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宁德时代、蜂巢能源、中创新航、亿纬锂能、欣旺达、瑞浦兰钧、捷威动力等动力电池厂商“大秀肌肉”,纷纷将自家最前沿的技术创新成果一一展示在世界级舞台的聚光灯下。
比如宁德时代的凝聚态电池、欣旺达的闪充电池、蜂巢能源的龙鳞甲电池及L系列短刀电池、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2.0、中创新航的顶流圆柱电池以及瑞浦兰钧的问顶电池等,在续航能力、安全性、充电速度、成本等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进步。
动力电池厂商越来越“卷”的背后,是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愈加激烈。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2023年3月,动力电池装车量位列前五名的动力电池厂商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4.95%、26.65%、10.28%、4.51%和3.86%。作为对比,在2021年3月,前五名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中创新航和国轩高科,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0.2%、12.5%、10.6%、6.4%和5.0%。
通过数据对比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正呈现“白热化”趋势,市场格局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二是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动力电池厂商紧追不舍,并对行业霸主宁德时代造成了局部威胁。
事实上,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已成为动力电池厂商的普遍共识。现阶段,动力电池行业正处于技术井喷期,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成熟以及规模化商用,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将迎来新一轮洗牌和重组。
1动力电池“阵痛”
最近几年,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一路狂飙,使得动力电池厂商获得了空前的关注热度。
两个原因让动力电池厂商备受关注:一方面,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走向;另一方面,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占据整车成本的40%至50%,动力电池厂商可以直接左右各家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产品力以及交付情况。
不过,眼下的动力电池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阵痛期”。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2023年3月,中国动力电池的产量和装车量分别为51.2GWh和27.8GWh,而一季度的产量和装车量分别为130.0GWh和65.9GWh。这意味着现阶段动力电池产量远远高于需求量,形成了供大于求的现象。
而造成动力电池供大于求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势出现了转折。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数据,2023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31.3万辆,同比增速为22.4%。作为对比,在2021年一季度和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分别为43.7万辆和107.0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302.9%和146.6%。
相较于此前的狂奔状态,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商的销量出现了疲软迹象,比如在2023年3月,哪吒汽车的交付量为10087辆,同比下滑16.1%;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为7002辆,同比下滑54.6%;零跑汽车的交付量为6172辆,同比下滑38.6%。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源于多重因素,但大致指向了两个层面:首先是经历了三年疫情的摧残后,消费者对于宏观环境普遍不再乐观,因而更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其次,由于特斯拉接连降价以及“国补”退坡,一部分消费者赶在2022年11月和12月提前锁定订单以享受国家最后的补贴,导致2023年的部分销量被提前透支。
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公开表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承受一定的压力,“一方面因为消费的提前释放,另一方面消费信心也需要时间修复。”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势出现转折,一个巨大的难题被掷于动力电池厂商的面前:如果降价,面临的成本压力将会陡增;如果不降价,又会面临库存积压、产能过剩的风险。
率先有所行动的是宁德时代。2023年2月,宁德时代推出了一个“锂矿返利”计划,该项计划只面向理想汽车、蔚来、华为、极氪汽车等多家战略客户,核心条款是:未来三年,一部分动力电池的碳酸锂价格以20万元/吨进行结算,与此同时,签署“锂矿返利”计划的厂商需要将约80%的电池采购量承锁定宁德时代。
尽管宁德时代董事长兼总经理曾毓群解释“锂矿返利”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推进、稳定与长期战略客户的沟通,但宁德时代实际上是采取了主动降价策略,不过,在打压了竞争对手的同时,也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即“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因此才急于与战略客户绑定产能。
针对宁德时代的“锂矿返利”计划,已有部分动力电池厂商进行“反击”。目前,蜂巢能源已推出10%降价计划,亿纬锂能明确表示将在利润上部分让利下游产业链,并且今年在动力电池方面不太追求更高的利润率。此外,国讯高科、欣旺达、孚能科技等也推行了原材料价格联动机制。
毋庸置疑的是,接下来,更激烈的竞争会在动力电池厂商之间展开,博弈将进一步加剧。
2动力电池之困何以破解?
