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9月2日上午十时整,国家会展中心3H馆内,主题为“固态储能·创领未来”的艾仑捷储能科技-储能新品发布会盛大启幕。现场超百余名嘉宾、媒体朋友、观众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艾仑捷面向全球重磅发布自研-斯弗(SAFER)固态储能系统261kWh产品系列,引领新一轮储能技术进步浪潮!艾仑捷新品发布会实况储
春去夏至,蒸蒸日上。2024年6月28日下午,中科融能开业典礼暨固态电池下线仪式在盐城滨海隆重举行。滨海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滨东、副县长黄军、储能领跑者联盟理事长杜笑天、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常务院长郑杰允等领导出席该典礼,中科融能董事长刘浩博与各界嘉宾、合作伙伴等共计近150余人齐聚一堂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欧洲地区两大碳排放交易体系价格持续承压。今年以来,碳密集型行业不急于购买更多碳排放配额,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今年以来,欧洲地区两大碳排放交易体系价格大幅下滑。其中,欧盟碳价于2月23日创新低,跌至54.21欧元/吨,进入3月虽有所回升,但仍然仅维持略高于60欧元/吨的水平。英
高涨的碳价让碳捕捉技术在欧盟已初步具备经济性。近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透露,欧盟乃至全球范围内首个跨境碳捕捉与封存项目已经投运。据了解,该项目名为“绿沙”,计划将比利时捕捉的二氧化碳运输至丹麦北海区域,注入地下永久封存。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欧盟正寄希望于突破碳捕捉这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22年全球氢能回顾》报告称,在对抗气候变化、化石燃料价格激增、能源供应风险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氢能产业呈现高速扩张态势。2021年,全球氢能需求已经达到了940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同时,随着各国积极出台氢能支持政策,预计到今年底,全球电解水制氢装机量有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22年全球氢能回顾》报告称,在对抗气候变化、化石燃料价格激增、能源供应风险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氢能产业呈现高速扩张态势。2021年,全球氢能需求已经达到了940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同时,随着各国积极出台氢能支持政策,预计到今年底,全球电解水制氢装机量有
近日,山东省工信厅发布《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氢能方面指出:绿色智能内河船舶。发展LNG动力、氢动力、氨动力、甲醇动力、电动及混合动力、磁悬浮泵等技术,开发节能、环保、经济、智能的内河船和江海直达船,为推动老旧内河船舶更新改造,构建新一代国内航运体系
近日,由从事碳捕捉技术应用的瑞士Climeworks公司和冰岛Carbfix公司共同设计建设的二氧化碳捕捉设备正式投入使用。
近日,由从事碳捕捉技术应用的瑞士Climeworks公司和冰岛Carbfix公司共同设计建设的二氧化碳捕捉设备正式投入使用。根据项目设计,该装置预计每年能够从空气中吸收4000吨二氧化碳,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直接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进行封存的碳捕捉及封存项目。
随着欧洲各国陆续公布减排目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欧洲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而煤炭、天然气等高碳排的化石能源则纷纷面临淘汰。原本在欧洲能源供应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天然气,也因发电基础设施老化、碳排成本增加、融资困难等因素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魅力”,许多天然气发电项目因此面临搁浅的风险。
初创公司HeirloomCarbon宣布,微软已经同意资助一项碳捕集技术,该技术利用石灰石的天然特性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清除。具体来说,微软将在10年内从HeirloomCarbon购买价值约2亿美元的碳信用额度(相当于31.5万吨二氧化碳),用于资助HeirloomCarbon在路易斯安那州和美国其他地方的碳捕集业务。HeirloomC
初创公司HeirloomCarbon宣布,微软已经同意资助一项碳捕集技术,该技术利用石灰石的天然特性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清除。具体来说,微软将在10年内从HeirloomCarbon购买价值约2亿美元的碳信用额度(相当于31.5万吨二氧化碳),用于资助HeirloomCarbon在路易斯安那州和美国其他地方的碳捕集业务。HeirloomC
作为推进能源向清洁化转型的关键产品之一,锂电池本身需要做到低碳、零碳,既有政策的迫切性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动力、储能电池主流企业,都已经在积极推进零碳产品、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的构建或规划。与此同时,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碳中
AI的能源悖论——是“耗电巨兽”还是“转型利器”?过去两年,ChatGPT和DeepSeek的爆火让全球见证了人工智能(AI)的颠覆性潜力。但鲜少有人意识到,每一次AI对话、视频生成或自动驾驶的背后,都是海量电力在支撑。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能源与人工智能》特别报告首次全面揭示:AI既是能源消耗
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行政令《强化电网可靠性与安全性》(以下简称“行政令”),试图以制度性变革应对美国电力系统深层次危机。然而,这份用于加固“电网安全防火墙”的政策文件,却暴露出了明显的“头痛医头”思维——为应对由数据中心扩张和制造业回流带来的电力需求激增,其所采
近日,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在标普全球2025CERAWeek会议上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旨在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装机容量提升三倍,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亚马逊已在核技术方面投资超过1亿美元,并计划建设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加快核能发展对于满足未来能源需
财富杂志(Fortune)网站发表署名RaghuMadabushi的文章,AIenergydemandmeansinnovationmustcrackleinanunlikelyplace:Electricutilities(人工智能能源需求意味着创新必须在想象之外的地方爆发:电力公司)。(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电力公用事业长期以来一直对拥抱创新持保守态度。
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储能科学作为一门信息密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迫切需要新研究方法以应对其日益复杂的难题与挑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语言模型在文本处理、信息收集与整合、图片与视频生成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应用也在逐渐延伸至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并在提升科
“水资源正效益(WaterPositive)”是指企业、组织或项目向社区和自然环境返还的水资源量超过其自身运营所消耗的水量。以下是关于“水资源正效益”的一些信息:意义-应对水资源短缺:随着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实现水资源正效益有助于增加水资源供应,缓解水资源紧张局
福布斯网站发表署名WesleyAlexanderHill(何伟龙)的文章,题目是:China’sDeepSeekAIReshapesGlobalEnergy(中国DeepSeekAI改变全球能源格局)。(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DeepSeek是中国科技出口的最新成果,可能彻底改变全球能源格局,无论其对人工智能的最终影响如何。中国的新兴企
《科学美国人》发表署名MichaelRiordan的文章,题目是:AI’sEnergyDemandsThreatenaNuclearWasteNightmare(AI的能源需求可能引发核废料噩梦)。(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美国核工业长期处于衰退状态,如今却希望在两个最大的失败地点——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和华盛顿州的汉福德基地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MITTechnologyReview)网站发表署名JamesODonnell的文章,题目是:DeepSeekmightnotbesuchgoodnewsforenergyafterall(DeepSeek对能源来说可能不是好消息)。(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在名为DeepSeek的中国人工智能模型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的一周内,各种说
1.AI发展推动电力消耗翻倍增长人工智能(AI)是一种具有高度颠覆性的通用技术,随着AI的发展,全球算力需求预计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以指数级速度增长,我们正处于电力需求激增的初期阶段。参考互联网的发展,现阶段AI发展和1995年的互联网、1980年的个人电脑以及1900年的电力发展轨迹类似。用于训练AI模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