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作为主力军,五大发电集团上市公司均在持续加大清洁能源投资。
其中,华能国际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6564MW;收购装机容量54MW(包括光伏30MW和煤机24MW),关停煤机装机容量135MW。
国电电力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增加3058.3MW,光伏新增装机2669.6MW;风电新增装机388.7MW;火电较去年同比减少5564.6MW;水电同比减少7.5WM。
龙源电力新增控股风光新能源装机容量共计4409.2MW。包括自建项目控股装机容量2409.6MW,资产重组并购风光项目控股装机容量1999.6MW。
大唐国际新增发电机组容量2699.4MW,其中火电燃机新增装机1477.8MW、风电新增装机338MW、光伏新增装机883.6MW。
大唐新能源较2021年同期增加1115.35MW;在建项目容量2471.5MW,全年共获取新能源项目投资建设指标3646.9MW。
中国电力风光新增装机容量分别增加3046MW及1984.3MW,而煤电则减少2760MW,清洁能源占总装机容量总额比重与上年度比较净增加12.78%。
华电国际全年投产电源项目约1401.69MW,主要包括1340MW的燃煤发电机组、56MW的水力发电机组以及约5.69MW的自用光伏发电机组。
01国家能源集团
2022年,国家能源集团加快转型升级,深化绿色发展,多项生产经营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完成投资1923亿元,同比增长44.6%。集中开工3批40个、总投资超2100亿元的优质项目。新能源项目开工2557万千瓦、投产118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1%。电力项目在建规模超7000万千瓦。旗下国电电力、龙源电力等上市公司新能源投资比重持续上升。
新增情况
2022年,国电电力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增加3058.3MW,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突破10GW,新能源板块发电量同比有所增长。装机较2021年相比,光伏新增装机2669.6MW;风电新增装机388.7MW;火电较去年同比减少5564.6MW;水电同比减少7.5WM。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国电电力合并报表口径控股装机容量97294.7WM,其中,火电装机规模71835WM,水电装机规模14964.9WM,风电装机规模7459.3WM,光伏装机规模3035.5WM。2022年,龙源电力新增控股装机容量共计4409.2MW。包括自建项目控股装机容量2409.6MW,其中风电项目10个、控股装机容量534.4MW,光伏项目61个、控股装机容量1875.2MW;资产重组并购风电项目36个、控股装机容量1989.6MW,并购光伏项目1个、控股装机容量10MW。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龙源电力控股装机容量达到31107.84MW,其中风电26191.84MW,火电1875MW,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3041MW。
占比情况
近年来,国电电力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高,截止2022年底,非化石能源控股装机合计25459.7MW,占比从 23.83%提升至26.17%。2022年,龙源电力光伏项目控股装机容量大幅增长,光伏占总装机的比重从4.11%提升至9.55%。
趋势
综合来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成为国电电力和龙源电力新增装机主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自建项目中,光伏项目都是其增长主力,火电企业市场规模份额进一步缩减。
在建储备
2022年,龙源电力新增资源储备62GW(风电25.63GW、光伏36.37GW),较去年同期56.46GW增长9.8%,均位于资源较好地区。安徽、云南、内蒙古、山东、湖南等十九个省份新增协议容量均超百万千瓦。全年取得开发指标突破18.37GW,其中包括通过竞配及其他方式取得集中式开发指标13.14GW(风电4.67GW、光伏8.47GW),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5.23GW。
02华能集团
近年来,为了摆脱对火电的过分依赖,华能集团开始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2022年,华能集团新能源开工2407万千瓦、投产1295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5000万千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1%。均再创历史新高,旗下华能国际、华能水电等上市公司也在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转型, 低碳清洁能源比例不断提高。
新增情况
2022年,华能国际新增基建并网可控发电装机容量8614MW,其中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6564MW;收购装机容量54MW(包括光伏30MW和煤机24MW),关停煤机装机容量135MW。截至2022年底,华能国际可控发电装机容量为127228MW,其中,煤机94058MW,燃机12738MW;天然气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2738MW,风电装机容量为13628MW,光伏装机容量为6276MW,水电装机容量370MW,生物质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60MW。截至目前,华能水电总装机27643.8MW,其中水电装机22964.8MW、火电装机3600MW、新能源装机1079MW,年发电量超千亿千瓦时,资产规模突破1800亿元。
占比情况
截至2022年底,华能国际低碳清洁能源占比为26.07%,风电装机占比10.71%,光伏装机占比4.93%,水电装机占比0.29%,生物质发电占比0.13%;其余的73.93%为燃煤发电机组。
趋势
综合五年趋势来看,华能国际新能源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持续提高。从新增装机上看,华能国际在新能源装机上在持续发力。2022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 8614MW,其中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 6564 MW。在煤炭成本与新能源趋势的影响下,2023年华能国际或持续加大对清洁能源发电的投入。
在建储备
2022年,加快推进“零碳”发电项目储备和开发,华能国际新能源装机容量稳步提高。全年完成新能源项目核准(备案)36980MW,创历史新高。开工建设新能源装机9210MW、并网投产新能源装机6030MW,新能源装机比重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在运海上风电规模达3360MW。
03大唐集团
