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能效与储能处处长徐梓铭、陕西省能源局总工程师党宏伟、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罗建勇出席大会并分别发表了开幕演讲。开幕式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主持。
孙正运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凯、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刘科,西安市工信局装备处处长周琛、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市场处副处长王瑜、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行业处副处长刘岩、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夏清教授、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副局长陈海生,华能集团新能源事业部主任李来龙、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副主任委员余建国、国家光伏产业创新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庞秀岚出席会议;
以及来自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几位副主任委员、专家也参加了开幕式:中国电科院来小康、国家电网调度中心裴哲义、南方电网郑耀东、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国网江苏经研院副院长黄俊辉、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王芝茗、内蒙古自治区电机工程学会教授级高工岳建华;
还有来自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的领导,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丽、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郭军、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总裁王大为等。
领导致辞 高瞻远瞩
史玉波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在致辞时表示,在储能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新能源与储能协同发展方面,仍存在新型储能规划与实际装机的数量差距较大,新能源配建储能实际利用率不高,新型储能可以实际参与交易的品种仍然有限,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不完善稳定等问题。对此,史玉波提出三点思考和建议:
一是坚持系统思维,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二是坚持市场导向,完善能源电力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能源电力体制改革,细化调频服务品种,区分储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体现价值,优化辅助服务市场算法规则和储能调用机制,探索出台共享租赁市场规则及建立容量市场可行性,探索储能参与碳市场或绿证市场疏导储能成本。三是坚持创新引领,持续增强技术竞争力与产业链安全。
徐梓铭 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能效与储能处处长
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能效与储能处处长徐梓铭指出,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为新型储能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新型储能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为做好新型储能发展工作,重点是统筹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统筹好建设和调用关系,要加大调度运用,并通过调度运用促进技术加速迭代,形成良性循环;二是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要综合考虑设施设备安全、电力系统安全、国家能源安全的要求;三是要统筹好技术与产业关系。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新挑战,徐梓铭提到中关村储能联盟要积极发挥社团组织的桥梁作用,搭建行业交流平台,推动行业各方面交流互鉴、凝聚发展共识,加强行业调查研究,及时反馈行业发展诉求和政策建议。
党宏伟 陕西省能源局总工程师
陕西作为能源大省,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陕西省能源局总工程师党宏伟表示,按照应用经济、政策配套等整体思路,陕西省能源局正推进全省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在陕南地区因地制宜开展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在关中、陕北地区以风光大基地外送通道配套为依托开展新型储能项目建设:一是以大规模共享储能为模式,推动各类电化学储能规模化示范;二是利用太阳能光照强等综合优势,探索开展太阳能发电储能,压缩空气、氢储能的项目示范。计划到“十四五”末期,完成抽水蓄能装机规模达到140万千瓦,新型储能达到200万千瓦以上,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和标准体系,初步形成新型储能在源网荷侧的专业化模式。
罗建勇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罗建勇在致辞中提到,国网陕西电力高度关注储能技术的发展,积极引导储能应用与能源转型电网发展相适应,加快多元化储能项目开发,主动服务陕北到湖北直流一期和渭南两大新能源基地配套的1030兆瓦电化学储能项目并网,与榆林榆成工业园区共同开展10兆瓦动力储能项目验证工作,在延安安塞开展7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试点项目,同时计划年内开工建设安康等抽蓄储能项目。在电网侧重点研究变电+储能,一体化电站的推广应用,在用户侧提供光储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支撑陕西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未来,国网陕西电力将加快统筹源网荷各侧新型储能发展,强化储能领域标准与规范创新,推动完善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相关机制,进一步推动全省储能产业安全、有序、健康发展,积极助力“美丽陕西”建设。
开幕式报告 指点迷津
