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勇做胸怀天下的担当者
——在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杨勇平 校长
亲爱的2023级新同学、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共同见证6389名本科生、4575名硕士研究生和451名博士研究生正式成为华电新主人。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周坚书记、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辛勤培育你们的家长、老师和关心支持你们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在你们当中大约三分之二本科生是05后,北京校部年纪最小的只有13岁,保定校区年纪最小的只有15岁,大部分研究生都是00后,是名副其实的新一代。同学们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多才多艺,全面发展,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在你们当中,有全国创新作文大赛、英语能力大赛、机器人大赛、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的一等奖获得者,有服务保障冬奥会、国庆阅兵的志愿者,还有省级学生联合会的负责人……看到如此优秀的你们,我由衷的感到高兴!
同时,你们也是有着特殊学习经历的一届新生。在过去的求学岁月里,大家经受住了疫情和升学的双重“大考”,以优异成绩迈上了更加广阔的成长舞台。在此,我要为你们在疫情期间付出的艰苦努力、克服的重重困难、收获的别样成长由衷点赞!特别感谢你们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交付给了华电,在未来求学深造的道路上,相信大家一定会以新“华电人”特有的朝气和睿智彰显各自的优秀和自信,成为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巍巍学府因你们的加盟而越发充满活力、更加熠熠生辉!
大学是梦想启航的地方,是成长进步的阶梯。你们所选择的华电,作为高等教育国家队之列的“双一流”建设大学,建校65年来,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学校正以服务“双碳”战略为己任,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主题,向着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加速前行。面向新时代,学校有责任、有能力、有信心用知识和智慧照亮大家的前程,助力你们插上腾飞的翅膀,早日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光荣接力者和勇敢追梦人。
同学们,在你们求学备考期间,也经历了许多家国大事,尤其是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悟到百年大党的恢宏历程和使命担当,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丽图景。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胸怀天下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致胜的密码之一,而以宏大视野和无畏气魄尽责修业则是干事创业的基石,一个党如此、一个国家如此,个人更是如此。同学们生逢盛世,沐浴着新时代的东风健康成长,是极其幸运的一代,但强国重任和复兴伟业也无疑对大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值此你们开启学业新征程之际,今天我就以“勇做胸怀天下的担当者”为主题,向大家提出四点期望和要求,希望你们在尽时代之责、修学习之业中能够更好地明方向、悟规律、增智慧,在宝贵的大学时光里塑造更加优秀的自己,勇做胸怀天下的担当者,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放飞更绚烂的梦想。
一是勇做胸怀天下的担当者,就要心怀国之大者,在知时明势中肩负时代之责。
时代洪流奔涌向前,唯有顺应大势、主动作为,才敢于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同学们生逢伟大时代,把握好“时”与“势”,才能走得更远更高。当前我们正处于“两个大局”相交织、“两个百年”相交汇的历史节点,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与势在我们这边,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当今世界经济版图,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能源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各国都在抢先布局前沿创新的赛道,中国也在不断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塑造中国特色创新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同学们只有志存高远,胸怀“国之大者”,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才能拥有高尚、充实的人生。特别是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是华电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更是每一位华电学子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衷心希望你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展现靓丽风采、迸发豪迈激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是勇做胸怀天下的担当者,就要筑牢学业根基,在知行合一中练就过硬本领。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青年人的精气神,在书本中涵养,更在实践中砥砺。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再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的辩证方法,滋养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行而不辍,履践致远”,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长真才。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展露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青年正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知识,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希望你们从上好每堂课、做好每个实验开始,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锻炼过硬的基本功和严谨的思维能力,让基础厚实、专业精深成为你们的基本素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们回信,充分肯定了同学们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勤奋治学,练就兴农富农的“十八般武艺”。新时代青年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希望同学们把社会实践作为提升本领能力的重要途径,多到实践中去探寻、去体验、去积累,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三是勇做胸怀天下的担当者,就要坚持创新为要,在探索创造中力攀科技高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中华民族的鲜明禀赋,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历代华电人的共同特质。从我校杨以涵教授在国内首次研制出静止无功发生器实验系统,成为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奠基人之一;到杨奇逊院士研制出中国首台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开启了我国微机继电保护的新时代;再到刘吉臻院士研发出中国首套智能发电运行控制系统,为火力发电装上了“智慧大脑”……一代代华电人因电而生、因电而变,赓续书写了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生动画卷,合力交出了勇闯“无人区”、实现“从0到1”的卓越突破,创造了载入中国电力发展史册的数个“第一”。与此同时,我们仍面临许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
同学们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肩负自主创新时代之责,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希望同学们无论身处哪个学科专业、研究方向,都要坚守矢志创新,永葆强烈的创新探索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始终保持对学科知识的强烈兴趣和刨根问底的执著劲头,敢于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善于提出新观点、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科研之路不是短时间的发力疾驰,而是持久的耐力比拼,时常面临反复验证的繁琐和履次失败的懊恼,要保持定力,守得住寂寞、耐得住辛苦,静下心来打好基础,从源头和底层搞清楚基础理论,从一点一滴、一时一事做起,铢积寸累、日就月将,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
