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我国核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进一步提升安全性、经济性并加快综合利用,需要核能技术加快创新。
“双碳”目标和数字化转型浪潮下的中国核能产业,正朝着更安全、更先进、更经济、更灵活的方向换挡升级。
记者3月15日从中国核学会“先进核电”论坛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共有77台核电机组,其中在运机组55台,在建机组22台,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总机组数量居世界第二。按照相关规划,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将每年新建 6-8 台机组,预计 2030 年前后运行核电机组有望达100 台左右,将跃居全球首位。
基于“双碳”目标下的规模化发展、良好安全业绩、装备自主化国产化能力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等成绩,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我国核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进一步提升安全性、经济性并加快综合利用,需要核能技术加快创新。
技术创新紧扣发展需要
当前是我国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明确了核电规模化发展的前提和节奏。
中国核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寿君指出,目前,我国核科技创新体系能力正在全面提升,三代和四代核电、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研发应用、受控核聚变研究、先进核燃料循环各环节的技术水平实现大幅跃升,基础科研取得新突破,核工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跨越赶超引领的基础更加坚实。
产业基础虽坚实,但面对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新要求,核能产业不得不调整角色定位。
“在‘双碳’目标情境下,对于发展迅猛但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而言,核电将发挥有力的支撑和补充作用,所以核电仍需继续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道出了核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叶奇蓁认为,未来核电要更安全、更经济,需要从耐事故燃料研发、人工智能开发应用、核电站数字化转型、核电站废物处理处置等方面着手开展创新攻关。
谈及人工智能在核电站的开发应用,叶奇蓁指出,它将提高核电运行安全性,指导操作员操作和事故处理,同时加强核电关键系统和设备的自动运行监控,提高系统设备的可靠性,还能对人不可达区域进行机器人维修,减少人员的受照剂量。“此外,人工智能可为严重事故处理、核电站退役创造技术条件,提高核电站的可利用率、经济性。”
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飞日前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核电技术发展仍需在经济性、安全性、环境友好性和运行灵活性四个方面开展进一步探索研究。“我们目前正在核电建设过程中推行模块化、工厂化、自动化 ,自动化就是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手段,实现智能运维,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引入数字化可以实现对原有核电厂设计、建造、调试、运行全过程的全方位升级,提高核电厂的建设效率与经济性,提升运行的操作便捷性与安全性。” 徐鹏飞说。
自主三代技术持续优化
“我国每年将开建6-8台核电机组,约1000万千瓦装机。据有关机构测算,2035年中国在运核电将达到1.5亿千瓦,在建5000万千瓦,主要建设以华龙系列和国和系列为主的三代核电机组。”叶奇蓁透露。
记者了解到,随着三代核电批量化规模化建设,技术改进升级也在同步进行。
据中核集团首席专家、“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介绍,目前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机组已建成4台,在建4台,已核准2台,另外国内还有10台以上机组处于开工准备,海外已签订2台机组总承包合同。
针对“华龙一号”的近期改进,邢继表示,后续开工项目将秉承“持续优化方针”不动摇,在保持“华龙一号”总体设计准则、总安全目标不变的基础上,吸取设计、建造、运行等领域的经验反馈,展开一系列优化专项措施,最终有效提升“华龙一号”的可建造性、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
就核电技术的持续升级,国家电投首席科学家、核能总工程师、“国和一号”总设计师郑明光分析了二代、一般三代以及先进三代核电的差异。他指出,先进三代核电经济上更具竞争力,同时设置完整的严重事故预防与缓解能力,消除了大规模放射性释放的可能性,排除了核电风险对环境与公众的放射性危害。
以“国和一号”为例,郑明光介绍,基于压水堆核电重大专项研发和工程建设,我国实现了先进核电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形成完整的创新体系与批量化发展能力。“大型先进压水堆是今后30年的主力发电机型。面向未来,在积极追求固有安全、本质安全的基础上,我国核电要创造先进标准,追求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核能产业生命力。”
锁定多元综合应用场景
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更安全、更经济、更灵活的核电,而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则需要更加多元的核能应用,其中核能供热肩负首任。
经过数年探索,目前我国核能供热已实现从试验到示范、再到商用的突破。自2017年中核集团发布自主研发、用于区域供热的“燕龙”池式低温供热堆以来,我国商运核电站率先破局,近年陆续实现商业供暖。其中,山东海阳核电连续投运我国首个核能供热商用工程一期项目、 “暖核一号”核能供热工程二期项目,秦山核电投运南方首个核能供热示范项目,红沿河核电投运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
叶奇蓁介绍,未来我国个别核电基地还会推出“高温堆+压水堆”组合发展模式,商用高温气冷堆和压水堆可以共同实现核能综合利用,助力减排降碳。
目前,我国在运二代、三代核电机组主业为发电,只有个别机组改造后实现供热供汽,而处于产业化起步阶段、具备四代核能特征的高温气冷堆已经提前锁定多元化综合利用方向。
清华大学核研院副院长兼副总工程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副总师董玉杰出透露,高温气冷堆在供热、供汽、制氢等方面均具有优势,尤其与石化园区动力和能源需求具有较好匹配性,可同时满足园区蒸汽、海水淡化、供暖、电力、绿氢等需求,成为综合动力站。
“2台HTR-PM600S (3x200MW)高温气冷堆替代燃煤机组每年可减少燃煤使用(标煤)约280万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0万吨、烟尘约122吨、二氧化硫约960吨、氮氧化物约1320吨,减排效益相当于种植约2.6万公顷森林。”董玉杰说。
