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数据来源: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改委官网、投资项目在 线审批监管平台、生态环境部门环评报告、信用
中国等公开信息
统计:绿色和平
制表:《能源》编辑部
此前,全球能源监测机构GlobalEnergyMonitor曾发布了有关中国2022年新增煤电的最新报告。根据这份名为《中国在2022年每周核准2个新煤电项目》的报告,2022年中国煤电核准量超过2021年4倍,高达106GW以上。
项目核准的统计数据在口径上或许有着一定的差别,但总体趋势却没有异议。1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火电完成投资909亿元,同比增长28.4%,煤电建设又再现高潮。
历年火电新增装机及火电投资额
数据来源:中电联
制表:《能源》编辑部
自从2021年我国夏秋季节出现了多年未见拉闸限电现象之后,煤电的核准及建设就有了明显的提速。考虑到煤电2到3年的建设周期,从2023年上半年开始,我国将会迎来新建成火电的增长热潮。
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根据中电联发布的《2023年1-6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一览表》,2023年1-6月发电新增设备容量,火电新增2602万千瓦,相比于年同期增加了1282万千瓦。
然而煤电的复兴却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战略目标没有动摇的大背景下,新增煤电的快速增长是否会影响“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即便是不会影响“2030年碳达峰”目标,但碳达峰的峰值高度越高,对于碳中和30年的过程来说就意味着越艰难。
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会议提出,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过去3年里,我们经历了“双碳”目标提出、运动式减碳崎路、电力短缺难题等一系列挑战。这些波折提醒我们,能源转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坚定立足当下的能源基础,找到合适的转向路径,才能实现长期目标。
在明确煤电的托底作用之后,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轮“煤电复兴”?海量煤电项目的核准,又是否会产生新一轮产能过剩?而最终我们要面对的终极问题是,在“双碳”的长期背景下,煤电未来该如何发展?
狂飙之势
2016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文件中指出要建立煤电规划风险预警机制,严控煤电总量规模。这一文件为整个“十三五”期间的煤电发展定了调。
同年11月,电力“十三五”规划出炉。规划明确指出我国电力供应由总体平衡、局部偏紧的状态转向了相对宽松、局部过剩。而且规划中提出,“十三五”期间,电力供应宽松是常态化现象,我国电力供应将进入持续宽松的新阶段。
实际情况是从2021年夏秋季节的大面积电力短缺开始,每到冬季、夏季的用电高峰,我们总是会看到某些区域遭遇电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必须采用需求侧响应、有序用电等手段来保障电力供给。
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于煤电的定位是“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煤电的重要性被重新认识,煤电的投资热潮也由此展开。
“对于电力保供紧张形势的担忧是煤电核准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因之一。”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资深项目主任谢雯雯表示:“我们观察到,在面对能源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双碳’等多重目标时,中国电力系统出现了可再生能源大幅增长和煤电装机审批加速并行的情况。”
2022 年煤电核准总量前八省份(万千瓦)
数据来源: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改委官网、投资项目 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生态环境部门环评报告、信用
中国等公开信息
统计:绿色和平
从统计信息来看,东部地区是2022年煤电核准热潮中的绝对主力。这主要是受到了2021年夏秋拉闸限电的影响。当时广东地区甚至出现了企业“上六休一”的情况来保障电力供应。因此地方政府有更大的动力推动煤电项目核准、建设,以避免如此严重的情况再现。
而2023年情况略有变化。除东部省区外,一些西部省区也出现了大量煤电核准的情况。“西部地区主要是为了新能源大基地建设,配套了部分煤电项目。”有发电企业相关人士告诉《能源》杂志。
2023 年上半年 5 省份煤电核准总量超过 500 万千瓦
数据来源: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改委官网、投资项目 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生态环境部门环评报告、信用
中国等公开信息
统计:绿色和平
制表:《能源》编辑部
“也有一些省份原因比较特殊。比如江西省,2016年发生了丰城电厂三期冷却塔施工事故。江西省的煤电核准因此暂停了一段时间,现在必须快速填补之前的空缺。”一位发电企业电力规划方面的研究人员说,“总的来看,在碳约束并不是特别强的时候,煤电项目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利大于弊。既能拉动经济、又能加强保供,所以一旦放开了限制,煤电核准就会呈现出复苏的态势。”
