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提问1:
新型电力系统具有哪些关键性特征?
杜忠明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院长
新型电力系统包含了五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清洁低碳。这始终是系统构建最主要的方向和目标,因此,当前的重点任务是提升非化石能源占比。今年以来,南方五省区新增电源超八成为非化石能源,表明了南方区域在水电、风光资源优化配置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安全充裕。这是系统构建的根本任务,也是保障我国用电安全、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用电需要。
第三,经济高效。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四,供需协同。未来电力系统特性从“荷随源动”向“源网荷储互动”转变,供需协同就显得格外重要。
第五,灵活智能。要通过技术与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电力系统升级,从传统系统向新型系统转型,让系统更加灵活智能。
饶宏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首席科学家
南方电网公司系统研究提出表征新型电力系统的十个核心指标,包括非化石能源装机/发电量占比、新能源电力渗透率、新能源消纳率等,构成了一套客观科学的指标体系。从全国层面看,南方电网在非化石能源装机及发电量占比、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客户平均停电时间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提问2:
数字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载体,如何看待电网数字化与绿色化之间的关系?
曾嵘
清华大学副校长、电机系教授
数字化与绿色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数字化赋能绿色化发展,用数字信息化技术赋能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各环节,促进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其次,绿色化能带动数字化升级,不光是能源电力,钢铁、交通、建筑等等行业绿色化的过程,都对数字化提出了巨大需求,同时也为数字化技术提供了各种应用场景。
过去几十年,我国能源电力的发展历程就是逐步绿色化的过程,这其中数字信息化发挥着巨大作用。比如说,早期设备管理都是用纸笔记录,后来依靠信息系统。而数字化内涵则更加深刻,会涉及到业务模型的数据化、基于数据辅助分析决策等情况。对于新型电力系统而言,数字化不存在可不可选的问题,而是必然要走的路。
饶宏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首席科学家
南方电网公司创新提出将数字电网打造成为承载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载体,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科学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南网方案”。
杜忠明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院长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加快构建,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将逐渐提升,南方区域的高占比代表了未来电力发展的大趋势。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推进“双碳”目标的过程中,电网的数字化与绿色化需要相互成就。然而,行业仍有不少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创新。
提问3:
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进程中,还有哪些关键核心技术有待创新突破?
曾嵘
清华大学副校长、电机系教授
我国电力行业最近二三十年发展很快,但客观地说,实现“双碳”目标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这么庞大复杂的电力系统,如何保证安全可靠运行,本身就是很大的挑战。而随着风电、光伏接入越来越多,电力系统平稳运行面临挑战,更要有一系列的技术保证,这些都需要不断探索研发。未来几十年间,行业还有不少关键核心技术需要突破。
在电源侧,需要更低成本和更实用的新能源发电技术,把新能源发电系统与传统电网更好地接入融合起来。而从整个电力系统稳定看,还需要一定比例的煤、气、油发电,这些因发电产生的碳排放,需要突破核心技术加以捕集、封存、利用。
在电网侧,需要更加安全高效灵活的新型超/特高压输电技术、用于观测电网的新型传感技术、系统控制保护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应用。
在负荷侧,要发展储能技术,既要发展电化学储能,也要发展压缩空气、重力储能,还要发展适宜一定储存时长的氢储能技术。
此外,还有关于碳经济、新型调度等新兴前沿技术,也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所需要的。
饶宏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首席科学家
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上看,南方电网公司在数字电网、柔性直流输电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色。南方电网西电东送采用直流输电为主的技术路线,在特高压远距离大容量多端直流输电和柔性直流输电方面,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多年的运行经验表明,我们的电网网架结构清晰、经济合理,运行安全可控。这样的发展路线,符合南网特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提问4: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如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饶宏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首席科学家
粤港澳大湾区在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我们建成了湾区柔性直流互联主网架,通过柔性直流背靠背工程,实现了直流多馈入负荷中心电网分区和柔性互联,有效降低了交直流互相影响、短路电流超标和大面积停电风险。
另外,粤港澳大湾区周边海上风电资源丰富,我们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好粤西、粤东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集群的有序接入和友好并网。同时,南方电网公司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在关键技术研发、装备研制、示范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促进了电力工业产业集聚壮大。
杜忠明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院长
要进一步扩大范围和规模,从北方、西南地区送电,大力推进西电东送、北电南送。从负荷侧看,粤港澳大湾区及南方各省经济社会发展,也会带动用电持续增长,特别是大湾区外向型经济明显,清洁用电用能的需求潜力巨大,未来要扩大绿色能源配置,向大湾区持续输送绿色清洁的电力。
摘自:
国家电网公司《<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在京首发》
南方电网公司《关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院士、专家有话说!》,记者 帅泉 郭冬冬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导语】2025年4月15日,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以下简称“江苏滨海港项目”)4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这一江苏省“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能源项目(即2024年江苏省能源电力保供“头号工程”)全面实现“双投”目标,是今年江苏省内首台竣工投产的百万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日前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
4月29日,汉星能源200MW/400MWh电池储能项目(一期)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冯井镇顺利并网交付。该项目旨在提升区域电网调峰能力,促进新能源与储能的深度融合。作为目前安徽省获批在建规模最大的共享储能电站,是安徽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实践。项目交付现场项目概况#x2726;项目占地50.56亩,约337
4月26日,远东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94亿元,同比增长6.66%,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3.18亿元,主要因为智能电池亏损,个别投资项目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市场内卷;员工8,283人,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3.14%。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缆网实现营业收入227.03亿元,同比增长0.47%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五大发电2025年一季度会议陆续召开,部署了二季度重点工作。整理如下:国家能源集团4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暨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会议指出,202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把握生产经营改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基本规则》)正式发布。《基本规则》的制定旨在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运营主体合法权益。电力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
4月29日,国电南瑞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6%,基本每股收益0.95元。报告提到,报告期内抢抓特高压、抽水蓄能发展机遇,中标甘肃-浙江等特高压、辽宁大雅河等抽水蓄能工程。新一代调控中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活动走进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的多个生产制造基地,深入了解这家国企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走进中车株洲所时代电气制造中心,AGV机器人穿梭于智能化生产线之间。偌大的
