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5年电改9号文发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工作正式启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2022年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把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提上日程,《意见》明确,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作者:张蓉)
当前形势
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整体情况
2021年新能源总体参与电力市场的比例为30%左右,2022年超过35%,各省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程度不同,市场化上网电量比例在15%~65%,其价格水平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新能源高占比的地区,参与电力市场后的价格普遍走低。
新能源参与市场情况复杂多样。目前新能源参与的市场类型主要包括电力市场、绿电市场、绿证市场、碳市场等;参与的市场形态包括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开展的交易品种有电力直接交易、发电权交易、合同转让交易、绿电交易等;交易方式上,存量带补贴项目以“保障性消纳+市场化交易”结合为主,其中“保障性消纳”部分电量执行批复电价;新增平(竞)价项目全电量参与电力市场,由市场形成价格。
新能源消纳情况
新能源持续快速增长超过用电需求增长。2017~2022年,近五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6.1%,同期电源装机年均增长7.52%,风电装机年均增长高达16.55%,而光伏装机年均增长高达32.18%,新增用电市场难以支撑各类电源,特别是新能源电力的快速增长。“双碳”背景下,我国明确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局部地区消纳压力增大,限电率升高。2022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预计弃风率3.8%,弃光率2.4%,均有所升高。经测算,2023年,预计弃风率7.7%,弃光率5.9%。冀北、冀南、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新疆、湖南、西藏、华北新能源弃风、弃光率将高于5%。
典型区域情况
甘肃(现货试点)
交易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甘肃风电保障小时数为200小时,光伏166小时,预计2023年保障小时数与2022年基本持平,新建项目无保障小时,全额参与市场交易。全电量在现货市场中实现。保障小时数内的基础电量和中长期交易电量均需带曲线申报电力,通过现货市场实现,电力市场从曾经的电量交易向电力交易转型,需要转变观念,根据市场情况统筹考虑基础和交易的比例。对交易策略要求高。由于市场化程度高,交易规则复杂,交易策略制定直接影响经营效益,制定科学的交易策略至关重要。
内蒙古(蒙西现货试点)
蒙西(现货试点):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保障小时逐年下调,2023年保障小时数:风电从1100小时下调至550小时,光伏由900小时下调至400小时。交易方式协商(包括协商、挂牌、跨省及电网代购)和竞价。2023年协商小时数:风电由400小时增至950小时,光伏由300小时增750小时;风电、光伏分别超出1500小时、1200小时的电量参与竞价交易。交易电价、协商小时数中,除电网代购部分价格略有下降,其他均与保障小时数的电价基本持平。竞价交易按照发电能力进行申报,可优先调度,竞价交易价格为55.7元/兆瓦时。现货交易导致电价整体降低。2022年6月起,蒙西开展现货连续结算运行,由于新能源区内中长期存在限价和带曲线签约的规定,超额收益时面临回收,而在降价交易或现货亏损时,又不能得到补偿。现货市场结算价格为新能源企业中长期交易电价的90%,新能源企业现货交易中整体降价约20元/兆瓦时。
蒙东:交易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蒙东风电保障小时数为1220小时(省内风电700小时,外送520小时),预计2023年风电保障小时为1200小时(省内风电800小时,外送400小时),同比下调20小时,超出保障及外送小时数的电量参与区内交易。交易形式上,2023年蒙东地区平价新能源项目不再与火电同台竞价。辅助服务分摊费用呈上升趋势。蒙东及东北地区2023年将新增新能源超过1000万千瓦,新投产的新能源机组将增加调峰需求。
山东(现货试点)
2022年,按照交易规则,新能源电站(不含扶贫光伏)按自愿原则参与中长期交易,按照风电、光伏典型发电曲线或自定义曲线,申报合同电量、价格。未参与中长期交易的新能源电站(不含扶贫光伏),按实际上网电量10%参与现货交易。按实际上网电量10%参与现货交易的方式为过渡模式,逐年扩大参与比例,在2030年前集中式新能源电站均实现全电量参与现货交易。参与中长期交易的新能源电站全电量参与现货交易;未参与中长期交易的新能源电站(不含扶贫光伏),按照实际上网电量10%参与现货交易,按交易价格结算,其余90%按照政府批复电价结算。2023年按照规则“集中式新能源场站自某月起全电量参与现货市场后,年内不得更改参与方式”。
山西(现货试点)
交易规模持续增加。2022年电力市场交易同比增加8%,优先省内交易,风电保障小时数约占发电利用小时数的20%,光伏保障小时数约占发电利用小时数的10%。全电量在现货市场中实现,保障小时数内的基础电量和中长期交易电量均需带曲线申报,通过现货市场实现,出现现货高电价时段,新能源为多结算高电价,会舍弃部分基数电量。对交易策略要求高。中长期合同均带曲线签约,存在结算高电价的机会和偏差考核的风险,对报价和预测要求高。辅助服务分摊费用呈上升趋势。2022年省内新能源装机占总装机的36.61%,新能源机组将增加调峰需求。
云南