刘科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刘科在《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碳中和的核心》报告中表示,碳中和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大规模储能及长时储能技术。刘科认为,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绿色甲醇技术,可实现绿氢的安全储运,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路径之一。
夏清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夏清在《构建风光储为主的电力市场体系》报告中指出,在新能源占比低、供给量有限情况下,新能源是电力市场中价格的跟随者。但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当前的市场机制将造成价格信号消失或价格侵蚀等问题。由于不同类型电源成本特性存在差异,统一定价无法准确体现各类电源的价值,因此夏清建议应将风光储与传统的资源市场分拆,构建独立的风光储价格形成机制。在风光储为主的电力市场体系下,建立新能源分时容量价格机制,度量储能的时空价值,引导灵活性资源投资,进而激励新能源与储能协同发展。
李来龙 华能集团新能源事业部主任
华能集团新能源事业部主任李来龙从储能电站运营投资企业的角度分享了对于新型储能发展的实践和思考。李来龙对新型储能电站的支持政策、装机规模、储能成本以及电站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提高循环次数、降低投资成本是实现储能电站盈利的关键。针对目前新型储能面临的问题,李来龙建议应该坚持多元化的新型储能发展方式,发挥储能技术各自优势,在长短时、调峰、调频等场景下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传统调峰方式与储能协同发展,因地制宜配置储能资源;高度关注电站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智慧运维系统建设应用;完善电力市场机制,兑现储能价值;建议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给予新能源配储与独立储能相同市场准入身份,提高新能源配储电站利用率。
陈海生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海生作《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主旨报告,并重磅发布了2023上半年储能数据。2023年上半年储能产业发展实现了产量与规模齐升,新型储能新增投运8.0GW/16.7GWh,超过2022全年新增规模水平,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储能电池(不含基站/数据中心备电类电池)产量超过75.0GWh,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出口比重超过55%;主导全球电池供应链的趋势愈发明显,电池制造产能占全球的75%,正极和电解液产量占全球的90%;各类储能技术都快速发展,锂电、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储能技术已达世界领先水平;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市场机制、价格机制和运行机制逐步改善;资本市场日渐活跃。一级市场热度逐步提高,储能领域IPO数量多达120余起,二级融资110余起,总融资超过1000亿 。
庞秀岚 国家电投光伏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国家电投光伏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庞秀岚女士对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储能及光储系统实验成果进行了详细解读。首先是储能电池效率实测值均能达到厂家承诺值,储能系统中PCS、隔离变等功率转换器、升压设备、空调、泵等辅助设备的加入均对储能整体效率造成一定影响。从不同接线方式来看,分布式布置能量损耗最低,因此从全生命周期来说,分布式直流侧性价比最好。针对实测中存在的储能系统效率、光储系统利用率、电池电芯电压离散率等问题,庞秀岚指出这需要制造厂家、能源发电企业和设计单位共同解决。
钱昊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昊从规模化储能电站发展出发,介绍了海博思创在这方面的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技术创新主要从电池技术、系统集成,包括储能系统智能化进行了分析。从应用层次来说,重点对电池数字化建模技术、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以及智能化运营在项目中的实践进行了介绍。钱昊指出,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需要全面的核心技术融合,保障系统的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高可靠。大数据智能化分析技术,将成为助力储能大规模发展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的发展需要储能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的打通。针对规模化储能的商业应用,钱昊认为共享储能市场交易机制将助力行业快速发展,大规模储能电站建设推广中,储能系统多种核心技术融合为重要基础。
全国首个长时储能专委会成立
8月1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长时储能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西安举办,并在8月2日召开的第八届储能西部论坛开幕式上举行了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刘为主持,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创始人、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为专委会揭牌。专委会重点关注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储热、液流电池、钠流电池和氢储能等长时储能技术路线。
闭门研讨 干货满满
8月1日,作为储能西部论坛特色配套活动之一的闭门研讨会顺利召开,会议邀请了来自能源主管部门、监管机构、科研院校以及储能头部企业的领袖、高管参与,今年的闭门研讨会聚焦西北储能政策实施情况、市场机制建设情况、发电侧储能建设运营情况、储能成本下降空间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等议题,参会代表积极踊跃发言,为新型储能接下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八大专场 群英荟萃
