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基层采风】江锋:先成就自己,再“带兵打仗”
先成就自己,再“带兵打仗”
——记风电事业部制造中心制造部总调度江锋
【个人档案】
江锋,2008年进入风电事业部,他从一线员工做起,先后担任主传动班、轮毂班班长等职务,现任风电事业部制造中心制造部总调度,曾荣获株洲所“十佳班组长”。
“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被问及座右铭时,41岁的江锋说,这是他多年不变的回答。
江锋2008年进入风电事业部,从一线员工到班组长,再到如今的制造中心总调度,他默默走了12年。有将近10年,他先后担任主传动班、轮毂班班长,积累了不少管理经验。
善于自我提升,也擅长“带兵打仗”,江锋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风电人。
“不蛮干、多巧干,让1+1>2”
今年6月,江锋正式担任制造中心总调度,这个岗位要综合多方因素调配物流、人员,做好相关协调,统筹推进工作。
对江锋来说,这是“十年磨一剑”的结果。此前,他已在班组长岗位磨炼多年,2019年,更是突出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2019年9月,随着风电行业新一轮“抢装潮”来袭,订单猛增,公司要求江锋带领轮毂班组3个月内达产390多台。这任务有多难?在那之前,一年的产量最多200多台。
“因为成员被分流,当时班组仅11名人手,只有三四名骨干,”江锋回忆,当时班组成员多被戏称是“老弱残”——年龄大的;水平弱的;颈椎或腰椎等落下毛病的。
江锋向领导请求增援,公司先后招聘了劳务人员,最多时班组有60多人,涵盖不同年龄、学历等层次,水平参差不齐。新手纷杂难管理,且不完全符合要求。
但江锋胸有成竹。新手来之前,他专门召集老员工开会,根据各自专长做了专职分工,并组织培训提升技能。新手实习期间,他又仔细观察,综合考量后将他们分到合适的工序,再以老带新、以战促练,迅速提高了整个班组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经过奋战,去年年底,江锋带领这支“杂牌军”突击攻坚,不辱使命地完成任务,最高月产量达到92台。
“面对这类情况,就要科学有效地对班组进行优化与合理安排,不蛮干、多巧干,向‘精、细、严、实’要效率,达到1+1>2的效果。”谈及背后的经验,江锋说道。
人性化管理也是江锋的一大“法宝”。在他看来,人不可能每时每刻激情满满,不触碰生产红线的状态不佳可以体谅,但此时必须将状态良好的人放在关键地方。“这样才能保持士气的昂扬,整体的平衡,以及工作的效率。”
担任班组长时,江锋也会根据人员结构,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班组和谐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越是有规划、有想法的人,我越会作为核心去培养、给机会。”江锋说。
因为管理班组卓有成效,2019年,江锋荣获株洲所“十佳班组长”称号。
“安全与质量是红线,不能触碰”
注重人性化管理的江锋,也有决不允许触碰的红线,那就是生产安全与质量。“这个没任何情面可讲,如果触碰了红线或违章作业,我肯定开会时公开批评,按章处罚。”他说。
江锋是2008年5月进的风电事业部,从主传动班一线干起,他勤学好问,迅速熟悉并掌握每一道工序,并表现出管理上的特长。
2009年,由于公司快速发展,主传动班率先实行两班倒,“老班长”带晚班,江锋则以代班长带白班。
江锋至今记得,有一次,由于质量把关上的疏忽,让存在问题的产品流向了风场。为了补救,“老班长”和工艺人员等匆匆带上工具及行李,连夜赶到风场,然后通宵奋战直到把问题妥善处理好。
“这段记忆,是我不会拔出的一根刺,一直警醒、鞭策着我。”江锋说,从那以后,他一改质检是质量人员专职的心态,在班组牢牢树立自检互检意识,完善了不定时抽检、班组长加强巡查、关键工序骨干检、下工序倒查上工序等质检机制,从源头上把控质量关。
对生产安全,江锋同等非常重视。
刚开始担任班组长时他就发现,不管新员工的安全理论学得再好,到了车间还是很难做到基本的主动避让天车。为把安全培训做到位,他创造性地先带新员工去现场,一道道工序地把生产流程和工作原理教给他们,产生直观、深刻的印象后,再去会议室讲解安全知识。
同时,江锋组织班组成员每天班前、班会后分析研判安全隐患;每天组织安全员进行安全巡查;每周至少让每位员工接受相关安全培训30分钟以上等,切实堵住安全缺口,确保班组重大安全事故和人员零伤亡。
在江锋看来,安全意识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们做的是重型装配,配件重量大多按吨计算,一不小心被夹伤或挤伤等,后果不堪设想。”他说。
对安全及质量的一贯重视,让江锋摘获众多荣誉,比如2009年获风电事业部级“安全先进个人”称号;也曾带领班组夺得2018年风电事业部“质量先进班组”荣誉等。
“做给大家看,再带着大家干”
在生产一线做管理,水平够高、自身尽职尽责,才能服众带好团队,这一点江锋也是深有体会。
江锋坚信勤能补拙,认为只有勤恳、踏实地做好本职,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机遇到来时从容把握、绽放光芒,被更多人看见。
