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8月31日,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在京召开《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3》《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3》发布会。
以下为北极星电力网从“电规总院”公众号截取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3》重点内容: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3》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电规总院清洁能源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饶建业表示,我国能源供应能力显著增强。2022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6.6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2%。非化石能源发电实现新突破,2022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7亿千瓦,占比达到49.6%。风电、光伏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能源储运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电力输送通道不断完善,油气储运设施持续加强,新型储能、抽水蓄能规模再创新高。
2015-2022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及增速
《能源报告》显示,我国能源消费仍呈现刚性增长态势。202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54.1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9%,“十四五”前两年平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74,与“十二五”“十三五”相比呈上升态势。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稳步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17.5%,石油和天然气消费比重分别下降至17.9%和8.4%。煤炭发挥能源保供作用,消费比重上升至56.2%。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持续推进,2022年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0.1%,碳排放强度下降0.8%,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节能降碳加快推进。
2021年、2022年能源消费结构对比
饶建业表示,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大容量海上风机、海风无淡化制氢、超临界CO2发电技术、潮汐能发电、水下油气等技术加速迭代升级。重大创新工程持续推进,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在库布齐沙漠开工,浙江亭山大容量换频站、安徽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站、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等项目投运。《能源报告》显示,我国能源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出了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要求。去年“十四五”现代能体系规划正式发布,明确了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此外,能耗双控制度进一步完善,原料用能、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包括近期出台的绿证政策等,都有效的推进了我国能源绿色转型的进程。在保供方面,先后出台了煤炭、电力等领域的系列政策,也有力的保障了我国的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此外,电力市场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2022年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3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超过60%,市场交易主体范围和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绿色能源合作成果丰硕。
建设双碳目标下的新型能源体系
围绕双碳目标下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能源报告》提出了三方面研判:
01 新型能源体系的中心环节是电力。电力系统紧密连接着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能够实现多种能源间的灵活高效转换,是供给侧和消费侧的核心按钮。
02 能源+融合发展将是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同步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清洁低碳用能。“能源+”融合的模式可以充分挖掘新能源开发消纳潜力,减碳降碳的潜力巨大。
03 氢能高质量发展需重视产业链下游的多元化应用。氢能产业并不能止步于风光制氢环节,而是要包含氢能的制、储、输、用的全产业链,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经济、高效、安全的用好绿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9月26日,《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一书在京首发。本书出版发行,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生动实践,有助于社会各界更好地把握“双碳”目标下的未来发展趋势,汇聚起推动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9月26日,《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一书在京首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出席首发仪式并讲话。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智刚主持仪式。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蕴,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嵘出席仪式并讲话。辛保安、张智刚、王蕴、
9月26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和国网能源电力规划实验室西南分中心联合主办的能源电力“双碳”转型路径成果发布暨电力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研究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布了《中国电源发展分析报告2023》《中国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及
9月26日,《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出版发行,引发行业内外关注。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和深刻洞察能源电力发展趋势,深入分析研究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在新型电力系统领域的具体实践。作为国内外首
9月25日-27日,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办的“2023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在京召开。作为该组织的理事会员,日立能源将在本次盛会中展示加速未来电网转型的技术路径及创新解决方案,并与行业专家及各方代表共同探讨如何依托技术的创新与合作构建更清洁、更灵活及更安全的全球能源系统。本次大会以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9月21日发布《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其中提到,南方电网向香港输送100%清洁能源;对澳门输电能力提升30%。南方电网公司21日举行《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暨2023年社会责任日(国企开放日)活动。报告称,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该公司自1994年向香港送电,至2022年底累计突破3000亿千
9月19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一行赴沈阳拜会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双方就牢牢把握东北重要使命,携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助力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进行深入交
党的二十大深刻阐明了能源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坐标和定位,全面部署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能源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路径。国家能源局党组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高度重视、统筹谋划、精心部署。作为国家能源局派驻西北区域的监管机构,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深入学习宣
“双碳”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内容和重要载体。然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无法孤立完成。“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由于新能源的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特点,对电网稳定运行提出巨大挑战。因此,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应积极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高温天气随之带来能源需求的激增,全国日调度发电量三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301.71亿千瓦时,较去年峰值高出15.11亿千瓦时。季节性、时段性的用电需求使能源保供面临严峻的考验,天然气在我国迎峰度夏的关键时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平稳天然气产输同增上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保障世界能源安全和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2022年,全球有60多个国家超过10%的发电量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33.72亿千瓦。新增装机容量达2.95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83%,增长率9.6%。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新