2022年,大唐集团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7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占42%。资产总额达到8600多亿元,电源项目完成核准备案2838万千瓦,开工1272万千瓦,投产782.5万千瓦,同比增长110.87%,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7亿千瓦。全年获取新能源建设指标3262.73万千瓦,同比增长27%,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2%。旗下上市公司大唐发电、大唐新能源加快了在新能源领域的的发展速度,低碳清洁能源占比进一步提升。
新增情况
2022年,大唐国际新增发电机组容量2699.4MW,其中火电燃机1477.8MW、风电项目338MW、光伏项目883.6MW,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3.1%。
截至2022年底,大唐国际在役装机容量71024.37MW,其中,火电煤机装机47514MW;火电燃机装机6100.18MW;水电装机约9204.73MW;风电装机5416.95MW;光伏发电装机2788.51MW。截止2022年底,大唐新能源实现控股装机容量14193.37MW,较2021年同期增加1115.35MW;公司在建项目容量2471.50MW。其中,风电装机容量12687.905MW;光伏发电装机1500.47MW,瓦斯装机容量5MW。
占比情况
与往年相比,2022年,大唐发电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进一步提升。其中,火电煤机装机约占66.90%;火电燃机装机约占8.59%;水电装机约占12.96%;风电装机约占7.63%;光伏发电装机约占3.92%。
趋势
综合五年趋势来看,大唐发电水电,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呈现递增式增长。大唐新能源,近两年新增装机主要为风电、光伏装机。
在建储备
2022年,大唐发电共有55个电源项目获得核准,核准容量10469.46MW。其中,火电煤机项目2个、核准容量2020MW,火电燃机项目1个、核准容量1470MW,风电项目11个、核准容量2051.8MW,光伏项目31个、核准容量4927.66MW。2022年,大唐发电在建电源项目28个,在建容量7394.68MW,其中火电煤机项目2个、在建容量2700MW,火电燃机项目1个、在建容量497MW,风电项目10个,在建容量2697MW,光伏项目15个,在建容量1500.68MW。2022年,大唐新能源风电在建项目1236.5MW、光伏在建项目1235MW;全年共获取新能源项目投资建设指标3646.9MW,已核准备案项目2531.1MW。
04国家电投
近年来,国家电投清洁能源资产不断攀升,截止2022年底,其控股装机量达2.12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1.4亿千瓦,占比65.87%,新能源发电量在发电集团中继续稳居第一。旗下上市公司中国电力、上海电力、吉电股份新能源新建项目陆续投入,新能源项目核准、开工、投产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新增情况
2022年,中国电力风电及光伏发电的合并装机容量分别增加3046.0MW及1984.3MW,而煤电则减少2760.0MW,清洁能源占总装机容量总额比重与上年度比较净增加12.78%。2022年,为加速战略落地,快速清洁能源资产占比,以及扩展本集团业务范围,中国电力向中电新能源及中电国际新能源(均为本国家电投间接附属公司)收购合共23家清洁能源项目公司,全部收购已于年内交割完成。该等公司的装机容量分别为风电1550.0MW、光伏发电408.4MW及环保发电197.0MW。截至2022年末,吉电股份装机容量12364.2MW,其中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9064.2MW,风光占比约为4:6。
截止2022年底,截至2022年底,上海电力控股装机容量为20915.3MW,其中:煤电容量为9848MW,气电容量为2875.2MW,风电容量为3884.1MW,光伏发电容量为4308MW。
占比情况
截止2022年底,中国电力合并总装机容量为31599.2MW,同比增加2667.3MW。其中,清洁能源包括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气电及环保发电的合并装机容量合共为20519.2MW,占合并装机容量总额约64.94%。2022年,吉电股份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906.42万千瓦(风光占比约为4:6),占发电总装机73.31%2022年,上海电力清洁能源占装机规模的52.91%,其中:煤电占比47.08%;气电占比13.75%;风电占比18.57%;光伏发电占比20.60%。
趋势
综合五年趋势来看,中国电力、吉电股份在新能源装机增长速度方面都十分强劲。2018年-2022年,中国电力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从32.88%攀升至64.94%,吉电股份的新能源占比从47%攀升至73.31%。
在建储备
2022年,上海电力共计核准风电装机容量100MW;光伏装机容量2901.1MW。今年3月,吉电股份曾表示,2025年公司装机规模将超过2000万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比重超过90%。
05华电集团
近两年,华电集团也在风光新能源方面发力,不仅完成了旗下新能源公司华电新能的整合,在新能源开工和指标获取方面,也攻城略地。2022年,华电集团装机容量达1.91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7.2%,同比提高2.8%,当下,旗下上市公司华电国际,已被定位为华电集团“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常规能源整合平台”,新增发电机组为燃气发电为燃煤发电。华电新能已递交招股书,并获得上交所受理。计划2023年在主板上市。
新增情况
2022年,华电国际全年投产电源项目约1401.69MW,主要包括1340MW的燃煤发电机组、56MW的水力发电机组以及约5.69MW的自用光伏发电机组。
2022年,华电国际已投入运行的控股发电企业共计44家,控股装机容量约为54754.24MW,主要包括燃煤发电控股装机约43700MW,燃气发电控股装机约8589.05MW,水力发电控股装机约2459MW。据华电新能招股书披露:截至2022年6月30日,华电新能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为27944.4MW,其中:风电20667.1MW,太阳能发电7277.4MW。2022年,黔源电力投产总装机容量3995.6MW,其中:水电站装机容量为3233.5MW,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762.1MW,装机变化较去年同期变化不大。
占比情况
截止2022年,华电国际燃煤发电装机约占本公司控股装机容量的 79.8%,燃气发电、水力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约占 20.2%。
黔源电力装机情况,仍亦水电装机为主。
趋势
从华电国际向华电福新交割旗下风光电资产后,定位为华电集团“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常规能源整合平台”,装机主要以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力发电为主。