刚做班组长那会,江锋带的组员大多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他比对方大不了几岁。“练好本事,先做给大家看,再带着大家干,你能解决关键问题,别人才真的服你。”他说。
无论在主轴齿轮箱总成工位、机架总成工位,还是机舱总成工位,江锋总能得心应手。有一次,株洲所风电交付保障帮扶组一行,赴鄂尔多斯基地开展精益生产指导,江锋脱口就能说出哪个环节需要紧固多少螺丝,得到帮扶组的一致好评。
江锋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作做出改进调整。2019年,他在湖北栗溪风场做叶片除冰项目样机时,技术部门发来图纸要求每个面钻20多个孔,但在实际操作时,他发现没必要钻那么多,否则徒增工作量与高空作业风险。最终,他的合理建议得到技术部门采纳,钻孔减少近一半,获得一线施工人员的点赞,更为公司节省了成本。
江锋几乎每年都要出差助勤,长则七八个月,短则三四个月。很多时候,他和同事是去“拓荒”,工作条件艰苦,任务难度也大。但他并不觉得苦,因为2008年刚进公司那年,他就参与了库伦基地创建,“和那段日子比起来,什么苦都是小意思。”
那时,江锋和同事刚到库伦,施工现场电都没通,中午吃不上热乎饭,带去的矿泉水结成冰疙瘩,他们只能把矿泉水瓶焐在胸前口袋,融化一点喝一点。沙漠天气“一天过四季”,他要在冷热与晴雨的反复交替中,调节身体的适应能力与工作节奏。
唯一让江锋深感愧疚的,是家人。妻子生“大宝”时,他没能多陪护,今年5月,作为高龄产妇的妻子怀“二宝”时一度出现危险,他接到电话时也远在千里之外。匆忙赶回家,他陪护40多天等待“二宝”降临,而“二宝”出生不到50天,他又赶到中卫,参与热火朝天的基地建设。
【寄语/述评】
做好管理的前提,是先做好自己。踏实和勤恳犹如两个车轮,能载人稳稳前进。在生产一线,以身作则做到爱岗敬业,把自身本领练扎实,要求别人的事自己能做得漂亮,才能让人心服口服,树立威信并扎实推进工作。
寻求最优的解法,是做管理的秘诀。虽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但道路也有远有近,江锋在坚守安全与质量底线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地对人员等进行优化配置,实现了效率与效益的双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28日,中车氢能5辆氢能源重卡正式交车启运,这是氢能应用场景的又一突破!此次交付的5辆氢能重卡颜值炫酷,出厂自带高光,配备公司自主研发的110kW氢燃料电池重卡专用系统,将在江苏、安徽跨省运营。氢能重卡的投入使用,将不断提升物流运输的节能减排水平,助推绿色物流高质量
11月25日,中国中车12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开工,标志着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正式向中车松原“风光一号”零碳产业园迈进。下一步,中车山东风电公司将全力推进项目实施,确保按时达到预期目标。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分布式光伏项目是吉林省松原市首个大规模分布式光
11月6日上午,中车德令哈100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开工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项目建成后年可发绿电23亿千瓦时,节约标煤7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0万吨。此次开工建设的中车德令哈100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由中车四方所总牵头,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其中光伏70万千瓦、风电30万千瓦,配套80万千瓦时
近日,中车围场县100兆瓦风电场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方案获得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批复。中国中车围场县100兆瓦风电场项目位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朝阳湾镇等乡镇境内,装机规模100兆瓦,拟安装20台5兆瓦风电机组,新建220千伏升压站一座,以共享储能建设方式配套15MW/30MWh储
日前,中国中车披露的2023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30.35亿元,同比增长5.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9.48亿元,同比增长17.20%。作为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中国中车全面发力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
