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代表什么?是否会有新的业务需求产生?

2023-07-13 09:37来源:老汪聊碳中和作者:老汪关键词:碳排放煤炭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闻联播长时间播放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文员会通过的各项内容。据说长达8分钟,光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个会议的份量不一般。而会议中通过的一项文件与我们双碳行业息息相关,那就是:

《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

(来源:老汪聊碳中和)

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是什么?为什么要转变?且听我细细道来。

早期我国发展的时候是粗放式发展,所以能耗非常大,能源效率不高。后来从“十一五”开始,我们认为我国的发展要从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化发展了,所以要开始搞节能。

既然要搞节能,那考核是少不了的,于是搞了了万家节能等企业端的节能目标与考核制度,而政府侧考核也相应增加了关于节能方面的考核。这个考核就是对于地方政府能耗总量及能耗强度(单位GDP能耗)的考核,这就是能耗双控。

当然那时候还没考虑到新能源和碳排放的问题,所以很多核算和考核规则并没有考虑到。比如说能耗的相关统计计算规则就不能区分新能源和化石能源。

也就是说甭管你用的能源是化石能源还是新能源,只要是能源超了,那都是不达标。

那时候风电光伏这种新能源小(水电不算新能源,但算可再生能源),所以矛盾不突出,但是现在新能源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

可能你以为这个随便发个文件改一下算法就行了?

不好意思,不行。

能耗统计是纳入统计法的,要改这个得改法律,很麻烦,所以到现在都没改。

另外原有的能耗计算方法只算你用了多少化石能源,不考虑这个化石能源是用于能源还是用于原料了。因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它不但是能源,还是化工原料。这样的计算明显不够科学,所以需要改变。

关于能耗双控转为碳排放双控的意义,我在之前写了两篇文章进行了详细介绍,感兴趣的可以翻来看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绑能耗双控,将加速能耗与碳排放脱钩”,

“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等于“可再生能源原料用能”,请注意断句!

后来我国提出了减排目标后,从“十二五”开始,又增加了碳排放强度的考核目标(没有总量),那时是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强度一起考核。所以说碳排放强度实际上我国已经考核了很多年了。

有人会想,那要转还不简单,把能耗取消,然后再加一个碳排放总量控制不就完了。

不好意思,还是不行。

因为当时的碳排放强度考核方式是完全基于能耗统计制度上建立的。也就是粗暴地将煤炭、石油、天然气赋予一个碳排放的转化系数就得到了碳排放量了。

所以如果还是沿用以前的碳排放核算方法,那其实和能耗双控没啥区别。

那未来会怎么考核呢?虽然《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具体内容还没发布。但我推测至少在政府侧碳排放核算方面会有很大改动。

如果在原有基础上改,我觉得怎么改都无法达到真正控制地方碳排放的目的。因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完全不能代表一个地区的碳排放,还有工业过程排放、农业排放、其它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等。

而如果采用区域温室气体清单的方式来核算碳排放,这个又太重了,一个地级市算个清单几个月就过去了,而且数据可能不是这里缺就是哪里缺。很难进行横向比较。

所以,我觉得未来会不会出现一个类温室气体清单的简化版的区域碳排放算法用于碳排放总量和强度考核。最好再做一个系统,统一在系统上填。

那样的话,现在长期开展了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地方政府就轻车熟路,而没有开展相关工作的地方可能就会手忙脚乱了。

所以无论是采用简化版的温室气体清单核算办法,还是完整采用温室气体清单核算办法,都不能像以前的标煤耗乘以一个系数算得出来的,所以未来地方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业务可能会因为这份文件扩大几倍。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推测,具体如何改变,这个文件落地时我们便知结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