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独立储能
截至2022年底,独立储能在建48座、装机3.82吉瓦/ 7.19吉瓦时,累计投运64座、装机2.10吉瓦/4.86吉瓦时,同比增长159.13%。受政策影响各地区装机差异较为明显,山东、湖南、宁夏、青海、河北的独立储能装机较高,累计总能量占独立储能总能量的74.29%。2022年,独立储能平均运行系数0.13(相当于平均每天运行3.03小时、年平均运行1106小时)、平均利用系数0.07(相当于平均每天利用1.61小时、年平均利用586小时),略低于电化学储能平均水平(2022年电化学储能电站平均运行系数为0.17、平均利用系数为0.09)。
政策利好独立储能发展。一是鼓励发展独立储能。全国有约20个省份出台了支持独立储能发展的相关政策,部分省份通过规划建设独立储能示范项目、鼓励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等政策支持独立储能发展。二是鼓励新能源共享租赁。山东、河南、贵州、宁夏、广西、新疆等地对于新能源企业租赁储能容量视为配建容量,容量租赁指导价格在160~300元/千瓦·年之间,其中广西明确已通过容量租赁模式配置储能的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暂不参与调峰辅助服务费用分摊。三是鼓励参与电力现货交易。山东、山西、甘肃、青海、广东等5个省份明确了独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的规则细则。四是鼓励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全国有约20个省份明确了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规则,主要交易品种调峰、调频。五是给予储能补贴支持。江苏、山西、河南、广东等10余个地区出台了补贴支持政策,补贴方式包括放电补贴、容量补贴、投资补贴等。
替代型储能
截至2022年底,替代型储能在建7座、装机0.26吉瓦/0.33吉瓦时,累计投运14座、装机0.33吉瓦/0.58吉瓦时,同比增长239.64%。2022年,替代型储能平均运行系数0.15(相当于平均每天运行3.61小时、年平均运行1318.5小时)、平均利用系数0.14(相当于平均每天利用3.37小时、年平均利用1232小时),运行情况优于电化学储能平均水平。
鼓励在关键节点建设替代型储能设施。国家及地方相继出台了鼓励政策,提出在关键节点、电网末端及偏远地区等布局新型储能,发挥储能应急备用技术优势,探索将电网替代型储能设施成本收益纳入输配电价回收等。目前已有约20个省份出台了支持政策。
发展趋势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加快,受极端天气的影响以及新能源装机比例逐渐增高,考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实际需要,电网侧储能以其电网互动友好性以及相对清晰的商业模式,政策及市场关注度较高。从技术上考虑适宜建设大型电网侧储能的空间有限,结合区域内市场化机制,新能源、电网及负荷特点可以大致推算出适合建设的位置,优质资源区企业投资积极性较强。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到电网侧储能发展仍存在投资回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等问题。一是共享储能全面落地尚需时间。共享储能通过模式创新,为储能降本增收提供了思路,但目前各地项目规划较多,实际投运较少,实际租赁情况、辅助服务调用情况等需要进一步明确保障机制,在获得稳定收入方面还存在风险。二是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目前只有山东12个电站开展了相关实践,其规模化发展还依赖各地市场机制的完善及相关技术的进步。三是辅助服务收益无法达到预期值。目前电力辅助服务费还只能在发电电源间实行零和博弈,成本难以有效疏导至电力用户,同时调峰等辅助服务补偿价格普遍不高,独立储能收益难以保障。四是电网替代型储能界定不明。目前电网侧替代性储能电价政策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储能成本纳入输配电成本缺乏核定标准。以上这些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电网侧储能的实际应用和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电源侧储能盈利模式较为单一
电源侧储能通常是指与常规电厂、风电场、光伏电站等电源厂站相连接,以平滑新能源功率曲线、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火电机组涉网性能等为目的建设的储能电站。中电联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22 年底,电源侧储能在建211座、装机7.50吉瓦/21.27吉瓦时,累计投运263座、装机3.97吉瓦/ 6.80吉瓦时,同比增长131.81%。电源侧储能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新能源配储、火电配储等,其中新能源配储电站累计投运总能量占电源侧比例超过80%,电源侧储能应用主要场景对比详见表2。
新能源配储
截至2022年底,新能源配储在建193座、装机6.92吉瓦/20.19吉瓦时,累计投运207座、装机2.82吉瓦/5.50吉瓦时,同比增长150.15%。受新能源配储政策要求影响,各地装机差异较大,山东、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等省份新能源配储装机较高。2022年,新能源配储平均运行系数0.06(相当于平均每天运行1.44小时、年平均运行525小时)、平均利用系数0.03(相当于平均每天利用0.77小时、年平均利用283小时),新能源配储运行情况远低于电化学储能平均水平(2022年电化学储能电站平均运行系数为0.17、平均利用系数为0.09)。
受新能源配储政策影响,新能源配储装机比例持续提高。一是鼓励或强制新能源配储。自2021年以来,全国27个省份发布了新能源配储政策,其中22个省份明确新能源配置储能比例,整体的比例要求在5%~30%之间、储能时长要求在1~4小时之间。二是给予储能补贴支持。浙江、青海、四川、重庆等11个省份发布了新能源配储补贴政策,补贴方式与独立储能类似,主要包括放电补贴、容量补贴、投资补贴。三是鼓励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发改办运行〔2022〕475号)提出,新能源场站配建的储能项目,在完成站内计量、控制等相关系统改造并符合相关技术要求情况下,与所属新能源场站合并视为一个整体,按照相关规则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当前安徽、贵州、河南等12个省份发布了电源侧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政策,交易品种主要包括调峰、调频、备用等。