四是勇做胸怀天下的担当者,就要涵养品德修为,在向上向善中拓展人生格局。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品德之于个人、社会和国家,意义重大,做人做事的根本就是锤炼品德修为。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政治理念,再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评价标准,无不把“德”放在首位,并以此规范个人行为、激发社会活力、推动国家发展。五四运动以来的百余年间,无数有志青年精忠报国、奋发图强,迸发出矢志复兴的历史伟力,彰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让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同学们要把品德修为摆在为人处事的第一位,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面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要有理性、正确的认识,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面对岁月静好,要有饮水思源、懂得回报的感恩之心,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服务人民;面对外部诸多诱惑,要学会涵养静气、独立思考,时刻耳聪目明,做到行稳致远。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天南海北,在华电这个大家庭里相聚在一起,是十分难得的缘分。希望你们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阔胸襟,有“莫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长远目光,保持奋发自强的精神面貌和乐观豁达的心态,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与时共进何所幸,热血报国当少年。同学们,你们这一代青年的成长期、奋斗期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高度重合。身逢盛世,责任在肩,于人生定向之时,当立下青衿之志,让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把青春梦想绘入时代星河里。希望同学们肩负时代之责,练就过硬本领,力攀科技高峰,拓展人生格局,让蓬勃青春与时代家国同频共振,将个人奋斗小目标融入国家发展的大蓝图,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青春绚丽之花!
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生活愉快,学业有成,在华电度过充实而难忘的求学时光,勇做胸怀天下的担当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以“绿色电力直供+市场交易+绿证认证”为核心的新型能源消费机制。这一政策不仅是落实“双碳”战略的重要支点,也将深度重塑能源流通路径与用能模式。绿电直连的理论内涵与管理模
2025年过半,中国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从之前只是按周、按月等短期开展交易变成可以每天不间断交易。现在,买卖双方可以在这个“电力超市”里根据需求随时跨省区买卖电力。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中国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围
在如今的电力系统中,随着资源分散化、碎片化程度加深,常规的电力系统运行管理、调度控制、市场交易行为,很难直接作用于这些资源,于是,以资源整合、协调互动为特征的虚拟电厂便应时而生。(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本刊记者刘光林)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加速推进,虚拟电厂的发展
高考志愿填报已经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选对方向和考高分同等重要,面对众多院校和海量专业,很多考生和家长还是一头雾水,将来想进电力企业,高考志愿应该填报哪些院校和专业?作为过来人,头条君精编填报干货,助你精准匹配理想院校!头条君首先向大家安利电气工程专业!电气专业“永不过时”国家大力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世界上规模最大,安全运行水平最高,拥有世界最高电压等级、最大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消纳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清洁能源……如今的中国电网,总能让人用起电来稳稳的、很安心。可你知道吗?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电网“生病”还比较频繁。电网工作者统计发现,超半数的稳定性破坏事故,都源于继电保护缺陷
近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变电主设备缺陷声纹诊断关键技术及应用”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技术鉴定。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实现了声纹监测装置在全国变电站智能巡检中的规模化应用,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变电站主设备运行声音是判断其运行状态的重要依据,但传统
2025年6月18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氢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代码:080506TK)专业排名结果如下:
今天起,全国各地陆续公布2025年高考分数线,成绩“出炉”后,如何选择院校及专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对当下热门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进行了解读,包括专业特点、院校选择、就业前景与发展潜力、重点高校专业培养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更新,供考生和家长决策参考。专业背景与战略意
6月18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集团总部会见来访的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汪庆华,校长、党委副书记毕天姝,双方围绕深化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等事宜进行深入交流。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郭孝锋,国家能源集团党组副书记冯来法,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鹏参加会谈。邹磊对汪庆华、毕天姝一行
从引发行业巨震的136号文,到后来的394号文、411号文,除了“强制配储”政策的退出,政策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始终在协力重塑中国电力市场格局,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新能源储能市场的“底层逻辑”。当行业由“政策驱动”迈向“价值驱动”之时。2025年6月12日,在SNEC2025展会现场,阳光电源举办主
日前,中央批准:邬小撑同志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左惟同志不再担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职务。7月4日,东南大学召开教师干部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张光军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徐青森同志,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建洋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东南大学校长孙友
7月1日下午,上海电力大学举行领导班子调整宣布会。会议宣布上海市委决定,宋来同志任上海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李明福同志不再担任上海电力大学党委书记职务。公开履历显示,宋来,男,汉族,1976年4月生,在职研究生,经济学博士,中共党员。宋来历任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校党委组织部部长等职
高考志愿填报已经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选对方向和考高分同等重要,面对众多院校和海量专业,很多考生和家长还是一头雾水,将来想进电力企业,高考志愿应该填报哪些院校和专业?作为过来人,头条君精编填报干货,助你精准匹配理想院校!头条君首先向大家安利电气工程专业!电气专业“永不过时”国家大力