黔源电力仍亦水电装机为主,做好流域梯级电站开发运营的同时,黔源电力正尝试水光互补发展的新模式,
在建
储备
截至2022年,华电国际已获核准在建项目在建机组燃煤发电5810MW,燃气发电2081.08MW,抽水储能 298MW。
截至2022年,黔源电力在建光伏项目的计划装机容量187.9MW。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7月16日,伴随着响亮的锣声,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新能源旗舰平台——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华电新能,股票代码:600930)今日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标志着这家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企业成功驶入资本市场的广阔蓝海,开启了以资本赋能绿色发展的崭新征程。挂牌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近日,全国各地迎来高温天气,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中国广核集团作为能源央企,积极部署迎峰度夏相关工作,保障电力稳定供应。2025年上半年,中广核在运清洁能源项目累计上网电量约1861亿千瓦时,其中,在运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1133.6亿千瓦时,境内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境外在运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7月14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华赴京与中核汇能有限公司、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座谈,就深化水利水电、抽水蓄能、新能源、新型储能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张焰对谭华一行到访表示欢迎。他说,当前,中核汇能正深入贯彻落实“3060”碳达峰、碳
7月8日,宁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水风光+”创新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要求于7月20日前以地市为单位报送。原文见下: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水风光+”创新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五市发展改革委、宁东经发局: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加快新型
重卡电动化引领“换电生态圈”本刊记者曲艺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换电模式凭借其高效、便捷、集约的优势,成为破解充电焦虑、促进交通领域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换电站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近来,由重卡电动化驱动,这张“补能网”正织得愈加细密。加
7月5日,中国中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在甘肃兰州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杨勇平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围绕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兰州大学副校长陈熙萌,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倪嘉宇参加会谈。王树东介绍了中国中煤的发展历程、业务布局和近年来转型发展的主要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央企业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推进会上要求,各中央企业要带头做好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该会议有华电、三峡等18家中央能源保供企业参加。针对今年的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已有华电集团、中煤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三峡集团等召开会议或督导检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近日,继英国宣布第七轮差价合约拍卖将于8月启动后,欧洲多个国家推动大规模海上风电发展计划,总规模近100GW。包括:丹麦能源署推动3GW基于CfD的海上风电招标并展开市场磋商;荷兰风电行业敦促政府通过差价合约和工业电气化等措施,确保荷兰海上风电建设达到21GW规模;爱尔兰启动海上风电发展评估,预
5月8日,天津中绿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绿电)发布关于选举董事长和聘任副总经理的公告。公告指出,公司于2025年5月6日收到粘建军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变动,粘建军先生提请辞去公司董事长、战略与ESG委员会委员及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粘建军先生辞
5月7日,中闽能源发布《关于聘任副总经理及变更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的公告》,纪志国被聘任为中闽能源副总经理,其此前为董事会秘书及总法律顾问。董事会还决定聘任陈海荣为董事会秘书及总法律顾问、魏宁希为证券事务代表。官网显示,中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省属大型国有独资企业福建投资集团
4月24日,德国风电开发商EnBW宣布其HeDreiht海上风电项目首台海上风机完成吊装,这也是首台维斯塔斯V236-15MW机型商业化项目首秀。据了解,HeDreiht海上风电项目位于Borkum岛西北约85公里,Heligoland以西约110公里处,是德国首个零补贴的海上风电场项目,总装机容量960MW,拟安装64台维斯塔斯V236-15M
2025年4月25日,南高齿2025风电客户日在蜀绣春深的成都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高质驭风,共创未来”为主题,南高齿集团携手风电整机厂商、风电开发商及行业专家共1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全球能源变革机遇与关税贸易壁垒加剧的双重背景,共商风电产业破局之道,探寻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协合新能源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提交了建议第二上市的申请,拟将其已发行普通股以及公司所采纳的股份奖励计划项下可能不时发行的普通股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第二上市。据悉,截至2024年底,协合新能源风电权益装机3732MW。2024年协合新能源在中国境内新签风电资源2294MW,截
