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能源石油评论正文

国内外油气行业形势分析(2023年4月)

2023-04-21 08:38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关键词:油气油气行业石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内外油气行业形势分析(2023年4月)

杨永明

(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

·焦点月评·

油气田新能源业务驶入发展快车道

·国际要点·

多个产油国宣布联合减产,预计供需缺口进一步放大

国际天然气价格继续小幅下跌,欧盟为下个供暖季做准备

·国内要点·

3月油气生产保持同比增长

深地深海勘探开发再获新突破

三桶油2022年经营业绩创新高

中国石化入股卡塔尔近2000亿气田项目

沙特阿美、壳牌相继与我石油化工企业展开重大合作

国内完成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LNG采购交易

成品油价格大幅回调

焦点月评

油气田新能源业务驶入发展快车道

在能源领域经历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成为油气行业发展的共识。如何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加大清洁能源利用和生产用能替代,以增加油气商品供应,成为油气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我国老油区已逐步进入开发后期,面临油气资源接替不足、稳产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等难题,以新能源开发利用推动传统油气生产向综合能源开发利用转型发展,则变得更加紧迫。

3月2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到2025年,通过低成本绿电支撑减氧空气驱、二氧化碳驱、稠油热采电加热辅助等三次采油方式累计增产原油200万吨以上;加快开发利用地热、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积极推进环境友好、节能减排、多能融合的油气生产体系,努力打造“低碳”“零碳”油气田。随后,4月4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启动会,研究工作重点和具体落实举措,推动《行动方案》落实落地。

实际上,传统油气行业与新能源产业有着天然的结合点,尤其是油气上游领域具有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油气资源富集区同时拥有丰富风光热资源,油气勘探开发又有较强的消纳新能源的需求及能力,为大规模开展新能源建设提供了较好基础条件。而且油气田自身用能也不可小觑,同时油气企业在新能源领域不乏优势,气体储运、地热开采、海洋工程、化工技术等油气相关技术可直接应用于新能源领域。

近年来,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石油企业已纷纷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开启了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光伏发电项目启动,建成后年均发电量达6亿千瓦时;首个水面光伏项目——大庆油田星火光伏电站平稳运行;随着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运,公司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超140万千瓦,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达到800万吨标准煤/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最大的光伏电站建设工程在孤东油区启动;江苏油田分散式项目风电机组完成并网,充分利用老井场闲置土地因地制宜打造分散式风电项目。中国海油涠洲油田群光伏电站投运,涠洲油田群2025年将建设成为国内首个海上零碳供电示范油田;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全面投用,渤海油田首次实现“绿电入海”。无论是在新能源的装机规模还是装备技术水平方面,“三桶油”都已经为实现能源转型迈出了坚实步伐。

如今,正是世界能源转型的关键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也迎来了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加速新能源业务布局已成为油气行业能源转型战略布局的关键。各油气开发企业,应紧密结合油气生产实际,坚定不移推动油气增产增供,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促进油气上游在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方面,应树立油气风光热氢协调发展的整体构想,依托当地优越资源种类和自身基础条件,加快新能源产业布局,为传统油气企业打造业务和效益新增长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应实施对传统化石能源分阶段、高水平替代,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在用电负荷比较大、风电条件较好的油气区率先开展新能源项目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有序推动能耗结构优化和新能源发展。此外,还应加快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探索新能源产业发展合作模式,整合研究力量组建新能源攻关团队,为油气领域新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国际要点

1.多个产油国宣布联合减产,预计供需缺口进一步放大

当地时间4月2日,沙特宣布从5月开始至2023年年底自愿将原油日产量削减50万桶。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随后也宣布,俄罗斯将继续自愿减产原油50万桶/日,直到2023年底。除沙特和俄罗斯外,更多产油国跟进减产步伐,其中阿联酋减产14.4万桶/日,伊拉克减产21.1万桶/日,科威特减产12.8万桶/日,阿曼减产4万桶/日,阿尔及利亚减产4.8万桶/日,哈萨克斯坦减产7.8万桶/日。上述国家均为“OPEC+”成员国,此次宣布减产的总量超过160万桶/日。数据显示,“OPEC+”3月份原油产量出现10个月来最大降幅,原油日产量下降68万桶,至3764万桶。考虑到宣布减产的“OPEC+”成员国均为产量调节能力强、此前增减产过程中执行率较高的国家,预计实际减产量与计划量将较为接近,年内全球原油供应增量将进一步受到抑制。

