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宁德时代、蜂巢能源、中创新航、亿纬锂能、欣旺达、瑞浦兰钧、捷威动力等动力电池厂商“大秀肌肉”,纷纷将自家最前沿的技术创新成果一一展示在世界级舞台的聚光灯下。
比如宁德时代的凝聚态电池、欣旺达的闪充电池、蜂巢能源的龙鳞甲电池及L系列短刀电池、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2.0、中创新航的顶流圆柱电池以及瑞浦兰钧的问顶电池等,在续航能力、安全性、充电速度、成本等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进步。
动力电池厂商越来越“卷”的背后,是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愈加激烈。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2023年3月,动力电池装车量位列前五名的动力电池厂商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4.95%、26.65%、10.28%、4.51%和3.86%。作为对比,在2021年3月,前五名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中创新航和国轩高科,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0.2%、12.5%、10.6%、6.4%和5.0%。
通过数据对比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正呈现“白热化”趋势,市场格局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二是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动力电池厂商紧追不舍,并对行业霸主宁德时代造成了局部威胁。
事实上,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已成为动力电池厂商的普遍共识。现阶段,动力电池行业正处于技术井喷期,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成熟以及规模化商用,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将迎来新一轮洗牌和重组。
1动力电池“阵痛”
最近几年,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一路狂飙,使得动力电池厂商获得了空前的关注热度。
两个原因让动力电池厂商备受关注:一方面,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走向;另一方面,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占据整车成本的40%至50%,动力电池厂商可以直接左右各家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产品力以及交付情况。
不过,眼下的动力电池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阵痛期”。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2023年3月,中国动力电池的产量和装车量分别为51.2GWh和27.8GWh,而一季度的产量和装车量分别为130.0GWh和65.9GWh。这意味着现阶段动力电池产量远远高于需求量,形成了供大于求的现象。
而造成动力电池供大于求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势出现了转折。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数据,2023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31.3万辆,同比增速为22.4%。作为对比,在2021年一季度和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分别为43.7万辆和107.0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302.9%和146.6%。
相较于此前的狂奔状态,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商的销量出现了疲软迹象,比如在2023年3月,哪吒汽车的交付量为10087辆,同比下滑16.1%;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为7002辆,同比下滑54.6%;零跑汽车的交付量为6172辆,同比下滑38.6%。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源于多重因素,但大致指向了两个层面:首先是经历了三年疫情的摧残后,消费者对于宏观环境普遍不再乐观,因而更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其次,由于特斯拉接连降价以及“国补”退坡,一部分消费者赶在2022年11月和12月提前锁定订单以享受国家最后的补贴,导致2023年的部分销量被提前透支。
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公开表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承受一定的压力,“一方面因为消费的提前释放,另一方面消费信心也需要时间修复。”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势出现转折,一个巨大的难题被掷于动力电池厂商的面前:如果降价,面临的成本压力将会陡增;如果不降价,又会面临库存积压、产能过剩的风险。
率先有所行动的是宁德时代。2023年2月,宁德时代推出了一个“锂矿返利”计划,该项计划只面向理想汽车、蔚来、华为、极氪汽车等多家战略客户,核心条款是:未来三年,一部分动力电池的碳酸锂价格以20万元/吨进行结算,与此同时,签署“锂矿返利”计划的厂商需要将约80%的电池采购量承锁定宁德时代。
尽管宁德时代董事长兼总经理曾毓群解释“锂矿返利”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推进、稳定与长期战略客户的沟通,但宁德时代实际上是采取了主动降价策略,不过,在打压了竞争对手的同时,也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即“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因此才急于与战略客户绑定产能。
针对宁德时代的“锂矿返利”计划,已有部分动力电池厂商进行“反击”。目前,蜂巢能源已推出10%降价计划,亿纬锂能明确表示将在利润上部分让利下游产业链,并且今年在动力电池方面不太追求更高的利润率。此外,国讯高科、欣旺达、孚能科技等也推行了原材料价格联动机制。
毋庸置疑的是,接下来,更激烈的竞争会在动力电池厂商之间展开,博弈将进一步加剧。
2动力电池之困何以破解?