火电配储
截至2022年底,火储在建8座、装机0.23吉瓦/0.38吉瓦时,累计投运49座、装机0.77吉瓦/0.64吉瓦时,同比增长23.20%。广东、山东、江苏、山西等省份火电配储装机较高,占总能量的88.87%。2022年,平均运行系数0.33(相当于平均每天运行8.04小时、年平均运行2933小时)、平均利用系数0.14(相当于平均每天利用3.34小时、年平均利用1217小时),火电配储运行情况优于电化学储能平均水平(2022年电化学储能电站平均运行系数为0.17、平均利用系数为0.09)。
鼓励火电配储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国家能源局此前公布的《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与《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为火储联调项目确立了补偿机制。目前山东、河南、甘肃、湖北等12个省份发布了关于火电机组参与辅助服务的政策,鼓励参与调峰、调频等电力辅助服务。
发展趋势
目前新能源配储发展多受政策驱动,火储调频收益模式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一是新能源配置储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多地采取“一刀切”式的配置标准,未出台配套的具体使用和考核办法,储能与新能源尚未实现协调优化运行,储能的实际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二是盈利模式较为单一。新能源配储还没有成熟的收益模式,火电调频主要以AGC为主,虽然调频市场补偿价格较高,但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空间较小,火电装机增长空间有限,大量灵活性资源涌入调频市场将对调频价格造成较大冲击,将加剧市场价格的波动和不确定性。
用户侧储能经济性逐渐显现
用户侧储能通常是指在不同的用户用电场景下,根据用户的诉求,以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减少停电限电损失等为目的建设的储能电站。截至2022年底,用户侧储能在建34座、装机0.12吉瓦/0.23吉瓦时,累计投运131座,装机0.48吉瓦/1.81吉瓦时,同比增长49.00%。(文末注2)用户侧储能主要的应用场景包括工商业配储(包括产业园等)、备用电源(包括海岛、校园、医院等),其中工商业、备用电源累计投运总能量,在用户侧储能电站累计投运总能量中占比分别为49.61%、48.06%,用户侧储能应用主要场景对比详见表3。
工商业配储
截至2022年底,工商业配储电站在建30座、装机0.11吉瓦/0.20吉瓦时,累计投运81座、装机0.28吉瓦/0.90吉瓦时,同比增长136.79%。峰谷电价差是工商业配储的主要盈利模式,根据中电联统计数据,峰谷价差较大的江苏、浙江、广东、安徽工商业配储装机较高,占工商业配储总能量的 92.33%。2022年,工商业配储平均运行系数0.49(相当于平均每天运行11.78小时、年平均运行4297小时)、平均利用系数0.31(相当于平均每天利用7.28小时、年平均利用2658小时),工商业配储运行情况优于电化学储能平均水平(2022年电化学储能电站平均运行系数为0.17、平均利用系数为0.09)。
国家及地方层面密集发布了分时电价、储能补贴、需求响应、储能交易等一系列政策,鼓励用户侧储能多元发展。一是分时电价逐步扩大。各地峰谷电价差的不断增大,参照2023年5月各地电网代理购电价格,最大峰谷价差超过0.7元/千瓦时的省份有17个(目前电化学储能度电成本约为0.6~0.7元/千瓦时,当峰谷电价差超过度电成本时工商业储能投资才可实现盈利),部分省份设置两个高峰时段,越来越多省份的工商业储能具备了经济性。二是各地陆续出台补贴支持政策。包括江苏、浙江、山西、四川等省份在内的超10个地区发布了针对工商业用户侧储能的补贴政策。补贴方式与电网侧独立储能场景类似。三是鼓励用户侧储能参与需求响应。已有广东、重庆、云南等10余省份明确或鼓励用户侧储能作为响应主体参与需求响应,主要响应方式为削峰填谷,按照响应主体容量或有效响应电量进行补偿,不同省份补贴标准差异较大。四是鼓励用户侧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国家发布政策鼓励支持10千伏及以上的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电力市场。目前,包括华北电网辖区和安徽、福建等在内的10余个地区或省份,在其辅助服务相关政策中明确或鼓励用户侧储能可以参与调峰交易,调峰服务价格在0.1元/千瓦时~1元/千瓦时之间。
备用电源
截至2022年底,备用电源在建4座、装机0.01吉瓦/ 0.03吉瓦时,累计投运41座、装机0.18吉瓦/0.87吉瓦时,同比增长7.59%。根据统计数据,江苏、广东等省份备用电源装机较高,占备用电源总能量的 97.61%。2022年,备用电源平均运行系数0.19(相当于平均每天运行4.45小时、年平均运行1626小时)、平均利用系数0.10(相当于平均每天利用2.32小时、年平均利用848小时),备用电源运行情况与电化学储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2022年电化学储能电站平均运行系数为0.17、平均利用系数为0.09)。
“十四五”初期,我国局地发生数次缺电。2021年因为煤炭价格上涨、能耗双控等原因,超过20个省份实施有序用电。2022年受极端高温天气、水电出力骤减等影响,结合经济复苏工商业电力消费持续增长等因素,超过20个省份实施了有序用电。部分工商业用户出现用电短缺问题,用户侧储能系统作为备用电源的部署需求逐渐显现。