近日,运达国际总经理余永表示,维斯塔斯在中国装有数千台风机,却没有人会去指责他们从事间谍活动。他指出,中国品牌风机已经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运行,但在欧洲被认为“风险要高得多”。中国风机对欧洲构成安全风险的说法,可能是躲避竞争的“借口”。余永进一步表示,各方可以“从上到下”检查这些风机
2025年3月25日下午,可再生能源专家技术委员会(REETC)《风电用高强混凝土性能研究》项目启动会暨技术交流会在北京鉴衡认证中心顺利举办。这是技术委员会首个研究性项目,也是与国际能源署风能(IEAWindIA)国内工作组联合开展工作后首个共性技术合作项目。来自国内外风电开发商、整机厂、混塔厂家、
近日,丹麦跨国能源开发商及海上风电开发商rsted公司宣布,已经开始在英国运营的Hornsea3海上风电场陆上变电站附近部署一个300MW/600MWh电池储能系统。预计该项目将于2026年底投入运营,届时将成为欧洲规模最大电池储能系统之一。据报道,该项目将是rsted公司在英国部署的首个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由rste
3月17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TOP10,东方电气跃升至全球第七位,较上年排名提升三位。数据显示,全球风电开发商2024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1.6吉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09.9吉瓦,占比90%;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1.7吉瓦,同比增长6%。东方电气以8.4吉瓦新增装机排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3月17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新增装机容量排名。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2024年全球风机市场份额》报告显示,全球风电开发商去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1.6GW,规模是2019年水平的两倍。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09.9GW(占比90%),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所著《经济学》一书中提到“当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即市场失灵时,政府需介入价格形成”。除了人为价格操纵、市场供需失衡等现象,价格无法全部通过市场形成也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同样需要政府参与价格形成过程。对于政府在价格形成中的经济职能,当前存在许多不全面的观点。有的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随着云南新能源大规模持续投产、并网规模不断增加,今年,南方电网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带着超6600万千瓦的新能源(占比41%)装机入汛。预计度夏期间云南省内最高负荷约3700万千瓦,“西电东送”预计超过3300万千瓦,送境外40万千瓦,电力电量供应充裕。云南水电大发,潮流大方式、远距离传输,对
7月16日,华能国际发布2025年上半年上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根据公告,2025年第二季度,华能国际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990.4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44%;2025年上半年,华能国际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2,056.8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7%;2025年上半年,华
2025年上半年,国网甘肃电力已服务全省768.8万千瓦新能源并网。截至6月底,甘肃省电源总装机容量达10976.48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突破7200万千瓦,装机占比65.64%,新能源装机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甘肃电力外送电量33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6%。今年以来,国网甘肃电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保供和转型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记者7月14日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上半年,宁夏新能源统调发电量达到367.59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量占比34.66%,同比增加4.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宁夏储能保持快速增长,111.5万千瓦/287万千瓦时储能电站并网,通过储能充电增发新能源电量16.2亿千瓦时,提升新能源利用率4个百分点。据介绍,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着眼于高水平打造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配套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革命老区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化工基地,也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经济社
新能源主导地位凸显——中电联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解读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2024年电力行业发展中,新能源主导地位持续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万亿千瓦
近期,受全国多地高温闷热天气和经济增长双重因素驱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以及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负荷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