结合当下新型储能高速发展的态势,本届储能西部论坛设置了八个专场主题论坛,邀请到了储能行业内的发电集团、电网公司、产业链企业代表等就当下储能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分论坛一聚焦新能源+储能的联合调度与市场化运营,国家能源集团、大唐集团、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国网山西电力公司从政策制定、项目开发运营、电力调度等角度入手对新能源与储能的协同发展分享了其实践和思考。科华数能、阳光电源、天合储能、金风科技、瑞浦能源则是针对新能源+储能应用场景分享了各自的技术以及解决方案。
当下储能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因此也对储能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分论坛二聚焦大规模储能技术与解决方案,奇点能源、卧龙储能、首航新能源、采日能源、青禾新能源、协能科技、坎德拉、金盘科技、烟台创为、西卡中国纷纷对自身的技术、方案以及实践进行了分享。
分论坛三则是针对西部特色储能市场新疆进行了专场研究,近两年新疆发布了一系列支持储能发展的政策文件,尤其在长时储能和市场机制方面引起行业关注,本次邀请到了中国电科院、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国网新疆电科院、中电投、华北电力大学、海博思创分别对新疆的政策、项目开发以及盈利模式、技术应用、项目案例等进行分享。
从应用分布上看,国内新型储能装机主要来自以独立共享储能为主的表前储能,分论坛四以独立共享储能开发实践为主题,邀请到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国网甘肃省电力、中车株洲所、海辰储能、特变电工、远景能源、盛弘电气、北京奇点汇能科技、南瑞继保、绿发集团青海分公司,他们就独立共享储能的政策环境、重点区域发展规划、技术与解决方案、应用实践进行了分享。
伴随着储能装机的快速增长,如何高效运维成为储能电站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分论坛五聚焦新型储能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实践,邀请到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新能源云技术有限公司、科陆电子、国能日新、国轩高科、南瑞集团、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英博电气、湖州永兴锂电分享了他们在这个方向的实践经验和思考。
分论坛六重点发布了《双碳背景下发电侧储能综合价值评估及政策研究》报告,这是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的最新研究成果,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兼中国区主任张洁清、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刘为给报告发布致辞,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副研究员岳芬进行了报告发布。并且就如何最大化发电侧储能的综合价值?这一话题邀请了华北电力大学教授郑华、国网山西电科院新能源所所长郭强、国家能源集团电力产业管理部高级主管范蕊、大唐甘肃公司市场建设高级主管赵克斌、首航新能源副总裁余峰、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总经理郑汉波、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战略市场总经理李秉文进行讨论交流。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种时间尺度的储能技术,其中长时储能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分论坛七聚焦长时储能技术与新能源消纳,邀请了国网能源研究院、北京和瑞储能、中储国能、温州锌时代、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大连融科储能、思安新能源、中国天楹股份分别就长时储能需求、铁-铬液流电池、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锌溴液流电池、高安全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储热融合方案、重力储能展开分享。
分论坛八从市场机制角度展开,以储能参与西北区域电力市场建设为主题,邀请了国网陕西电力公司、国网宁夏电力、国能宁夏灵武发电、中国电科院电力系统所、亿纬储能、西安热工研究院、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进行分享,报告内容涉及储能应用策略、电力交易视角下的储能电池新挑战、构网技术应用、飞轮储能和超级电容在调频市场的应用、并网调度和精益运营等精彩内容。
热点展区 链接商机
展区聚集了海博思创、天合储能、阳光电源、远景能源、科华数能、中车株洲所、奇点能源、科陆电子、卧龙储能、盛弘电气、金风零碳能源、金盘科技、青禾新能源、首航新能源、特变电工、南瑞继保、英博电气、采日能源、坎德拉等头部系统集成商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亿纬储能、瑞浦兰钧、合肥国轩高科、海辰储能、湖州永兴锂电等头部电池企业;还有协能科技、国能日新、西卡中国、烟台创为等为储能系统提供安全、智能化运维以及封装材料提供商等。
天合储能之夜 星光灿烂
8月2日晚,由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独家冠名的2023第八届储能西部论坛“天合储能之夜”圆满举行。晚宴汇聚了来自储能产业链的各龙头企业,开发商、集成商、技术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等各环节企业共聚一堂,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台。
在各地新能源配置储能相关政策推动下,新能源+储能成为主要的储能应用场景,而西部地区凭借良好的新能源产业基础,已成为我国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主战场。“储能西部论坛”设立于 2016 年,聚焦当下西部储能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探讨储能技术、应用与商业模式,2023年第八届储能西部论坛结合当下储能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以“聚焦电力市场新机制,提升储能规模化运营效率”为主题展开,两天会议交流干货满满,为储能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提供了诸多思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巴西储能市场现状巴西Greener表示,目前巴西储能系统主要应用于农业和离网系统中。在巴西,农业领域是储能系统的重要应用场景,因为用光储系统替代柴油机能节约成本和减碳。比如,巴西巴伊亚州西部的中心支轴式灌溉系统安装量在过去两年增长了43%,但是该地区的电力供应有限,无法推动灌溉。该地区新电
