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7月19日,滨州市科学技术局发布关于印发《滨州市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开展基础研究技术创新。重点依托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基金,聚焦新型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领域,围绕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需求,集聚市内外优势科研力量,强化应用基础研究,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交叉融合,通过协同创新重点推进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多能互补、CO2捕集利用协同污染物治理等研究,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源头供给。
原文如下:
关于印发《滨州市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的通知
滨科字〔2023〕52号
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科技、发改、工信、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切实做好科技支撑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研究制定了《滨州市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现将该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职责,认真贯彻落实。
滨州市科学技术局 滨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滨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滨州市财政局 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滨州市生态环境局
滨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滨州市交通运输局 滨州市农业农村局
滨州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23年7月19日
滨州市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科技创新支撑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根据科技部《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和省科技厅《山东省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结合滨州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以“双型”城市建设为引领,以深化新旧动能转换为中心任务,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低碳转型为主线,着力强化绿色低碳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发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材料等领域科技型企业群体和特色创新型产业集群,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低碳零碳负碳科技创新体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全力推进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
二、工作原则
——系统布局,重点突破。坚持系统观念,发挥科技创新设计引领作用,前瞻布局、科学谋划,统筹做好科技创新与十强产业融合发展,聚焦能源、工业、建筑、交通、材料、农业、环保等重点领域,统筹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创新集成效应,推进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快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培育主体,协同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科技赋能碳减排动力,健全完善产学研合作、部门协同、市县联动等协同创新机制,加强绿色低碳领域科技交流合作与高端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吸纳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开展技术协同攻关,提升科技合作创新能力。
——市场导向,赋能发展。发挥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作用,健全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与绿色低碳发展相融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稳步推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注入强大动力。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紧紧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材料、农业、环保等重点领域,全力做好科创赋能,初步构建滨州市减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体系,减污降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能力水平明显提高,绿色低碳的科技型创新创业稳步发展,培育壮大50家以上绿色低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建设10个以上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助力产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到2030年,着眼碳中和战略目标,减碳零碳负碳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明显增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绿色低碳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规模,形成一批支撑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显著优化的科技成果,建成一批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平台,能源系统综合利用效率大幅提升,高质量支撑滨州市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四、重点任务
(一)开展基础研究技术创新。重点依托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基金,聚焦新型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领域,围绕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需求,集聚市内外优势科研力量,强化应用基础研究,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交叉融合,通过协同创新重点推进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多能互补智慧能源系统、CO2捕集利用协同污染物治理等研究,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源头供给。
(二)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面向建筑、交通、材料、农业等关键领域,开展绿色低碳科技攻关,重点推动绿色建筑、绿色建造、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业化等技术创新,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和充电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农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大力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医疗废弃物处理处置、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白色污染有效处置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采取“揭榜挂帅”方式,鼓励支持滨州市行业龙头企业围绕滨州市“十强产业”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突破可再生能源、资源循环化利用、储能、氢能、CCUS、生态碳汇等重点绿色低碳领域“卡脖子”和共性关键技术。发挥“产业研究院+公司+基金+产业园区”的“博兴千乘模式”、“院系+研发中心+产业园”的“魏桥模式”等各类产教融合模式在碳达峰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强化绿色低碳技术产学研协同攻关。发挥魏桥、华纺、愉悦等骨干企业优势,开展高效低耗及短流程纺织技术、节能减排印染新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印染装备研发。推进实施“基于铝基的交通轻量化”省科技示范工程项目,联合开展高端铝在车船轻量化领域应用、铝工业循环利用及智能制造等方面的铝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不断提高滨州市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能力。
(三)推进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围绕滨州市电解铝、钢铁、氯碱、焦化、化肥、水泥等“两高”行业,鼓励支持滨州市行业龙头企业加快突破减污降碳、资源循环化利用关键技术,深入融合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新兴技术,实现现有系统智慧化技术升级。同时,鼓励引导高校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研究重点行业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关键技术与装备,通过发展燃料替代、原料替代、短流程工艺、CCUS等关键技术,实现工业过程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绿色低碳转型。
(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大力支持高等院所、科研机构和创新领军企业联合创建绿色低碳领域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围绕可再生能源、资源循环化利用、氢能、储能、CCUS等碳中和关键技术领域,整合市内外优势创新资源,大力推进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和创新创业共同体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撑企业自主创新和行业绿色转型发展。
