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目前,电力板块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整体来看大面积亏损犹在,但也有例外。
国家电投旗下吉电股份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主要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906.42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73.31%。公告显示,该公司积极推动新能源、综合智慧能源、氢能、储能四条发展主线,确保实现业绩持续稳步攀升。再如,大唐发电公告表示,受益于装机规模提升,新能源发电量及上网电量保持高速增长,对整体盈利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上述利好因素虽然未能覆盖燃料成本增加,却帮助公司实现了大幅减亏。
事实上,新能源业务不止带来经济效益。在“双碳”目标下,五大发电集团纷纷将其作为转型抓手,由传统电力向新能源进发。力度之大,由2022年成绩单以及2023年规划可管中窥豹。
占比持续提高
清洁能源大基地开发成效显著,成功获得国家“沙戈荒”青海海南戈壁基地开发权,获取新能源1560万千瓦;新疆区域150万千瓦资源、青海共和100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分别入选国家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正式项目和预备项目清单……在国家电投日前举行的2023年工作会议上,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列举了2022年的突出成绩。
“五年间,集团公司清洁能源装机由5693万千瓦增长到1.55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66.75%,较2017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利润贡献率由42%提升至99.4%。光伏发电装机、新能源装机、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钱智民表示。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将新能源提速增效工作摆在“四大攻坚战”首要位置,全力优化结构布局,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去年共获取新能源建设指标3262.73万千瓦、同比增长27%,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2%。“比如正在建设的内蒙古大唐托克托200万千瓦新能源外送项目,就是中国大唐由传统火电向风、光、火多能互补转型,促进新能源加快发展的重大突破。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以新增绿电50亿千瓦时以上,节约标煤超过170万吨,减少碳排放超过400万吨。”
另外,华能新能源发展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去年投产总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华电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47.2%,2022年风光电核准、取得建设规模、新增开工、新增容量均创新高。国家能源集团去年开工、投产的新能源项目各有2557万千瓦、118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了31%。
“在去年新增的风电、光伏装机中,五大发电集团新增占比就接近50%。”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专家吴微进一步证实,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业务已成为主要投资增量,比重必将继续提升。
权衡投资回报
竞争加剧、压力尚存。作为青海省最大的发电企业,国家电投黄河公司加速清洁能源开发,去年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百亿千瓦时。然而,该公司总经理于淼依然感觉到挑战:“青海风、光、土地资源优势明显,吸引各大能源央企入驻,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新能源项目资源获取难度加大。随着外部条件变化,基础电源的电价难以支撑项目收益,单独开发基础电源项目的模式难以为继,基地化开发模式给项目收益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电力双边交易电价受电力供需、用户电价承受能力等多重因素影响,电价进一步提升的难度也比较大。”
这不是个例。吴微表示,随着角色定位发生转变,传统电力企业逐步向综合性能源供应商转变。在转型过程中,需要考虑新能源对电力市场的影响,并通过优化交易方式提升盈利能力。“这些发电集团虽然具备资金、融资、人才、技术等优势,但在新市场环境下,新能源投资增长迅速,投资回报不确定性也有所增加。比如多地行政性的强制配储政策,未充分考虑储能资源优化配置,增加新能源发展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收益。”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袁家海坦言,除国家电投外,其他发电集团煤电装机占比仍高于全国水平。煤电业务处于较严重的亏损状态,庞大资产份额对转型造成一定拖累。此外,这些集团公司规模体量大,实施集中式管控模式,并具有严格的国有资产管理要求,涉及电力业务项目审核等运营管理的程序较为复杂繁琐,导致决策反应时间相对较长、灵活性不足。
“多年来,发电企业一直对接电网,无需直接面对用户,市场服务意识存在不足。除了根据各自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进行能源结构转型,它们还需进一步积累市场服务经验。”袁家海称。
瞄准协同发展
迎难而上拓赛道。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十四五”期间,五大发电集团制定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目标,合计已超过300吉瓦。结合自身实际,2023年布局规划已然清晰。
“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提质,全力做强做优火电、水电、风电、光伏、气电、核电六种电力,打好新能源提速增效攻坚战和新产业开发拓展攻坚战。”中国大唐相关负责人透露,坚持集散并举、多点开花,公司将积极谋划推进“风光火储”“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项目,高质量推进存量基地项目和深远海风电示范建设,打造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集群和中东南部分布式集约化开发带,抓好常规新能源竞配工作,提高优质资源转化的质量和效率,筑牢绿色转型的基本盘。
钱智民同时对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提出考虑——一是要做强做优做大,保持集团公司清洁能源的领跑地位;二是将大基地开发作为提质增量的重要抓手。
“全面进入电力市场后,新能源电力的定价存在压力。若是单纯做发电业务,无论电力央企还是新能源企业,很可能都会觉得收益难以为继。相比之下,推进多能联供等综合能源服务业务,通过储能、氢能辅以调节,更有希望获取更多收益。”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建议。