技术创新是破解动力电池行业“阵痛期”的关键。
对于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是评估产品力的核心指标,甚至关乎一款车型的销量,但对于动力电池厂商而言,技术创新的意义更为重要,其本质上是一场残酷的生存之战。
动力电池厂商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背后,一方面是技术创新有利于带来更多的增量市场,而另一方面是最先创造出革命性技术的动力电池厂商,将会在新能源浪潮中占据先机,掌握主动权。
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材料创新,比如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固态电池;二是工艺创新,比如通过改变动力电池结构或形态来提升能量密度及安全性。
但在材料创新尚未取得突破际,动力电池厂商主要是针对动力电池结构等工艺进行创新,以提高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快充速度以及安全性。
比如宁德时代在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正式发布了凝聚态电池,其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兼具高比能和高安全特点,并可快速实现量产。
凝聚态电池聚合了包括超高比能正极、新型负极、隔离膜、工艺等一系列技术创新,使之既具有优秀的充放电性能,又具备高安全性能。
不过,对于凝聚态电池的技术原理,宁德时代释放的信息并不多,根据已给出的信息,是针对超高比能化学材料的电化学反应变化,采用了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构建微米级别自适应网状结构,调节链间相互作用力,在增强微观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电池动力学性能,提升锂离子运输效率。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凝聚态电池是开启宁德时代下一轮创新的里程碑。”
事实上,不只是宁德时代,欣旺达、蜂巢能源等二线动力电池厂商也已经意识到,想要改变现有的竞争格局,其实只剩下技术创新一条路可走。
在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欣旺达发布了全球首款超快充动力电池闪充电池,具备“超快充、欣安全、特耐用”等特点,可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需求,并且只需要10分钟即可将电量从20%充至80%,让充电速度媲美加油速度。
蜂巢能源也不遑多让。龙鳞甲电池是蜂巢能源全新一代高安全动力电池系统化解决方案,应用热电分离、空间功能集成设计等技术创新,实现了单体安全和系统安全的全面提升,在电池性能、制造效率和成本上体现出了更高的综合优势。
此外,亿纬锂能、瑞浦兰钧和中创新航分别展示了4695大圆柱电池、问顶电池和顶流圆柱电池,虽然技术路线不尽相同,但根本目的均在于针对多元化场景探索创新技术并做出差异化,以实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标。
3下一代电池何时到来?
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循环寿命以及更高的安全性是动力电池技术创新的终极方向,而作为终极方向的具象化产物,固态电池被寄予厚望。
相较于现有的动力电池,固态电池主要拥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安全性很高,液态电解质热分解温度与隔膜融化温度在160℃以下,而固态电解质热分解温度则超过了500℃,几乎不存在起火的安全隐患;二是能量密度显著提升,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理论值有望突破500Wh/kg;三是循环寿命大大提升,固态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几乎没有锂离子的消耗,能让固态电池的容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尽管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但固态电池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据液态电解质含量,固态电池的发展路径可分为液态、半固态、准固态和全固态,但由于暂时无法攻克原材料、设备和工艺上的难题,大多数动力电池厂商选择优先研发半固态电池,这不仅符合动力电池厂商对于商业化的追求,同时也更容易实现量产。
比如在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捷威动力首次展出了半固态电池。据悉,该半固态电池具有高比能、高安全、兼顾快充及循环性能,单体电芯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25℃循环大于2500次,具备25分钟快充能力等,目前已完成开发验证,具备量产条件。
同一时间,卫蓝新能源首席科学家李泓也表示,卫蓝新能源开发的高能量密度的混合固液动力电池今年将在湖州工厂开始大规模生产,目前比能量超过360Wh/kg,安全性明显提升。
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虽然看似遥远,但卡位战早已打响。早在2018年,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就开始了对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参与者包括汽车、动力电池和材料领域的23家企业和15所大学。
4月20日,韩国工业部表示,韩国政府及其头部动力电池厂商计划在2030年之前共同投资2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38亿元),以开发包括全固态电池在内的先进动力电池技术。
此外,在欧洲和美国也均已对全固态电池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指标和国家级的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发展全固态电池的意义深远,但其短板和现实问题也很明显,比如充放电效率很低、固态电解质难以轻薄化、原材料成本较高等等。
根据一些汽车厂商的量产时间表,全固态电池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时间约为2030年前后:丰田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日产计划在2028年正式投产全固态电池;宝马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应用固态电池的原型车,并于2030年前应用于量产车。
有一种观点认为,全固态电池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终极形态,同时也是动力电池行业中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和技术制高点,“全固态电池普及之日,就是燃油车退出历史舞台之时”。