新能源全电量参与交易。云南省新能源交易分枯平期和丰水期开展。2022年1~5月及11~12月(枯水期),风电、光伏全部电量为市场化电量,参与市场交易,按照交易实际成交价结算;2022年6~10月(丰水期)电量全额保障收购,电价按当月月度集中竞价交易成交均价结算。目前风电以大用户交易为主,不参与外送。
青海
新能源全电量参与交易。交易以省内大用户和外送为主,其中省内未开展现货交易,省间开展少量现货交易,跨省外送电价高于省内交易,积极争取参与高电价跨省区外送交易,统筹好量价组合,实现效益最优。由于青海新能源装机占比大,受制于网架结构和外送通道建设严重滞后,积极参与市场交易,可降低限电损失。
宁夏
交易规模大。2022年,宁夏风电保障小数311小时,光伏保障小时数228小时,其他均参与市场交易,2023年预计与2022年相当。交易形式上,主要以大用户交易和跨省区外送为主。外送交易活跃,2022年宁夏地区开展银东直流送山东、灵绍直流送浙江、昭沂直流送山东,外送华中、西南、西北其他省份等交易。2022年宁夏试点绿电交易,试点包括区内和外送绿电交易,成交电价较高。随着2023年平价项目陆续投产,区内绿电交易份额和价格都存在“双降”风险。
黑龙江
交易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风电保障小时数仅为404小时,同比降低810小时,大部分电量参与市场交易。2023年风电保障小时数预计与2022年持平。主要以中长期交易为主,少量现货试运行。强制风(光)火捆绑交易,即要求风(光伏)与火电进行捆绑参与大用户交易,交易比例逐年增加(1∶5变更为1∶4),由于火电交易电价上调20%,导致风电降价幅度增加。辅助服务分摊形势严峻。2023年,随着黑龙江风电平价项目大量投产,辅助服务市场进一步运行,预计风电辅助服务分摊存在升高风险。“资金池”政策倒逼基础电量结算。“资金池”政策为黑龙江省特有要求,超过保障小时数的,面临被“资金池”低价(年度交易中最低价格)收购的风险。
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
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风功率预测不准,签订中长期交易曲线风险大。现货模式下,中长期合同均带曲线签约,由于新能源出力具有波动性、间歇性,致使新能源发电出力曲线难以与用户的用电曲线匹配,特别是难以实现长周期的与用户曲线相匹配。差价合约执行和偏差考核,使得原本用以提前规避风险、平衡供需、稳定市场预期而设计的中长期交易已成为影响新能源发电企业盈亏的重要风险。
二是政策规则各不相同,交易策略需要“量体裁衣”。各省区新能源市场环境各不相同,在制定交易策略时结合当地电力市场建设情况,尤其是中长期交易灵活性、现货市场价格限制,以及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需要综合考虑中长期合约电量的分配比例、中长期月度执行情况、功率预测准确率及市场供需情况,确定年度、月度等各个交易周期的交易电量比例,制定对于价格风险、偏差风险的对冲策略,“一省一策”甚至“一场一策”,量体裁衣地制定交易策略。
三是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难以落实到位。对于新能源参与交易的省区,新能源实际利用小时数中,大部分电量属于低价市场化交易。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快速发展,出现类似情况的地区在逐步增加,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难以落实到位已成现实。例如,蒙西地区从2016年开始开展风电交易,保障小时数从1900小时下降至2022年的1100小时;甘肃地区2022年风电保障数小时仅为200 小时。
未来展望及思考
随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快,现货市场试点全面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的规模不断放开,中长期交易频次增加、品类增多,叠加辅助服务市场,电力交易愈加复杂多变,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需要转变观念,按照“一省(网)一策”更加全面、系统地统筹协调参与,实现效益最优。
加强政策研究,强化发电主体协同
新能源企业应高度重视政策与规则给公司经营带来的重大影响,善于在源头上有理有利、有力有节、持之以恒地积极争取有利于新能源的政策与规则,与行业协同争取发电效益,共同将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存在的相关问题向政府主管部门、电网公司反映,积极争取有利于新能源利益的政策和规则出台和修订。
转变观念,加强市场营销学习
随着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的规模扩大,新能源企业需要转变观念,提高应对市场的敏锐度和前瞻性,要不断深入参与市场,加强对相关政策和规则的学习,加强与新能源发电企业、市场用户及火电企业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市场,为交易决策提供充分依据;强化人员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熟练掌握交易知识、交易规则和交易技巧,通过多种方式综合提升营销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战本领。
加强技改投入,提高风功率预测准确性
加强风功率预测系统的建设,提高预测数据准确性,提高运行机组市场竞争能力。特别是在现货交易方面,新能源企业参与市场模式及电力曲线直接决定电价高低。现货运行过程中,要熟练掌握现货量价曲线对公司收益的影响,灵活运用天气预报,精准预测新能源功率,精细操作现货市场发电负荷,减少高价负现货电量、增加高价正现货电量;有效防范来自于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与电量偏差两个方面的市场风险。
加强绿证及绿电交易市场统筹运营
