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6月1日,2023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在京成功举办。本届年会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研究会联合主办,会议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推动发展绿色转型”为主题,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如何更好地推动能源革命、加快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邓建玲围绕“以系统观念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发表主旨演讲。
以下为发言内容整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截至2022年底,全国发电装机规模达25.6亿千瓦,人均装机规模达1.8千瓦,相比2012年翻了一番。同时,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超过12亿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9.7%提高到17.5%,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硅片、光伏组件产量分别占全球的96%、76%,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最大单机容量分别达到7兆瓦和16兆瓦。互联网+智慧能源、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氢能开发利用等新技术新产业快速迅猛发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实现“双碳”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全面落实“双碳”战略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这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科学谋划,有序推进。
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好四个目标。
一是安全,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底线思维,先立后破,推进化石能源有序减少和非化石能源可靠替代,提供充足可靠的能源电力供应。
二是高效,坚持节能优先、提高能效,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能源结构优化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以更低能耗和更小碳排放带来更大产出,推进电力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推动网源荷储互动融合。
三是清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四是低碳,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调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大力实施电能替代,打造深度低碳电力系统。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涉及多能源品种、多发展模式、多技术领域、多应用场景,必须坚持五个并举,不断优化发展路径。
一是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在西部、北部加快“沙戈荒”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在中东部地区积极发展分散式风电,加快发展屋顶光伏、建筑光伏一体化。
二是陆上海上并举,大力发展陆上新能源,加快发展海上风电,结合海上风电开发打造风能、氢能、海水淡化及海洋牧场集成的海上能源岛。
三是就地消纳与外送消纳并举,加强电网支撑,促进区域新能源就地消纳,创新调度运行和市场机制,提升跨省跨区通道利用效率,促进新能源全国范围消纳。
四是单品种开发与多品种互补并举。推动新能源与煤电优化组合,加强流域水电统筹规划,实现 “风光水储、风光火储、风光氢储”等一体化发展。
五是单一场景与综合场景并举,实施农光、牧光、渔光等互补,推动光伏与5G基站、大数据中心、电动汽车等融合发展。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涉及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关系我国能源发展全局,需要行业共同努力,在制度设计、战略规划、关键技术、市场机制、政策法规等一系列进行创新。包括加强制度设计、协同推进清洁能源发展、联合攻关关键技术、持续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等。
中国华能作为国内主要的发电集团,目前发电装机规模超过2.2亿千瓦,发电量占全国10%,是国内最大的民生供热企业。围绕“领跑中国电力、争创世界一流”的战略愿景,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发展目标,打造新能源、水电、核电三大支撑,大力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8000万千瓦,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9月26日,《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一书在京首发。本书出版发行,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生动实践,有助于社会各界更好地把握“双碳”目标下的未来发展趋势,汇聚起推动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9月26日,《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一书在京首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出席首发仪式并讲话。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智刚主持仪式。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蕴,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嵘出席仪式并讲话。辛保安、张智刚、王蕴、
9月26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和国网能源电力规划实验室西南分中心联合主办的能源电力“双碳”转型路径成果发布暨电力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研究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布了《中国电源发展分析报告2023》《中国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及
9月26日,《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出版发行,引发行业内外关注。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和深刻洞察能源电力发展趋势,深入分析研究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在新型电力系统领域的具体实践。作为国内外首
9月25日-27日,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办的“2023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在京召开。作为该组织的理事会员,日立能源将在本次盛会中展示加速未来电网转型的技术路径及创新解决方案,并与行业专家及各方代表共同探讨如何依托技术的创新与合作构建更清洁、更灵活及更安全的全球能源系统。本次大会以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9月21日发布《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其中提到,南方电网向香港输送100%清洁能源;对澳门输电能力提升30%。南方电网公司21日举行《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暨2023年社会责任日(国企开放日)活动。报告称,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该公司自1994年向香港送电,至2022年底累计突破3000亿千
9月19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一行赴沈阳拜会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双方就牢牢把握东北重要使命,携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助力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进行深入交
党的二十大深刻阐明了能源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坐标和定位,全面部署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能源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路径。国家能源局党组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高度重视、统筹谋划、精心部署。作为国家能源局派驻西北区域的监管机构,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深入学习宣
“双碳”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内容和重要载体。然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无法孤立完成。“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由于新能源的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特点,对电网稳定运行提出巨大挑战。因此,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应积极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高温天气随之带来能源需求的激增,全国日调度发电量三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301.71亿千瓦时,较去年峰值高出15.11亿千瓦时。季节性、时段性的用电需求使能源保供面临严峻的考验,天然气在我国迎峰度夏的关键时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平稳天然气产输同增上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保障世界能源安全和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2022年,全球有60多个国家超过10%的发电量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33.72亿千瓦。新增装机容量达2.95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83%,增长率9.6%。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新