吴微提出,考虑到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其快速发展可能带来供应安全问题,多地加大强调多能互补、协同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在转型中应更加注重整体协调布局,例如火电灵活性改造与新能源协同开发、风光氢储一体化等多能耦合类型的项目。“此外,尽管近年来弃风弃光现象有所缓解,但随着大型新能源基地建设加速推进,未来仍不可排除消纳压力。发电企业在决定项目投资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新能源消纳能力,优化新能源开发布局及发展节奏。”
文 | 本报记者 朱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2024年底,江苏发电装机总容量突破2亿千瓦大关,达到20409.3万千瓦。2016年底我省发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8年来,风电和光伏发电是装机增长主力,二者装机规模增长了6.7倍,占总装机的比重则由10.9%提升至41.6%。“江苏发电装机容量从5000万千瓦增至1亿千瓦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五大六小旗下“旗舰”上市公司2024年度的发电量数据,中国电力、三峡能源、湖北能源、长源电力、桂冠电力2024年发(售)电量增长超20%。2024年,五大六小“旗舰”上市公司发电量TOP10分别是:1、华能国际4529.39亿千瓦时(上网电量)2、国电电力4366.87亿千瓦时(上网电量)3、长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7日,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1月全省电力生产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月全省完成发电量207.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5%。全省全社会用电量156.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5%。详情如下:2025年1月全省电力生产运行情况1月,全省完成发电量207.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5%。1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7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公室发布2025年1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数据显示,1月份,江苏全社会用电量667.0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63%;年累计全社会用电量667.0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63%。本年调度用电最高负荷11631.40万千瓦,同比下降7.61%。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决有力保障能源供应,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中国华电总装机容量2.21亿千瓦,境内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2.9%,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达73.8%,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推进低碳转型,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一是绿色发展加力
迈入2025年,中国大唐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全力以赴增发电、保供应、抓安全、促发展。1月份,清洁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4.76%,其中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7.88%、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30.28%、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47.08%,煤炭产量同比增长41.13%,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0.28%,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重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1月发电装机及分类型总体情况,截止1月底,统调火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571.81万千瓦,水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611.9万千瓦,风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246.7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16.39万千瓦,储能140.21万千瓦。
2月13日,大唐新能源在发布公告称,2025年1月集团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3,107,319兆瓦时,较2024年同比增加2.61%。其中,完成风电发电量2,801,130兆瓦时,较2024年同比增加0.42%;光伏发电量306,189兆瓦时,较2024年同比增加28.13%。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五大六小旗下“旗舰”上市公司2024年度的发电量数据,详情如下:》》》国家能源集团1、国电电力2024年国电电力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4594.61亿千瓦时,上网电量4366.87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1%和1.59%;按照可比口径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0%和2.08%;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
2025年2月13日,云南省统计局发布2024年云南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情况。其中,风力发电量374.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6%;太阳能发电量281.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0%;发电量中清洁电力(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比重为86.3%,较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原文见下2024年云南规模以上
2024年,在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提升的带动下,规模以上工业电力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原煤供给因安全生产形势复杂,价格低迷、需求不旺等原因,同比下降。一、电力生产情况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436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增速较全国(4.6%)高6.0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排第2位。12月,发电量326.