9月21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在西宁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前,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拜会了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双方就深化能源电力产业合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才让太,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朱向峰,省政
中国人民银行9月27日发布消息称,要持续用力、乘势而上,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加快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近日召开2023年第
9月25日,中国电建清洁能源基础设施REITs获得证监会和上交所正式受理。本项目基础资产是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五一桥水电站,装机规模13.7万千瓦,将成为国内首单水电公募REITs、四川省首单公募REITs。世界水电看中国,中国水电看电建。中国电建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既是我国水电工程的主要建设者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环境保护到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在不断进步。三峡人与时代同行,以越来越坚定的步伐,诠释着三峡集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题中要义,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一边是加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一边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9月27日,上海电力发布《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8月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根据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8月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2128.26万千瓦,清洁能源占装机规模的53.73%,其中:煤电984.80万千瓦、占比46.27%,气电287.52万千瓦、占比13.51%,风电392.41万千瓦、占比18.4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中广核老挝北部互联互通清洁能源基地项目取得重要里程碑!9月16日至17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中广核能源国际下属老挝公司与老挝政府签署了老挝北部互联互通清洁能源基地项目一期工程项目开发协议(PDA),标志着中广核能源国际正式取得
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C的道路已经缩小,但清洁能源的增长使其保持开放2023年9月26日国际能源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净零路线图更新显示,在更强有力的国际合作的支持下,更大的雄心和实施对于实现气候目标至关重要根据新版国际能源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净零路线图,由于关键清洁能源技术的创纪录增长,推动
我国首次将在运的交流输电线路改造为直流输电线路,我们为什么要对已有线路进行改造?这个工程的必要性又在哪里呢?一起来了解。长江以北,新能源正在迅猛发展,全省几乎所有的风电和超过6成的光伏发电从这里送出。长江以南则是经济重镇,每天的用电量超过11亿度,占全省的57%。苏北富集电力送至苏南消
9月21日至22日,在中秋、国庆双节到来之际,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深入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本部和所属海南事业部竞价光伏电站、直岗拉卡水电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
9月18日至22日,华电集团公司外部董事王琳、张雅林、陈元先、章更生一行以清洁能源大基地建设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主题,先后赴内蒙古、甘肃区域调研,深入基层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绿色发展战略、改革创新、党的建设等方面工作情况,并与干部员工开展交流座谈。集团公司外部董事对公司内
9月19日,临沂2023年秋季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暨政银企推介会在沂河新区召开。会上,华能集团山东分公司与沂河新区管委会、福建大明光福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签署《大明光福临沂产业园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华能将参与临沂市能源供应保障、结构优化、绿色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8日,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其中提到,创新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大力推动电化学储能技术产品的发展与应用,积极争取在机械储能、储热(蓄冷)等技术产品领域取得突破,做大储能产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6日,福建永安抽水蓄能电站开工。电站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总装机容量1200MW,项目总投资749560万元,是三明市单体投资最大的能源项目。电站拟建设4台单机容量为30万千瓦的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机组,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电站枢纽工程主要包括上水库、下水库、输水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6日南网储能公告,其于2023年9月26日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人民政府(简称“大姚县政府”)签订《大姚抽水蓄能电站、新型储能综合开发建设项目框架协议》。大姚抽水蓄能项目站址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境内,是国家能源局《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6日上午,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长侯秉让会上提到,能源产业是山西省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对山西省经济平稳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山西省能源局将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扩量提质,持续优化集中式风光发电项目、储能建设布局
9月26日,吉电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才延福拜会吉林省委常委、延边州州委书记胡家福。胡家福代表州委、州政府对才延福一行表示欢迎,对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对延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自入驻延边发展以来,秉承“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奉献社会”的企业宗旨,依
9月19日至23日,广东潮州青麻园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枢纽布置格局研究专题报告》《正常蓄水位选择专题报告》《施工总布置规划专题报告》审查(咨询)会议在潮州市顺利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三大专题”报告,为可研阶段后续各项前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期间,与会代表实地查勘了上下水库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6日,有投资者提问三峡能源,未来两年新能源消纳情况如何。三峡能源表示,综合来看,公司认为未来新能源消纳形势前景良好。一是“双碳目标”作为我国基本战略目标,一直在加紧实施和践行;二是通道建设加速推进,之前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能源资源匹配、分布和消纳存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云南省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坚持以两部制电价政策为主体,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以竞争性方式形成电量电价。现货市场运行前,引入竞争机制形成电量电价。现货市场运行后,抽水蓄能电站抽水电价、上网电价按现货市场价格及规
近日,中国能建西北院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宁夏中宁抽水蓄能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设计项目。宁夏中宁抽水蓄能项目静态投资约61.41亿元,已被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且为“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项目位于中卫市中宁县长山
新疆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是国家推进建设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随着清洁能源大规模、集中式快速推进,自治区多措并举推进水、风、光资源一体化开发,不断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通过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深化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简化抽水蓄能项目核准流程,推进抽水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满足云南电网“十五五”及未来对抽水蓄能建设需求,助力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达成本协议。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25日与云南省丽江市人民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