有三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家进入中国富豪TOP10,分别是曾毓群、雷军、李书福。图片来源:胡润百富官网3月2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财富计算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15日),榜单显示,共有来自2524家公司、71个国家的3442位十亿美金企业家上榜,高于去年的3279位。进入胡润全球
2025年1C储能电芯市场呈现“蓝海与红海并存”的格局。2025年1C电芯报价已跌破0.3元/Wh。例如中能建储能科技(以下简称“中储科技”)2025年度6GWh储能电芯招标中,1C标包最低报价0.285元/Wh,均价0.318元/Wh。1C储能电芯通常指充放电倍率为1小时率的电芯,属于中高倍率电芯,适用于需要较高放电速率的场
北极星储能网讯:3月15日,派能科技公告称两位副总裁同时提出辞职。这已经是该企业近半年来第三次高管人员变动。同日,派能科技公告披露控股股东融科创投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再次引发资本市场对于这家储能企业的质疑。半年内3位高管任职变动短短一年以来,派能科技发生多次高层领导变动。这也引发了
2024年度全球储能产业链数据及中国储能企业排行榜2025年3月28日,由EESA主办的“第七届储能嘉年华盛典暨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全球出货量排名发布会”在武汉汉阳威斯汀酒店隆重召开。来自政府部门、储能领军企业代表、投资机构及权威媒体等千余位行业嘉宾共襄盛会。2024年度全球储能产业链数据据EESA统
《2025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正式发布!本次储能白皮书将从中国新型储能市场概况、中国储能应用概况、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趋势、数智化与储能产业融合发展、储能市场的机遇与挑战等五大方面深度剖析,精彩不容错过!白皮书主要内容速览全球储能市场方面,据EESA统计,2017年以来全球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8日消息,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赣锋锂电”)与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云股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作为锂电产业链的领军企业,双方将深度融合技术研发、产业资源与场景应用能力,围绕固态电池、智能检测、储能系统及光储充检一体化解决方案等
日前,瑞典电池储能系统开发商兼运营商IngridCapacity公司表示,该公司计划在芬兰部署一个70MW/140MWh电池储能系统,据称这将是该国规模最大电池储能项目。该公司正在与北欧能源投资商SEBNordicEnergy旗下的LocusEnergy公司合作部署这个电池储能系统,预计该项目将于2026年投入商业运营。该公司表示,
事实表明,当前电网运营商需在确保电网可靠性与应对前所未有的需求增长之间寻求平衡,尽管传统的需求响应计划在过去几十年中为公用事业公司提供了有效服务,但可再生能源的持续整合以及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都要求采取更为复杂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背景下,储能系统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工具,为需求管
3月20日,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钢铁”)与宁德时代在江苏常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清洁能源、绿色物流、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展开深度协同,共同探索钢铁行业零碳发展路径。签约仪式上,中天钢铁集团副总裁、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力源,宁德时代区域总经理、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7日,华自科技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储能技术种类很多,公司主要提供储能相关的控制设备和系统并形成业内领先的多能物联解决方案,目前有基于钠离子电池的储能产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鄂尔多斯市时代可再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达拉特旗100万千瓦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取得备案批复,标志着该项目光伏储能工程正式立项。据了解,该项目位于达拉特旗树林召镇,由鄂尔多斯市国投集团新能源公司联合宁德时代共同开发建设。项目配建风电66万千瓦、光伏34万千瓦、16%/4小
“还能在卷的市场活下去,就已经是看到了储能市场黎明的曙光。”当强制配储的闸门落下,这场残酷的淘汰赛,终将为中国储能行业锻造出一批真正的强者。强配储时代正在落幕。2025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取消“强
远东电池新研发的21700-6000mAh圆柱电池组,成功搭载于国内头部科创中心研发的第四代工业四足机器人,为实现国产机器人的技术突破提供有力支持。作为未来工业机器人的核心动力系统,远东电池推出的21700-6000mAh高容量圆柱电芯通过创新性结构设计与新型材料应用,在续航能力与体积重量间达成精妙平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彰武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彰武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公众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公告,加快发展新能源。全力推进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统筹电力、国土、气象、地质、生态等数据资源,深化全县光伏、风电资源调查,强化新能源用地等要素保障。在探索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