据了解,清华大学核研院目前正与中核集团等合作单位共同进行高温气冷堆助力石化行业碳减排的产业化推广,且与江苏、浙江、广东、海南等地大型石化园区形成合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山东烟台、威海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本供暖季,“暖核一号”供热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
4月9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在京会见来访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双方签署有关合作文件,并就进一步深化和平利用核能领域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合作,共同推动原子造福全球南方进行深入交流。单忠德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
4月10日,电投产融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获得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复,原则同意公司本次重大资产置换及配套融资方案。此次交易涉及将公司持有的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置出,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100%股权进行置
尽管2024年全球煤炭使用量达到了新的高度,但比特币挖矿已逐渐摆脱煤炭这一能源来源。在过去13年间,比特币挖矿中碳氢化合物燃料的使用量急剧下降,其中煤炭能源的使用量显著减少。尽管比特币挖矿的煤炭能源消耗据报每年平均下降8%,但全球煤炭消耗量却在上升。据总部位于巴黎的国际能源署(IEA)介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8日,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有关于高温气冷堆耦合光伏电解制氢项目中光伏电解水制氢研究采购公告。根据中核能源“揭榜挂帅”项目《高温气冷堆供热项目与光伏电解制氢项目耦合发展》项目的研究任务要求,针对光伏电解水制氢应用技术和需求,拟采购《高温气冷堆耦合光伏电解制氢
中核集团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信心坚定,切实履行实际控制人职责,“一企一策”制定年度市值管理方案,全力支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中核集团高度重视市值管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取得较好成效,控股上市公司多次取得中国证券“金紫荆奖”。2022年以来,中核集团积极推动优质资产注入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0日,电投产融公告称,拟置入资产为国家核电及中国人寿合计持有的电投核能100%股权,拟置出资产为公司所持的资本控股100%股权。公司拟以所持的资本控股100%股权与国家核电所持有的电投核能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针对置入资产和置出资产的差额部分,由公司发行股份向国家核电
关税和本地化制造都会推高项目成本,同时延缓脱碳进程。根据测算,在“本地制造”情境下,欧盟和美国都会面临更高的项目资本支出,到2050年,欧盟电力行业脱碳可能会额外增加数千亿美元的支出。(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汤思斯)文/汤思斯当前,尽管世界范围内,能源转型已经成为一场势不可
近日,中核集团旗下南京中核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主导建设的江苏泰州俞垛镇、江苏徐州沙集镇两个总装机容量达100兆瓦的渔光互补项目正式并网。作为江苏省新型能源体系示范的重点实践,沙集项目深度契合《徐州市新型能源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能源布局,有力推动了新能源与渔业养殖绿色环保等产业的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4月7日,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智刚在公司总部会见南非电力能源部部长洛西恩佐·拉马豪帕。双方表示继续加强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并就输配电项目、新能源发展、电网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交换了意见。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潘敬东参加会见。南非电力能源部有关负责人,南非国家核
近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山东烟台、威海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本供暖季,“暖核一号”供热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广核近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情况的公告。根据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之统计,2025年1月至3月份,本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简称“本集团”)运营管理的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为601.74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9.25%。总上网电量约为566.89亿千瓦时,较去
4月5日,国电南自研制的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秦山核电基地方家山核电站1号机组成功投运,这是全国产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核电领域的首套应用,首次实现了核电机组保护的元件级自主可控,进一步推动了国产电力核心设备在核电领域的广泛应用。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基于国产先进元
4月8日6时16分,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项目中核集团漳州核电2号机组热态性能试验顺利完成,为后续机组核燃料装载、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热试是通过主泵运转和稳压器电加热器投用,使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升温升压,并在各特定试验平台执行一系列调试试验、运行定期试验的综合性试验。该阶段在尽可能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披露大陆运行及在建核电机组信息。截至2025年3月1日,我国大陆地区已颁发运行许可证的核电机组58台、已颁发建造许可证的核电机组31台、核准待建核电机组13台;共有在役民用研究堆(临界装置)17座、在建民用研究堆2座、正在退役民用研究堆(临界装置)3座。其中,运行核电机组和在役
