粤港澳大湾区全球大数据硅谷和国际数据经济创新中心建设,积极引进大湾区互联网、金融、物流等重点企业全国性或区域性数据中心,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经开区建设新乡数字科技城,引进相关软件企业和2000名以上软件人才团队。加强与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及科技创新等领域对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借力大湾区智慧产业与大数据领域的品牌、服务、市场拓展优势,重点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技术在重点领域的创新应用,加速关键领域智慧手段融合应用和创新发展。积极推进以“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为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融入国内一流的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以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引进深圳云计算和大数据以及金融服务业相关企业,倾力打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平台。加强新乡与深圳数字经济领域合作,协同共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新乡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治理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手段创新,提升新乡社会治理水平。
第二节 承接大湾区先进制造业转移
发挥新乡制造业基础优势,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现代物流等产业,合理布局、分工协同,有力有序有效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重点推动与广州、深圳、佛山等市开展深度合作,引进一批制造业项目。利用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与大湾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推进领军传感器智造产业园建设。探索实行园区管理与日常运营相分离机制,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园区部分或全部事务委托给广州、深圳成熟开发区或第三方专业化管理团队,提高园区专业化和市场化运行水平。准确把握国际科技发展新趋势,组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开展关键领域基础性研究,鼓励共建开放型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增加科技成果源头供给,深入推动大湾区科技成果向我市转化。
第三节 开创现代服务业合作新局面
借力河南网络经济大省建设和大湾区开放数据端口的新优势,积极推动互联网与服务业跨界融合,联合打造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的跨境电商创新区、集聚区和示范区。支持与大湾区开展联合办学、学术交流、重大疾病防治、医疗技术创新与协作,共同推动区域教育、医疗中心建设。鼓励和支持大湾区大型养老产业集团以独资、合资、合作、并购等多种形式在新兴办养老机构,推动康养产业发展。引进大湾区专业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融资租赁、电子商务、信息科技、节能环保以及商务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共建具备较强综合竞争优势的现代服务业集群。依托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大型批发市场,构建加工配送、交易展示、冷链仓储、信息平台等产品供应平台,精准对接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扩大新乡农产品在粤港澳的知名度、支持度、美誉度。加强创意设计、影视、动漫游戏、音乐、文化、康养等领域合作,支持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来新发展。积极参加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的大型文化旅游展会,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旅游推介活动。支持大湾区金融机构在新乡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引进大湾区各类投资基金,支持市内企业在大湾区设立投融资平台、赴深港上市直接融资和发行人民币债券。
专栏4:与粤港澳地区合作重大项目和事项
数字产业发展工程。发展壮大智能传感器、智能终端及配套、应用电子(含电子元器件)、软件开发、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大数据产业,着力构建鲲鹏生态产业链。推动与腾讯、华为等大湾区数字产业领域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立体化战略合作,依托大数据产业园,大力引进一批行业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云应用服务商,助力我市全方位打造数字强市。
智能制造工程。与大湾区共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开展重大技术联合攻关,共同培育建设技术转移中心。加快推进领军传感器智造产业园建设。
服务业创新合作工程。依托中原农谷,加强与深圳国际食品谷在人才、科技、资本等领域互动,促进大湾区和新乡农业食品产业有机融合。加强与广州、深圳、珠海、东莞、香港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企业的交流对接,鼓励企业依托大湾区各类开放性平台建设境外营销渠道、海外仓,积极引进大湾区跨境电商平台、物流、支付企业。
承接产业转移项目。重点推动与美的、华润、佛山市嘉力亚贸易有限公司、中健天诚(广东)健康产业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
第七章以更大力度融入郑州都市圈发展,着力提升区域竞争力
把郑新一体化作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动力源、引爆点,坚定不移推进城市南向发展战略,与郑州相向而行、竞相发展,着力提升我市在郑州都市圈中的竞争力、影响力。
第一节 打造一体化空间布局
全力实施“一轴两翼一组团”空间发展布局,以主城区到新乡县、平原示范区、原阳县为主干,打造郑新一体化发展先导区;以辉县市、获嘉县和卫辉市、延津县为两翼,打造郑新一体化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带;以封丘县和长垣市为组团,打造长封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区。
第二节加快郑新产业协同错位发展
坚持协同发展,加强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配合协作,构建连接紧密的产业链条。主动承接转移,规划建设一批承担更大功能的产业园区。共同做强优势,发挥生物与新医药、电池及新能源等双方共有优势,推动新乡生物医药企业与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重点企业加强交流互动,在技术攻关、产品研发、临床试验、代工生产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与郑州宇通、比亚迪、海马、日产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企业合作,构建动力电池—电动车—示范运行的完整产业链。平原示范区重构产业发展格局,围绕高校科研、高端服务、先进制造,全力打造郑州都市圈特别合作区。
第三节 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
加大我市境内跨黄河南北通道建设力度,加快郑辉高速、安罗高速、郑新快速路、郑新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圈轨道交通新乡段建设,构建“一环一线”轨道交通。推进中欧班列(中豫号)扩量提质发展,强化口岸联检联运,推动新乡省级物流枢纽与郑州国家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有序参与和支撑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
