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7月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深化城乡水、电、气供应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强化气候变化对水安全、能源安全的影响评估,构建能源电力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阈值,开展精细化的电力负荷预测和气象灾害影响评估预警。建立深基坑开挖、塔吊施工等建筑工地灾害性天气阈值体系,开展精细化风险预警。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加强碳通量源汇研究。开展大湾区植被生态系统固碳效益评估,为城市碳汇网络建设提供气象支撑。制定适用广州的建筑节能设计气象标准,开展节能降碳评估。研发建筑物冷负荷实时监测预报系统,优化空调制冷、蓄冷系统运行。推广基于精确气象参数的节能设计技术,为地区特色建筑技术革新与应用提供气象支撑。探索近零碳建筑、社区气象服务,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乡村分布式储能、新能源并网和多能互补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提供气象保障。
原文如下: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穗府办函〔2023〕31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气象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6月26日
广州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府〔2022〕121号),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广州气象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更好保障广州超大城市安全运行,为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合理、功能先进、保障有力、高效安全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台风、暴雨、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显著提升,气象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大城市前列。
到2035年,建成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气象全面支撑广州高质量发展,与民生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领域深度融合,实现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气象综合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气象科技创新能力突破工程,打造大湾区气象科技创新高地。
1. 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立自强。加强影响广州的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客观预报方法、发生发展机理、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技术研究。实现以卫星、雷达、多源数据应用为重点的短时临近预警技术自主可控。加强人工智能天气预报技术研究。建设10分钟滚动更新的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开展智能观测、智慧气象服务、气候变化应对、气象行业关键技术等科研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开展气象深度融入城市内涝、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治理的应用研究。(市气象局牵头负责,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各区政府配合)
2. 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科技融合创新平台。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研究院,联合中山大学、广州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高校,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气象智能装备研究中心(广州)、广州市智慧气象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科技创新团队等科技创新力量作用,建设“广州市致灾暴雨研究重点实验室”,形成国内领先的气象创新平台。强化海珠城市生态气象观测基地、黄埔城市综合气象观测基地的建设。(市气象局、海珠区政府、黄埔区政府牵头负责,市科技局配合)
3. 打造高水平气象科技人才队伍。将气象人才纳入市属各类人才工程和人才培养计划。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博士和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力争1—2人入选世界气象组织国际兼职专家库,1—2人入选中国气象局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梯队,4—5人入选省气象局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夯实气象科技人才基础,提高专业技术高级岗位设置比例。(市气象局牵头负责,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
(二)实施气象保障生命安全工程,筑牢大城市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4. 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高城市内涝、地质灾害、森林火灾、中小河流洪涝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和防御决策支撑能力,开展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分灾种分行业的气象影响预报预警服务。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持续完善靶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提升分区域、分用户、分类别预警发布能力。建立各相关部门、社会媒体预警信息即时共享、同步转、协同播机制,提升预警信息快速发布和传播能力,实现预警信息可在3—5分钟内到达相关应急责任人。强化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决策信息支持系统。(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牵头负责,市委宣传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林业园林局、各区政府配合)
5. 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气象防灾减灾体制,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健全气象防灾减灾“强预警、强联动、强响应”机制,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部门联动机制,健全基于重大气象灾害红色预警信号高风险区域、高敏感行业、高危人群的自动停课停业停工停运停市机制,优化重点部门、行业气象灾害防御指引。下沉气象灾害防御主体责任到镇(街道),推进行政村(社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鼓励行业协会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气象服务,支持基层防灾减灾社会组织,提高防范应对气象灾害能力。(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牵头负责,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政府配合)