技术创新是破解动力电池行业“阵痛期”的关键。
对于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是评估产品力的核心指标,甚至关乎一款车型的销量,但对于动力电池厂商而言,技术创新的意义更为重要,其本质上是一场残酷的生存之战。
动力电池厂商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背后,一方面是技术创新有利于带来更多的增量市场,而另一方面是最先创造出革命性技术的动力电池厂商,将会在新能源浪潮中占据先机,掌握主动权。
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材料创新,比如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固态电池;二是工艺创新,比如通过改变动力电池结构或形态来提升能量密度及安全性。
但在材料创新尚未取得突破际,动力电池厂商主要是针对动力电池结构等工艺进行创新,以提高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快充速度以及安全性。
比如宁德时代在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正式发布了凝聚态电池,其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兼具高比能和高安全特点,并可快速实现量产。
凝聚态电池聚合了包括超高比能正极、新型负极、隔离膜、工艺等一系列技术创新,使之既具有优秀的充放电性能,又具备高安全性能。
不过,对于凝聚态电池的技术原理,宁德时代释放的信息并不多,根据已给出的信息,是针对超高比能化学材料的电化学反应变化,采用了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构建微米级别自适应网状结构,调节链间相互作用力,在增强微观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电池动力学性能,提升锂离子运输效率。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凝聚态电池是开启宁德时代下一轮创新的里程碑。”
事实上,不只是宁德时代,欣旺达、蜂巢能源等二线动力电池厂商也已经意识到,想要改变现有的竞争格局,其实只剩下技术创新一条路可走。
在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欣旺达发布了全球首款超快充动力电池闪充电池,具备“超快充、欣安全、特耐用”等特点,可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需求,并且只需要10分钟即可将电量从20%充至80%,让充电速度媲美加油速度。
蜂巢能源也不遑多让。龙鳞甲电池是蜂巢能源全新一代高安全动力电池系统化解决方案,应用热电分离、空间功能集成设计等技术创新,实现了单体安全和系统安全的全面提升,在电池性能、制造效率和成本上体现出了更高的综合优势。
此外,亿纬锂能、瑞浦兰钧和中创新航分别展示了4695大圆柱电池、问顶电池和顶流圆柱电池,虽然技术路线不尽相同,但根本目的均在于针对多元化场景探索创新技术并做出差异化,以实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标。
3下一代电池何时到来?
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循环寿命以及更高的安全性是动力电池技术创新的终极方向,而作为终极方向的具象化产物,固态电池被寄予厚望。
相较于现有的动力电池,固态电池主要拥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安全性很高,液态电解质热分解温度与隔膜融化温度在160℃以下,而固态电解质热分解温度则超过了500℃,几乎不存在起火的安全隐患;二是能量密度显著提升,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理论值有望突破500Wh/kg;三是循环寿命大大提升,固态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几乎没有锂离子的消耗,能让固态电池的容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尽管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但固态电池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据液态电解质含量,固态电池的发展路径可分为液态、半固态、准固态和全固态,但由于暂时无法攻克原材料、设备和工艺上的难题,大多数动力电池厂商选择优先研发半固态电池,这不仅符合动力电池厂商对于商业化的追求,同时也更容易实现量产。
比如在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捷威动力首次展出了半固态电池。据悉,该半固态电池具有高比能、高安全、兼顾快充及循环性能,单体电芯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25℃循环大于2500次,具备25分钟快充能力等,目前已完成开发验证,具备量产条件。
同一时间,卫蓝新能源首席科学家李泓也表示,卫蓝新能源开发的高能量密度的混合固液动力电池今年将在湖州工厂开始大规模生产,目前比能量超过360Wh/kg,安全性明显提升。
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虽然看似遥远,但卡位战早已打响。早在2018年,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就开始了对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参与者包括汽车、动力电池和材料领域的23家企业和15所大学。
4月20日,韩国工业部表示,韩国政府及其头部动力电池厂商计划在2030年之前共同投资2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38亿元),以开发包括全固态电池在内的先进动力电池技术。
此外,在欧洲和美国也均已对全固态电池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指标和国家级的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发展全固态电池的意义深远,但其短板和现实问题也很明显,比如充放电效率很低、固态电解质难以轻薄化、原材料成本较高等等。
根据一些汽车厂商的量产时间表,全固态电池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时间约为2030年前后:丰田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日产计划在2028年正式投产全固态电池;宝马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应用固态电池的原型车,并于2030年前应用于量产车。
有一种观点认为,全固态电池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终极形态,同时也是动力电池行业中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和技术制高点,“全固态电池普及之日,就是燃油车退出历史舞台之时”。
但在下一代动力电池尚未量产之前,一边稳住动力电池业务的基本盘,一边不断探索创新技术,已成为动力电池厂商的共识。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早期红利基本消失殆尽,动力电池厂商已然迎来了需要拼刺刀的时候。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电动低空飞行领域开启“载人时代”,产业链企业正合力加速构建电动“飞天”大生态。近期,亿航智能及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终于“集齐”了产品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和运营合格证(OC),也即“低空四证”。至此,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7日,现代汽车因电动车海外需求走缓及美国加征进口车关税影响,计划再度暂停部分产线。据悉,该公司将自4月24日至30日,暂停位于蔚山厂区第1工厂第12产线的运作,该产线主要负责生产Ioniq5与Kona两款电动车。这是现代汽车今年以来第二次暂时停产电动车,先前2月已因全球EV需求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6日,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方正”)披露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购买福建省鹏鑫创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鑫创展”)持有的福建骏鹏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骏鹏通信”)60%股权。骏鹏通信由宁波方正实际控制人方永杰、王亚萍之
