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承载着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新能源为供给主体、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基本特征的电力系统。
资料表明,欧美发达国家大多在1970~2013年期间已经实现了碳达峰。从其普遍承诺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来看,由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普遍需要大约50到70年的时间。即便在这一时间目标下,在发展高比例新能源的过程中,一些国家也不同程度地面临“安全、经济、清洁”这一“不可能三角”间的矛盾。相比之下,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速度更快、力度更大、任务更艰巨。因此,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和稳健节奏,在源网荷侧、市场机制改革、重点技术攻坚等多个层面进行科学设计与决策。
三个“方面”如何发展
在电源侧,全面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电力供给清洁化。
从近期来看,中国首先要在“十四五”时期力争实现风光每年1.1亿千瓦以上的新增装机,以确保风光发电量实现在2025年占比达16.5%左右的目标。其次要严控煤电新装机规模,同时推进存量煤电灵活性改造。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煤电的定位将转变为提供安全保障与调峰能力的灵活性电源主体。
在负荷侧,大力推动电能替代和消费侧资源利用,促进能源消费脱碳。
首先,为了充分发挥电能替代的减排作用,应加快提升工业、建筑、交通等高能耗领域终端用能的电气化水平,将中国整体电气化水平从2022年的27%提升至2060年的70%以上。
其次要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并进一步实现消费侧资源的整合利用。积极探索尝试居民区太阳能供电、园区热电联产等新型供能方式,提高终端用能供给的多样性和自主性,尽可能提高地区能源自给能力,避免不必要的输电通道投资和输电损耗。持续推进各类用电终端的智能化、储能化改造,使其从能源消费者转变为能源产销者。将分布式风电与光伏、储能设施、微电网、电动汽车和可控负荷等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系统管理,作为灵活性电源统一调用,帮助平抑电网峰谷差。
在电网侧,推进特高压主干网和微电网的建设,满足系统内电能多向流动需求。
第一,构建特大型互联电网,推进特高压骨干网架建设,保障跨区输电的高效安全运行。利用大电网充分发挥新能源风光互补、跨区互济的支援能力,切实提高新能源发电的置信系数,平抑供给波动,提升系统安全水平。
第二,大力建设和改造微电网和配电网。这是整合利用各类分布式能源和需求侧资源的必要基础,也是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优化供应方式、提升供给效率的必然选择。
两个“市场”如何改革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电力市场、碳市场、电价机制等多种政策与市场工具的保障。
第一,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通过绿证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机制不断提高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的比重,并利用统一的市场出清价格保障新能源能够获得合理收益。
第二,利用辅助服务市场有效保障源网荷储各个环节的灵活性资源在提供调峰、调频、备用、爬坡等服务时获得合理的回报,促使其承担保障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主力作用。
第三,建立和完善高比例新能源消纳下合理的成本分摊机制。新能源由于其出力的波动性、随机性和间歇性,短期内将推高电力系统的消纳成本。因此,监管部门应不断完善价格机制,推动新能源消纳成本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合理分摊。尤其在用户侧,应建立完善阶梯电价、分时电价等差异化电价政策,引导用户科学用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四,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引入投资机构和个人入市交易,形成多层次市场结构。推出碳期货、碳债券等碳金融衍生品,提升市场活跃度。
第五,不断调整优化碳市场的顶层设计,完善综合监管和司法保障机制。根据“双碳”目标进程,动态调整碳排放总量管控要求,有序规划碳配额拍卖、碳交易税费等辅助制度。加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等规范性文件,明确各类参与主体的职权与责任,完善违规处罚机制,构建监管及保障体系。
第六,关注国际合作形势,力争全球碳市场主导地位。在欧盟加快启动碳关税的背景下,我国有关部门应提前布局国际化碳定价中心的建设,考虑我国碳市场与全球碳市场的接轨机制,力争在将来全球范围内碳市场交易中占据主动。
关键领域如何突破
近年来,新型储能技术、氢能技术、数字电网技术等成为了研发的热点。这就要求我国应在关键领域完善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围绕部署专项攻关计划,科学规划技术发展路线与产业布局,力争在核心科技上取得突破。
新型储能技术方面,截至2022年,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达5940万千瓦,但其中绝大部分为抽水储能,累计装机达4610万千瓦。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累计装机为1270万千瓦,占比约21%。
对于下一步工作,一要尽快制定与健全新型储能项目的技术标准、监管体系、市场机制,明确其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同时在土地、并网等政策方面提供便利,推动“新能源+储能”的平价上网。
二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钠锂电池、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技术的成熟化、商业化,同时持续研发新型电解液添加剂、超导材料、超级电容等新一代储能技术,助力降低新型储能项目的建设运维成本。
三要因地制宜,大力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在新能源富集地区建立新能源电站时,配套部署电源侧储能;在负荷密集地区围绕工业、通信、金融、互联网行业等高电力需求用户,针对不同行业的电力系统运行要求,配置个性化用户侧储能,提升用户综合用能效率;在农村地区,配合光伏整县推进政策的落实,打造光伏发电、储能蓄电、直流供电、柔性用电的低碳能源利用系统。
氢能技术方面,我国目前的氢气产量约为3300万吨/年,是世界第一大产氢国,但由于低碳制氢成本高昂,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尚未取得突破,目前中国制氢仍以传统化石燃料和工业副产物为主(灰氢)。
下一步,首先要加强氢能“制储输用”四大环节关键技术的研发,尤其是制氢和氢能利用。在制氢环节,需要转向清洁低碳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逐步提高二氧化碳副产品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制氢(蓝氢)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绿氢)的比例,主要围绕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相关技术开展重点攻坚,包括新型电极技术、高级质子膜技术等。在氢能利用环节,除了继续作为制备原材料在合成氨等化工领域使用,还应以氢燃料电池为抓手,大力发展氢在交通领域的能源替代作用。
其次要加强氢能产业战略联盟建设。氢能产业涉及领域广泛,仅凭某一方之力难以推动整体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而成立产业联盟、构建政府与企业间的协调指导机制是国际上常见的合作模式。我国应效仿欧洲成立氢能领域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国家级产业联盟,并鼓励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民间团体等积极参与细分领域规划建设,以协作带动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数字电网技术方面,首先是基础设施与终端设备的统筹管控。按照企业级全局共享的原则,统筹计算算力、通信网络和安全防护的基础设施,在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全环节海量数据实时汇聚和高效处理需求的条件下,尽力提升基础设施的利用率,降低建设运维成本;在全面提升终端设备和采集装置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传感设备,优化部署策略;同时,通过统一的物联网管理平台,对各类传感设备进行标准化接入、管理和应用。
