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科翎碳船舶烟气碳利用系统获得英国劳氏船级社原则性认可,成为全球首家取得该证书的企业,实现船舶碳利用的“零突破”,为船舶CCUS技术提供更为完备的解决方案。
近日,中科翎碳自主研发的船舶烟气二氧化碳利用(简称碳利用)系统获得了英国劳氏船级社(LR)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该系统与现行船用碳捕集系统CCS无缝衔接,可将CCS捕获的CO2通过电催化技术深度处理为高附加值产品,降低现行CCUS方案的CO2存储、运输等成本,同时提高经济收益,为全球船东提供更加完善的船舶减碳解决方案。
6月13日,创始人夏霖、总经理周明新前往英国劳氏船级社(LR)上海技术服务中心学习交流,中心总经理傅宗政携相关技术专家参加此次交流活动。傅总肯定了中科翎碳船舶碳利用系统方案在碳基燃料船脱碳应用场景的重大发展潜力,并为该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全球脱碳时代已至
绿色航运势在必行
船舶运输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海运承担了 80%以上的全球贸易货物量的运输,我国更是高达90%以上。但是随着全球海运贸易快速发展,航运业的碳排放已成为航线与港口城市区域性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统计,2020年,航运业的碳排放约占全球人为碳排放量的3%。而根据该组织的预警,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那么到2050年,这一占比将提高到18%。
对此,目前国际海事组织已经建立较为完整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体系,减排贯穿船舶设计、运行、监测等全环节,并将于2023年年中通过温室气体战略的升级版,明确将于2050年前至少减少50%的国际航运温室气体排放。
在强制性全球航运业减排措施、燃油脱碳税与昂贵的碳排放税征收的背景下,航运业面临着更大的环保挑战,不得不大力推动船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及应用,加快推进新时代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
船用CCUS技术或成关键因素
市场化应用突破在即
环保需求和严苛监管使得船用燃料替代性技术研发、提高船舶技术能效和管理能效、港口岸电技术等低碳发展路径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其中,船用CCUS技术能够将船舶发动机运行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GHG)在船上进行就地捕获、储存与利用,是解决现有存量燃油船碳减排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一直被航运业寄予厚望。普遍认为,一旦船用CCUS技术在航运领域大规模应用,将可与其他低碳、零碳绿色技术一起成为航运业加快脱碳的重要方式,对实现航运业加快脱碳、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我国船用CCUS技术应用不断涌现亮眼成果。3月,中国船级社颁发了全球首艘装备碳捕捉系统的低碳VLGC船型AIP认可证书。4月,山东海运与韩通集团正式签订12艘散货船合同,其中将至少在一艘船上安装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第七一一研究所自主研发的CCS装置,这是国内首次将碳捕捉和存储技术应用在造船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6月,深圳中科翎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船舶烟气碳利用系统获得英国劳氏船级社原则性认可,成为全球首家取得该证书的企业,实现船舶碳利用的“零突破”,为船舶CCUS技术提供更为完备的解决方案。
助力航运业减排脱碳
共建共享绿色未来
中科翎碳作为国内首个以新能源驱动的电化学级联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的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平台,一直致力于解决多场景下CCUS中捕获后二氧化碳利用的问题。
针对目前船舶CCUS技术安装运营成本高、收益低、存储空间大等痛点难点,中科翎碳借助二氧化碳电催化系统的优势,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价值产物的同时,降低捕获后二氧化碳存储的空间,目前已可实现日处理二氧化碳8-10吨的需求,且可通过所转化的基础化学品回补碳捕获成本支出。随着技术的进一步迭代升级,可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处理量,未来可直接替代当前的碳捕获技术,实现捕转一体化解决方案。
英国劳氏船级社(Lloyd’s Register of Shipping)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一个船级社,也是目前世界十大船级社之一。英国劳氏船级社通过对船用产品进行技术检验,验证其符合船级社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其产品性能,是国际公认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船舶界认证机构。
中科翎碳的船舶烟气碳利用系统通过LR劳氏船级社认证审核,加入劳氏船级社全球范围覆盖的中央数据库鉴别系统,可为全球劳氏船级社监管船只提供船用系统,为发掘全球船舶企业合作伙伴,持续、稳定推进船用CCUS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国际化基础。未来,中科翎碳将携手劳氏船级社打造船舶碳利用技术相关规范、标准,共同推动CCUS船舶降碳战略落地与绿色航运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8日,北京氢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环能源”)“氢环能源箱式生物制氢装备(HEE-500)试产仪式”在四川省眉山市隆重举行,国内首台箱式生物制氢装备的正式亮相。氢环能源依托自主研发的分布式生物制氢技术,创新推出箱式生物制氢装备HEE-500。该装备采用站内沼气制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管道科学研究院召开《康保输氢管道材料性能确定及评估技术研究》课题阶段讨论会,深入研究钢管及环焊缝氢相容性试验课题。该课题基于国内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输氢管道——康保-曹妃甸输氢管道项目开展,用以支撑该项目建设,助力管道局在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明确,2025年,遴选15家基础较好、意愿较强、潜力较大的园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13家工厂开展零碳工厂建设,推动8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培育8家注册虚拟电厂,引进5家省级以上绿色低碳相关创新平
3月24日,我国首口海上CCUS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在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开钻,该项目预计10年累计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同时能提高油藏采收率,驱动原油增产,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要实施CCUS?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
2025年3月18日,香港–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本公司”或“光大绿色环保”,连同其附属公司统称“本集团”)(股份编号:1257.HK)今天公布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之全年业绩。2024年,在市场与政策调整影响持续,传统环保业务面临困境的严峻考验下,本集团积极应变,在政策调整的浪潮
随着经济增长、电气化和数字化的推进,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然而,气候变化的挑战也日益严峻。尽管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但在确保全天候提供可靠、经济且可持续的电力方面仍存在挑战。因此,燃气发电正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与燃煤电厂相比,新型燃气电厂可减少高达65%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高耗能行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减排压力。钢铁、水泥、化工、电力等行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碳减排的主战场。高耗能企业对待碳减排的态度、进展、技术难点是当前的行业关注的重点,而碳交易市场则成为高耗能行业跃跃欲试的主战
近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了《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能源行业未来两年的发展定调。这份文件释放了哪些关键信号?与《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2024意见》)相比,政策方向有何调整?哪些内容直接影响企业布局?本文带你划重点、看趋势!01《意见》主要内容
多能互补是一种能源系统设计和运行的理念,旨在通过多种能源形式的协同互补,达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影响以及增强能源供应可靠性和灵活性等目的。多能互补在推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来源微信公众
国际能源署发布《2024煤炭》报告,探讨了全球煤炭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重点分析了煤炭需求、供应、贸易、价格和成本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核心观点如下:•全球煤炭需求在2024年达到历史新高,但预计在2027年前趋于平稳。•煤炭生产在2024年也创下新高,但未来几年增长将放缓。•煤炭贸易量在2024年达
11月26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华能和中国石油联合主办的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启动会在京召开,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正式启动。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副局长王晓亮,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石油集团党组成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