6. 提升韧性城市建设保障服务水平。围绕韧性城市建设,统筹考虑气候的适宜性、影响性、风险性,科学确定城乡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依法做好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深化城乡水、电、气供应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强化气候变化对水安全、能源安全的影响评估,构建能源电力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阈值,开展精细化的电力负荷预测和气象灾害影响评估预警。建立深基坑开挖、塔吊施工等建筑工地灾害性天气阈值体系,开展精细化风险预警。(市气象局牵头负责,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广州供电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施气象赋能城市生产发展工程,助力广州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7. 提升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开展气候适宜性区划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发展精细化、基于影响和风险的农业气象预报预警技术,建设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气象服务。做好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和病虫害防治气象服务。加强粮食、蔬菜、花卉、水果和水产养殖等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研究,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等灾害风险转移制度。(市气象局、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配合)
8. 服务更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推进以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桥隧、水运、重要枢纽为重点的城市综合交通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服务。建设城市内涝交通气象服务示范场景,基于道路通阻、流量等行业信息综合分析技术,研发公路路网暴雨内涝、大风、高温、能见度等高影响气象灾害风险预估技术和产品。推进气象风险预警产品融入高德、百度等地图。做好广州白云机场和铁路气象服务,强化对物流从业人员的直通式服务,提升多式联运物流气象服务能力。(市气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港务局牵头负责,市公安局、市邮政管理局、广州海事局配合)
9. 加强国际交往中心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将气象工作纳入重大活动常态化服务保障机制,深度融入广交会、读懂中国、广州马拉松等大型展会、重大会议和赛事的运行指挥体系。完善重大活动加密观测系统,研发重大活动关键区域气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定时、定点、定量气象预报预警和关键区域微尺度专项服务。建设重大活动气象移动应急保障系统。(市气象局牵头负责,市商务局、市体育局、各区政府配合)
10. 推动智慧气象赋能企业发展。重点面向汽车、电子、生物医药、石化、能源等行业用户,深入挖掘气象服务需求,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清单,着力打造一体化、定制化、伴随式气象服务。建立大型企业气象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开展质量检验和效益评估,建立全链条气象服务。(市气象局牵头负责,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政府配合)
(四)实施气象点亮人民美好生活工程,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11. 促进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发展。深入挖掘生态气候资源,以白云山、帽峰山“城市生态氧吧”试点示范建设为引领,推进城市生态氧吧、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论证、气候宜居地等地方特色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展花期预报、休闲采摘等都市现代农业观光气象服务,以及云雾景观、物候景观等特色旅游产业气象服务,形成城市旅游天气地图。针对影响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联合开展重点人群的健康气象风险服务和效果评估工作,推动疾病预防关口前移。(市气象局牵头负责,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林业园林局配合)
12. 打造市民专属气象台。研发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多领域,图形、视频、动画等多形式的个性化、场景化、直观形象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利用网络机器人、微信、微博等渠道为市民提供需求自动感知、精准匹配、主动推送的分众化气象服务。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市、区两级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增强老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获取气象信息的便捷性。(市气象局牵头负责,市民政局配合)
13. 提高全民气象科学素质。推进市、区两级气象科普场馆建设和升级改造,建设广州气象科普馆、帽峰山天文台。深入开展气象安全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推进气象科普与文化、教育、旅游融合,打造广州气象小主播、广州气象科普讲解、研学体验等气象科普品牌,开展广州气象文化遗产研究,挖掘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源地的气象历史文化价值。(市气象局、各区政府牵头负责,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族宗教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林业园林局、市科协配合)
(五)实施气象守护绿美广州工程,服务广州高水平构建生态建设新格局。
14.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加强碳通量源汇研究。开展大湾区植被生态系统固碳效益评估,为城市碳汇网络建设提供气象支撑。制定适用广州的建筑节能设计气象标准,开展节能降碳评估。研发建筑物冷负荷实时监测预报系统,优化空调制冷、蓄冷系统运行。推广基于精确气象参数的节能设计技术,为地区特色建筑技术革新与应用提供气象支撑。探索近零碳建筑、社区气象服务,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乡村分布式储能、新能源并网和多能互补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提供气象保障。(市气象局牵头负责,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广州供电局配合)