保障供电安全、拉动经济、维持省内电力平衡、保障新能源消,成为这一轮煤电复苏的四个最主要原因。
过剩之忧
如果今年下半年,火电核准继续保持上半年的增长速度,那么今年全年的火电核准将会毫无悬念地超过1亿千瓦。
2022年,曾有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在9月召开了煤炭保供会议,提出今明两年火电将新开工1.65亿千瓦。
“也曾有传言称,国家计划在2022年至2024年,核准2到3亿千瓦煤电。”上述发电企业人士说,“传言做不得真,但从实际数据来看,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核准已经超过1.5亿千瓦。按此速率计算,3年核准2亿千瓦以上应无悬念。”
整个“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火电装机不过2.4亿千瓦。如果近两年的火电核准全部推进建设,那么“十四五”期间的火电新增装机将会大幅度超过“十三五”。这引发了火电供给过剩的担忧。
判断火电、或者说电力供给是否过剩,是一个严肃、复杂的科学问题。不过长期以来,我国对于电力供给过剩与否的判断大多基于火电利用小时数。利用小时数高,则是供需偏紧;利用小时数低,则是供需宽松。
火电利用小时数
数据来源:中电联
制表:《能源》编辑部
“从各省来看,广东、江苏和河北等省可能存在区域过剩的风险。但广东和江苏是经济大省,如果经济增速如常,适度超前可能有一定道理。过剩的煤电机组可能在将来一定时期消化。”有电力企业研究人员说,“核准体量不大的省份可能风险较小。”
问题是随着我国电力结构变化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火电的运行、经营都不在完全以利用小时数为依托。火电需要承担更多电网调节性的作用,利用小时数势必会进一步下滑。
2022年7月,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发布了《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2》。报告指出,未来三年,电力需求仍保持刚性增长,电力供需总体趋紧,加之不稳定电源装机比重持续增加、支撑性电源建设面临诸多约束、电网形态日趋复杂,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成为首要任务。
目前核准的近2亿煤电机组,2025后会陆续建成,煤电装机总量将基本接近2023年的最高用电负荷13.7亿千瓦。不过考虑到用电负荷增长速度极快,2025年最高用电负荷基本无悬念会超过14亿千瓦,那么电力供给仍然会有缺口。
从理论上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都有可能处在电力供需偏紧或者部分时段、区域缺电的情况下。所以从电力供给的角度来看,煤电依然还有发展空间。
发展空间确定了,但煤电在未来能源体系中是什么定位和作用呢?毕竟“双碳”目标意味着煤电这样的化石能源最终还是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至少,会退到舞台的边缘。
从国家能源局的公开表述来看,对于煤电的定位和作用明显有着演进过程。在2020年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2019年12月召开)中,只是提到了“煤炭兜底保障”,煤电并无类似表述。相对应的,在《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也还是提到要“从严控制、按需推动煤电项目建设”。
但是到了2021年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2020年12月召开)中,就有了“夯实煤电兜底保障”的表述。在《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严控煤电也被局限在了东部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此外还新增了“适度合理布局支撑性煤电”的表述。
2022年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则是提出了“有效发挥煤电基础性调节性作用,扎实提升电力安全保供能力”;《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更是直接表述了我们熟悉的“加强煤炭煤电兜底保障能力”。
到了今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虽然没有直接说明煤电,但还是强调了“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夯实电力供应保障基础”;《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也是提到了“加快建设具备条件的支撑性调节电源,开工投产一批煤电项目”。
从官方表述不难看出,煤电项目已经从“严控”彻底转向了“加快推进”。煤电的定位和责任也基本可以明确为“基础性”、“调节”、“兜底”。
那么判断煤电是否过剩,就要看缺电情况。“只要还存在地区性、时段性的限电问题,煤电就不过剩。”有电力行业研究人员说道。
不过,对于发电企业来说,不过剩似乎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五大发电对于煤电其实并不热衷。”有电力央企内部人士告诉《能源》杂志,“如果不是为了配套新能源项目或者政府要求,五大不会更多地投资煤电。”
由于电力保供成为煤电核准热潮的重要推动力,所以地方国资在近两年的煤电核准中出力颇多。这与央企的不积极形成鲜明对比。
而让央企对此保持冷静态度的重要原因,就是煤电在承担着新的责任的同时,却没有相应的收益机制。
盈利之难