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近日,在特朗普关税冲击下,碳酸锂价格一举跌破7万元/吨,其中碳酸锂期货LC2505价格最低跌至6.8万元/吨。此前,高工锂电对于碳酸锂价格走势有过分析,随着下游去库存调整,以及上游原材料产能释放,碳酸锂价格呈现的波动性逐步收窄,旺季带动的涨幅也逐渐缩小。相比于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在绿色低碳领域,技术创新阶段。围绕退役动力电池、废塑料等资源循环方向,开展重大技术、装备和工艺研发,最高给予市财政资金500万元项目支持;围绕绿色氢能、前沿储能、碳捕
近日,南充市生态环境局拟对南充锂电绿色经济循环综合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并对基本情况予以公示。项目位于四川南充经济开发区,占地66680.07m2。项目主要从退役锂离子电池中提取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生产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碳酸锂、三元前驱体等高附加值产品。主要建设内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湖南中嶒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嶒能源)在吉林公主岭轻量化产业园内隆重举行了“吉林省公主岭市年产5GWh钛锂高能动力电池项目”开工暨签约仪式。公主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杜克远,中嶒能源副总经理林鑫伟代表双方签署电池项目补充协议,计划新增建设年产3GWh钛锂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储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储能电站安全事故频发,给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保障储能产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1年12月28日下达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国标委发〔2021〕37号),计划代号(20214450-Q-339)正式
4月15日,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公司控制权发生重大变更。公告内容显示,按照孚能科技于今年1月披露的与广东恒健工控新能源、广州工控集团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已完成过户登记。至此,广州工控集团正式成为孚能科技的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孚能
罕见,比亚迪“锁单”磷酸铁锂。丰元股份4月14日公告,全资子公司丰元锂能与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签订《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同意就2025~2028年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的采购、共同开发等事宜构建稳定、互信、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双方在新能源
日前,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公布,共1581个项目。北极星汇总环保项目如下:庐江县流域水环境治理及文旅开发项目合肥张洼净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安徽省合庐产业新城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肥东巡鹰年回收2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庐江浩悦生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巢湖市部分河流流域水环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7日,先惠技术披露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24.6亿元,上升0.6%;归母净利润为2.23亿元,上升458.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07亿元,上升601.9%;经营现金流净额为9.88亿元,增长1787.6%;EPS(全面摊薄)为1.7835元。其中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6.21亿元,同比下降8.6%;归母净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7日晚间,亿纬锂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亿纬锂能实现营业总收入486.15亿元,同比下降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76亿元,同比上升0.6%;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62亿元,同比增长14.76%。亿纬锂能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7日,德方纳米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现有产品纳米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正极材料及补锂增强剂等高性能辅助材料适用于固态电池体系。公司的补锂增强剂产品是固态和半固态电池的重要材料之一,目前已经在部分客户中实际应用,按照测算,固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对补锂剂的添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6日,西典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答电池连接器能否用在固态电池应用问题。西典新能表示,公司电池连接系统产品既可应用于液态电池,也可应用于固态电池。公司将持续关注固态电池领域新的市场拓展机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6日,华阳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持续跟踪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高度重视钠离子固态电池这一领域。公司结合实际情况,系统推进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布局,为未来市场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旗下北京电投绿通科技有限公司与德加能源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依托固态电池技术共同推进城市两轮车换电网络迭代升级。此次合作标志着新能源领域国家队与固态电池领军企业的强强联合。作为国家电投在城市能源服务的核心载体,电投绿通凭借集团全产业链资源优势,已构建覆盖广