(五)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加强科技部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滨州)、滨化中央研究院等科技人才平台载体建设,结合滨州市人才“百千万”工程、“三进三创”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依托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和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不断壮大滨州市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力量,强化科研育人,积极引进培育一批能推动和引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及团队,培养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提供高端人才保障。鼓励企业创新方式“引才引智引技”,在可再生能源、资源循环化利用、节能降碳、绿色增效等方面精准对接柔性引进一批市外高水平创新团队和急需紧缺人才。培育一批绿色低碳技术服务专业人才,推动绿色低碳技术成果在滨州市转移转化。
(六)培育科技创新企业主体。增强科技赋能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动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重点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材料、农业、环保、设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切实落实企业研发费用补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创新券奖补等优惠政策,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大力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鼓励各开发区、各类园区通过市场化手段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围绕考核评价、环境保护、要素供给等出台系列差异化政策,引导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加快国家高新区创建,推进国家火炬博兴高端智能厨房设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鼓励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和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打造绿色低碳科技企业集聚区,促进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化发展。
(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按照“互联网+技术市场”的模式,打造区域性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发挥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聚合作用,统筹布局一批中试基地和监测分析平台,引进一批专业化、高水平的科技服务机构,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推进山东滨州开放式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集聚省内外高校科技资源,搭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共享平台。支持全市各县区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省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合作共建院地合作平台,以创新链为引导,促进四链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支持滨州市高校院所和科技型企业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支持企业通过转让、许可、技术入股等方式,引进先进绿色低碳科技成果在市内转化应用。聚焦滨州市优势特色产业,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环保等重点领域,积极落实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和贴息政策,鼓励引导市内外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加速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八)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围绕滨州市碳达峰碳中和总体部署,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顶层设计与战略研究,系统梳理我市绿色低碳技术,鼓励加强对全市温室气体统计、核算、监测和报告制度体系研究,开展对重点企业碳排放监测、统计、核算及碳汇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研究,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碳减排科学依据,为滨州市碳达峰碳中和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
(九)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交流。聚焦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CCUS等关键领域,深化绿色低碳领域对外科技创新合作交流,推动市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内外大院大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交流,支持建立绿色低碳技术协同创新共同体,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培养创新人才,共同开展重大科技研发活动,为滨州市绿色低碳发展集聚高水平研发团队和优质创新资源。发挥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滨州市科技创新联合会的科创资源优势,加强“政产学研金服用”要素聚合,主动承接京津冀外溢科技创新资源,融入省会经济圈,对接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以及强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对接和交流,深化与中科院、山东产研院、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市外高校院所和企业合作,鼓励引导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等创新主体在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碳汇、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等方面加强研究,促进滨州市绿色低碳技术合作创新发展。
(十)普及绿色低碳科学知识。坚持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科学普及与绿色低碳技术科技创新并行,充分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科技活动周、新闻媒体平台等资源和载体,宣传科技推动绿色发展、引领低碳生活适用技术成果,营造节能减排低碳科技创新环境氛围。推进相关科普基地和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向公众开放科普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科普传播吸引力和渗透力,加强全民节能低碳教育和青少年科学兴趣引导培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知识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普及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培养全民绿色低碳意识。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 市科技局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建立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工作协同推进机制,建立全面加强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工作台账,强化工作方案贯彻落实,共同加大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营造碳达峰碳中和创新氛围。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强化政策联动,组织协调本地区有关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同推进行动方案有效落实。
(二)强化政策统筹。通过现有渠道,发挥财政投入引导作用,加强创新政策与金融市场工具协同,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投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主体地位,同时汇集国家、 省和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政策和资源,构建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以良性机制实现碳减排交易和绿色减排技术应用协同推进,以市场化手段鼓励节能和低碳创新型企业发展。
(三)强化监测评估。建立方案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强化责任意识,有序推进各项任务工作顺利开展,并根据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特点,结合组织实施效果、技术发展新动向等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迭代完善技术攻关方向。
(四)营造创新氛围。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推动“绿色门槛”制度激励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对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增加全社会对低碳零碳负碳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积极培育相关产品和服务市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1月4日,山东省能源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已达10642.6万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跃升为全省第一大电源。目前,山东省电力生产供应绿色化进入新阶段。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46.9%、煤电占46.88%、储能占2.63%、天然气占0.