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正在逐步显现,考虑到工商业用户逐步进入电力市场带来的高耗能用电成本的上升,以及第三产业、城乡居民用户的用电量占比不断提升,未来峰谷电价差有望进一步拉大或维持高位,这也预示着用户侧储能拥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此外,各地限电政策的出台,也将刺激工商业用户的电化学储能配置需求。用户侧储能虽然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对于工商业配储、备用电源的发展,在未来还将面临着一些实际性的挑战。一是商业模式较为单一。峰谷套利是目前用户侧储能最主要的盈利方式,但是覆盖范围还主要局限在峰谷差价比较大的省份,部分地方政府虽然有补贴,但是补贴核算存在困难,且随着储能规模的扩大,补贴难以持续。二是市场化机制不健全。用户侧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准入要求、参与方式、补偿标准等相关机制尚不健全,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三是储能安全管理有待加强。由于用户侧储能项目通常单体规模较小,安装环境复杂,加之相关标准尚不健全,对用户侧储能安全管理带来更高的挑战。
电化学储能高质量发展的
有关建议
一是因地制宜配置储能规模。结合当地新能源消纳、资源特性、网架结构、负荷特性、电网安全、电源结构等因素,由地方政府和电网公司牵头,滚动确定并发布各区域的储能规模和比例,科学确定新能源配置储能的合理比例,有序引导共享储能建设节奏,对于电网替代型储能,建议在电力系统发展规划中予以明确。
二是构建长效成本疏导及市场机制。建立保障电化学储能盈利的长效机制,完善电能量市场机制,明确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加大有偿调峰补偿力度,丰富交易品种,不断完善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研究建立储能成本以电力辅助服务费、输配电价等形式向电力用户疏导的机制,规划出台容量电价机制。健全尖峰电价机制,适度拉大峰谷价差,通过价格信号激励市场主体自发配置储能资源。
三是健全全流程安全管理机制。规范储能电站全过程安全管理,不断加强储能安全技术攻关,完善基于储能项目技术升级和安全性的检测认证和监督体系,建设并运营好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监测信息平台,加强储能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动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
四是持续完善储能相关政策规范。结合国家政策,结合行业需求,研究完善电化学储能发展的相关政策及规范,并为政府、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政策解读服务,推动新能源配储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1:数据统计范围:国家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监测信息平台收集的全国电力安委会19家企业成员单位500千瓦/500千瓦时以上电化学储能电站数据。
注2:因统计范围仅为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19家企业成员单位,用户侧储能统计数据有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110号提案的答复,提到加强人才培养。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施本硕博贯通长周期培养模式。在电化学储能、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能、储能装备与安全、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及
埃克森10GWh储能电池项目由深圳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主要从事电化学储能业务,为全球厂商提供集中式储能和分布式储能两大储能解决方案,已实现大方形、大圆柱磷酸铁锂电芯和钠离子电芯三大产品线的全面突破,拥有各项授权专利47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46项、外观专利1项,先后被认定
7月11日晚,在国网山东电力调控中心统一指挥下,山东144座新型储能电站在晚高峰用电最吃紧的时刻精准启动,集中向电网输送电能,最大放电功率803.59万千瓦,有效支撑了晚间电网用电高峰,刷新全国省级电网纪录。在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关键时期,山东集中调用新型储能有何重要意义?储能又是如何支撑山东电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7月8日,远景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以下简称“远景赤峰项目”)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项目,该项目通过世界上首个2GW级100%新能源、100%电力电子设备的独立新型电力系统,重构了新能源条件下的工业能源逻辑,标志着“新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浙江温州平阳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印发《平阳县迎峰度夏(冬)电力保供补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根据市级指令在规定时段内使用用户侧柴油发电机组顶峰发电的工业企业用户,给予2元/千瓦时的补贴。根据市级指令在规定时段内使用电化学储能
7月10日,东北电网用电负荷首次突破8400万千瓦,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北分部近日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上新”的跨省事故备用容量共享机制在保供中发挥了作用。“备用容量共享机制相当于为电网购买了一份‘备用保险’。”国网东北分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张健男解释,过去,国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作者:郝俊博1闫广颖2裴红兰2赵盈鑫2郝晋3单位:1.国网山西省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2.国网运城供电公司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引用本文:郝俊博,闫广颖,裴红兰,等.基于贡献度的台区分布式新能源共享储能合作联盟收益分配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62-2472.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