2025年2月4日,荷兰鹿特丹的S4Energy公司正式宣布:首个4小时电池储能系统在荷兰泽兰省投入运营。这一项目是荷兰4小时储能系统上线运营的首例,是荷兰源网侧储能领域的重要里程碑。随着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荷兰电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S4Energy首席商务官DominiqueBeckerHoff指出:“电力需求的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5日,中国石油在运最大整装光伏项目,塔里木油田上库高新区低碳转型130万千瓦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据了解,该项目2024年8月21日主体工程全面启动建设,主要由光伏场区、2座220千伏升压站、13万千瓦/26万千瓦时超大型储能电站等组成,总占地面积达3.5万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天眼查APP显示,1月6日,时代售电(山东)有限公司成立,据显示,时代售电(山东)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是一家以从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为主的企业。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据了解,时代售电(山东)有限公司为时代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时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6日,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华能风光电储一体化项目举行签约仪式。据了解,华能风光电储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08亿元,共分两期:一期总投资57亿元,包括渑池县工业企业类源网荷储,投资约10亿元;用户侧工商业储能,投资约16亿元,还包括渑池县城乡能源革命、集中式风电开发4个子项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日,赣锋锂业发布公告称,赣锋锂业与马里政府、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三方协议-关于Safo50MWc太阳能光伏发电及25MWh储能电站一期建设工程融资》,承诺为马里政府建设Safo50MWc太阳能光伏发电及25MWh储能电站一期项目(简称“Safo电站项目”)提供不超过5000万美元
近两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已经连续两年当年新增装机超过所有年份总和,据CNESA全球储能数据库统计,截止到2024年11月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量已达62GW/141GWh。随着越来越多的储能电站投入运行,储能电池的安全和健康管理成为电站运营的关键一环,直接影响储能电站的性能、安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2月20日,安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安徽省电力滚动撮合交易实施细则,其中提到,滚动撮合交易按照“发布公告、交易申报、交易出清、发布结果”的顺序开展。所有通过市场准入的市场主体(不含电网企业)均可参与交易,独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参与交易需分别创建发电
2024年9月20日,第九届储能西部论坛暨新疆储能科技创新体系化建设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隆重开幕。本届论坛是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高端区域储能论坛。9年来,“储能西部论坛”一
储能是助力可再生能源开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也是催生能源新业态、抢占能源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储能西部论坛”设立于2016年,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和中国能源研究会联合发起,旨在通过构建政、产、学、研、用多元参与的创新交流平
会议概况地点:西安国际会议中心2号楼一层大宴会厅(西安市灞桥区世博大道2626号)时间:8月2日8:30-18:008月3日8:30-18:00会议签到地点:西安国际会议中心2号楼二层入口处时间:2023年8月1日13:00-17:002023年8月2日7:30-9:00联系人及电话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冯先生:18600530735,jinlei.feng@cne
12月1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2022第七届中国储能西部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以“大规模新能源应用与储能协同发展机制研讨”为主题,围绕储能应用、关键技术、市场机制等方面,共同探讨了西部储
到西部去!西部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将铸就储能发展大梦想!西北储能大市场,挑战艰巨!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电化学储能同比增长78%、累计装机达到6.6GW,其中电源侧新型储能是主力、累计装机达到2.8GW,在总装机占比43%。据预测,到十四五末我国西北电网的新能
“集中式布置能量损耗最高,分散式布置能量损耗次之,分布式布置能量损耗最低。”——国家电投集团光伏、储能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秀岚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2年12月1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陕西省能源局新能源处副处长郭廷波在2022中国储能西部论坛表示,陕西规划建设16座共享储能电站。2022年12月1日,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储能西部论坛”在线召开。陕西省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2年12月1日,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副局长陈海生在2022第七届中国储能西部论坛上致辞时表示,截至2022年10月,全国明确储能装机规划的共计27个省市,规模已达73.6GW.从各省规划来看,多数省份鼓励发展“新能源+储能”的应用模式,鼓励建设集中式共享储能和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
比亚迪倡导,全行业从单一追求低成本转化到追求高安全长寿命及全生命周期集成方案。——比亚迪储能市场部负责人徐清水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2022第七届中国储能西部论
“在风光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预示着储能产业也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2022年12月1日,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储能西部论坛”将在线召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