为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重点对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供应、传统能源稳妥有序替代以及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农村等
能源法草案11月4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次审议。为适应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健全能源标准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能源法草案二审稿于今年9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草案二审稿
据悉,孟加拉国政府出台一项新的能源政策,可再生能源项目(包含光伏项目)可享受为期10年的免税支持,具体表现为: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给予前五年100%、后三年50%、后两年25%的免税待遇。新政策将于2025年7月1日生效。通知提到,根据孟加拉国私营部门发电政策,以“建设-拥有-运营(BOO)”方式建造的项
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占电力新增装机比重超过80%;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和一号”核电示范工程1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川气东送二线、西气东输四线等天然气骨干管网工程投资持续释放;…………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前三季度能源形势和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数据显示,能源供给保障基础进一步夯实,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要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各领域各行业可再生能源替代,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从四个方面对《意见》进行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各领域各行业可再生能源替代,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从四个方面对《意见》进行解读。
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前三季度能源形势和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介绍新型储能发展和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文字实录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贵州省人民政府近日对拟下达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分配情况进行公示,涉及7个项目,装机容量合计435.5MW,分配金额584万元。公示时间:2024年10月31日至2024年11月4日。
10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前三季度能源形势和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介绍新型储能发展和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有关情况。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主持发布会,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能源节约和科技装
金秋送爽,巴林草原上重点项目建设再传喜讯。11月1日,华能赤峰市200万千瓦自建调峰能力风光储多能互补一体化+荒漠治理基地项目(巴林右旗30万千瓦风电项目区)开工仪式在查干诺尔镇楼子嘎查举行。旗四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华能蒙东公司、中电建成都勘测设计院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及干部群众代表170余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0月28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等多部门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绿色项目库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其中提到,本办法所称绿色项目库(以下简称“项目库”)是指为金融支持生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建立的项目信息库。本办法设立《上海市绿色项目入库分类目录》(以下
李强在宁夏、内蒙古调研时强调扎实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做好能源保供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4日电(记者邹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22日至24日在宁夏、内蒙古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能源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10月22日,贵州省能源局关于印发《贵州省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通知指出,鼓励以配建形式存在的新型储能项目,通过技术改造满足同等技术条件和安全标准时,可选择转为独立储能项目。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含风光储、风光水储、风光火储、风光水火储等多能互补及
2024年的夏季,湖北省遭遇持续高温天气。“超长待机版”三伏天后,史上最凶“秋老虎”接续来袭,多地高温超过40摄氏度居高不下,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居历史第一,刷新湖北省63年以来最热纪录。社会用电负荷急剧攀升,湖北省电网用电负荷三创历史新高,最大负荷较去年最高值增幅6.93%,13个地市用电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2772号(工交邮电类397号)提案的答复摘要,关于完善电力调度机制和市场机制,提升煤电企业积极性,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持续完善有利于发挥煤电企业调节作用的市场机制,健全完善电能量
10月10日,青海省能源局对谢康勇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海南州“风光水热储”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供给体系建设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指出,虽然海南州清洁能源发展蓬勃,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矛盾性、突出性问题,总体表现为四个主要问题。(一)常规电源支撑不足。海南州清洁能源资源丰富,“光大风小”资源