第四节 建设生态文旅休闲廊道
立足黄河滩区、大运河、南太行等生态资源优势,加快郑新两地沿黄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联动发展,谋划建设一批体现发展质量内涵、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展览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体育公园、中医康养基地等设施,创建辉县市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宝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平原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打造郑州都市圈健康养生休闲基地。
第五节 创造郑新无感化发展环境
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以中原农谷、平原科教城建设为重点,举全市之力支持平原示范区打造郑州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特别合作区。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协同推进新机制,打破政策、服务、环境壁垒,在产业政策、配套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深度对接、全方位合作,推进郑新软、硬件真正一体化,实现政策同步、服务同质、环境同效,让两地企业与群众切实感到郑新无区分、感受无差别。
第八章 开展全方位区域合作,全面激发新乡发展活力
围绕进一步增强我市经济辐射能力、补齐经济发展短板弱项,全面融入国内大市场,深入开展多方向、广领域、全方位区域合作。
第一节深化与新疆交流合作
根据省统一部署,围绕人才援疆、产业援疆、教育援疆、医疗援疆、文化援疆、旅游援疆等方面的工作任务,继续对口支援新疆哈密市伊吾县。合力推进农产品市场开拓,支持新疆各类市场主体依托新乡市开拓市场,在新加快建设新疆农产品外销平台,规划建设新疆农产品储运周转集散中心,帮助新疆优质农产品、优质瓜果等产品销售到内地。共同推进文化旅游发展,强化与新疆文化旅游产品联动和服务对接,在项目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合作,组织客源互换、品牌共建、线路同推,打造一批特色互补、季节互补的旅游精品线路,推动两地旅游业互学互鉴、互利合作。强化物流发展及口岸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和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与哈密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加强对接,鼓励我市物流企业在疆建设冷链物流基地、电商物流分拨中心、集散中心,鼓励与新疆物流企业开展智慧物流深度合作。
第二节全方位深化区域合作
积极对接武汉都市圈,瞄准武汉高校和科研院所优质科创资源,积极开展人才技术引进、科研攻关、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共建一批高水平的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创新联盟、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积极打造武汉、新乡周末游旅游产品。加强与川渝合作,发挥郑渝高铁纽带作用,开展教育、医疗、产业、文化等方面合作;积极拓展金银花、树莓等新乡特色农产品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市场,加大农超、农商对接力度,推进两地农特产品展销和流通。加强与海南省在制度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沟通协作,强化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展会博览、海洋经济等领域合作。加强与中国台湾地区合作,全面深化与闽东南战略合作。全力对接中部崛起重要城市,积极融入中国(合肥)声谷、长株潭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南昌和吉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太原新材料集群等相关集群供应链和产业链。推动与北部湾城市群、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合作联动,强化大数据、先进制造、国际物流等产业合作,拓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通道。加强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东北省份合作,深化现代农业、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合作,共同探索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新路径。
第九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于区域融合发展全方位各环节,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深化区域合作,建立规划实施机制,健全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好规划引领作用。各县(市、区)、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细化重点目标任务,确保规划落地落实。要充分发挥各县(市、区)在区域合作中的主体作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研究解决区域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合力推动区域融合不断深化。
第二节 夯实项目支撑
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围绕区域合作的重点领域、重大任务、重要事项,在科技创新协作、产业布局优势互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谋划实施一批跨区域融合发展重大项目。加强项目储备和筛选论证,强化项目建设过程管理和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实施、分批推进。同步做好招商引资和宣传推介工作,集中力量推动重大项目布局、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有序落地实施、投产达效。
第三节 强化服务保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持续压减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优化审批程序,实现“秒报秒批”“一枚印章管审批”,针对规划涉及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建立健全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的长效机制。积极引进和培育熟悉产业经济、掌握投资政策、精通项目谈判的招商引资人才,鼓励干部到开放招商、承接产业转移主战场锻炼,到先进地区挂职学习,打造一批高质量招商平台和高水平招商队伍。完善监督机制,鼓励社会传媒和公众有序参与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的实施和监督。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区域融合发展,促进高水平崛起的良好氛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4日,国家能源局在广东深圳召开2024年推进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座谈会。截至11月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桩1235.2万台,同比增长50%;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31万台,覆盖了除港澳台外的全部省份。充电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绿色出行提供了坚强保障,为经济高