10月31日,中国中车轨道交通装备与清洁能源装备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在株召开。国创氢能与中车大连机车共同签订了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氢能燃料电池机车系列产品开展合作,聚焦“交通强国”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等战略需要,双方在清洁能源装备产业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开展深层次友好合
“碳”寻美好时代,赋能绿色未来。10月30日,中国中车在湖南株洲举行中车株洲所“时代碳行事业部”和“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室”揭牌仪式。中国中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丁荣军,株洲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王卫安,中国中车副总裁余卫平,中车株机公司、中车株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中国中车董事会通过决议:拟将其子公司中车戚所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后,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本次分拆不影响中国中车的股权结构,本次分拆完成后,中国中车仍然是中车戚所的控股股东。中车戚所始建于1959年,位于江苏常州,是中国中车旗下首家制造类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为国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0月23日,深圳能源发布《深能鄂托克旗风光制氢一体化合成绿氨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标段一: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22,500,000.00元中标候选人第2名:中车山东风电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2,500,000.00元
10月17-19日,中国中车(E1-A02)诚邀您莅临!
9月26日,中国中车新能源风电传动系统产业化基地奠基仪式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一期项目预计2024年实现组装试验产线投产,届时可新增年产600台大齿圈、600台行星架等核心零部件的精加工能力,新增年产1800台3-12MW风电齿轮传动系统批量生产能力,并全面构建起12-20MW海上风电齿轮传动系统样机研制能力,
近日,由龙源电力工程技术公司主编的《风电机组优化效果评估方法》(NB/T11298-2023)行业标准经国家能源局批准发布,将于2024年4月11日起正式实施,填补了国内风电机组优化效果评估的相关标准空白。该标准聚焦并网运行风电机组优化、技改以及大部件更换后机组发电性能、可靠性的优化效果评估,从风电
究竟什么是数字化?风电行业数字化现状如何?本期“工程师说”将从风机运维阶段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详述数字化工具如何助力风机运维。“数字化”作为近几年经常被提及的词,对于风电行业而言,其重点在于如何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于风电项目的规划、建设、运维等全生命周期。本文,我
11月8日上午,由中交海峰风电投建的国内首艘多功能风电运维母船“海峰3001”重大改造项目在马尾造船厂举行交船仪式。中交海峰风电总经理助理黄国福,福建船政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如堂,中国船级社福州分社等单位领导出席并见证交付仪式。黄国福表示,“海峰3001”研发配置了先进的海上风电运维成套
近日,由粤新海工旗下子公司广州市海皇科技有限公司,承建上海岭洲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的4+4两型风电运维船的第一艘“岭洲801”顺利完成试航,还有7艘将在接下来三个月内陆续完成试航工作。本船总长38米,入级CCS,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高速风电运维船,船体为钢铝混合结构,本船采用快速性兼顾耐波性双模式,
近日,龙源电力浙江公司所属临海括苍山风电场33台麦康NM43-600kW机组正式取得当地能源主管部门延寿许可批复,成为国内首个获得延寿批准的风电项目。该批机组于1998年6月并网投运,是国家“双加”工程项目,机组运行至今已超过25年。自投运以来,该公司以严标准开展高质量设备维护,完成多项技术升级改