近来备受关注的虚拟电厂究竟有何“实”力?(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曲艺)看向需求侧。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x2014;2027年)》提出,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在2024#x2014;2
7月7日(今天),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年内第三次刷新历史新高,达1.52亿千瓦。就在前一天晚上,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控中心的统一指挥下,江苏全省93座新型储能电站在晚间用电高峰集中向电网放电,最大放电功率达714万千瓦,实现了我国最大规模新型储能的集中调用,在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时段
作者:邵尹池1巩宇1牛萌2杨若奂2刘雅婷2丁然3单位:1.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2.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3.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引用本文:邵尹池,巩宇,牛萌,等.计及相角与幅值跳变的构网型储能短路电流特性及其计算模型[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51-2461.DOI:10.19799/j.cn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西安阎良(航空基地)300MW/600MWh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招标人为西安市航空基地金智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位于陕西省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谐大道以南、综保一路以北、保税四路以西、综保大道以东。电池系统配置的标称容量为60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科力远披露,公司目前已取得储能项目建设所需批准备案、即将投建的有河北省合计400MW/1000MWh规模、山东省合计400MW/800MW规模、内蒙古合300MW/1200MWh规模、广东100MW/200MWh规模的8个独立储能及共享储能项目。预计将于今年3-4季度逐步释放。另有各类型储能应用场景储备项
山东省作为国内储能发展的先行区域,其政策环境持续引导着独立储能项目的运营形态与收益模式深刻演进。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化,尤其是电力现货市场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山东独立储能项目已从早期主要依赖容量租赁和容量补偿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向更为复杂多元、与市场波动紧密关联的运营格局。本文旨在解读现
7月11日晚,在国网山东电力调控中心统一指挥下,山东144座新型储能电站在晚高峰用电最吃紧的时刻精准启动,集中向电网输送电能,最大放电功率803.59万千瓦,有效支撑了晚间电网用电高峰,刷新全国省级电网纪录。在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关键时期,山东集中调用新型储能有何重要意义?储能又是如何支撑山东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江苏省海安市滨海新区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项目顺利完成并网启动。项目位于海安市滨海新区金港大道与建业路交界处南侧,占地面积约31.73亩。项目总投资约1.95亿元,项目建设磷酸铁锂储能容量115.345兆瓦/230.69兆瓦时、110千伏升压站1座,接入110千伏电压等级电网。项
近日,中核临翔200MW/400MWh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实现全容量并网。这座扎根云南临沧的巨型能量枢纽,成功跻身全球最大的电网侧分布式模块化储能电站行列,更以其令人惊叹的"奇点速度",为我国储能行业树立了全新标杆。01.实力进阶:一期硕果累累,二期再创辉煌每一次合作,都源于实力的见证与技术的突破。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7日-2025年7月11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推进“新能源+储能”融合应用!国家电投将在兰州投建300MW光储项目7月6日,兰州新区管委会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青海青投绿动智慧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新能源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新
北极星储能网讯: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四川省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2025年度)》,包括27个项目,规模合计3022.5MW/8240MWh。其中,从储能技术上看,清单涵盖压缩空气、固态电池、超级电容、钠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从申报单位上看,共有16家国有控股公司,包括华能、大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消息,近日,中星九州300MW/600MWh储能项目(一期100MW/200MWh)建成竣工,成功实现并网运行。项目总投资11.16亿元,占地30亩,装机容量300MW/600MWh,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100MW/200MWh。想提高了枣庄市新能源及储能装机规模和新能源消纳能力,有效缓解高峰供电压力,提