磷酸铁锂电池行业概述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使用磷酸铁锂(LiFePO₄)作为正极材料,碳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单体额定电压为3.2V,充电截止电压为3.6V~3.65V。磷酸铁锂电池采用橄榄石结构的LiFePO₄作为电池的正极,由铝箔与电池正极连接,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它把正极与负极隔开,但锂离子可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5日,智己汽车宣布,公司完成B1轮股权融资,整体B轮融资共募集资金94亿元。此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数字智能底盘、线控转向、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并加快新产品的推出。根据计划,智己汽车2025年将推出二款纯电和二款增程,共计四款全新产品。
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全年12期新车公告数据显示,动力电池配套车型数量显著增加,与此同时,供应链集中化趋势更加明显,电池配套与重要车型“双向选择”的意义进一步凸显。其一,配套车型总量大幅增加,动力电池市场扩容不断。2024年累计发布379-390批次公告,共涉及新能源乘用车9
12月23日,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下文简称:新版规范条件)予以公告。《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9年本)》同时废止。2024版电池回收新规正式发布
解决电池回收难题的核心在于联通电池企业、车企、消费者三方。今年以来,电池回收项目不断。在2024年开年,欣旺达62亿元布局10万吨锂电池回收利用及新型储能智造项目;国轩高科与晋景新能达成合作,开发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近期,电池回收领域亦不断传来消息。据港交所官网,锂电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4日西典新能发布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公告。公告指出,年产800万件动力电池连接系统扩建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由2024年第四季度延期至2025年第四季度。截至2024年11月30日,西典新能募集资金专户的余额为5.84亿元,累计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3.32亿元。西典新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星云股份消息,日前,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云股份”)、韩国宏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美国VEPCO公司、韩国建设生活环境试验研究院(KCL)、麟蹄国际赛车场与韩国麟蹄郡(Inje)达成共识,将共同推进麟蹄郡电动汽车电池产业发展。并且,各方相关负责人共同出席了《振兴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公告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4年第42号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管理,提高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水平,我部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
近日,多家机构发布研报,预判锂电市场趋势。中原证券研报指出,展望2025年,锂电池需求持续增长,关注动力和储能领域需求;结合产能释放及下游需求增速,产业链价格总体震荡为主;行业盈利总体仍不乐观,分化将持续。东吴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锂电行业需求超预期,11-12月淡季不淡,25年需求上修至3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为综合利用行业管理,提高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水平,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进行修订,形成《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4年快热式电热水器等13种网售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电动汽车充电桩一类中,在京东、天猫、淘宝、拼多多等7家平台47家销售单位抽查47批次产品,涉及广东、湖南、安徽、浙江、江苏、陕西等9个省(市)45家生产单位,抽查发现14批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5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山东省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发展高端聚烯烃、特种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功能特种油品及新能源电池用碳基材料。拓展特种牌号聚丙烯,向高端医疗防护、柔性材料延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5日,深圳市骏鼎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投资者有关公司业务及产品的问题。骏鼎达表示,汽车行业是公司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2024年1-9月,公司来源于汽车行业(含新能源汽车行业)销售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增加39.99%。但公司坚持多行业、多区域的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北汽蓝谷公告,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引入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小马易行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战略投资者并签署了《增资协议》,合计获得增资81.5亿元,本轮增资完成后,北汽蓝谷仍为北汽新能源的控股股东。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广东省南网云电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企业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有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等。据悉,广东省南网云电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由佛山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经天眼查显示,近日,亳州瑞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企业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等。