9月21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在西宁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前,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拜会了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双方就深化能源电力产业合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才让太,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朱向峰,省政
中国人民银行9月27日发布消息称,要持续用力、乘势而上,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加快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近日召开2023年第
9月25日,中国电建清洁能源基础设施REITs获得证监会和上交所正式受理。本项目基础资产是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五一桥水电站,装机规模13.7万千瓦,将成为国内首单水电公募REITs、四川省首单公募REITs。世界水电看中国,中国水电看电建。中国电建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既是我国水电工程的主要建设者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环境保护到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在不断进步。三峡人与时代同行,以越来越坚定的步伐,诠释着三峡集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题中要义,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一边是加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一边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9月27日,上海电力发布《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8月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根据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8月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2128.26万千瓦,清洁能源占装机规模的53.73%,其中:煤电984.80万千瓦、占比46.27%,气电287.52万千瓦、占比13.51%,风电392.41万千瓦、占比18.4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中广核老挝北部互联互通清洁能源基地项目取得重要里程碑!9月16日至17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中广核能源国际下属老挝公司与老挝政府签署了老挝北部互联互通清洁能源基地项目一期工程项目开发协议(PDA),标志着中广核能源国际正式取得
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C的道路已经缩小,但清洁能源的增长使其保持开放2023年9月26日国际能源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净零路线图更新显示,在更强有力的国际合作的支持下,更大的雄心和实施对于实现气候目标至关重要根据新版国际能源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净零路线图,由于关键清洁能源技术的创纪录增长,推动
我国首次将在运的交流输电线路改造为直流输电线路,我们为什么要对已有线路进行改造?这个工程的必要性又在哪里呢?一起来了解。长江以北,新能源正在迅猛发展,全省几乎所有的风电和超过6成的光伏发电从这里送出。长江以南则是经济重镇,每天的用电量超过11亿度,占全省的57%。苏北富集电力送至苏南消
9月21日至22日,在中秋、国庆双节到来之际,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深入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本部和所属海南事业部竞价光伏电站、直岗拉卡水电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
9月18日至22日,华电集团公司外部董事王琳、张雅林、陈元先、章更生一行以清洁能源大基地建设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主题,先后赴内蒙古、甘肃区域调研,深入基层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绿色发展战略、改革创新、党的建设等方面工作情况,并与干部员工开展交流座谈。集团公司外部董事对公司内
9月19日,临沂2023年秋季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暨政银企推介会在沂河新区召开。会上,华能集团山东分公司与沂河新区管委会、福建大明光福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签署《大明光福临沂产业园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华能将参与临沂市能源供应保障、结构优化、绿色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国家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的通知,全省列入2023年国家工业节能监察计划的37家企业,一是开展重点行业能耗专项监察,对全省石化、玻璃、建材、制浆造纸等行业企业,开展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以及电机、风机、空压机、泵、变压器等产品设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发布《北京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坚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科学把握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体性,强化目标、领域、任务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绿色低碳县城试点创建工作的通知,遴选部分有条件、有积极性的县城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因地制宜实施一批人居环境改善、城市功能完善、绿色建筑、绿色建造、清洁能源利用等建设项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组织开展绿色低碳县城试点创建工作的通知各市住房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调整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告(征求意见稿)》,厦门市行政区全辖区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关于调整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告(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部署,持续改善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福建省
9月18日至22日,华电集团公司外部董事王琳、张雅林、陈元先、章更生一行以清洁能源大基地建设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主题,先后赴内蒙古、甘肃区域调研,深入基层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绿色发展战略、改革创新、党的建设等方面工作情况,并与干部员工开展交流座谈。集团公司外部董事对公司内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9月22日,湖州市吴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吴兴区居民生活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重点实施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扩大绿色产品服务新供给、建设绿色低碳新城乡、创建绿色生活示范试点等四大行动。关于印发《吴兴区居民生活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高新
近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能源局联合印发了云南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做好碳达峰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云南省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建设,稳妥推动云南省能源领域碳达峰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八个具
9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主持召开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会议强调,要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统筹推进重点行业碳达峰,加快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和推广,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做好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等废旧资源回收利用。要进一步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
攀枝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征求《攀枝花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意见建议的通知,目标到2025年城乡建设领域直接碳排放达到峰值;间接碳排放控制成效显著;建筑节能水平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用能结构和方式更加优化,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进一步提高;打造零碳建筑示
烟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示2023年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烟台海上浮式光伏试验检验中心项目等11个项目入选。2023年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公示根据《烟台市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及《烟台市2023年度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资金申报指南》有关规定,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财政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