7月10日,华电新能首次上市新股发行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认购数量为21.86亿股、认购金额为69.53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823.09万股,网上弃购率为0.375%。经核查确认,共有4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4883个有效报价网下申购,申购数量为101312500万股,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另外根据公告,本次发行初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华电新能首次上市新股发行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认购数量为21.86亿股、认购金额为69.53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823.09万股,网上弃购率为0.375%。经核查确认,共有4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4883个有效报价网下申购,申购数量为101312500万股,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另外根据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0日消息,浙江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新型储能项目建设计划动态调整的通知》,包括项目的增补、调减与变更三部分。项目增补包括新增项目与装机容量调增项目,申报范围包括电源侧储能与电网侧储能项目。原则上项目应于2025年12月底前开工建设,其中锂电池储能项目应于2026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9日消息,浙江省发改委对人大代表建议诉求进行了答复,其中透漏出浙江能源部门对于发展储能、提升储能利用率的决心。浙江省能源局表示,全省三侧新型储能累计投运超4GW。其中截至2025年4月底,用户侧储能装机达1.9GW。人大代表建议指出,目前浙江电价已具备晚上和中午充电的“两充
7月6日,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控中心的统一指挥下,江苏全省93座新型储能电站在晚间用电高峰集中向电网放电,最大放电功率达714万千瓦,实现了我国最大规模新型储能的集中调用。近期,我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电网负荷持续攀升。7月6日晚,为了支撑晚间用电高峰,国网江苏电力开展新型储
2025年7月3日,比亚迪储能与国网湖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国网湖南综能”)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深圳坪山举行。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师、国网湖南综能董事长谢学渊,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电池事业群CEO何龙共同见证签约。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副主任叶会生、国网湖南综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8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广东虚拟电厂参与电能量交易实施细则(试行)》《广东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广东虚拟电厂参与电能量交易实施细则(试行)》提到,探索建立虚拟电厂参与电能量交易机制,推动虚拟电厂参与“中长期+现货”电能量交易,通过市场价格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6月,我国大型储能项目迎来集中开工潮,据北极星储能网不完全统计,当月新开工100MWh以上储能项目总规模达3.75GW/16.3GWh,总投资额突破211亿元。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第二季度末作为传统能源项目开工旺季,符合电力行业建设周期规律,很多新能源储能项目都会
6月26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00万千瓦/600万千瓦时电源侧储能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电源侧电化学储能项目之一。该项目涵盖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及运维服务,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地处内蒙古中部,平均海拔1700米,年日照时数达3014小时,具备得天独厚的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6月16日-2025年6月2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宁夏两座长时储能电站并网投运近日,宁夏两座长时储能电站——枣园第一储能电站和麦垛山第一储能电站日前相继在中卫市并网投运。位于中宁工业园区内的枣园第一储能电站,作为宁夏电网首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7日,四川省首批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220千伏永定桥储能电站近日正式落地,并提前并网投产。据了解,220千伏永定桥储能项目是四川省首批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之一,也是彭州市首个、成都市首批5个之一的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电源侧储能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78亿元,占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