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碳管家碳汇报道正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建立健全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 探索实施林业碳汇碳票制度

2023-10-13 11:20来源:国新办关键词:林业碳汇管理林业碳汇碳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新办10月12日就《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和草原改革发展司司长王俊中在发布会上表示,森林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集体林面积大,增绿提质潜力大,是提升碳汇能力的重要载体。

在促进林农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等方面,《方案》指出,建立健全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探索实施林业碳汇碳票制度,制定林业碳汇管理办法,促进林业碳汇价值变现。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鼓励各地实行差异化补偿,让林农保护修复生态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鼓励地方通过租赁、赎买、合作等方式,妥善处置重点生态区位里的集体林,实现“社会得绿、林农得利”。通过拓宽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让山区、林区的林农同其他地区一同踏上共同富裕之路。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谢应君: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今天我们邀请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唐芳林先生,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徐济德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方案》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和草原改革发展司司长王俊中先生,江西省林业局负责人刘宾先生,福建省三明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兴忠先生。

现在,我们先请唐芳林先生介绍情况。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唐芳林: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向长期关心支持林草事业发展的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在这里,我们很高兴向大家介绍《方案》的有关情况。

我国有集体林地25.68亿亩,占林地总面积的60%,分布在2600多个县,涉及到1亿多农户。集体林是提升碳汇的重要载体,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次《方案》的出台,是二十大以来中央出台的关于林业改革发展的第一个文件,谋划了新时代新征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对于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实践。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针对福建是林业大省、广大林农却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的状况,紧紧抓住“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这4个难题,在全国率先谋划实施了集体林改。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集体林改就此在全国推开。经过各地各部门的接续努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林改得民心合民意,改出了满目青山,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为了进一步激发集体林业发展活力,更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还需要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23日在福建三明考察时指出,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力争实现新的突破。这为深化集体林改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根据中央有关工作安排,国家林草局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方案》,经过多轮征求意见和多方评估审核,最后报中央审定、印发。

《方案》通篇贯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切实加强森林经营、保障林木所有权权能、积极支持产业发展、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8项主要任务,以及组织领导、试点探索、队伍建设、监督考核等4个方面的保障措施。概括起来讲,就是重点围绕“稳、活、融、试”4个字,对深化集体林改作了系统部署。

一是坚持稳字当头。牢牢把握改革方向,稳步深化探索。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集体林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让林农真正吃下长效“定心丸”。

二是聚焦激发活力。放活林地经营权,引导林权流转,培育规模经营主体。盘活森林资源资产,畅通林权融资渠道,引入金融活水。完善森林经营管理制度,实施兴林富民行动,让林区焕发出新的生机。

三是突出融合发展。推进森林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资源管理和产业发展相融相长,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深度融合、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效转化、生态美和百姓富有机统一。

四是支持先行先试。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和基层积极探索。支持福建、江西、重庆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精耕细作一批改革“试验田”,为面上改革探路子、做示范、立标杆。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乡村振兴和亿万农民福祉的“国之大者”。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将全力以赴抓好《方案》贯彻落实,指导地方细化落实改革任务,推动完善配套政策,力争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谢应君:

下面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刚才唐局长提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请具体介绍一下它体现在哪些方面,又主要解决了哪些问题?谢谢。

唐芳林:

谢谢新华社记者的提问,你这个问题非常好。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擘画林改蓝图开始,20多年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接续递进,成果持续巩固深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力有序、纵深推进。各地围绕“林改四问”,积极探索、创新作答,努力交出合格答卷,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完成了“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围绕回答“山要怎么分”,开展集体林地确权颁证。全国发放林权证1亿多本,初步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这9个字,被福建省永安市上坪村的村民刻在山林间的一块大青石上,堪称是“民心碑”。林农非常看重手里的林权证,很多农民把林权证和宅基地证、结婚证一起保管,对集体林改衷心拥护。

二是森林质量明显提高。围绕回答“树要怎么砍”,推进森林分类经营和可持续经营。农民成为山林的主人,乱砍滥伐现象极少发生,造林护林营林积极性不断提高。林改改出了满目青山,集体林森林蓄积比林改前增加了近39亿立方米,增幅近85%,有林地面积增加了近4亿亩。林区的绿水青山越来越多、生态越来越美。

三是森林资源逐步盘活。围绕回答“钱从哪里来”,创新林权融资机制,推动集体林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建立了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全国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300多亿元,成为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四是经营效益稳步提升。围绕回答“单家独户怎么办”,推动林权流转和林业规模经营。培育家庭林场、专业大户、林业合作社等林业新型经营主体近30万个。集体林地产出每亩约300元,比林改前增长3倍多。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8万亿元,部分集体林业大县农民一半以上收入来自林业。集体林改策源地福建武平县捷文村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林改前的1600元增加到近3万元,增长了18倍。