2024年我国发电设备行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展望(2025年3月)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全社会用电量9.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全国主要发电企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3日,中国核电公告称,公司2025年一季度发电量累计为597.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93%;上网电量累计为564.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7%。发电量和上网电量均符合年度计划安排。其中,公司核电机组发电量494.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0%;上网电量累计为463.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
3月31日16时39分,海阳核电4号机组核岛钢制安全壳筒体三环顺利吊装就位,为年内实现4号核岛反应堆厂房封顶重要里程碑节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次吊装的模块由3圈共36块筒体板组成,直径约40米,高约12米,总吊装重量约764吨。同时,集成安装了300余块附板、SP02平台、环形风管、管道、空气导流板支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1日,《2024年全国电力可靠性年度报告》发布,详情如下:一、发电机组可靠性指标2024年,纳入电力可靠性统计的发电机组为10万千瓦及以上的火电机组、5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机组、核电机组、风电机组和光伏发电组。燃煤机组1952台,总装机容量9.17亿千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280
3月28日,中电联发布《2024年度全国电力可靠性指标》。2024年,纳入电力可靠性统计的发电机组为10万千瓦及以上的火电机组、5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机组、核电机组、风电机组和光伏发电组。其中,风电机组77585台,总装机容量1.59亿千瓦;光伏发电组129842组,总装机容量0.82亿千瓦。点击查看全文:2024年
2024年,华能国际净利润突破100亿元。这也意味着,时隔9年,华能国际再度跻身“百亿俱乐部”。近两年,燃料成本下降,叠加新能源规模快速扩张,多家电力上市公司的年度净利润突破百亿。例如,火电巨头——华能国际、华润电力;核电巨头——中广核电力、中国核电。此外,老牌巨头再次展现挣钱实力,例如
近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山东烟台、威海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本供暖季,“暖核一号”供热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
4月9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在京会见来访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双方签署有关合作文件,并就进一步深化和平利用核能领域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合作,共同推动原子造福全球南方进行深入交流。单忠德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
华能霞浦核电项目压水堆一期工程汽轮发电机组设备及配套高、低加热器和除氧器设备采购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4-2-181-01)项目所在地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长春镇1.招标条件本华能霞浦核电项目压水堆一期工程汽轮发电机组设备及配套高、低加热器和除氧器设备采购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
4月10日,电投产融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获得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复,原则同意公司本次重大资产置换及配套融资方案。此次交易涉及将公司持有的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置出,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100%股权进行置
自DeepSeek模型发布以来,电力企业接入DeepSeek已成为一股新潮流。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国家电投、中国华电、中广核、中核集团、等多家电力企业都官宣接入了DeepSeek大语言模型。国家电网国网信通产业集团自主研发的模型服务云MSC(Model-Servi
2025年4月7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京会见南非电力和能源部部长洛西恩佐·拉莫豪帕,双方就推进中南合作交换意见。王宏志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同南非的能源合作,支持南非积极采取措施缓解电力短缺,愿意与南方分享输变电、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支持中方企业参与南非可再生能
中核集团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信心坚定,切实履行实际控制人职责,“一企一策”制定年度市值管理方案,全力支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中核集团高度重视市值管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取得较好成效,控股上市公司多次取得中国证券“金紫荆奖”。2022年以来,中核集团积极推动优质资产注入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广核近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情况的公告。根据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之统计,2025年1月至3月份,本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简称“本集团”)运营管理的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为601.74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9.25%。总上网电量约为566.89亿千瓦时,较去
上海核工院山东海阳核电项目5、6号机组核岛安装施工招标公告
海核工院山东海阳核电项目5、6号机组核岛土建施工招标公告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0日,电投产融公告称,拟置入资产为国家核电及中国人寿合计持有的电投核能100%股权,拟置出资产为公司所持的资本控股100%股权。公司拟以所持的资本控股100%股权与国家核电所持有的电投核能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针对置入资产和置出资产的差额部分,由公司发行股份向国家核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