2023年2月1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享受中央政府补贴的绿电项目参与绿电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就进一步完善绿电交易机制和政策,稳妥推进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绿电项目参与绿电交易,更好地实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提出有关要求。随着有利于能源绿色消费的体制机制的建立,绿电市场运营机制逐步完善,新能源企业要加快布局开发绿电市场,积极储备绿电客户,统筹做好绿电、绿证销售工作,实现绿电的环境效益,推动新能源经营效益提升。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3年04期,作者单位: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指导下,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完成跨经营区电力交易核心功能建设及28项跨平台接口联调,实现市场注册、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及结算等全业务流程贯通,标志着我国跨经营区电力交易在技术层面实现了互联互通。为了推进此项工作,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981号建议的答复摘要。答复文件明确,“十四五”以来,能源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夯实能源工作法治保障体系。推动电力行业绿色发展法治保障,对于促进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制定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资源跨省跨区流动的“任督二脉”正式打通。想象一下,你住在A省,但你用的电可能来自B省甚至更远的地方。这就是跨电网经营区电力交易的魅力所在#x2014;#x2014;
7月14日,从浙江电力交易中心了解到,依托北京电力交易绿证平台,浙江成功购入省外绿证超1260万张,占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同期绿证成交总量的20%,位列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第一。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绿证既是可再生能源绿色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7月11日,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过渡期有关结算事项的通知》,规定6月1日至正式出台省级入市政策前过渡期电价政策。根据文件,6月1日前全容量投产的项目为存量项目,6月1日起(含)全容量投产的为增量项目。过渡期新能源存量项目继续执行现行价格政策及市场
当前至2030年是我国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坚定当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力军,全力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上半年,公司加快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扎实做好配
2025年3月5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现就《实施细则》制定背景、制定依据和过程、主要内容等方面解读如下。一、制定背景源网荷储一体化作为新能源消纳利用新模式,是构建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先后与深圳市好风光氢能科技公司、浙江阳明电力建设公司和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工程公司座谈并签署框架协议。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苏智雄出席并讲话。深圳市好风光氢能科技公司董事长王小成、浙江阳明电力建设公司副总经理陈建磊、广东省内蒙古商会执行会长郭晓东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5日,中国能建发布公告,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新签项目数量为10740个,新签合同额3864.6亿元。2025年上半年新签项目20273个,新签合同额7753.57亿元,同比增长4.98%。一、按业务类型统计注:1.传统能源业务包括火电、水电、输变电、核电等业务。2.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业务包括风电
2021年1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国能发监管规〔2021〕61号),首次提出增设爬坡和转动惯量辅助服务新品种。2024年3月,《山东电力爬坡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试行)》开始执行,标志着国内首个爬坡辅助服务市场在山东电网启动运行,爬坡辅助服务的价值开始得到量化补偿,这对于
7月14日,山东华电400MW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鲁东、鲁西200MW标段EPC+5年运维总承包批次评标结果公示。鲁东200MW标段评标结果排序1:正泰安能数字能源(浙江)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7400.120000万元,折合1.975元/W;排序2:日照国信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6968.162762万元,折合1.957元/W。鲁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积极响应“绿色希冀”行动号召,聚焦电能质量提升核心目标,7月15日,公司超高压输变电运检中心对张家口500kV变电站开展全面电能质量专项检查,以精准检测、协同共治筑牢区域电网电能质量根基,为新能源消纳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注入绿色动能。此次专项检查覆盖张家口500kV变电站所有
