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报告正文

【超级干货】报考西安交大电气工程学院必备!速看→

2023-06-16 15:29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电力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目前,正值2023年高考,北极星电力网作为行业作为电力行业垂直媒体,为大家准备了知名电力高校报考系列,包含高校校史、地位,王牌专业等全面介绍,供大家了解收藏。

相关阅读:

【超级干货】报考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必备!速看→

【超级干货】报考华北电力大学必备!速看→

【超级干货】报考清华大学电机系必备!速看→

西安交通大学,简称“西安交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陕西省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是我国电气工程学科的发轫之地,拥有114年办学历史。学院主体学科电气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的A+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同时涵盖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一流学科,是我国学科设置最齐全的电气学院。

北极星电力网梳理了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简介、历史沿革、科研机构以及专业介绍,以飨读者,整理如下:

学院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08年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的电机专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创办最早的电工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二级学科设置最为齐全。百年沧桑,春华秋实,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今天已成为我国电气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和研究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院目前主体学科为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并涵盖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拥有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特种电气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智能电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先进电网与装备可靠性及寿命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智能电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智能电网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高压放电与等离子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高电压大电流测试技术及装备工程实验室等。学院现有教职工203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陕西省创新团队1个、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2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全国处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学院坚持“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优良传统,努力建立专业知识和技能完善的国际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在校本科生1781名,各类研究生2060名,其中博士生345名、全日制工学硕士、工程硕士857人、工程硕士824人、外国留学生34名。以江泽民、蒋正华、郑南宁、雷清泉、程时杰、邱爱慈、王锡凡等为代表的万余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为学校、学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历届毕业生中有30位成为两院院士,特别是迁校以来,已有8名毕业生成为两院院士。

学院拥有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优秀教材4部;陕西省精品课程3门、陕西省教学成果奖30项、省部级优秀教材11部。学院还是教育部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也是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的组长单位。

学院以国家重大需求及国际学科前沿为导向,保持了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的优势地位,在此基础上凝练出了电工材料与电气绝缘,先进电力设备,脉冲大电流放电等离子及应用,先进电力系统,电磁环境、效应及安全等五个学科方向,不仅服务于电力设备制造、特高压和智能电网的建设,而且向国防、空间、深海等国家重点领域延伸。制订的33个特高压技术规范和均压降噪技术等已应用于超特高压交直流试验示范工程;提出分频输电的全新并网方式;率先提出并研究智能化电器,并开展了电气设备环境友好的前瞻性研究。2000年至今,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省部级奖35项。近5年承担国家及企业研发课题近千项,发表SCI论文515篇,EI论文830篇,出版专著及教材55部,授权发明专利169项。

学院国际学术交流活跃,学科建设日益国际化。近5年主办了国际会议8个,发起IEEE系列及其他国际会议3个。成立了由英、美、法、日等国学者组成的电气工程学科国际学术委员会。多次举办教育部西部研究生精品课程大讲堂,邀请数十名国际顶尖专家授课,学员千余人。目前,学院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和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双博士学位项目,与法国高等电力学院和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双硕士项目,开设了硕士留学生班,学生来自10余个国家。

历史沿革

一、学科初创(1908——1927)

早在1908年,交大开始创办了电机科,下分电力工程科和电信两门,学制为三年。1910年就聘请谢尔顿(美籍)任电机科科长,并建造电机实验室,后又增聘请汤姆生为教授,为以后的电机学科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1917年电机专科改为四年制。至1921年秋又将有线电门与无线电门合并为电信工程门。次年称电机工程科,1927年由张廷金任科长。

二、电机学院(1928——1936)

1928年秋,电机科改称为电机工程学院,张廷金改任院长,仍设电力、电信两门。

三、抗战时期(1937——1945)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交大迁至重庆,1938年成立工学院,电机工程学院改称电机工程系,由许乃渡教授任系主任,上海留一部分师生借复旦大学校舍继续复科,改称南洋大学。

四、迎接解放(1945——1949)

1945年抗战胜利,次年我校复员迁回上海,电机工程系将电力门和电信工程门改称为组。钟兆琳教授兼任系主任,同时加强了师资力量,抗战期间教学设备所遭受的损失,亦逐步有所恢复。

五、内迁西安(1949——1966)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同济大学,泸江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及上海工专等五校的电机系并入我校,同时吸取苏联的教学经验,设置新的系科和新的专业,电机工程系分为三个系:(一)电工器材制造系,设四年的电机与电器专业,并附设二年制的电机制造专修科。钟兆琳教授任系主任,程福秀教授任副系主任,教授有许应期,陈季旦,归绍升,刘美荫等主讲专业课;(二)电力工程系,设四年制的发电厂专业和输配电及工业企业电气化两个专修课。朱麟五教授任系主任,严峻教授任副主任,教授有张钟俊、单基乾、徐开源等; (三)电讯工程系设市内电话专业和长途电讯专业。周玉昆教授任系主任。还根据教学需要成立了电工原理及电工学两个教研室,分别由黄席椿教授和袁旦庆副教授担任教研室主任。各专业确定了培养目标,制订了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加强了专业技术基础课、实验、生产实习和毕业计划等教学环节,使培养的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更能适应我国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1953年电工器材制造系在陈季旦教授主持下增设四年制的电气绝缘与电缆技术专业,在苏联曼特洛夫专家指导下,培养师资,筹建实验室,为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新的专业设置,为了配合教学实验的要求,除原有的电机实验室外,又相继筹建了工业企业电气化、发配电、电器、电机制造等专业实验室,基本上能按各专业课要求开出实验课。