曾经五大发电在煤电项目推进上,是“跑马圈地”般地疯狂。
2002年,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五大发电陆续成立。而成立之后,就是我国电力供给极度短缺的时代。在用电量不断增长、供不应求的大背景下,迅速扩张成为每一家企业的共同选择。
历年电力消费和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表:《能源》编辑部
在传统的体制下,火电发电利用小时数越多,收益就越大。而从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在“十三五”之前,中国电力消费基本上都保持着极为高速增长的状态。因此发电企业有着充足的动力去为煤电“跑马圈地”。
即便是到了2015年,用电量增速开始明显下降,发电企业依然会持续推进煤电项目。“因为你不建,别人就要扩建。即便增量有限,也是一块蛋糕。大家都要抢着吃,不想被比下去。”有电力企业人士介绍,“最终的结果是火电的利用小时数被拉低,逐渐发展成为过剩的局面。”
过剩的局面不再,但是火电想要盈利赚钱,却也并不容易。
让我们以华能国际为例来一窥煤电企业的盈利情况。根据年报显示,2022年年末,华能国际可控火电装机容量为106956MW,其中煤电装机94508MW,煤电占总装机容量127228MW的比例约为75%。
华能国际净利润(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制表:《能源》
2021年开始,华能国际突现巨额亏损。按照华能国际年报说法,亏损的原因是燃煤采购价格同比大幅上涨。
2021年的煤价波动可谓是波澜壮阔。1-9月,动力煤供需持续紧张。煤价一路从年初的600元/吨开始不断上涨。10月,煤价一路最高冲至2500元/吨的高点。随着发改委一系列强硬政策推行,煤价才逐步回落至1000元/吨。
2022年,俄乌冲突的爆发再一次拉高了全球煤炭价格。因此,即便是发改委出台了一系稳煤价的措施、发电企业积极签订煤炭长协,但还是抵挡不住煤电的亏损。根据年报,华能国际2022年煤炭采购价格甚至比2021年又上涨了49.26元/吨。火电厂单位燃料成本372.56元/兆瓦时,同比上涨17.73%。
煤价涨了,那电价呢?其实也涨了。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文件提出燃煤发电电量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范围内形成上网电价,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
虽说允许上网电价的适度浮动,但电价上涨,不单是发电企业一家的事情,还涉及到千千万万家的用电工商企业,政府也要通盘考虑包括发电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的生存问题。从实际效果来看,电价上涨显然比不上煤价下跌的作用大。2023年煤价明显下降之后,华能国际立刻就“雄起了”,半年拿下过去1年还多的利润。
“现行机制下,煤电的盈利实际上还是依赖于煤价的高低。卖出同样多的电量,成本低就能盈利;成本高就亏损。”上述电力企业研究人员说,“让煤电承担了灵活性和兜底的作用,但实际上并没有支付相关的费用。”
这也是电力央企对于煤电投资并不热衷的核心原因:一旦电力供需局面倒转,那么这些新建的煤电资产就可能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地方能源国企在政府保供压力下没有选择,而电力央企则显然更倾向于新能源而非煤电。
“新投资煤电机组的作用定位是保障冬夏双高时的尖峰负荷。本次气候异常,夏季高峰负荷持续时间较长,所以亟需煤电。”发电企业内部人士说,“但从历史数据统计来看,极端高峰负荷的持续时间往往不会超过1周,如果投资建设过多的煤电仅仅用于调峰,将无法保障这些新上马煤电机组的正常生存。”
至此,我们再回看前文中对于过剩问题的讨论。一个很明显的情况是,无论是过剩还是不过剩,基本都没有考虑煤电企业盈利与否的问题。“煤电需要容量电价,或任何能让煤电保本微利的电价政策。至少要把全行业的亏损面大幅降低,能维持正常经营。”上述电力企业人士介绍说,“既然煤电是兜底电源、调节电源,那么只是盯着煤电的利用小时数、发电量就没有任何意义,需要建立根据煤电为电力系统提供的调节能力的付费机制。”
制度之碍
煤电的亏损和盈利,也并非可以一概而论。
“前两年煤电是整体亏损。今年的盈利也要分区域来看待。”一位从事规划研究的电力从业者告诉《能源》杂志,“有些地方即便是今年也还是有可能会亏损,比如云南。”
云南省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从2007年5014小时下降至2019年的2113小时。2019年12月,国电云南宣威电厂申请破产清算。根据相关文件,宣威电厂资产12.59亿,负债52.88亿,负债率超过了400%。
2022年全年云南火电发电量仅为357亿千瓦时,利用小时数仅为2858小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就是现行体制下火电尴尬的最突出体现。发电量被水电侵蚀,又没有别的保本手段。最终的结果就是火电无法为云南电力兜底。”
但云南省还是在规划火电建设。云南纳入国家规划的5个共480万千瓦煤电项目中,省能投红河电厂扩建70万千瓦煤电项目已开工;华润昭通70万千瓦煤电项目在省政府专题协调后进展提速,预计12月底前开工;剩余3个共340万千瓦煤电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各省乘着煤电核准开闸,均在搞自己省内的电力平衡,即不依靠外来电也能保障供电安全。如果缺水不是常态,那么作为清洁能源的水电还是要优先保障消纳。对于受端省份来说,本省的煤电机组将面临过剩和亏损的囧境。清洁能源富裕的省份就更是如此了。”
到那时,保供的问题解决了,但亏损的问题依然不会变。
其实随着2023年的煤价走低,考虑到电力供需偏紧的整体环境,煤电的确存在投资发展的空间。不过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是,在类似浙江这样的沿海地区建设煤电,要比水电富裕的西南、风光富裕的西北建设,要更具经济性。