其次是统筹数据管理。在统一汇聚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全环节数据的基础上,建设实时测量中心,通过数字系统的实时计算推演和分析拟合,实现实体电网的数字孪生化;建设能源大数据中心,接入内外部的能源数据,来支撑碳排放管理、绿电交易等业务开展;构建企业级全局共享的支撑平台,助力实现基于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支撑的数字化应用快速灵活构建。
(作者单位: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疆能源监管办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把落实《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提升新疆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作为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抓手,加强与自治区和兵团电力主管部门的协作联动,加大对项目业主单位的督促指导,推动纳规抽水蓄能项目加快
近来备受关注的虚拟电厂究竟有何“实”力?(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曲艺)看向需求侧。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x2014;2027年)》提出,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在2024#x2014;2
7月3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苟伟到大唐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所属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调研。苟伟先后到该院企业展厅、特色实验室等区域,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工作情况。苟伟指出,科研总院要聚焦主业,精准把握职责定位,切实履行科技创新、安全保障、产业支撑“三大责任”。
在云南大理苍山洱海之间,一排排白色的风机叶片随风飞旋;楚雄的荒山坡地上,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云岭大地绿能涌动,新能源发展跑出了“加速度”。6月8日,云南新增集中式新能源并网容量跨越5000万千瓦大关,达5006.8万千瓦,提前半年完成云南省“十四五”规划目标。2021年至今,云南全省新能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5日上午,江苏峰业环境科技集团与北京晟运储能设备技术有限公司就“广西南宁良庆区新型独立共享储能电站一期2*100MW/200MWh”项目成功举办签约仪式。此次签约标志着峰业集团正式进军储能产业新赛道,是集团践行“绿色-双碳-科技-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里程碑。该项目规划总容量4×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5日上午,晟运储能与江苏峰业集团在江苏扬州迎宾馆贵芳园会议厅举行“广西南宁良庆区新型独立共享储能电站一期2*100MW/200MWh”项目签约仪式。项目总投资达10亿元,占地100亩。项目总容量为4*100MW/200MWh,分两期建设。晟运储能作为本项目的核心设备提供方,将全面负责储能系统
7月7日,浙江省能源局正式印发《浙江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文件明确,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部自发自用或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不作要求。农光互补、渔光互补以及小型地面电站光伏发电项目归于集中式光伏电站管理。
6月16日,山西电力交易大厅内,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紧盯屏幕,浏览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的价格曲线图。“今年6月至11月的连续电力交易正在进行,市场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博弈让价格更透明。”他介绍。今年,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在全国首次开展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市场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南网储能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136号文取消了新能源企业的强制配储要求,有利于推动新能源发展。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随着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电力系统对储能的需求客观存在,长期来看,认为储能发展前景良好。目前新型储能电价
7月7日(今天),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年内第三次刷新历史新高,达1.52亿千瓦。就在前一天晚上,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控中心的统一指挥下,江苏全省93座新型储能电站在晚间用电高峰集中向电网放电,最大放电功率达714万千瓦,实现了我国最大规模新型储能的集中调用,在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时段
7月2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中央企业“科改行动”“双百行动”2024年度专项考核结果。南方电网公司所属14户“科改”“双百”企业,获评“9标杆、5优秀”,进一步擦亮南方电网公司改革“示范田”品牌,2024年这些企业取得了哪些改革发展成绩?一起来看!7户“科改企业”南方电网数字电网集团有限公司
近来备受关注的虚拟电厂究竟有何“实”力?(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曲艺)看向需求侧。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x2014;2027年)》提出,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在2024#x2014;2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工作要求,南方电网公司近日正式印发《南方电网公司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9年,建成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
6月25日,国家电投集团山西公司“负荷类”虚拟电厂成功开展电能量交易工作,标志着这一新型电力调节主体在山西正式投入运行,为全省电力供应与调节带来全新活力。该虚拟电厂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依赖发电侧调节的格局,推动需求侧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调节,是国家电投集团现货模式下首个具备主动响应能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5日上午,晟运储能与江苏峰业集团在江苏扬州迎宾馆贵芳园会议厅举行“广西南宁良庆区新型独立共享储能电站一期2*100MW/200MWh”项目签约仪式。项目总投资达10亿元,占地100亩。项目总容量为4*100MW/200MWh,分两期建设。晟运储能作为本项目的核心设备提供方,将全面负责储能系统