据了解,亳州瑞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安徽奇瑞绿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安徽奇瑞绿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为奇瑞控股集团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公告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4年第42号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管理,提高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水平,我部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为综合利用行业管理,提高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水平,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进行修订,形成《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湘江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内容提到,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强化试验验证、认证认可、技术标准等技术支撑。聚焦智能制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0日,商务部召开召开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关于“以旧换新”工作进展。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今年以来,商务部牵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会同相关部门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健全工作推进体系,统筹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1月27日,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原延津县产业集聚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社会资本方优选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招标范围及内容为试点项目范围为延津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南区和北区),南区东至纺织路,西至堤中路,南至文岩三支渠,北至北环路,北区东至经十八路,西至经
深入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离不开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11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乡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新乡市政府秘书长、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洪伟表示,碳达峰碳中
深入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离不开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11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乡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新乡市政府秘书长、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洪伟表示,碳达峰碳中
10月31日,新乡市人民政府发布《新乡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新乡市PM2.5浓度低于4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7.5%,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控制在1.5%以内,完成省下达我市的“十四五”氮氧化物和VOCs总量减排任务。方案从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优化交通结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新乡市生态环境局封丘分局危险废物处置项目中标结果公示,登封海中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标该项目,中标金额1492.67万元,服务内容包括处置废液及黏稠物约2000吨,露天散货约10吨,污染土约6000吨。公示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1、采购项目编号:封财招标采购-2024-62、采购项目名称
9月24日,北京中科国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国润”)承建的河南新乡飞灰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首车飞灰顺利进厂,这是项目建设的里程碑节点,标志着新乡飞灰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正式进入带料调试运行阶段,实现垃圾焚烧飞灰的安全处置与综合循环利用,有效解决豫北区域生活垃圾飞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新乡市生态环境局封丘分局危险废物处置项目惨遭流标,9月19日,该项目发布公告称,因通过资格审查的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本项目流标。9月20日,河南省政府采购网发布新乡市生态环境局封丘分局危险废物处置项目(三次)招标公告,项目预算金额1571.7万元,需要处置废液及黏稠物约2000
近日,河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博爱-新乡-长垣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项目核准内容调整的批复,详情如下: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博爱-新乡-长垣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项目核准内容调整的批复河南省管网金鹏能源有限公司:报来河南省管网金鹏能源有限公司《关于恳请支持博爱-新乡-长垣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项目
项目概况:新乡市生态环境局封丘分局危险废物处置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新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4年09月19日08时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封财招标采购-2024-62、项目名称:新乡市生态环境局封丘分局危险废物处置项目3、采购方式:
8月5日,新乡枫叶1.9872MWp分布式光伏发电组件、逆变器招标中标结果公布。组件中标企业常州华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标价格150.035488万元,单价0.755元/W;逆变器中标企业深圳市禾望科技有限公司。招标公告显示,采购组件数量3312块,单块光伏组件功率600Wp(P型单晶单面单玻),尺寸2172mm*1303mm;此
8月2日,新乡市首创环境能源有限公司2024-2025年高分子脱硝剂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情况如下:第一中标候选人:广州绿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中标候选人:江苏海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第三中标候选人:上海东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招标文件显示,本期工程建设规模为1500t/d,配置2台7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