15. 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加强生态建设和修复工程气象保障,提供重大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监测评估和预报预警。提高重污染天气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气象保障能力,加强面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的气象服务。开展水污染气象条件的监测评估和专题研究,完善初雨期、汛期造成水污染的气象条件预警。服务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开展森林病虫害监测评估技术研究。结合气象条件,研究森林物候火险指数的编制及发布工作,加强森林物候火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升高时频、高精度的森林火险实时监测及服务能力。(市气象局牵头负责,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林业园林局配合)
(六)实施气象基础业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高水平智慧气象业务体系。
16. 建设精密气象监测体系。提升气象卫星、气象雷达应用水平。共建共享农业、生态环境、港口、交通、旅游等重要行业气象观测网。科学布局观测站,所选站址在水平和垂直空间上应能客观反映重点行业典型气象特征。增补高风险区域、人员密集场所、重点行业气象观测站,站网密度小于3公里。建设平均间距达30公里的风廓线雷达、云雷达、微波辐射计等垂直气象探测站网。完善太阳能、风能、温室气体等观测网,对基准辐射、大风、生态物候、大气成分等开展长期、连续、立体的观测。建立广州气象计量站,完善气象综合观测计量保障体系。健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鼓励和规范社会气象观测活动。(市气象局牵头负责,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港务局、市林业园林局、各区政府配合)
17. 提升精准气象预报能力。建立空间分辨率1公里,0—12小时更新频次不低于1小时,0—2小时更新频次10分钟的分区、分时段、分强度的城市精细化气象要素网格预报业务,建设集智能分析、预报订正、质量检验、产品制作于一体的预报系统。提升以突发灾害性天气智能识别和预警为重点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能力,实现对流尺度灾害性天气的动态监测,开展0—24小时龙卷潜势预报。对局地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提前1至3小时预报预警;对其他极端天气提前6至12小时预报预警,力争提前24小时预报预警。加强月度、季度、年度的精细气候预测能力建设,提前1个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气候异常。(市气象局负责)
18. 构建精细气象服务体系。发展自动感知、智能研判、情景互动、精准推送的智慧气象服务,构建基于风险影响的数字化气象服务场景和模型,建设气象服务众创开放融合平台、融媒体发布综合管理系统和数智化精细气象服务系统。推进数字气象融入“城市大脑”,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保障系统,打造新型数据产品服务中台,为市政务大数据中台提供优质气象产品集,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市气象局牵头负责,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配合)
19. 强化气象信息支撑能力。依托广州数字政府建设和广东气象大数据平台,研发高质量气象数据产品集,建立健全气象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依托市政务大数据中心,实现跨部门气象数据编目、汇聚、共享,建设“云+端”气象数据治理业务中台。运用新一代网络技术,建成省—市2万兆、市—区1千兆的气象骨干网络,健全省气象同城异地广州备份中心。利用国省及广州超算资源实现能力倍增,综合算力达到2PFlops,存储资源12PB。筑牢市、区一体气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市气象局牵头负责,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配合)
(七)打造气象高质量发展南沙场景,助力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
20. 推动中国气象局气象导航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落户南沙科学城。依托中央气象台船舶气象导航系统,研发广州港近海、港口、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气象服务保障技术和产品,形成从港口服务到远洋航线的全链条气象保障服务,为航运企业提供导航业务,实现“国船国导”。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气象资源共建共享、共研共用,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气象数据跨境共享。为联合国人道主义应急仓库、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和应急物资转运提供气象保障。(市气象局牵头负责,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港务局、广州海事局、南沙区政府配合)
21. 加强气候投融资研究和气象数据流通。开发气候期货、碳金融产品、气象指数保险相关产品,开展气候金融、可持续经济和社会发展模拟与预测研究,为国家、地区以及企业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研发上市天气期货,开展新能源产业极端天气风险规避服务。深入挖掘气象类数据应用场景,依托公共数据运营机制,推动气象类数据产品和服务有序进场交易,释放气象数据的价值。(市气象局牵头负责,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广州交易集团配合)
22. 建设国家海洋气象综合探测南沙基地。争取中国气象局支持,在南沙科学城建设集海洋气象探测基地、海洋气象探测数据分析处理中心、海洋气象科技创新研发平台于一体的国家海洋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南沙基地,助力南沙打造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加强沿海海洋(港口)气象观测站、海岛气象观测站建设,实施远洋船舶探测搭载计划,深化海洋气象探测设备、预报技术、服务系统、信息网络等领域的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和行业应用。(市气象局、南沙区政府牵头负责,市港务局、广州海事局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各区、各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有效衔接各项改革与创新措施,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纳入本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气象局牵头负责,市各有关部门、各区政府配合)
(二)加强法治建设。
贯彻落实气象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广州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定》并适时开展实施情况评估,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规范气象活动,及时开展气象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健全气象标准体系,积极开展气象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编制。(市气象局牵头负责,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区政府配合)