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稳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一路高歌猛进,产业转型的未来充满希望。在绿能的道路上,无数纳晖新能源人始终向光而行,真诚付出。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之际,纳晖新能源《向着光》微电影重磅发布,通过演绎真诚付出、脚踏实地的故事,谱出品牌最强音!真诚为引,建设美丽乡村“
9月27日,华电哈密一通道50万千瓦多能互补项目顺利并网发电。项目是国家第二批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总装机50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40万千瓦,光伏10万千瓦,位于哈密市伊州区东南部风区,风电部分采用60台单机容量6.7MW风电机组,光伏部分采用550Wp单晶硅双面组件,共31个子阵;
9月27日,七师胡杨河市举行兵地融合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及新增煤电配套64万千瓦光伏项目开工仪式。此次开工建设的两个项目分别位于七师一二四团十七连和乌苏市北部,占地面积5.3万亩,项目总投资47.4亿元,均由新疆锦龙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9月19日,甘肃定西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征求《定西市电力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到,未来定西市电网将呈现出交直流远距离输电、区域电网互联、主网与微电网互动的形态,分布式电源按电压等级分层接入,实现全市就地消纳与平衡。储能与绿电制氢(氨)等可调节需求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东方汽轮机多场景源网荷储智慧低碳综合能源系统正式投运。该系统立足于东方汽轮机在设备研发和综合能源系统成套解决方案方面的优势,利用自主研发的燃气轮机冷热电三联供、直流微电网、钒液流储能、有机工质朗肯循环余热回收、能源数字化管控等多种前沿技术,打造了多个应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4日,焦作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焦作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推动节能降碳改造。加快重点领域用能设备集成化更新和智能化改造,持续提升需求侧管理能力,加强用户侧储能、电动汽车和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等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印发《推动美丽重庆建设促进绿色商务发展规划(2024一2030年)》,规划提到,大力推广绿电供能,探索构建“源网荷储”智慧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还提到,加快培育壮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子产品、先进材料、专业软件开发、节能环保装备、清洁能源及储能等
5月7日,上海市黄浦区发布《黄浦区节能低碳“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报告中指出,下一步将持续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关口表具核查,推进重点用能单位“三个一批”建设(认证一批能源管理体系,开展一批能源台账核查,建设一批智慧能源系统)。同时,严格落实最新建筑光伏安装要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海南电力有限公司申报的“海南博鳌东屿岛绿色智慧能源系统建设实践”入选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名单》。一项目为什么选在博鳌东屿岛博鳌亚洲论坛(BoaoForumForAsia,BFA)是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非官方、非营利性、定期、定址国际组织,由29个成员国共同发起,
2月27日,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峰会暨2024“北极星杯”储能影响力企业评选颁奖典礼在浙江宁波举行。杭州协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邀参会,与各大发电集团、电网公司,储能装备供应商、渠道商,储能电站业主及运维服务商等优秀企业齐聚峰会,共同探讨储能市场创新应用及发展。本次评选是由北极星电力网、
2月27日,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峰会暨2024“北极星杯”储能影响力企业评选颁奖典礼在浙江宁波拉开帷幕。安徽中科海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受邀参会,并荣获“2024北极星杯储能影响力智慧能源系统供应商”奖项。为肯定一批对行业有突出贡献、积极参与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的企业,北极星特举办2024
邢台新能源职业学院作为河北唯一主打新能源特色的高职院校,致力于助推新能源产业转型发展。靳保芳董事长在开工典礼致辞中指出,作为宁晋县第一所大学、河北省首家新能源领域高等职业学院,学院着眼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立足晶澳“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构建“一核五环”专业发展格局。学院建成投
按一流总部建设要求,10月31日,国家电投举办第十期信干成大讲堂,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晓宏作《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与能源革命》专题授课。国家电投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直属党委书记栗宝卿主持并讲话,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陈维义,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丰出席。管晓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工业领域综合能效碳效,推动优化能源资源配置。2023年8月15日,全国首个生态日,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与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联合主办的主题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背景下的工业节能低碳发展之路”的“2023年工业综合能效大会”在北京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