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启动交易,火电行业纳入管控,市场运行平稳、信心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碳排放权配额(CEA)成交量为2.3亿吨,成交额109亿元。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为碳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适时启动交易对于活跃碳市场重要性巨大。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作者:郑运昌 许志荣)
2023年7月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味着CCER市场自2017年暂停以后将按下重启键。按照暂行办法规定,新纳入CCER的项目类型包括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减排和节能增效等,从已通过审定的项目类型来看,可再生能源占现有2800个项目的71%,是CCER的主要供应主体。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新市场环境下,合理控制可再生能源项目类型和签发进度,对于控制CCER总体供应至关重要,其额外性的探讨也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将就新市场环境下可再生能源CCER额外性进行探讨。
严格额外性标准
合理控制CCER供应规模
CCER制度的设计初衷是通过市场手段为碳减排项目提供一定的经济回报,从而鼓励社会投资。因此,健康稳定的市场是推动CCER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CCER的供应规模要得到合理控制。过量的CCER供应会导致碳市场价格下跌,冲击配额市场,过少的CCER供应则会导致价格虚高,甚至出现“价格倒挂”。
全国碳市场首期仅电力行业纳入管控,年排放规模为45亿吨,按5%的全额度抵消比例计算,CCER年需求量为2.25亿吨,随着相关行业陆续进入碳市场,总体年需求量为4亿吨。目前,已获得签发的254个项目的年签发量为5017万吨,若已获得审定公示的2800个项目全获得签发,年供应量将超过5亿吨,供大于求,因此签发量需要合理控制。
CCER项目由于存在较长的计入期,每年都可以获得稳定的减排额度签发,且如果人为设定不匹配的抵消对应关系,则会破坏市场信心和投资预期,因此可以严格控制CCER额外性审查,让真正需要额外补贴的项目上马,从而产生额外的环境效益。项目额外性与投资收益率成反比例关系,而投资收益率随生命周期正向发展。产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导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导入和发展期,由于新技术处于发展初期,较大的项目投资带来了投资的不确定性,通过环境收益可以有效刺激项目的回报预期,从而增强项目发展,此时为项目的额外性较强。进入到成熟期以后,技术稳定、单位千瓦投资较小,投资收益稳定,此时的额外性降低,且这一时期项目发展迅速,如果全部申请为减排项目,将会带来供需失衡。以风电为例,2005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为126万千瓦,2006年,我国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2008年,《京都议定书》执行,我国大部分风电项目申请了CDM项目,获得CER补贴,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风电装机发展,到2010年末,我国风电装机达到418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2012年,大量的CER供应导致欧洲碳市场CER价格持续走低。
新市场下可再生能源
投资环境变化
由于可再生能源在运营期无较大变动成本投入,对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影响较大的参数为建设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运营期电价收入。以风电为例,这两个参数在新的电力市场环境下,相较于CCER暂停前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现金流出方面,对于风电项目投资来说,考虑维护成本变动较小,影响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的现金流出主要考虑因素为建设期投资。统计2012年已注册的CCER项目平均单位千瓦造价约为9000元/千瓦,设备费占整个项目投资的70%~75%。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展大型化风机促使整体降本,2022年以来风电平均单位千瓦造价已降至5000~6000元/千瓦,设备成本降至50%以下,金风科技在2022年3月全市场风机招投标均价仅为1876元/千瓦。风机设备价格的不断下降将明显提升项目的收益水平。
现金流入方面,风电项目的主营业务收入为电费收入,取决于年利用小时数和上网电价。风电的年利用小时数随着风机技术的发展而提升,目前的风机正朝着大叶片、高塔筒发展,陆上风电单机容量由2012年前后的1~2兆瓦主力机型,逐渐发展为3~4兆瓦,海上风机单机容量已达到6兆瓦左右,风机技术的迭代带来了年利用小时数的增加,风电的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已由2012年1959小时增加至2022年的2259小时,增幅为15%;电价方面,近年来随着电力市场化推进,新增风电通过市场化形成电价,2019年,国家发改委将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改为指导价,具体电价通过竞争方式确定,并且自2021年开始,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部分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较快省份,新能源也参与到市场化报价,进一步降低风电的电价水平。
额外性论证中的投资分析
在可再生能源CCER的额外性论证工具中,投资基准分析是常见的分析工具,通过比较拟投资项目的全投资回报率与基准收益率大小来确定是否存在额外性,已注册的可再生能源CCER项目普遍采用8%的基准值。然而,在前述的新市场环境下,随着可再生能源投资成本、上网电价等因素的变化,给投资分析带来许多挑战,特别是未来上网电价由市场决定以后,增加了预测难度。
通常情况下,投资项目可行性是企业自主行为,企业进行项目投资经济可行性研究时主要比较的是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与自身的加权资本成本,如果低于自身资金成本,则企业可以通过财务评审。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资本结构中通常按照“1∶2”的比例安排融资,近年来,国家为了鼓励新能源投资,不断降低银行贷款利率。2021年,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以降低低碳企业的绿色资金成本,企业可以按照贷款本金的60%向央行申请碳减排贷款,成本仅1.75%,从而降低整体贷款的利息成本。企业融资利率的降低带动了企业加权资金成本的降低,可以考虑更多的项目投资,目前电力集团一般要求投资内部收益率为6%。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实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2021年,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到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对于电力集团来说,抢占新能源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考虑,随着风光大基地建设的深入推进,电力集团也不局限于以单体项目的收益来判断可行性。
额外性论证中的普遍性分析
通过投资收益的额外性论证以后,拟申报项目还需证明项目本身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即普遍性分析,项目需要证明在同地区类似项目在没有CCER支持下可以实施的理由。在新市场环境下,可再生能源CCER申报的普遍性分析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前期项目较少的情况下,已申报的项目通常通过说明拟申报项目具有唯一性或者通过列举的方式证明类似项目均已申报CER、自愿减排(VER)或者CCER,来证明申请减排量支持具有普遍意义,但是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想要证明项目具有差异性较为困难。