6月16日,山西电力交易大厅内,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紧盯屏幕,浏览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的价格曲线图。“今年6月至11月的连续电力交易正在进行,市场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博弈让价格更透明。”他介绍。今年,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在全国首次开展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市场主
7月4日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宁夏今年上半年外送电量466.32亿千瓦时,同比提升约6.8%,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28%,有力服务全国电力保供大局。6月15日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电网负荷不断攀升。以宁夏为送端的三条电力外送“大动脉”——银东直流、灵绍直流和中衡直流持续保持高负荷运行状态,保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7日,浙江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件提到,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一图读懂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7日,浙江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件提到,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一般工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启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国家发改委将在试点探索、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
7月1日,江西省将正式执行《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赣发改价管〔2025〕463号),优化后的分时电价机制适应了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电力市场加快建设、电力系统峰谷特性变化等新形势新要求。工商业用户可通过调整用电时段安排,增加谷段用电、减少峰段用电,整体降低用电成本,共同
新规陆续发布后,绿电绿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电力行业瞄准“电-碳-绿证”协同发展趋势持续发力。随着电力供应清洁化水平持续提升和绿色能源应用范围持续扩展,绿电交易和绿证交易逐步成为彰显绿色电力环境价值、促进消费侧节能降碳的重要抓手,而全国碳市场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核心政策工具
6月16日,山西电力交易大厅内,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紧盯屏幕,浏览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的价格曲线图。“今年6月至11月的连续电力交易正在进行,市场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博弈让价格更透明。”他介绍。今年,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在全国首次开展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市场主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电力交易是服务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和新能源全面入市的新形势新挑战,如何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实现新能源更高质量发展?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总经理、党总支副书记谢开。《国家电网》:
7月3日下午,冀北电网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召开2025年第一次工作会,审议并全票通过了《冀北分布式电源主体市场注册规范指引(试行)》等四项议题,选举产生了管委会专家委员会。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翟增军,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市场监管处处长吕峰应邀出席会议并提出工作要
7月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本部会见了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司为国一行。双方围绕“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方面深入交换了意见。杨昆对司为国一行到访中电联表
“目前公布的细则已显露出鲜明的地域逻辑,地方差异的本质,是资源禀赋与市场成熟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近期联合举办的“电力低碳保供研讨会”上,有业内人士指出。《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5年7月内蒙送北京、天津月内省间绿色电力挂牌交易”正式成交结果,蒙西外送华北绿电电量成功突破1亿千瓦时,有效助力自治区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继5月促成首笔蒙西送华北绿电交易后,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持续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深化与北京交易中心协作,常态化开展蒙西送京
6月20日,南方电网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5年第二次会议,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情况,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钱朝阳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吴小辰出席会议,党组成员、副
2025年过半,中国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从之前只是按周、按月等短期开展交易变成可以每天不间断交易。现在,买卖双方可以在这个“电力超市”里根据需求随时跨省区买卖电力。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中国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围
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宏大蓝图下,作为维系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守护者”——辅助服务,其交易流通却难以跨越“平衡区”这一无形边界。(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徐倩岚作者供职于华电集团)当某区域突遇新能源出力骤降,急需跨省调用备用容量支援时,或负荷中心需要外省调频资源平抑电
在如今的电力系统中,随着资源分散化、碎片化程度加深,常规的电力系统运行管理、调度控制、市场交易行为,很难直接作用于这些资源,于是,以资源整合、协调互动为特征的虚拟电厂便应时而生。(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本刊记者刘光林)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加速推进,虚拟电厂的发展
6月30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组织召开电力市场主体座谈会,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季明彬同志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负责同志,市场主体代表40余人参加座谈会。会上,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作《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实践》专题汇报,与会人员对电力市场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