但在下一代动力电池尚未量产之前,一边稳住动力电池业务的基本盘,一边不断探索创新技术,已成为动力电池厂商的共识。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早期红利基本消失殆尽,动力电池厂商已然迎来了需要拼刺刀的时候。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6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6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8.2GWh,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35.9%。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7GWh,占总装车量18.4%,环比增长2.0%,同比降低3.4%;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7.4GWh,占总装车量81.5%,环比增长1.9%,同
自2021产销量和装机量反超三元锂电池后,磷酸铁锂电池再次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据相关媒体报道,奔驰与吉利的合资品牌——smart电池项目定点花落蜂巢能源,蜂巢能源将在全球范围内向smart供货磷酸铁锂短刀电池。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除了smart以外,蜂巢能源也在接触一家头部跨国车企,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北极星储能获悉,7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6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29.2GWh,环比增长4.6%,同比增长51.4%。1-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697.3GWh,累计同比增长60.4%。销量方面:6月,我国
据外媒报道,韩国电池企业LG新能源,正在其波兰电池工厂,推进对46系大圆柱电池的投资建设。市场消息,近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将向6个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项目提供合计8.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63亿元)的资助金,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和韧性的工业基础转型。资料显示,上述资助金涉及的企业和项目
据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消息,欧盟将拨款8.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6亿元)发展电动汽车电池,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和韧性的工业基础转型。电池网注意到,2024年底,欧盟启动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4.2亿元)的“IF24Battery”计划,旨在推动电池技术发展和绿色工业体系建立。这笔资金来自欧盟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9日,豪鹏科技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固态电池战略聚焦消费电子需求痛点——在极致空间内实现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及长寿命等性能。主要面向AI+端侧新兴市场需求下的应用场景,此外兼顾如机器人、低空等领域需求。公司已完成高安全性半固态电池的验证,并已接
7月8日,以“融杭兴虞,智绘未来”为主题的2025上虞发展大会暨“杭州#x30FB;上虞周”主旨大会在杭州隆重召开。作为本次大会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浙江三径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三径科技”)与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正式签署“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系统研发生产制造项目”投资协议,一期投资1.54亿元,标志
近日,北京恩力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恩力动力”)与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均普智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此举标志着双方将围绕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核心的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建立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把握全球新能源产业升级的巨大机遇,并加速全球市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6日,在2025甘肃兰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上海经证实业集团投资21亿元的5GWh储能及动力钠离子电池项目签约落户。该项目将有力推动兰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北极星储能网讯: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四川省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2025年度)》,包括27个项目,规模合计3022.5MW/8240MWh。其中,从储能技术上看,清单涵盖压缩空气、固态电池、超级电容、钠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从申报单位上看,共有16家国有控股公司,包括华能、大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透露,近年持续关注固态电池材料的研发,目前已完成了多种固态/半固态电池适配材料的实验室试制,比如半固态电解质添加剂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高纯硫化锂、新型硅碳负极、单壁纳米管导电剂等。上述材料尚不具备规模化、工业化的生产能力,请投资者注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科力远透露,科力远在固态电池领域主要以研发生产核心零部件为主,当前以配合下游生产合作商开展干发电极的技术开发,目前干法电极的开发工作已完成阶段性的成功,将配合下游生产合作商推进下一步的实验工作。此前,科力远与中固时代、太行研究院就固态电池研发领域展开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支持企业建设新型电池及储能、充电设施、光伏、氢能、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中试生产线,对项目总投资额(不含土建)在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9日,豪鹏科技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固态电池战略聚焦消费电子需求痛点——在极致空间内实现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及长寿命等性能。主要面向AI+端侧新兴市场需求下的应用场景,此外兼顾如机器人、低空等领域需求。公司已完成高安全性半固态电池的验证,并已接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7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布2则广东华电汕尾大容量高安全的半固态锂电池#x2B;钠电池混合储能招标公告,该项目位于广东汕尾陆丰市。合计采购规模为200MW/400MWh。其中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高压级联全液冷储能系统195MW/390MWh;钠离子电池,低压组串式储