2017年国家暂停CCER项目申报,2017~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分别为6.5亿千瓦、7.28亿千瓦、7.94亿千瓦、9.34亿千瓦、10.63亿千瓦和12.13亿千瓦,其中风电和光伏装机规模分别为2.94亿千瓦、3.58亿千瓦、4.14亿千瓦、5.34亿千瓦、6.34亿千瓦和7.58亿千瓦。五年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增长2倍,风电和光伏装机增长2.5倍,而这些新增的机组均是在没有额外减排的支持下投运。因此,项目差异性的证明存在一定困难,项目只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分析自身的技术、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障碍。
绿证制度对额外性论证的影响
国家为缓解可再生能源补贴、提高平价可再生能源收益,推出了绿证制度,规定1兆瓦可再生能源可以申请1个绿证,价值约为20元/个,折合度电收益为0.02元/千瓦时。对于原带补贴项目申报CCER来说,该部分收益已包含在补贴当中,不增加额外现金流入,但是对于平价项目来说,能有效增加项目的投资收益,这可能会影响到额外性论证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同时绿证制度与CCER申报的实施是否带来重复补贴的风险,还需要政策予以明确。
目前,电碳联动的市场机制已初见端倪,部分试点省份碳交易市场允许受控主体采购绿电或者绿证来抵消范畴二排放,对于排放主体来说更具有吸引力,降低排放可以满足自身碳中和需要,还可以释放出价值更高的配额予以补贴。而对于可再生能源项目来说,当两种补贴折合到度电收益相当后,申请绿证补贴更具有吸引力,一方面可以免于CCER申报的繁琐程序和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摆脱日益降低的排放因子约束。
完善的碳市场需要CCER参与交易,而CCER的供应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既降低受控主体履约成本,又支持社会投资减碳项目。可以通过明确的CCER额外性论证标准来引导准入项目的类型和规模,从而达到合理控制CCER供应量的目的,具体到可再生能源项目上,投资分析可区分不同项目类型的实际投资收益,如竞争性配置项目、海上风电项目等,考虑出台并不断调整基准收益率标准,并给出普遍性分析的具体操作指引,进一步明确碳市场与绿证市场衔接,让新能源企业拥有更多的选择,从而促进新能源的快速发展。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3年08期,郑运昌供职于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许志荣供职于华润电力(广东)销售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电力供应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2024年度)》发布。其中指出,2024年,上海市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签约高压用户4399户,注册负荷集成商45家,共计接入可调节负荷398.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用户覆盖工业、商业楼宇、电动汽车、铁塔基站、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而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是以能源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坚、邓良辰、赵晓东、王娟)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抽水蓄能+”打造能源转型的超级调节器——“抽水蓄能电站发展与展望”专题研讨会观察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正持续攀升。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约5.85亿千瓦,占全部电力新增装机的92.5%。然而,风电、光伏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严峻挑战。在5月20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今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要求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并通过机制电价、竞价规则等实现市场化转型。这也给储能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市面上有两个观点,一是短期内,储能发展速度将大为受限;二是长期来说,
为切实提高电力市场服务质量,更好地帮助经营主体了解交易规则、参与电力交易,河南电力交易中心汇总分析了近期各类经营主体较为集中的主要诉求、问询内容,现统一解释答复如下:01问: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完成建档立卡后,绿证核发系统显示项目未匹配,怎么办?答:第一,需要项目主体先核实国家能源局
截至5月16日,依托全国大电网统一调控和大市场资源配置优势,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国网西北、西南分部的支持下,西藏年内绿电交易电量首次突破1亿千瓦时。近年来,西藏新能源发电装机快速增长,占比超过50%。年初以来,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按照“省内为主、省间为辅”原则积极组织绿电交易,全力提升
2024年新能源结算均价为205.27元/兆瓦时,其中风电为187.43元/兆瓦时,光伏为241.14元/兆瓦时。2025年1-3月新能源结算均价为168.34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36.93元/兆瓦时;其中风电为162.84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24.59元/兆瓦时;光伏为177.59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南网储能5月23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公司认为未来抽水蓄能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这一问题时指出:根据633号文,目前公司所属抽水蓄能电站执行两部制电价,包括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容量电价按40年经营期、资本金内部收益率6.5%核定;在电力现货市场尚未运行的地方,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2日,河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5月23日河北南部电网日前电力现货市场执行市场力管控的通知。文件显示,按照《河北南部电网电力现货市场系列规则(结算试运行V3.0版)》、《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河北南部电网电力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的通知》(冀发改运行〔2025〕20
车网互动是指电动汽车通过充电桩与电网进行能量双向互动,本质是用户使用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系统需求侧响应从而创造系统调节价值并获得一定经济补偿。按照功率流向划分,车网互动可以细分为单向功率互动和双向功率互动。单向功率互动也称作有序充电或智能充电,是指通过分时电价机制引导电动汽车调整充电
在地方碳市场10年试点探索之后,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运行至今将近4年,市场见证了成交量、价格的一路走高,从开市时的48元/吨上涨至2024年年底最高时的105元/吨。2024年全国碳市场成交总量1.89亿吨,成交总金额181.14亿元,已经跻身世界主要碳市场前列。3月,生态环境部发文将钢铁、铝冶炼