中电联沿海电煤指数
数据来源:中电联
制表:《能源》
但政府主导下的投资与规划,显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或者说缺乏类似的衡量标准。
在煤电没有盈利路径的情况下,大规模的煤电建设实际上承担的就是政策性保供作用。具体来说就是保障迎峰度夏(冬)能源保供。
迎峰度夏(冬)实际上一直以来都存在,并非近两年才出现。当前的问题在于迎峰度夏(冬)往往会面临长时间的高负荷,以往的手段难以在不引发舆论的情况下顺利度过这段尖峰负荷时段。
为了每年极少数时间段的尖峰负荷去建设过量的电源装机是不合理、不经济的行为。我们真正需要的迎峰度夏(冬)是综合考虑经济性、安全性,找到电源建设的平衡点,再加上虚拟电厂等负荷侧管理手段。
这实际上涉及到了整个电力系统、乃至能源系统的重构。中央深改委提出的“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际上在最初的“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基础上做了全面升级。
比如在供需协同方面,目前全国发电装机超过26亿千瓦,尖峰用电负荷不到14亿千瓦。很显然电源结构、价格机制、以及电源规划等方面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全国各地整齐划一的新增煤电建设,当然可以解决安全充裕的问题。而清洁低碳也可以靠着飞速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解决。但这种方法显然是无法满足经济高效、灵活智能的。
“如果虚拟电厂等负荷调节手段的成本要低于煤电,为什么要去搞电源建设?”东部某省电力从业者对《能源》杂志说。
“这也是为什么中央深改委在提到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时候,同步提到电力体制改革。”上述电力企业人士说,“因为目前来看,加强电力体制改革能够让能源体系的重构前进一大步。”
例如电改中重要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可以让不同区域的电力价格信号更加直观,成为企业投资、政府规划的重要参考。在火电利用小时数失去判断作用之后,在哪里规划电源、规划多少电源,就需要更加科学的指标计算。“一般来说,现在还可以使用电力电量平衡,或者电网公司的计算模型。如果有了更全面成熟的市场化价格信号,会让规划更加合理科学。”
另外,价格和计费机制,也是让商业模式接受考验的必要条件,调节性电源必须有其市场化的付费机制,才能够形成成熟的投资获利模式。市场就像是伯乐,可以挑选出最好的赛马。
市场化不是改革的唯一组成部分。放开配电网、推动交易中心独立、强化监管、开放电网公平……这些内容对于虚拟电厂、储能、微电网、分布式能源等新模式、新办法来说,都是关键要素。
当我们手里不再只有煤电一把武器的时候,迎峰度夏(冬)或许也就不会再是每年都难过的一次大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所著《经济学》一书中提到“当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即市场失灵时,政府需介入价格形成”。除了人为价格操纵、市场供需失衡等现象,价格无法全部通过市场形成也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同样需要政府参与价格形成过程。对于政府在价格形成中的经济职能,当前存在许多不全面的观点。有的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为进一步加强煤电节能减排监管,根据《节约能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能源监管统计报表制度等相关规定和要求,福建能源监管办汇总统计了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节能减排信息,现予公布。一、总体情况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加权(下同)平均供电标准煤耗294.15g/kWh,同比降低1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年底前全面完成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任务。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25年煤炭消费量较2020下降5%左右。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7月14日下午,陕煤电力集团召开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2024年经营业绩考核通报会,深入贯彻落实陕煤集团半年工作会要求,全面总结分析电力集团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陕煤集团总经理助理、电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平安出席并讲话。会议指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7月15日,山西同煤电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原平分公司500m蜂窝式脱硝催化剂招标公告发布。山西同煤电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原平分公司500m蜂窝式脱硝催化剂招标公告(招标编号:JNB144-ZB-250713630)招标项目所在地区:山西省忻州市一、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山西同煤电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原平分公司500m蜂窝式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热电厂1号机组汽轮机低压缸零出力改造EPC总承包项目项目公告项目编号:CCTC20251611招标方式:公开招标开标时间:2025年08月05日10:00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热电厂1号机组汽轮机低压缸零出力改造EPC总承包项目,招标人为上海大屯