1954年各专业改为五年制。

1956年电力工程系将发电厂及输配电两专业合并为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并增设高电压技术专业,筹建高压实验室,停办发电厂及工企两专修科;电工器材制造系停办了电机制造专修科,而电讯工程系并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同年,经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迁至西安。

1957年电工器材制造系和电力工程系及其所有专业大部分教职工及设备迁至西安,同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国务院又决定我校分设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同年,西安动力学院电力系并入西安部分的电力工程系,严峻任第一系主任,桂栖璜任第二系主任。而上海造船学院和南洋工学院的电机系并入上海的电工器材制造系。

1958年西安部分电工器材制造系将电机与电器专业划分为电机专业和电器专业;电力工程系增设发配电专修科。由于电工器材制造系与电力工程系的各专业间学科互相渗透,关系甚为密切,为了使教学和科研更有机地配合,同年十月这两个系合并为电机工程系,由钟兆琳任第一系主任,严峻任系主任,王绍先,蒋大宗先后任副系主任,设置以下六个专业:电机、电器、电气绝缘与电缆技术、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工业企业电气化,同时还设有二年制的发配电专修科;新建和扩建了六个专业实验室和电工原理、电工学二个基础课实验室,其规模和实验设备已相当完备,为教学科研提供良好的条件。

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分别独立建校,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

1962年根据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成立了独立的绝缘研究室,也是原高等教育部直属18个专门研究室之一。

从1949年至1965年,这一阶段为我系稳定与发展的时期。

六、文革十年(1966——1976)

1966年6月,“文革”的风暴冲击了教育战线,在当时的动乱形势下,我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处于停顿状态,各专业停止招生。直到1970年我系举办了一期“七二一电机试点班”,学制为二年。1972年到1976年我系各专业招收工农兵大学生,学制为三年。

七、巨大发展(1977——1993)

1977年起全国高等院校恢复统一招生制度。在此期间,潘季任系主任

1978年,学校决定电机工程系改称为电气工程系。1982年,钟兆琳,严峻为名誉系主任,刘子玉任系主任,戴景辰、马乃祥任副系主任,1984年励庆孚、薛均义、刘正兴任副系主任。

1983年学校决定在我系筹建电气测量与仪表专业,同年开始招收电测专修班,1987年正式招收本科生,198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了电磁测量与仪表专业。

1991年薛均义任系主任,张文元、王惠明、王建华任副系主任,1993年12月30日在电气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电气工程学院,薛均义任院长,张文元、王惠明任副院长,设置有四个系;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系、电气绝缘与高电压工程系、电力工程系、工业自动化系;2个技术基础教研室:电工原理、电工学、并设有电气绝缘研究所、电气自动化研究所、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专业实验室及电气技术工程公司。

从1949年至1995年计有47届毕业生共13514人,其中博士生57人,硕士生692人,本科生11425人,各类专科生1340人,这与解放前的38年毕业生人数相比增加了11.8倍多。其中成就卓著者很多,如为我 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沈辛荪、李义恢、“863”人工智能机器人研究的首席专家蒋新松,国家级优秀企业家袁彰、董俊凯、张元楷、张有琨、韦国清,济南市十佳青年傅春刚等,还有不少人担任着政府机关、研究单位、工矿企业的领导职务,有的是专家学者,总工程师和技术骨干,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发挥出才能,贡献出力量。另外,我院1982年高压专业毕业生刘奕路(留美 学者于1994年荣膺”美国杰出教师总统奖“,本项奖表彰在科学工程研究和教学上同时做出贡献的杰出教师和工程师,是美国学术界最高荣誉。

八、新的篇章(1993——)

以“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为内涵的“211工程”,是我国一项跨世纪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以此带动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校进入“211工程“建设,为学院在本世纪内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作为我国高校同类学科中专业设置最齐全,实力最雄厚的电气学院负有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学院将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团结奋斗,面向21世纪把学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水平学院。

科研机构

1.png

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是强弱电并重,电气工程与信息电子相融,软件与硬件兼备,装置与系统结合,培养从事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科学技术与管理人才。

培养理念:

“厚基础、宽口径、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

开放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科学技术与管理人才

造就基础理论扎实、创新意识突出、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领军型卓越人才

专业实力:

初创于1908年,我国高等教育创办最早、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的电工学科。

2007年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获A+学科,ESI全球前1%学科。

师资力量雄厚,包含两院院士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各类国家级人才37人。

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9个。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国家级一流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

历届毕业生中有两院院士34名,美国工程院院士1名、加拿大皇家工程院士1名。以陆定一、江泽民、蒋正华为代表的万余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

毕业就业去向:

60%保送或考取研究生,约10%出国深造,其余约30%毕业生主要在电力设备制造业、电力系统运行部门、信息产业、国防工业、科研院所和国家机关等领域和行业就业。

( 来源: 北极星电力网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高校查看更多>西安交通大学查看更多>电力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