据新华社7月1日消息,日前,中共中央决定:马兴瑞同志不再兼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陈小江同志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陈小江,男,汉族,1962年6月生,浙江龙游人,198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工学学士,高级编辑。198
2025年6月18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排名包括836个专业,涉及93个专业类、12个专业门类。“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是迄今为止覆盖专业数量最多、参评专业规模最大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排名采用独具特色的学校#x2014;#x2014;学科#x2014;#x2014;专业三层
2025年6月18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氢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代码:080506TK)专业排名结果如下:
作为中国电气工程教育的顶尖学府和重要源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常年全国第一或A+的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电机系),承载着近一个世纪的荣光与使命,涌现出了以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金怡濂院士、“八一勋章”获得者马伟明院士、国家电网公司首任总经理赵希正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学
6月21日下午,清华大学电机系2025年毕业典礼暨启航仪式举行,电机系党委书记郑泽东致辞并介绍了今年电机系毕业生的去向情况。2025届电机系及未央书院电气工程方向共有112名本科生毕业,其中101人继续深造,9人签约就业,另有2人拟继续深造或就业,深造率达90.1%。其中,留在本校继续深造的共88人,另有
6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成立大会在闵行校区学生中心A100号报告厅举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周孝信,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雷清泉,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立浧,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凌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黄震,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学校领导”一栏最新信息显示,闫晓军已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稍早前,闫晓军已经以北航副校长的身份出席了北航2025年招生就业工作会。公开资料显示,闫晓军,男,197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闫晓军1995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并免试推荐攻读研
6月16日,浙江大学官方发布2025年本科招生培养亮点。今年,浙江大学扩大本科招生总体规模,扩大人工智能专业的招生规模,新增系列拔尖创新人才特色培养项目。新增工科试验班(EE类)电气工程学院和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共同组建电气电子(Electrical和Electronic)类,聚焦全球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
6月12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兰州与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杨勇平会谈。双方就深化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务实合作,共同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携手服务“双碳”、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点战略进行深入交流,达成广泛共识。宋海良对兰州大学
6月初的兰州大学,上演了一场能源领域的“群英会”:国网甘肃电力、中石油兰州石化、华电科工、大唐甘肃发电、国家电投甘肃公司、国家能源甘肃公司等22家能源头部企业齐聚一堂,共同成为兰州大学氢能与低碳中心的创始理事单位。随后,兰州大学又与华能甘肃、隆基绿能、金川集团、中能建数科集团等18家
6月6日晚,兰州大学氢能与低碳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召开,22家能源领域头部企业成为创始理事单位,共话中心建设、同绘发展蓝图,聚力将氢能与低碳中心打造成为新技术的策源地、新产业的孵化地、校企合作的高地。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一凡,中国石油兰州
6月7日,氢能与低碳兰州论坛2025在兰州大学举行。近300位领域专家学者齐聚论坛,就绿色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能源转型和产业低碳化、高端化的发展前景。论坛上,还启动了兰州大学氢能与低碳中心。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程晓波,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郭
在推进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进程中,煤电正经历着历史性的角色嬗变。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x2014;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正式启动,旨在推动传统煤电向“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
推进新一代煤电高质量升级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勇平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部署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工作,通过“锚定战略目标、健全指标体系、坚定攻关路径、配套保障政策”四个方面,
近日,兰州大学氢能中心建设论证会在城关校区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杨勇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研究员,副校长、天然产物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为出席论证会。李灿表示,当前,氢能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兰州大学建设氢能中心,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氢能产业链和经济生态
煤电:兜底保障稳根基统筹推进转型升级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本刊记者王睿佳2024的脚步仍似回声未尽,2025的卷轴已然铺展开来。回首上一年我国能源领域取得的成绩,煤电的贡献举足轻重。“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充分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保障作用。”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以下简称“能源工作
1月17日,教育部党组在华北电力大学宣布了有关任免决定,汪庆华同志任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毕天姝同志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周坚同志不再担任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职务,杨勇平同志不再担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四皓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委教育
提及煤电,首先想到“压舱石”“兜底”等词,其在能源领域的战略价值可见一斑。(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曲艺)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成为推进新型电力
日前,中央批准:杨勇平同志任兰州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严纯华同志不再担任兰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9月21日,兰州大学召开教师干部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彭金辉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吴岩同志,甘肃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刚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