7月16日,华能国际发布2025年上半年上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根据公告,2025年第二季度,华能国际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990.4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44%;2025年上半年,华能国际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2,056.8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7%;2025年上半年,华
2025年7月16日,伴随着响亮的锣声,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新能源旗舰平台——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华电新能,股票代码:600930)今日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标志着这家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企业成功驶入资本市场的广阔蓝海,开启了以资本赋能绿色发展的崭新征程。挂牌
十四五以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相继印发三批大型风光大基地建设项目清单,依托西北地区禀赋的风光资源,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升级、地区效益回报及沙戈荒生态治理的高质量融合,依据最新规划布局方案推算,截至2030年,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将突破455GW,低碳经济蓬勃发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所著《经济学》一书中提到“当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即市场失灵时,政府需介入价格形成”。除了人为价格操纵、市场供需失衡等现象,价格无法全部通过市场形成也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同样需要政府参与价格形成过程。对于政府在价格形成中的经济职能,当前存在许多不全面的观点。有的
136号文背景下,新能源入市加速推进。面对全面入市后电价水平的不确定性,降低度电成本(LCOE)、提升发电效率,这两个关键因素再次成为行业生存的核心命题,也成为新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唯二指标。熟悉行业的读者一定还记得,以内蒙古、东北为代表的三北地区在2024年开启10兆瓦及以上大功率机组批
近日,由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研究院牵头、东成研究院主要承担的四川省能源装备数智化技术创新中心正式通过四川省科技厅批复建设,是四川省首批布局的10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之一。四川省能源装备数智化技术创新中心,瞄准能源装备行业的“卡脖子”问题,以高价值应用场景为牵引,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数字
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能源版图。2025年上半年,一系列以系统性改革为引擎的政策密集出台,通过市场化机制激活、基础设施跃升、技术创新驱动、数字智能赋能四大支柱,合力构建能源新生态,形成覆盖能源全链条的战略布局。2025年7月10-11日,由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榆林市国有
7月4日,由中国能建广东火电承建的世界首个城市中心全户内紧凑化柔性直换流站——广州220千伏天河棠下柔直背靠背工程正式开工。项目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智谷广棠片区,是南方电网2025年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十大工程”之一。本期新建1组700兆瓦直流线路和3组450兆瓦直流线路,新建电缆长0.18千米
7月15日,在秦皇岛供电公司海港区供电中心,运维人员应用数字空间保电系统的负荷预测功能模块,可以“一键生成”海港区地区未来24小时的负荷预测信息,提前预判电网运行风险。负荷精准预测得益于秦皇岛供电公司基于电网一张图开发的10千伏配电变压器智能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不仅能精准预测负荷,还能
配电网连接着电力主网和千家万户,是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持续深化配电网建设改造,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承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电