继四川省雅江市探矿取得进展后,湖南省郴州市也探获一超大型锂矿床。湖南省自然资源厅7月8日披露,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同时,该矿产伴生铷、钨、锡、铌、钽等多种战略矿产,均达中型以上规模。能源资源安全是关
近日,北京恩力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恩力动力”)与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均普智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此举标志着双方将围绕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核心的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建立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把握全球新能源产业升级的巨大机遇,并加速全球市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9日消息,广州车展奇瑞猎风概念车首发,搭载800V全固态电池。据了解,搭载的固态电池为鲲鹏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6分钟快充可续航1000公里,零下30度续航可达1500公里。据奇瑞官方消息,2026年装车,2027年大规模上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璞泰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披露业务布局情况。在半固态电解质膜方面,半固态电池生产仍需要采用湿法+涂覆的工艺,但工艺参数要求和技术难度更高,公司已有相应的技术和产能储备。公司产品在340Wh/kg高硅碳体系、400Wh/kg锂金属体系中,Ah级别电芯1C充电倍率循环已达到约500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西高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核电领域,公司大力开展研究开发,公司主导的核电领域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中机联行业鉴定,实现了核电领域的高压限流熔断器产品的技术突破。新能源领域,公司主要开展风电、光电、储能等新能源设备的检测业务,已建成7.5MW大容量光储变流器电性
在全球积极倡导绿色出行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2017年5月,金友集团锚定新能源浪潮,新能源汽车线缆事业部应运而生,正式叩响绿色出行领域的大门。金友集团新能源汽车线缆事业部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汇聚了一批行业内的顶尖人才,组建了专业
自2021产销量和装机量反超三元锂电池后,磷酸铁锂电池再次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据相关媒体报道,奔驰与吉利的合资品牌——smart电池项目定点花落蜂巢能源,蜂巢能源将在全球范围内向smart供货磷酸铁锂短刀电池。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除了smart以外,蜂巢能源也在接触一家头部跨国车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提出稳步构建布局合理、品质升级、技术先进的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服务品质和技术应用实现迭代升级。南方电网公司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最新消息!2025年1-6月,广东绿电交易电量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2%。绿电蹭蹭上涨的背后,为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普通人如何在“绿电”大风口下找到自己的参与方式?#x2193;#x2193;#x2193;新能源汽车,秒变充电宝让“绿电”更“稳”更“有力”除了正在建设的新能源储能站之外每辆新能源汽车都有
继4月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交能融合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再次携手此前十部门中的三部委,出台与交能融合相关细分领域的规划建设文件。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到写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零碳园区”已从概念走向现实。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探索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路径。3月3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
2025年7月9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大兴区政府”)、华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金租”)在广汽集团番禺总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广汽新能源汽车推广、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一体化基础设
2025年7月8日,贵州省贵阳市泉湖公园光储液冷超充示范站正式投运。场站部署了华为超快充设备,配置20把液冷超充枪,100把快充枪,提供120个超快充车位,将有效缓解贵阳新能源汽车出行充电焦虑。贵阳市泉湖公园光储液冷超充示范站上线仪式上,南方电网贵州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二级巡视员王玉萍在致辞中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7月10日,中汽协发布2025年6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其中显示,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其中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6.8万辆和132.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4%和26.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