IEA在最新公布的原油市场月度报告中表示,需求方面,预计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为200万桶/日,需求将达到创纪录的1.02亿桶/日。供应方面,预计2023年全球原油产量增速为120万桶/日,非“OPEC+”石油产量将在2023年增加190万桶/日。全球石油市场在“OPEC+”限产措施出台前,原本已显现供应短缺,最新的减产可能会加剧短缺压力,推高油价。EIA日前发布月报,将2023、2024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估分别上调至85.01美元/桶、81.21美元/桶,将WTI原油价格预估分别上调至79.24美元/桶、75.21美元/桶。

2.国际天然气价格继续小幅下跌,欧盟为下个供暖季做准备

进入3月以来,由于欧洲和北亚的气温持续高于正常水平,天然气和LNG库存充足,且市场即将进入天然气需求淡季,国际天然气价格较2月底进一步小幅下跌,欧洲TTF价格保持在1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亚洲现货LNG价格为12.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已接近与油价挂钩的LNG长协价格。尽管天然气市场基本面整体宽松,但“OPEC+”多个成员国意外宣布减产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提高天然气价格中枢。

顺利度过2022—2023年采暖季后,欧盟成员国开始为下一个冬季的到来做准备。当地时间3月28日,欧盟理事会就新的削减天然气需求目标达成政治协议,新的协议为欧盟成员国设定了一个自愿目标,即在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期间,将天然气消费量与2017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的平均消费量相比减少15%。同时,欧盟联合天然气采购平台Aggregate EU计划于4月份上线,以便协调成员国的采购行动,使欧盟境内天然气买家能够获得更优惠的天然气采购价格。目前全球已有50多家公司表示有兴趣通过能源平台与欧洲合作。此外,欧盟委员会称,成员国境内LNG再气化终端将很快从目前的27个增至35个,再气化能力将从1780亿立方米增至2270亿立方米。

国内要点

1.3月油气生产保持同比增长

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发布的能源生产情况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油气生产均保持同比增长。与1—2月份比,天然气生产有所放缓,原油生产加快。具体来看:

原油生产略有加快,进口由降转增。3月份,生产原油1818万吨,同比增长2.4%,增速比1—2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8.7万吨。进口原油5231万吨,同比增长22.5%,1—2月份为下降1.3%。1—3月份,生产原油5236万吨,同比增长2.0%。进口原油13637万吨,同比增长6.7%。

原油加工增速加快。3月份,加工原油6329万吨,同比增长8.8%,增速比1—2月份加快5.5个百分点,日均加工原油204.2万吨。1—3月份,加工原油17926万吨,同比增长5.2%。

天然气生产有所放缓,进口由降转增。3月份,生产天然气2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0%,增速比1—2月份放缓2.7个百分点,日均产量6.6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887万吨,同比增长11.1%,1—2月份为下降9.4%。1—3月份,生产天然气59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5%。进口天然气2675万吨,同比下降3.6%。

2.深地深海勘探开发再获新突破

4月7日,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又获重大突破。部署在四川省达州市的页岩气专探井雷页1井,试获日产气42.66万立方米页岩气流。该井埋深超4000米,是我国首次在二叠系大隆组地层实现海相深层页岩气勘探突破,进一步拓宽了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领域。

4月8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部署在四川内江的页岩气井-资201井测试获稳定日产气量73.88万立方米,这是全球首次在距今5.4亿年的寒武系古老页岩地层钻获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高产工业气流。本次寒武系页岩气勘探战略性突破,开辟了四川盆地页岩气规模增储上产新的阵地,标志着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由志留系一枝独秀,到二叠系、寒武系百花齐放,进一步夯实了实现中国页岩革命的资源基础和发展信心。

4月10日,中国海油“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完成远程遥控生产改造与调试工作,成为世界首个具备远程遥控生产能力的超大型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目前“深海一号”的生产设备经过精心调试已经达到最佳运行状态,气田稳产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夏秋季节多发的台风天气。“深海一号”形成遥控生产能力后,台风期间也可保持油气开采设备运转,此前国际上还没有深水半潜式平台实现台风天气远程遥控生产的成功案例。

3.三桶油2022年经营业绩创新高

3月26—29日,三桶油相继公布2022年业绩。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营业收入均破3万亿元。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净利润均超1400亿元。中国海油利润翻倍,中国石油创历史最好经营业绩。具体来看,中国石油实现营业收入3.2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创历史新高;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493.8亿元,同比增长62.1%。中国石化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32万亿元,同比增长21.1%,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661.53亿元,同比下降8.09%。中国海油全年实现总收入人民币4222亿元,同比增长71.6%,净利润达人民币1417亿元,同比增长101.5%。此外,三桶油去年皆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油气产量保持快速增长,同时在绿电、加氢站等新能源领域加速发展。

