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第30届东盟可再生能源专项工作组及系列会议于2023年5月3日至5日在老挝万象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马来西亚天然资源环境及气候变化部、老挝能源矿产部、东盟秘书处和东盟能源中心共同主办,是东盟国际合作机制下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工作层会议。本次会议包括第三届东盟可再生能源长期路线图专项会议、东盟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潜力专题会议、东盟电动车辆战略融入东盟生物燃料路线专项会议等三个专题研讨会,会议期间东盟成员国和其他利益攸关方围绕东盟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区域实现能源低碳转型目标展开讨论。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团队参加了本次会议,为了帮助大家深入了解相关信息,在此与大家分享一手新鲜消息。
论坛期间,菲律宾能源部介绍了菲律宾海风发展规划和最新进展。
01 菲律宾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菲律宾计划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展低碳能源转型,加快和扩大本土能源资源的开发,为菲律宾人民提供可及和可负担的能源。发展目标包括:
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在总发电中占比35%,2040年在总发电占比50%。
为实现以上目标,将重点开展以下4项工作:
石油产品生产和燃油发电能源消耗降低5%
电动车辆保有量在陆上车辆总保有量中占比10%,探索更多全新高效的技术
在产业链中采用先进、可实施的信息和通讯技术
建立弹性、抗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
02 菲律宾海上风电发展规划
2022年4月,菲律宾能源部和世界银行联合发布《菲律宾海上风电发展路线图》,计划开发菲律宾1.78亿千瓦的海上风电资源(固定式0.18亿千瓦,漂浮式1.6亿千瓦),支持菲律宾可再生能源转型。菲律宾能源部及世界银行研究确立了几个潜在的海上风电发展区,包括吕宋岛西北部(200-500万千瓦的漂浮式海风)、马尼拉(0-300万千瓦的固定式和漂浮式海风)、民都洛岛北部(300-1000万千瓦的漂浮式海风)、民都洛岛南部(2000-3600万千瓦的漂浮式海风)、吉马拉斯海峡(0-100万千瓦的固定式海风)和内格罗斯岛西部(200-300万千瓦的漂浮式海风)。
(1)菲律宾海风开发四阶段
1.2022年目标设立阶段:制定2050年发展愿景和传输网络愿景,以及2030和2040目标(根据路线图,在高增长情境下,2040年菲律宾海上风电开发量将达到2100万千瓦,在总发电量中占比21%;在低增长情境下下,2040海上风电开发量达到3000万千瓦,占菲总发电量的3%。)
2.2022-2023年框架搭建阶段:规划海风开发空间和区域,设计租赁许可、拍卖程序,在利益攸关者间开展能力建设,建设政府—行业工作组。
3.2022-2028年首批项目开发和安装阶段:开展项目的设计、租赁、拍卖和建设
4.2025-2035年建设长期基础设施阶段:建设输送线路、港口、供应链和海风送出管线等
截止2023年5月初,能源部已经授权了63份海上风电合同,总装机达4992.8万千瓦,主要分散在吕宋岛西北部、马尼拉西部、民都洛岛北部和南部和内格罗斯岛西部,主要开展前期海上风电数据收集、申报审批程序和影响评估研究等相关工作。除此之外,还有7份海上风电项目正在进行合同申请。
(2)菲律宾正在开展的海风项目
海洋空间规划(MSP)
该项目旨在为菲律宾打造一个空间规划工具,促进海上风电和其他海洋能源资源的开发,减少不确定性,避免潜在的社会环境冲突。
海风项目准许许可
该项目将支持在菲律宾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最佳做法的高效的海风项目许可程序
由“能源转型伙伴关系”通过能源转型理事会的快速反应机制提供资金
完成概念文件和职权范围的制定
“能源转型伙伴关系”正在筛选顾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来自苏格兰的波浪能技术公司WaveEnergyScotland(WES)开始在爱丁堡大学的FloWave水池中进行一系列浮式风电和波浪能结合的测试。测试海况基于苏格兰西海岸外的海域模拟,这也是2022年年初苏格兰首次海上风电招标中确定的10个漂浮式风电项目场址所在的海域,拥有非常丰富的波浪能资源。这套风电-
9月25日,国内首个近海深水区风电运维养殖综合平台——“华电泓胜一号”在广东省阳江市开工建设。据悉,该平台是一种新型抗风浪由清洁能源驱动的智能化深远海养殖、风电运维综合装备,采用海工平台半潜式结构设计,四角锚泊定位,具有良好的抗台能力。搭载小型风机、光伏发电、储能模块实现多能互补的
2023年9月22日,上海电气日立能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地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宝昌路562号2层202室,法定代表人为陈术宇。新成立的上海电气日立能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经营方位涵盖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专业设计服务;工业工程设计服务;工程管理服务;采购代理服务;货物进出口;海上风电相关装备销
9月14日,由龙源电力负责开发建设的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在浙江舟山成功下水,拖航驶向福建平潭,为项目如期建成投产奠定基础。该项目是深远海漂浮式风电与渔业养殖一体化设计概念在世界范围内的首次创新实践,其中漂浮式基础设计建造是项目关键环节。自项目立项实施以来,该公司
近日,从国华半岛南U2场址海上风电项目现场传来消息,大烨新能源“锦华01”、“锦华02”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继8.5MW风机首吊取得圆满成功后,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13台风机的安装作业任务!“锦华01”、“锦华02”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吊装高度甲板上132.6m,最大吊装能力可覆盖13.6MW机型,并拥有自升降、自
9月24日,龙源电力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顺利完成叶片吊装,并拖航驶向莆田南日岛海上风电场水域。该项目是深远海漂浮式风电与渔业养殖一体化设计概念在世界范围内的首次创新实践。自项目立项实施以来,龙源电力联合设计施工单位以及国内知名高校建立浮式基础设计研发团队,综合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2日,福建省福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聚焦储能变流器及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积极探索通过充电站实现电动汽车和电网之间能源互动的技术系统,率先构建储能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互利共生生态圈。此外还提到,推动成立电化学实验室,研究突破