事实证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场土地使用制度的重大变革,契合了时代发展,顺应了林农期盼,奠定了山区林区共同富裕的基础。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成效只是阶段性的,广大林农还有更多更高的期盼,“林改四问”还要接续作答,深化改革很有必要。这也是中央出台《方案》的重要原因。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我们知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持续了多年,党的二十大要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请问踏上新征程,集体林改面临哪些新任务?这次《方案》对此又有什么新部署?谢谢。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徐济德:

谢谢,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集体林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十分重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展现新作为,需要承担的重任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我国集体林面积大、分布广,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通过改革促进集体林提质增效,进一步绿化国土、美化环境。

二是推动山区林区共同富裕。山区林区乡村振兴潜力在山,希望在林。要通过林改盘活集体林资源,使森林资源成为林农的“钱库”,不让山区林区群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掉队。

三是践行大食物观。集体林是木本油料、林果、林菌等可食林产品的主产区,是储量丰富的“粮库”,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四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集体林是一个增长潜力巨大的“碳库”。林木蓄积量每增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集体林中的中幼林多,蓄积量增长空间大,可以发挥更大的碳汇潜力。此外,木材、竹材固碳储碳的能力非常强,符合绿色低碳发展要求。五是保障木材安全。目前80%以上的国内木材来自集体林。持续增长的集体林资源,是我们应对国际木材市场波动、维持国内木材供给安全的底气所在。

面对新任务新要求,《方案》运用新理念,明确新目标,提出新举措,打开集体林改新局面。在总体思路上,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增强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在目标设定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统筹推进,突出“四个持续”,即: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生态质量持续提高、林区发展条件持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在政策设计上,更加注重系统集成,从产权制度、资源管理、经营模式、投入机制、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协同发力,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创新举措。这表明,中央正在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推进集体林改,推动林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海报新闻记者:

从整体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林地碎片化、集体林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森林“四库”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请问《方案》对此有什么解决办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和草原改革发展司司长王俊中: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您刚才提到的林地碎片化、综合效益不高的问题,在基层经营当中的确存在。分山到户以后,集体林地相对比较分散细碎,而且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成本高,收益低。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指出“单家独户怎么办?一定要走联合道路”。一定要在农民自愿自主、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将分散的集体林地整合起来经营,释放规模效应,提高综合效益,更好发挥森林“四库”功能。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例如,江西省实施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奖补政策,浙江省推广林业股份合作经营,福建省推进林业新型经营主体标准化建设,安徽省宁国市推进林地托管经营,有效整合分散林地,促进“小山变大山”,提升综合效益。《方案》在充分吸收基层创新经验的基础上,对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作出了系列部署。分三个方面:

一是积极稳妥推动林权流转。鼓励各地采取措施,引导农户通过出租、合作、入股等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将闲散的林地集中起来,再一个支持各地组建林权收储机构,采取市场化方式将分散的林权适度集中起来规模经营。同时,探索林权折资量化的新路径,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林业经营。国家林草局下一步还将继续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激活林权交易。

二是大力推广合作经营。一方面,支持小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比如家庭联合经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股份合作经营、农户托管经营等。另一方面,我们要发挥国有林场资金、技术和管理的优势,走场村合作的道路。支持分区分类探索国有林场经营性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引导国有林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联合经营,实现多方共赢。国家林草局下一步要开展国有林场示范建设,支持国有林场开展场外经营,主动参与服务集体林改,提高我们集体林经营质量和效益。

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小农户作用,促进小农户与发展现代林业有机衔接,鼓励各类企业参与林业投资经营,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让小农户更好融入大市场。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

支持林业产业发展,我们知道是《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也注意到,江西省正在建设现代林业产业示范省,请介绍一下江西在支持林业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成效如何?谢谢。

江西省林业局负责人刘宾: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特别感谢媒体朋友对江西林业改革发展的关心关注和关爱。

江西省林地面积1.6亿亩,其中集体林地面积1.36亿亩,占85%,林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2021年,江西省与国家林草局共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省,我们抓住机遇,大力推进油茶、毛竹、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向改革要动力。我们主动承担了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林权登记、林地收储等先行先试任务,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比如,在全省开展清理规范林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试点,有力保护了林农群众和林业经营者的权益;我们创新推出了“林下经济收益权证”,有效破解了林下经济确权难、融资难的问题。

二是向政策要合力。江西省政府连续三年每年出台一个扶持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先后实施了“油茶产业三千工程”“竹产业千亿工程”“林下经济三千亿工程”。省财政加大资金投入,新造油茶由每亩500元提高到1000元,毛竹低改由每亩150元提高到300元,新造多年生草本森林药材由每亩200元提高到400元。2023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油茶资源扩面提质、油茶产业转型升级、山茶油市场开拓等三项行动,从今年到2025年用三年时间,通过国储林项目、专项债券和金融贷款等筹措300亿元支持油茶基地建设;整合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60亿元用于油茶种植补贴;安排4亿元省财政资金支持油茶全产业链发展。