近期,华东能源监管局总结梳理2024年华东区域能源电力运行情况,分析研判2025年供需形势,为华东区域各省市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2024年,华东区域电力消费延续强劲增长态势,用电负荷屡创历史新高,用电量保持高速增长;电力供应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加速,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首次超越煤电;长三角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8日,安徽芜湖市发改委发布关于芜湖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文件提到,2024年市虚拟电厂先后两次代表安徽参与长三角富余需求侧可调节资源省间互济交易,交易电力超13万千瓦,推动构建省间电力互济市场化机制。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达43
1月2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来源:跟着风行走)这份报告内容很详实,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中电联官网看看,我认为这份报告对于能源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的人来说很值得读一读。有几点信息比较重要,我摘要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2024
1月2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2024年,包括第一、二、三产在内的全国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增长了29.5%,“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6
2024年12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80.1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8%;年累计用电量4319.9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63%。全省发电量327.4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06%;年累计发电量3731.3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8.7%。一、电力生产情况(一)发电量情况。12月份当月,全省发电量327.4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06%。其中水
近日,山西能源监管办召开2024年山西省供电监管工作会议。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及3家地市供电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山西能源监管办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通报了2024年度“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专项监管发现的问题、频繁停电专项整治工作推进情况以及四季度12398投诉举报热线工单处置存在的问
2025年1月2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计划处负荷预测专责查看山东电网负荷预测数据,研判山东电网电力供需形势。自2024年迎峰度冬开始以来,山东电网负荷预测准确率达98.9%,较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负荷预测精度的提升得益于国网山东电力于2024年
为积极应对蒙西电网负荷连创新高,共同做好内蒙古自治区电力保供工作,12月19日,华北能源监管局联合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对内蒙古自治区电力保供开展督导。在内蒙古电力公司电力调控中心,督导组一行详细了解了蒙西电网运行基本情况、新能源出力情况,共同分析电力供需形势,要求内蒙古电力公司进一步加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电力安全保供决策部署,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电力保供工作安排,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深入推进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负荷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现对主要内容解读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2月24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上海市加强空调负荷调控、统筹促进电力安全保供和节约用电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力争2025年、2026年、2027年、2030年分别形成40万千瓦、60万千瓦、80万千瓦和120万千瓦空调负荷调节能力,后续根据技术发展
2024年11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15.7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86%;年累计用电量3939.7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6.39%。全省发电量266.6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13%;年累计发电量3403.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9.86%。一、电力生产情况(一)发电量情况。11月份当月,全省发电量266.6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13%。其中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陕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励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产业促进节电降碳。强化综合能源服务商、负荷聚合商等新兴经营主体培育。鼓励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节能、电力交易、
最近,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更成了无数用户生活智慧的“外挂”。遇事不决,DeepSeek一下。(来源:微信公众号“浙电e家”)那么它对电力方面的内容又了解多少呢?这不,小e马上去问了问。电价与电费:关乎钱袋子2025年,浙江的电价是否会上涨?基于现有资料分析,20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点总体思路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要求,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完善现货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健全中长期市场交易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犹如一声春雷,划破了春节期间的沉寂,奏响了新能源电力市场化的隆隆战鼓。这些年,我国光伏和风电发展可谓一路高歌猛进,五年实现了“五连跳”,取得了举世瞩目、彪炳史
新能源项目的收益从政府定价,旱涝保收到市场竞争,丰俭由人,这是必然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会有波折,但一定会是新能源主体行为与政策制定之间相互影响,呈现螺旋上升的局面。2月9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于近日印发,让备受瞩目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收益问题尘埃落定——分布式光伏发电全面进入市场化交易阶段。近年来,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角色。然而自2024年以来,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7日,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的公告发布。文件明确,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指导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拟订全省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措施,统筹建立碳达峰碳中和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综合协调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负责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
引言:国家发改委、能源局2025年2月9日下发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简称《通知》),明确了新能源全部上网、完善现货市场价格机制、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取消参与市场的新能源强制消纳、取消新能源强制配储等政策
面对新能源电价全面市场化的变革,单纯依赖低价竞争的商业模式难以为继。天合光能认为,未来新能源行业将从“价格内卷”转型为“价值创造”,从“供给侧创新”走向“需求侧创新”,从“独立性”走向“系统性”,从“各自为战”走向“生态协同”。未来的能源解决方案必须紧密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和应用场
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一纸文件宣布我国新能源结束了“固定电价”时代,全面进入电价市场化发展时期。回溯历史,电价政策的变迁也代表着行业发展进程。自2008年商业化电站启幕后,我国历经固定电价、标杆电价、指导电价+竞争电价,再到平价上网及全面市场化多个时期,十余年间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德国议会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案(EEG)修正案,正式宣布取消负电价补贴!该修正案将从2025年3月1日起实施,储能或将迎来利好。负电价现象下的储能需求什么是负电价?当电力市场出现供大于求,发电商每发一度电,却要向购电方倒贴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2025年初始,德国因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