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科翎碳船舶烟气碳利用系统获得英国劳氏船级社原则性认可,成为全球首家取得该证书的企业,实现船舶碳利用的“零突破”,为船舶CCUS技术提供更为完备的解决方案。
近日,中科翎碳自主研发的船舶烟气二氧化碳利用(简称碳利用)系统获得了英国劳氏船级社(LR)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该系统与现行船用碳捕集系统CCS无缝衔接,可将CCS捕获的CO2通过电催化技术深度处理为高附加值产品,降低现行CCUS方案的CO2存储、运输等成本,同时提高经济收益,为全球船东提供更加完善的船舶减碳解决方案。
6月13日,创始人夏霖、总经理周明新前往英国劳氏船级社(LR)上海技术服务中心学习交流,中心总经理傅宗政携相关技术专家参加此次交流活动。傅总肯定了中科翎碳船舶碳利用系统方案在碳基燃料船脱碳应用场景的重大发展潜力,并为该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全球脱碳时代已至
绿色航运势在必行
船舶运输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海运承担了 80%以上的全球贸易货物量的运输,我国更是高达90%以上。但是随着全球海运贸易快速发展,航运业的碳排放已成为航线与港口城市区域性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统计,2020年,航运业的碳排放约占全球人为碳排放量的3%。而根据该组织的预警,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那么到2050年,这一占比将提高到18%。
对此,目前国际海事组织已经建立较为完整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体系,减排贯穿船舶设计、运行、监测等全环节,并将于2023年年中通过温室气体战略的升级版,明确将于2050年前至少减少50%的国际航运温室气体排放。
在强制性全球航运业减排措施、燃油脱碳税与昂贵的碳排放税征收的背景下,航运业面临着更大的环保挑战,不得不大力推动船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及应用,加快推进新时代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
船用CCUS技术或成关键因素
市场化应用突破在即
环保需求和严苛监管使得船用燃料替代性技术研发、提高船舶技术能效和管理能效、港口岸电技术等低碳发展路径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其中,船用CCUS技术能够将船舶发动机运行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GHG)在船上进行就地捕获、储存与利用,是解决现有存量燃油船碳减排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一直被航运业寄予厚望。普遍认为,一旦船用CCUS技术在航运领域大规模应用,将可与其他低碳、零碳绿色技术一起成为航运业加快脱碳的重要方式,对实现航运业加快脱碳、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我国船用CCUS技术应用不断涌现亮眼成果。3月,中国船级社颁发了全球首艘装备碳捕捉系统的低碳VLGC船型AIP认可证书。4月,山东海运与韩通集团正式签订12艘散货船合同,其中将至少在一艘船上安装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第七一一研究所自主研发的CCS装置,这是国内首次将碳捕捉和存储技术应用在造船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6月,深圳中科翎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船舶烟气碳利用系统获得英国劳氏船级社原则性认可,成为全球首家取得该证书的企业,实现船舶碳利用的“零突破”,为船舶CCUS技术提供更为完备的解决方案。
助力航运业减排脱碳
共建共享绿色未来
中科翎碳作为国内首个以新能源驱动的电化学级联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的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平台,一直致力于解决多场景下CCUS中捕获后二氧化碳利用的问题。
针对目前船舶CCUS技术安装运营成本高、收益低、存储空间大等痛点难点,中科翎碳借助二氧化碳电催化系统的优势,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价值产物的同时,降低捕获后二氧化碳存储的空间,目前已可实现日处理二氧化碳8-10吨的需求,且可通过所转化的基础化学品回补碳捕获成本支出。随着技术的进一步迭代升级,可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处理量,未来可直接替代当前的碳捕获技术,实现捕转一体化解决方案。
英国劳氏船级社(Lloyd’s Register of Shipping)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一个船级社,也是目前世界十大船级社之一。英国劳氏船级社通过对船用产品进行技术检验,验证其符合船级社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其产品性能,是国际公认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船舶界认证机构。
中科翎碳的船舶烟气碳利用系统通过LR劳氏船级社认证审核,加入劳氏船级社全球范围覆盖的中央数据库鉴别系统,可为全球劳氏船级社监管船只提供船用系统,为发掘全球船舶企业合作伙伴,持续、稳定推进船用CCUS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国际化基础。未来,中科翎碳将携手劳氏船级社打造船舶碳利用技术相关规范、标准,共同推动CCUS船舶降碳战略落地与绿色航运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各有关单位:为落实《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及《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推动钢铁、焦化行业完成“十四五”超低排放改造目标,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由北京科技大学、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八届钢铁、焦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技术研讨会定于2025年9月20日-21
6月30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依托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建立无锡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完善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制度,统筹市级、区级虚拟电厂和公共建筑、充(换)电设施、数据中心等具体场景虚拟电厂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新型储能、分布式光
能源与产业协同转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周原冰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能源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落实“双碳”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抓手。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值此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
国际油服巨头要用百亿家产,换一张“新船票”!(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国际油价波动、能源转型加速、传统油气投资放缓……多重压力下,全球油服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战略调整。2025年6月,油服巨头贝克休斯宣布以11.5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精密传感器与仪器(PSI)业务出售给工业制造集团克兰公司(C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近日,同兴科技正式加入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以下简称GCCSI),标志着同兴科技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实力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可,进一步提升了同兴科技全球品牌影响力。同兴科技将在GCCSI平台上与全球顶尖企业和科研机构深化技术交流合作,推动CCUS技术创新,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实现全
截至2025年4月,全球运行的CO捕集和封存能力略高于5000万吨,较一年前有所提升。与此同时,到2030年,封存能力可能达到6.7亿吨CO,与此前数据库更新相比增加了10%。CCUS项目数据库对2030年前项目管道数据的梳理显示,行业更注重推进现有项目,而非规划新项目。若当前在建项目全部完成,现有产能将几乎
6月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计量司发布了《2025年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定、修订及宣贯计划的通知》,低碳院CCUS团队作为主要编制单位的《燃煤烟气变压吸附法碳捕集系统能效测试技术规范》《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监测计量技术规范》《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剂性能测试技术规范》,以及作为重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迅速引发了业界对新一代煤电的广泛关注。与历次转型相比,新一代煤电“新”在哪儿,应如何推进建设?从系统角度来看,新一代煤电的“新”主要体现在新形势、新体系、新技术、新思维四
关于召开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务与零碳园区建设大会的通知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
2025年5月28日,《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发布会在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顺利召开。该报告是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发起、能源基金会支持、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牵头完成。十余家单位二十余名专家出席了发布会,结合报告主要内容共同探讨了中国碳中和目标下工业低碳技术发展的关键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