随着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储能行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竞争。在产能优化与技术创新成为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之际,新政策如同一股清流,促使企业摒弃昔日以“价格战”为核心的竞争模式,转而聚焦于“价值竞争”的新赛道。高安全、长寿命的储能产品凭借卓越的性能与稳定的品质,正逐步成为市场的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6日,国轩高科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致力于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以应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公司已成功研发出车规级全固态成品电芯“金石电池”,预计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及装车测试,相关进展请关注公司公开披露信息。
4月15日,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公司控制权发生重大变更。公告内容显示,按照孚能科技于今年1月披露的与广东恒健工控新能源、广州工控集团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已完成过户登记。至此,广州工控集团正式成为孚能科技的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孚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天华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主要开展固态电池体系的关键电池材料及体系的开发与联合应用,包括:高比能高安全正极材料、氧化物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等关键材料开发,多材料体系匹配研究和电芯体系的综合设计、制造及应用等。富锂锰基等正极材料已经完成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4月10日,“懂车更懂你·2025上汽之夜”在黄浦江畔的上汽荣威·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正式举行。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在现场表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9400万用户的信赖与厚爱,汇聚成推动上汽“前行不已”的澎湃动力。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在现场透露,上汽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2025
芳源股份17日公告,决定终止投资不超过30亿元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并将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终止投资事项后办理后续芳源锂业注销等有关事项。公告称,该决定旨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不会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历时两年,战略性
4月18日,国新办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下一步将出台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三个行业新一轮的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陶青介绍,今年一季度,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日前,山西生态环境厅对国能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三期2×660MW煤电一体化扩建项目环评拟作出审批意见公示。国能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三期2×660MW煤电一体化扩建项位于忻州市河曲县西口镇,本次三期工程利用电厂二期工程北侧预留建设场地,建设2×660MW超超临界空冷凝气式汽轮发电机组,配套2×2100t/h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7日,先惠技术披露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24.6亿元,上升0.6%;归母净利润为2.23亿元,上升458.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07亿元,上升601.9%;经营现金流净额为9.88亿元,增长1787.6%;EPS(全面摊薄)为1.7835元。其中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6.21亿元,同比下降8.6%;归母净利
4月17日,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做好全省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接入广东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智能服务平台的通知。其中明确,全面推进全省公共充换电设施高质量接入。各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新能源汽车企业运营的公共充换电设施要按照新版《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智能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接口说明书》要求,全面实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广东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重点支持光伏产业、新型储能产业、氢能产业、智能电网产业。氢能产业中包含原材料(电解催化剂、电堆组件等)、制氢装备(电解槽、制氢站等)、氢储运装备、氢利用装备(加氢
近日,南充市生态环境局拟对南充锂电绿色经济循环综合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并对基本情况予以公示。项目位于四川南充经济开发区,占地66680.07m2。项目主要从退役锂离子电池中提取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生产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碳酸锂、三元前驱体等高附加值产品。主要建设内容
煤炭发展迎新“增长极”中煤协预计2028年前后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进入峰值平台期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举行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系统回顾了“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并对2025年煤炭市场走势进行分析研判。面对“十五五”
沧州明珠4月15日发布公告,收到控股股东河北沧州东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知函》,由于东塑集团和河北沧州交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能最终就本次交易方案所涉事项达成共识,目前双方已决定终止筹划本次交易事项。根据此前协议,东塑集团原计划转让11%股份并委托7.77%股份表决权,届时交控集团将成为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推进美丽丰台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显示,在蓝天保卫战2025年行动计划中,加快重点行业车新能源化,年底前完成研究制定快递车辆、轻型商超配送车辆新能源化工作方案。新增和更新的快递轻型配送车
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