(三)落实要素保障。
各区、各相关部门要健全完善稳定的气象高质量发展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优化气象科技和人才管理体系,夯实气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础。对在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奖励。(市气象局牵头负责,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各区政府配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9月4日,河南鹤壁市区淇滨110千伏变电站装配式主变扩建工程等2项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区域负荷增长需要,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同意建设鹤壁市区淇滨110千伏变电站装配式主变扩建工程等2项工程项目。二、本次核准的电网项目共2项,分别是鹤壁市区淇滨110千伏变电站装配式主变扩建工程、
9月3日,河南平顶山市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推进会召开。市委书记陈向平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听取了全市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及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增量配网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中国尼龙城增量配网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市委书记陈向平强调,加快工业企业类增量配电网项目建设,做好用电负
8月24日,重庆市首次开展大规模多场景车网互动应用,组织引导超7.58万辆新能源汽车集中参与错峰充电、向电网放电等,在用电高峰时段转移负荷约27万千瓦。近期,重庆市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天气,用电负荷不断攀升。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引导新能源汽车用户在谷段电价时段集中充电,助力电网移峰错峰。24日晚
云南天朗售电有限公司申报邀约型填谷0.87万千瓦、宜良红狮水泥有限公司申报邀约型填谷0.9万千瓦……截至8月20日12时10分,当日邀约型填谷响应申报容量已达40.1万千瓦,超目标容量10.1万千瓦,申报率已达133.67%。云南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需求响应申报界面数字翻滚,电力市场主体需求响应申报氛围热烈
8月27日中午,四川省乐山市气温又逼近39摄氏度。在中心城区滨江北路,供电员工钻进1.4米高的地下管廊,猫着腰拿着巡视设备,沿着高压电缆敷设路径进行巡视测量。入夏以来,国网四川省乐山市供电公司根据每日电力负荷监控情况,及时组织对高温重载电缆线路开展特巡,确保主干输电电缆线路运行正常。“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8月30日,广东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印发惠州市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根据《国家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大面积停电事件分级标准,按照事件严重性和受影响程度,惠州市大面积停电事件分为重大(Ⅰ级)、较大(Ⅱ级)、一般(Ⅲ级)三个等级。大面积停电事件分级
“下调负荷与上调负荷均超过1万千瓦,持续时长1小时,能力测试指标达到预期!”8月21日6时30分,湖南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技术人员报告。当天,作为运营商的国网湖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完成湖南省首次虚拟电厂可调节能力测试,聚合电力客户331户,实现电力负荷削峰1.1万千瓦、填谷1.06万千瓦,连续调节
近日,重庆市出现大范围连晴高温天气,较常年气温显著偏高,降雨明显偏少,气象部门连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全市电力负荷节节攀升,电力迎峰度夏形势严峻。大家共同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用电、科学节电,为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出一份力。致全市市民的节约用电倡议书全市各级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8月26日,四川巴中电网负荷达116.64万千瓦,创历史新高。据了解,四川巴中赶在迎峰度夏前,投运8项迎峰度夏工程、精准实施91项配(农)网改造工程,全面落实124项迎峰度夏电网补强措施,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提升巴中电网整体供电能力。此外,国网巴中电力对72座重要变电站、223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8月27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发布《致全市市民的节约用电倡议书》,其中提到,工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利用分时电价政策。科学合理安排生产班次,错峰用电,主动缓解用电高峰时段(11:00—17:00和20:00—22:00)供电压力,减少非生产、非必须用电,积极采用符合
8月20日,湖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胡爱军一行前往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与湖北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吴英姿就双方的战略合作进行深入会谈。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锋,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鲍玉川以及双方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座谈。胡爱军感谢省电力公司一直以来对气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将全面落实
9月8日,位于海口的供水厂、医院、学校等重要场所正陆续恢复电力供应,高铁站与机场部分复电复运复航……一个个复电好消息接续传来。灾情就是命令,面对超强台风“摩羯”造成的严重灾害,南方电网公司紧急调配各类资源,争分夺秒投入到抢修复电工作中。截至9月8日16时,全网近7成受影响用户已恢复供电
2024年11号台风“摩羯”逐渐逼近,在24小时内(3日15时到4日15时)强度连升三级,4日23时加强为超强台风级。南方电网公司密切跟踪台风动向,于9月5日12时将防风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Ⅰ级应急响应,集全网之力全力做好台风及暴雨灾害各项防御措施,派出2个督导组赶赴粤西、海南协助指导防灾抗灾工作,
9月5日,国网光山县供电公司组织专业人员对已到货的物资从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等方面进行验收,强化物资质量管理,全力服务电网工程建设和电力保供,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坚实的物资支撑。随着农配网建设快速发展,物资管理已经成为电力企业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国网光山县供电公司进一步细