9月14日,由龙源电力负责开发建设的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在浙江舟山成功下水,拖航驶向福建平潭,为项目如期建成投产奠定基础。该项目是深远海漂浮式风电与渔业养殖一体化设计概念在世界范围内的首次创新实践,其中漂浮式基础设计建造是项目关键环节。自项目立项实施以来,该公司
9月17日,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南宁举行。借力东博会“东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以下简称钦州港片区)成功签约21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59.5亿元人民币,涵盖纸业、化工新材料、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燕窝生产加工等产业。其中,风电装备产业是钦州港片区重点发展
9月20日上午,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洛阳双瑞年产120万千瓦渤中大型海上风电叶片项目钢结构封顶工作完成。洛阳双瑞年产120万千瓦渤中大型海上风电叶片项目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推进的重点推进的项目之一,项目由中建八局(东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占地面积23万平米,项目建成后可满足4条16
近日,美国HornblowerMarine将一艘渔船改造成了海上风电人员转运船(CTV),用于美国首个商业化海上风电项目Vineyard的施工和运维。这艘原名为“NiceDayToo”的渔船长50英尺,改造后重新命名为“Capt.LesEldridge”。改造的内容包括:在甲板上设置吊装和堆货区域、增加必要的安全系统、增大驾驶室窗户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9月28日,国能康平发电有限公司柳树屯200MW风电项目开工仪式。据悉,该项目工程建设规模为200MW,工程投资超过14亿元,安装43台单机容量为4550千瓦和1台单机容量为4350千瓦的风电机组,每年可输出超过6.5亿千瓦时绿色电能,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9.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4.3万吨。
近年来,酒泉积极抢抓“双碳”重大机遇,认真贯彻全省强工业行动推进大会精神,依托丰富的风光电资源禀赋和良好的区位优势,按照“基地化推进、大电网外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坚持资源换产业,整体打捆配置,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条现代化攻坚战,新能源产业发展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20年
9月25日,遵义市政府与三一重能联合主办的“山地区域风电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市副市长李旭、三一重能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洪勇出席会议并致辞。会上,三一重能技术专家同与会嘉宾围绕“山地区域风电发展”话题,从机组设计、风电场运营、山地风电整体解决方案、风场EPC建设等角度进行了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9月28日,上纬新材发布《上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愿披露关于对外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的公告》。根据公告显示,为加强上纬新材在风电叶片、主机回收和相关再生材料制品制造能力,丰富再生材料制品及风电领域复材回收服务产品品类,拓展风电产业复材回收服务、再生材料制品制造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3年09月26日,巴彦淖尔湘临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志强,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股权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三一重能全资持股。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9月28日,上海电力发布《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购塞尔维亚BlackPeak风电项目的进展公告》。根据公告显示,近日,上海电力能源发展(香港)有限公司已完成塞尔维亚BlackPeak风电项目的股权转让协议签署。项目预计于2023年第四季度开工,2025年实现商运,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约4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8日,特变电工公告称,拟总投资108261.32万元,投建甘肃张掖市甘州区平山湖200MW风电并配套储能项目,其中配套30MW/120MWh储能系统。特变电工表示,为抢抓市场机遇,加快风力资源的开发,公司控股公司张掖市甘州区甘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平山湖200MW风电储能项目,项目总投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9月26日,大唐重庆黔江区麒麟二期风电项目开工。据悉,该项目拟安装9台单机容量为5.5MW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49.5MW,年上网电量为8734.98万kWh,项目建设工期为12个月,计划2024年10月建成投运。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现将2023年8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如下。*蒙东地区监测结果包含锡盟特高压外送配套新能源利用情况。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9月26日,明阳智能发布第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经公司董事会审议:同意选举张传卫先生为公司董事长及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选举葛长新先生为公司副董事长。同意聘任张传卫先生为公司首席执行官(总经理)。同意聘任张启应先生为公司智造业务线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同意聘任