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第一章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106609,招标人为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
7月3日,由南方电网贵州贵阳供电局建设的110千伏花果变电站正式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标志着该变电站建设进入快车道。该变电站既是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首座喀斯特地貌全地下式变电站,也是一座集绿色、创新、开放、共享为一体的新型智能环境友好型变电站。该变电站位于贵阳市河滨公园内,
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公布了“2024全国健康企业建设特色案例、健康班组案例企业家和职工健康达人案例以及优秀组织案例”名单,以推广我国企联组织、全国性行业协会和各类型企业在开展健康企业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国家能源集团共有67项健康企业建设特色案例,28个健康班组案例,13位企业家和
十四五以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相继印发三批大型风光大基地建设项目清单,依托西北地区禀赋的风光资源,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升级、地区效益回报及沙戈荒生态治理的高质量融合,依据最新规划布局方案推算,截至2030年,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将突破455GW,低碳经济蓬勃发
国家能源集团近日发布四川公司(四川能源)江油热电公司#31、#32机组汽轮机通流改造EPC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名称:四川公司(四川能源)江油热电公司#31、#32机组汽轮机通流改造EPC公开招标招标编号及包号:CEZB250504232001第一中标候选人北京国能龙威发电技术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0750.5
国家能源集团近日发布江苏公司淮安公司2×20MW机组主体工程建安施工工程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名称:江苏公司淮安公司2×20MW机组主体工程建安施工工程公开招标招标编号及包号:CEZB250604051001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8573.1004万元。第
7月4日,由中国能建广东火电承建的世界首个城市中心全户内紧凑化柔性直换流站——广州220千伏天河棠下柔直背靠背工程正式开工。项目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智谷广棠片区,是南方电网2025年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十大工程”之一。本期新建1组700兆瓦直流线路和3组450兆瓦直流线路,新建电缆长0.18千米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对光伏人来说,2025年又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5·31。2018年的5·31,因为累计20年待支付光伏发电补贴费用超过1万亿元,中央政府对光伏新建项目急刹车。在政策的影响下,光伏装机容量装机大跌、产业链大量企业倒逼,投资商资金链断裂。这段光伏项目业主和光伏产业链上生产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的历史,让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重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6月发电装机及分类型总体情况,截止6月底,统调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含储能)2829.05万千瓦。截止6月底,统调火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646.01万千瓦,水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618.8万千瓦,风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282.85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41.18万
选择接受市场价格的分布式光伏只有全部上网电量按照实时市场价格结算这一个场内结算项。具体是如何结算的我们通过上文接受市场价格:量价双不报的分布式光伏如何结算进行了专项分析。要视计量条件而定,终局都将是分时段计量电量的日清月结。大部分地区的存量分布式项目因为全部电量都在机制范围内,所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年底前全面完成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任务。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25年煤炭消费量较2020下降5%左右。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