8月29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召开±800千伏青豫、±400千伏柴拉直流系统年度检修以及±400千伏柴达木换流站2号调相机C类检修动员会,标志着青海电力重点工程年度检修工作全面启动。青豫、柴拉直流输电工程是接入华中、西藏电网的重要通道,是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政治、经济、民生工程。青海电力坚持“安
8月22日,湖北恩施供电公司电力气象精细化预报系统上线运行,在电网规划、电力保供、防灾减灾、科技创新等领域应用。气象信息是电力生产、调度和运维的重要依据。3月以来,恩施供电公司与恩施自治州气象局建立合作联系机制,签订“气象+电力”合作框架协议,推动电力气象精细化预报系统持续更新。经过4
针对基建施工、检修预试规模大,现场作业人员多、交圈地带多,电网运行方式调整频繁、倒闸操作集中,安全风险管控面临严峻挑战,最近,盐城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切实扛起安全责任和使命担当,织牢织密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全力“控风险、盯现场、保安全”,坚决守牢人身安全底线和大电网安全生命线。随着
8月30日,国网漳平市供电公司召开漳平区域110千伏变电站属地化运维项目推进情况汇报会,正式启动接收漳平辖区内9座110千伏变电站工作。自此,该公司开启110千伏变电站运维新篇章。110千伏变电站属地化运维是构建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实现设备运检管理模式优化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国网漳平市供电公司坚
8月15日,南网广东清远供电局系统运行部二次运维班自主研发的一项“黑科技”——变压器绕组变形自动判断模块,在二次智能运维领域取得突破。该公司首创新技术如同给变压器装上了“智能医生”,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变压器是否因短路电流冲击而受损,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在过去,每当变压器
8月27日,国网江苏宿迁供电公司无人机作业中心揭牌成立。该公司无人机作业中心目前设置计划调度员1人,飞行作业班组1个、人员8名;配置高性能图形工作站4套、无人机机巢系统1套、无人机36架。具备开展输、配电精细化巡检、通道巡检、安全督查、红外测温等能力,以及变电站点云采集及数据处理等业务能力
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底线思维、红线意识,防范遏制各类人身伤亡事故,近日,南方能源监管局联合地方电力管理部门对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某发电企业及其上级公司进行监管约谈。会上,南方能源监管局通报了该企业人身伤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听取了被约谈企业关于该起事故的基本情况、处置及善后措施
近期,在110千伏明葛线中,国网青海海北供电公司使用新一代电网异物远程清除装置(激光炮),为输电线路“动手术”解决树障清理难题,这是青海海北首次应用新一代激光炮清除树障。“仪器组装完毕,开始调整激光参数,设置对焦点,激光发射。”从设备调试、屏幕点位校准到线路通道内带电清除工作顺利完
9月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方案》中调到分两个阶段做好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工作,实现积极稳妥有序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2024—2026年为启动实施阶段,20
9月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关于公开征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为加快推进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工作,生态环境部参照发电行业成熟的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9月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环办便函〔2024〕299号。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19日。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你没听错,是「充电」,就是正常的充电,而不是放电。并且,100吨充电碳减排量=3000元!近日,苏州市公交集团通过苏州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后简称“服务中心”),出售自家“以电车代油车运行”获得的100吨碳减排量,共获利3000元。这是全国首次将充电碳减排量纳入碳交易范畴,标志着全国首笔充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9月3日关于做好本市碳排放交易2023年度履约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上海市2023年度碳排放交易配额清缴期截止日为2024年9月30日。各纳入配额管理单位于2024年9月30日17:00点前,依据经审定的2023年度碳排放量,通过“上海市碳排放配额登记注册系统”足额提交配额,履行清缴义务。逾
9月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发布了首批项目与减排量的公开信息,在CCER重启后全国第一批项目公示中共有4类项目,包括碳汇造林、红树林修复、并网海上风电和并网光热发电。截止至9月3日,共计31个项目公示,其中碳汇造林项目8个、红树林修复项目2个、并网海上风电项目18个、并
9月2日,万众期待的CCER终于启动了第一批项目的挂网,实现了自2017年暂停以来真正意义上的重启。也代表新CCER的签发正式进入倒计时,不出意外的话,第一批的CCER将在2个月后,也就是11月正式进入市场交易。(来源:微信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截止目前,第一批挂网的项目共26个,覆盖了首批方法学发
8月27日,江苏苏州供电公司和苏州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一同来到苏州市公交集团金山路保养场公交充电站。他们通过监控大屏调取站内的充电数据,为新能源专用车进行碳减排量核证。6天前,该集团通过苏州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卖出100吨新能源专用车替代燃油车运行所带来的碳减排量,获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提出,“将碳排放指标及相关要求纳入国家规划”“完善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机制”“以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工业行业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为重点,合理划定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范围,依托能源和工业统计、能源活
8月30日,生态环境部举行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近日,生态环境部审议通过《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新方案有哪些变化,另外有行业人士表示,在新结转政策推动下,大量配额释放市场可能加大碳价的波动,对此,生态环境部如何评价?生态环境部宣教司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8月28日印发《顺义区碳达峰实施方案》(顺政规发〔2024〕2号),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型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