4.中国石化入股卡塔尔近2000亿气田项目

4月12日,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北部气田扩能项目(NFE)参股协议。该项目是目前LNG行业史上最大规模的单一项目。根据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向中国石化转让北部气田扩能项目1.25%的股份。这是双方继去年签署史上最长购气协议后的又一重大节点,标志着双方在该项目上实现了一体化合作。北部气田扩能项目总投资达287.5亿美元(约合1979亿元人民币),将把卡塔尔LNG年出口能力从现在的7700万吨提升至1.1亿吨。2022年11月,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为期27年的LNG长期购销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每年向中国石化供应400万吨LNG。

卡塔尔具备世界上最低的LNG生产成本,且是少数几个能够替代俄罗斯大幅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的国家之一。在中国石化之前,道达尔能源、埃尼、康菲、埃克森美孚和壳牌已入股卡塔尔北部气田扩能项目,通过与卡塔尔能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分别在该项目中持股6.25%、3.125%、3.125%、6.25%和6.25%。此次签署参股协议后,中国石化正式跻身全球最大LNG项目股东俱乐部,成为北部气田扩能项目的首个亚洲股东,同时也进一步夯实了我国海外油气合作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

5.沙特阿美、壳牌相继与我石油化工企业展开重大合作

3月26日,沙特阿美宣布,联手北方工业集团、盘锦鑫诚实业集团在中国东北地区建设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联合装置,包括一座日加工能力为30万桶的炼油厂和一座年产165万吨乙烯和200万吨对二甲苯的化工厂,三方持股比例分别为30%、51%和19%。在获得所需的行政批准后,项目将于2023年第二季度开工建设,预计在2026年投入全面运营。预计该项目总投资将达人民币837亿元。沙特阿美将为其供应最多21万桶/日的原油。3月27日,沙特阿美宣布,将斥资36亿美元(约合246亿元人民币)收购中国荣盛石化10%的股份。同时,荣盛石化及其子公司将与沙特阿美、阿美贸易新加坡公司在原料、成品油、化工产品、原油储存及技术分享等领域开展全方面的协商与合作。基于一项已签署的长期销售协议,沙特阿美将向荣盛石化旗下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供应48万桶/日的原油。在此之前,沙特阿美于石油石化领域已与中国石化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并成立了多家合资企业,例如,位于中国境内的福建联合石化、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公司,以及位于沙特的延布阿美中石化炼油公司。去年,沙特阿美先后与中国石化签订两份合作备忘录,探索在中国和沙特阿拉伯的炼油和石化项目上进行合作。

3月27日,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初步投资协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项目总投资额约521亿元,是中国海油和壳牌集团在中海壳牌一期、二期良好合作基础上的再度携手。初步投资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壳牌集团与中国海油很早就展开了合作。早在2000年,投资43.5亿美元的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一期落户,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2018年5月,中国海油与壳牌集团位于广东惠州的石化工厂总投资228亿元的二期项目正式投产。随着一、二期项目竣工投产,中海壳牌成为目前我国运行的最大单体乙烯生产工厂之一。此次签约的三期乙烯项目引入了多个在国内和亚洲首次采用的先进技术,建成后将有效填补国内高端绿色化工产品空白,提高国内化工行业的技术水平,促进我国化工产业进军全球高端价值链。

6.国内完成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LNG采购交易

3月28日,中国海油与道达尔能源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完成国内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LNG采购交易,成交量约为6.5万吨,LNG资源来自海合会国家阿联酋。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显著进展,目前人民币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外汇交易在全球市场份额增至7%,成为近3年来市场份额上升最快的货币。与此同时,我国作为全球LNG市场的重要买家之一,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参与主体日益增加,对国际贸易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国际市场对人民币接受程度提高,买卖双方尝试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条件开始成熟。本次以人民币结算的首船国际LNG交易,是继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2020年8月28日推出国际LNG交易业务以来,为国际资源商参与中国市场提供新渠道、助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实践,有利于促进国际国内市场对接和国内外两种资源高效循环。

7.成品油价格大幅回调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3年4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550元和525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0.43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46元。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升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21.5元。本轮是2023年第八次调价,也将迎来2023年第三次上调。本次调价过后,2023年成品油调价将呈现“ 三涨三跌两搁浅”的格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显示,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3月31日—4月14日),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平均来看,布伦特原油、WTI原油价格比上轮调价周期上涨12.66%。调价周期内,“OPEC+”多个成员国意外宣布减产,推动油价持续上涨。美国汽油库存下降、美元指数跌至近一年低位更加剧油价涨幅,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跳涨至今年最高。从3月中旬至今,油价已上涨约20%。以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水平计算,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上调的概率较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