10月31日,中交海峰风电多功能风电运维母船“海峰3001”重大改造项目顺利完工,在马尾船厂举行完工四方见证仪式。中交海峰风电、福州海事局、CCS福州分社、福建马尾船厂四方代表共同出席,并签署了四方见证的相关文件。“海峰3001”船长75米,型宽17.25米,型深8米,定员50人,具备DP-2定位能力。此次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2023年10月16日-20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风的守护者”们从来不是孤军奋战。他们中,有身处一线的销售和现场工程师,有“一路追风”的运维团队,也有在后方提供支持的幕后英雄。本期“风的守护者”带你走近美孚优释达SM实验室调查分析团队。多年来,他们不断探索优化检测能力,为风电行业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是保障风电设备平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0月17日,2023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拉开帷幕。展会当日,由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联合举办的2023“风的守护者”征稿评选活动也举办了盛大的颁奖典礼,吸引众多与会听众驻足,共同参与这一盛况。埃克森美孚中国企业用户润滑油业务部副
他们虽不在前线“追风”,但作为守护风电行业发展的“幕后英雄”,用自己的坚守促进着风电润滑产品供应链的平稳运转,保障着风电设备的平稳运行。让我们走近今天的主人公,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润滑油业务北亚区需求计划员杨华。承前启后指引预见自2018年起,杨华就一直担任埃克森美孚(中国
1.2006年东方呼伦贝尔项目,是东汽风电自主生产,安装调试的第一个项目。大家都是第一次做风电,由于没有经验,风机塔筒是业主采购的,他们采购完了以后塔筒就运到风场堆放了将近有半年的时间,塔筒变形特别严重,塔桶吊装完成以后,那个机舱就没办法对上去,我记得是2006年,十月初就开始下雪了,我们
我叫孙大卫,是国网冀北电科院新能源所的技术骨干。工作8年来,伴随着风电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先后针对风电机组主动支撑能力不足、大规模风电基地仿真能力不足、构网型风电机组并网特性认识不清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为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稳定性提升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风电
2023年中国风能茶话会上,三一重能张海斌荣获青年先锋奖。他多年长期扎根风电一线,迎着风的方向走遍全国风场,为风电场保驾护航,为中国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站岗。我叫张海斌,甘肃人,在西安上的大学。2010年,那时候刚毕业,出于对首都的向往,所以来到北京闯荡。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小电力公司,大学同
2011年的我刚刚毕业,那时的风电还算是新兴行业,大家还都不太知晓什么是风电,只知道那转动的大风车,带有无尽的童趣,让人心生向往。即将进入风电行业的我,也是懵懵懂懂,知之甚少。带着对未知的好奇,也带着一丝丝期待,踏上了寻风之旅,就这样22岁的我与风电结缘了。初识风电:第一次进入风电场,
我的风电工作日志从一名“小萌新”到一名日渐成熟的运行人员,作为新能源行业的一份子,我的青春与风电紧紧相连……“走了走了,上风机去了!”“嗯,现在风小,咱们赶紧干!”“安全工器具都齐了吧?安全带?滑块?”“检查过三遍了,上车!”“啊……这才早上7点怎么衣服都汗透了?”清晨,万物刚刚
汽车在海堤公路上疾驰。车窗外的风不断的荡进车里,一条笔直的公路通向远方,路两旁排列着两排高大的树木。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照了进来,转过头望着窗外,远处隐约的露出片片白色的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那里就是我们在新的一天里耕牧的海边田园--滨海潮间带风电场。身着橘红色的工作服,头顶着白色的安全
天高云阔,见证我与“大风车”共舞那七年王昌龄有诗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对于时间而言,七年,只是历史长河中一段转瞬即逝的征程。但对于公司而言,七年,是事业萌芽和快速发展的一段进程;对于我而言,七年,是整个青春倔强前行的见证,也是塑造风
【创业在延安】黄土高原上的那抹“新绿”——记株洲所延安分散式风电项目团队这里,在巍巍宝塔山下,跨越时空依旧弥新的延安精神照映着这片红色热土。这里,山上的积雪还未消融,吊车正在浇灌混凝土在风电场的基础部分。这里,有支团队传承红色基因,协同作战、合力攻坚,紧紧相拥着滚烫执着的信念。14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