2025年初,136号文件横空出世,我国的新能源行业随之进入了旨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能源市场化进程的政策密集且深入的调整期。从政策过山车到市场马拉松,储能行业也正经历从"政策依赖"到"价值创造"的涅槃重生。这一过程不仅重构了储能行业底层逻辑,更催生了技术迭代、模式创新与生态重构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3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市场运营机构在现有信息披露基础上,应当增加以下信息内容:1.深度调峰、启停调峰、可调负荷辅助服务市场需求计算方法;辅助服务市场短期可调负荷出清价格及平均中标价格。2.节点分配因子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四川省发改委、四川省能源局、四川省能监办联合下发《四川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函。文件明确,建立“多电源参与、全电量优化、全水期运行”新模式下的电力现货市场体系,建立适应四川保供应、促消纳、水电耦合、水库优化利用等需求的市场机制和运行机制。加强
随着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全面披露,已释放出明显的前瞻信号,能源领域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Wind数据显示,2024年电力板块整体表现稳健,总营收为1.8256万亿元,各细分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在用电需求增长、新能源快速发展、火电成本改善和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电力板块的收入
5月16日,四川能源监管办组织召开四川电网2025年厂网联席会暨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工作启动会。国网西南分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电力交易中心、25家发售电企业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四川能源监管办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安排部署了2025年电力市
5月20日,科大智能正式接入上海市虚拟电厂系统,成为上海市第40家虚拟电厂运营商。这不仅标志着科大智能在能源数字化领域的战略布局再开新篇,也致力于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新动能。上海作为用电规模大、负荷密度高、源侧资源少的超大城市,面临外来电依存度高、峰谷差显著的双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根据全市碳排放双控目标,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状况、产业和碳排放特征、数据质量基础等因素,有序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新增年排放温室气体1万吨以上货运港口行业、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更好发挥碳市场控制和减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印发《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通知。《细则》指出,支持制造业企业及数据中心企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鼓励制造业企业及数据中心开展节能、节水、减
新CCER项目签发,短期看会带来一波碳交易热潮,长期看则进一步完善了碳市场发展,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舞台上的话语权。作为全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市场)继2024年1月重启后,在2025年3月迎来首批新项目签发,带动了一波碳市场交易的热潮。新签发项目均是涉
日前,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城市副中心工业、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实现全面绿色低碳升级转型,支持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产业创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对符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重庆市发改委回复了人大代表关于“两高”项目源头防控、实施光储充一体化工程、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建议。重庆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单位持续推动市内能源结构优化,强化市内可再生能源资源挖潜开发,持续开展电网设备节能降碳更新改造,积极支持光储充一体化工程在“两
5月6日,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造林碳汇开发项目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完成挂网公示,是吉安市首个成功实现挂网公示的林业碳汇项目,也是江西省第7个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造林碳汇开发项目,这标志着吉水县“双碳”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该项目以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落实国家、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部署,结合锡林浩特市实际,锡林浩特发改委牵头制定并印发《锡林浩特市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任务分工清单》,明确年度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确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清单》围绕能源转型、节能
日前,江西新余市露林国有林场碳汇造林项目4月27日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公示。这是该平台公示的第六个江西省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造林碳汇试点项目。据悉,新余市露林国有林场碳汇造林项目通过实施人工植苗造林,提高林木蓄积量和碳汇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生态系统
4月27日,江西新余市在林业碳汇领域迎来重大突破,首个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造林碳汇试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进入公示阶段。该项目是新余市农发集团所属的露林国有林场碳汇造林项目,也是全省首个林场开发获批公示的项目。近年来,新余市紧盯国家“双碳”目标,坚持“三绿”并举、“四库”联动
4月28日,在国家能源局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宣布,“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这是2023年以来我国绿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方不懈努力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RE100是国际上倡导绿色电力消费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绿色电力消费领域有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