2023年9月25日,国能龙源射阳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核准,这是公司今年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该项目是龙源电力核准的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是江苏省核准的第一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也是江苏省“十四五”期间核准的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项目的核准标志着龙源电力在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方面又迈出
9月26日,《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一书在京首发。本书出版发行,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生动实践,有助于社会各界更好地把握“双碳”目标下的未来发展趋势,汇聚起推动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编者按】随着全球化和能源相互依赖程度的日益加深,能源问题研究越来越需要国际化视野和前瞻性格局。为此,《中国电力》公众号联合国网能源院智库运营分析小组成员王龙丰、张佳颖、朱瑞、刘键烨、程佳旭、冯君淑,共同开设了“国际智库跟踪”栏目,旨在分享能源智库的最新研究成果,持续跟踪世界能源
杜敏在9月15日举行的经研论电·2023年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发展研讨会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吴冰指出,要坚持系统思维,聚焦需要突破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需要探索的管理模式、政策机制,加快取得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际成果。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对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大势的准确把握,也是对电力系
9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经济形势和政策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出席,丛亮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为发布会部分图文实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8月份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能源行业需要不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做好新型清洁能源的“加法”和传统高碳排放产业的“减法”,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保持良好势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3.8亿千瓦。截至2022年底,全
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服务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守护好祖国亮丽山河,能源行业拥有极大的可操作性与巨大的腾挪空间。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目标,能源行业是主战场。在这个主战场上,传统能源是过去和现在的“压舱石”,非化石能源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注定需要统筹好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保障世界能源安全和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2022年,全球有60多个国家超过10%的发电量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33.72亿千瓦。新增装机容量达2.95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83%,增长率9.6%。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新
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致力于为各合作国提供跨国跨区域联网、高压交直流输电、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新能源及其接入等领域一体化解决方案。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回顾过去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全球经济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进世
在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2023年9月17日,南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尊敬的各国领导人,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绿城”南宁,出席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10天
我国正在深化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虚拟电厂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目前,多个省市已开启虚拟电厂试点建设及运营,并出台配套政策文件。但虚拟电厂在我国处于发展初期,其概念内涵、技术特性、运营模式等尚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造成部分
以长时储能+新能源的技术路线,可以更大规模的去替代CCUS+化石能源+新能源的技术路线。——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系统所前瞻室副主任王铁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储能网2023年9月11-12日于宁夏银川举办“2023储能市场化创新应用论坛”。会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系统所前瞻室副主任王铁柱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