2024年,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电投等电力央企以及国家能源局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事调整,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如下:国家能源局章建华卸任,王宏志履新11月29日,中央宣布王宏志任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免去章建华的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职务。12月13日,人社部宣布王宏志任国家能源局局长。至此,王宏
1月24日,中电联本部2025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电联2025年第一次理事长办公会议要求,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国际一流协
当地时间1月14日,东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马来西亚副总理兼能源及水务转型部部长法迪拉·尤索夫出席会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应邀出席会议,并在“东盟能源的绿色未来”对话环节就加快区域电力互联互通、促进东南亚各国能源绿色转型
自2023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至今,已有整整一年时间,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对煤电容量电价机制也经历了学习、讨论、细化与执行的过程。从整体情况看,政策各相关方,尤其是煤电企业自身,对该政策的认可度较高,普遍
2025年1月3日,中国电力报在头版刊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辛保安署名文章《以电力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全文如下:以电力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辛保安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
凝心铸魂担使命扬帆奋楫再出发——2025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新年贺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二〇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日月其迈,时盛岁新。走过了风雨兼程的2024年,迎来了万象更新的2025年。值此旧岁将去、春晖渐近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向广大会员单位、广大奋斗在天
12月24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在合作组织总部会见马拉维共和国驻华大使艾伦·钦泰扎,就深化双方合作进行了交流。辛保安欢迎钦泰扎再次到访合作组织。辛保安表示,合作组织高度重视与马拉维的合作,今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期间,马拉维查克维拉总统到访合作
12月5—7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联合举办的第三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隆重举行。正泰携数据中心高中低压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全产业链核心解决方案及产品亮相大会,共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等多位领导亲临正
12月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4年年会暨第七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上次理事会议以来的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统一
12月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辛保安带队赴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气装备”)开展调研座谈,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陪同调研。中国电气装备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洪凤,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周群出席调研。李洪凤对辛保安一行到
当地时间10月22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在新加坡出席2024亚太电协CEO会议并作祝贺致辞。辛保安介绍了近年来中国能源转型成效,提出加快建设数智化坚强电网将为能源转型注入新动能,呼吁亚太区域各国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亚太绿色低碳发展。辛保安指出,
4月28日,南方电网与清华大学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决策部署,面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需求,共同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能源电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范。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清华大学党委
4月25日下午,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建院10周年暨第三届能源智库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后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能创十载,智绘未来”为主题,由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文胜主持。来自国家部委、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代表
近日,中国电工技术学会(ChinaElectrotechnicalSociety)根据《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士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经学会会士评选委员会评议,公布了2025年度授予会士人选,雷清泉、董新洲、别朝红、何金良、刘东升、刘国友、李岩、李亮、李斌、李立毅、李相俊、沈建新、张文兵、谭国俊等14人当选中国电
随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的发布,新能源电力行业再次迎来重大变革。分布式光伏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来发展路径备受关注。特别是在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分布式光伏是否还能继续蓬勃发
1月17日下午,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在京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叶向东,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共同见证签约并举行会谈。中国华电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吴敬凯,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嵘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江毅对清华大学的支持和
1月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800kV/8GW”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成果发布暨应用推进会召开。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潘敬东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饶宏,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群,中国
12月27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党委副书记、校长李路明举行会谈,全面深化交流合作,推进科技创新,深化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共同致力新型电力系统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为能源电力高
·1—8月,南方区域绿电交易(含绿证)44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倍·今年以来,南方区域绿证交易规模达483亿千瓦时大江奔涌,沿着澜沧江逆流而上,从下游的糯扎渡、小湾水电站到上游的黄登、如美水电站,澎湃的江水驱动着水轮发电机组,将清洁水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能,翻山越岭,自云南向数千公里之外
9月26日至27日,2024年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在张家口举行。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何报翔,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正谱,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为论坛致辞。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出席论坛活动并作主旨发
1月30日,清华大学-中国核电数字核电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该校级联合中心是在2020年由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与中国核电联合成立的院级数字核电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升级而来,标志着中核集团与清华大学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度合作取得新进展,中国核电与清华大学在
1月19日,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23年度学术会议在西主楼3区102会议室召开。汤广福院士、何雅玲院士、王成山院士、郭剑波院士、刘吉臻院士、罗安院士、王秋良院士、张宗亮院士、饶宏院士、杨庆新教授、鞠平教授、廖瑞金教授、文劲宇教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