7月14日,国家电投浙江公司董事、代行董事长职责、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伍浩一行赴正泰杭州园区,围绕新能源产业及企业发展状况深入考察调研。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正泰集团董事、正泰新能源董事长陆川等热情接待。伍浩一行走进正泰创新体验中心,了解企业发展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证等,1个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
7月15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文件提出,2025年全省PM2.5浓度不高于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左右,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2%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目标。文件还提及,聚焦重点行业,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高质
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甘肃电力市场运营报告(2025年5月),5月,甘肃省内中长期市场化交易电量8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88%,均价215.79元/兆瓦时,同比下降20.99%,其中省内直接交易54.18亿千瓦时,代理购电15.95亿千瓦时;跨省区外送电量57.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25%,外购电量4.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136号文在各地落地后,分布式光伏参与市场交易的方式。要么是找代理商聚合,以量价双报的形式参与交易,要么是量价双不报,接受市场价格。如果选择了报量报价,那么全电量要参与到实时市场的竞价中。其中非机制电量根据各地细则要求,可以参与中长期和日前市场。细究这个接受市场价格的方式,还需要进
近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指导下,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完成跨经营区电力交易核心功能建设及28项跨平台接口联调,实现市场注册、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及结算等全业务流程贯通,标志着我国跨经营区电力交易在技术层面实现了互联互通。为了推进此项工作,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青海省能源局关于开展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工作的通知(青能运行〔2025〕128号)。青海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汇编(V4.0结算试运行稿)提到,现阶段,燃煤火电机组以“报量报价”的方式参与现货电能量市场;准入市场的新能源场站按照“报量报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青海省能源局关于开展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工作的通知(青能运行〔2025〕128号)。《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方案》提到,本次结算试运行时间为2025年7月16日至29日(2025年7月15日至28日分别组织7月16至29日的日前现货交易),7月1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4日,粤电力A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800万元至3600万元,同比下降96.01%-96.90%。业绩变动原因为2025年二季度,随着发电业务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恢复,新能源业务的经营贡献进一步提升,整体业绩环比一季度扭亏为盈。但今年上半年由于电力市场
7月14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公布第一百一十五批列入售电公司目录企业名单。2025年6月11日至2025年7月10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对22家售电公司市场准入申请材料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交易中心受理了群众对其中15家售电公司准入申请材料提出的异议。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
7月以来,华中区域持续晴热高温天气,用电负荷快速攀升,电力供需平衡紧张,华中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在7月7日达2.19亿千瓦,同比增长2.9%,今年首次创历史新高。截至10日,全网及四省用电负荷已累计7次创历史新高,河南、湖北、江西三省均两次创新高,分别达到8607、5612、3756万千瓦。华中省间电力互济交
近日,澳大利亚两项大型电池储能项目正式提交至《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审批,总储能规模达5.2GWh。两个项目分别由X-Elio与BIDEnergy主导开发,均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当地可再生能源电网的稳定性。300兆瓦/1200兆瓦时Canyonleigh电池储能项目该项目由西班牙可持续能源开发商X-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