三是向科技要效力。设立油茶、毛竹、樟树科研专项,每个项目安排科研资金1000万元以上开展技术攻关。建立油茶、毛竹、林下经济科技示范基地150多个。开发“林技通”APP,实现了林农与专家的线上交流,服务林农突破1000万人次。

四是向金融要活力。先后推出公益林(天然商品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油茶长周期贷款、林下经济收益权贷款、湿地生态修复贷款、“林农快贷”等金融产品。启动实施油茶、森林药材等特色保险,极大降低了经营林业的风险。

通过以上措施,江西油茶、毛竹、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三大产业经营面积、产量、产值均位居全国前列,辐射带动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产业重点县农民来自林业收入占总收入超过40%。2022年全省林业总产值突破62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各位媒体朋友,《方案》明确江西作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我们将不负重托,坚决落实《方案》要求,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保障林农权益、促进规模经营、优化金融服务、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努力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西经验”。我的回答就是这些,谢谢!

三沙卫视记者:

《方案》提出“保障林木所有权权能”,内容涉及到林木采伐管理问题,在这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对于森林生态保护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谢谢。

2023-10-12 10:36:22

徐济德:

感谢你的提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相信也是广大林农十分关心的问题。科学合理地采伐林木,是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有效提高森林质量的主要措施和必要手段。大家都知道,森林是可再生资源,林木到了成过熟期,如果不及时采伐更新会导致森林质量下降,还会带来病虫害、火灾等隐患。近年来,国家林草局持续推进林木采伐减证便民的一系列举措,依法放活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这次在《方案》中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采伐管理更科学、更透明、更灵活,给予林业经营者更多便利、更大自主权。在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的前提下,满足广大林业经营者合理的林木采伐需求,着力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支持和引导集体林规模经营主体单独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将经过批准的森林经营方案作为确定年度林木采伐任务的重要依据,根据森林经营方案科学确定采伐限额,采取备案制,实行采伐限额五年总控政策,集体人工商品林采伐限额可以跨年度调节使用,不必一年一批准,降低经营者的成本,更加便利广大林农。

第二,将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由省里统一规定的限制,允许各县根据森林经营培育的目标,确定人工商品林采伐年龄的参考范围,由林农等林业经营者自主确定采伐年龄。

第三,简化优化林木采伐审批程序,解决采伐证“办证繁、办证慢、办证难”问题。在推广林木采伐告知承诺方式审批、通过林木采伐APP办理采伐申请的同时,进一步探索优化采伐审批的新办法。各地根据当地资源禀赋条件,对于桉树等生长周期较短的树种,在确保采伐当年和次年更新造林的前提下,可以探索开展按面积控制林木采伐,这项举措极大方便了广大林农和经营者。

第四,科学开展国家二级公益林的森林经营和合理利用。《森林法》规定,国家根据生态保护需要,将生态区位重要或者生态脆弱的地区,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林地和林地上的森林划定为公益林。有关管理规定明确要求,一级国家公益林严禁采伐;二级公益林可以进行抚育、更新和低质低效改造性质的采伐。在不影响或者更有利于这部分公益林生态功能发挥的前提下,我们积极推进鼓励二级国家公益林的森林经营和合理利用。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集体林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请问在促进林农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等方面,《方案》有哪些部署?

王俊中: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应该说这个问题非常好,关系到林农的致富。集体林分布在广大乡村,是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他们增收致富的重要物质基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推进山区林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这些年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了集体林的发展潜力,我们集体林提供了国内80%的木材,80%以上的经济林产品,各地依托集体林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将油茶、核桃、花椒、枸杞、灵芝等小产品做成了大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我们也看到,山区林区的发展依然是相对滞后的,是实现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因此,要科学合理地利用集体林资源,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对此,方案作出了相应部署,主要在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积极支持产业发展。《方案》明确要求,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地区振兴、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等政策要形成合力,支持林业大县发展林业产业,要提升一批现代产业园区,扶持一批专精特新林业企业,推动林业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同时,在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公益林可以适当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探索不砍树能致富的新路。同时,《方案》还要求,要支持林业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等集体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区发展条件,通过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林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林区经济增长、林农增收致富。

再一个方面,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健全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探索实施林业碳汇碳票制度,制定林业碳汇管理办法,促进林业碳汇价值变现。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鼓励各地实行差异化补偿,让林农保护修复生态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鼓励地方通过租赁、赎买、合作等方式,妥善处置重点生态区位里的集体林,实现“社会得绿、林农得利”。通过拓宽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让山区、林区的林农同其他地区一同踏上共同富裕之路。

上面是我的回答,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作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策源地之一,福建三明不断深化改革,持续取得突破。请问,近年来三明市在集体林改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谢谢。

福建省三明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兴忠:

谢谢中国日报记者的提问,同时感谢新闻媒体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福建三明林改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三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我们重点采取了六项创新措施,推进林改再出发。

第一项,创新了林权登记管理机制,解决了“三权分置”核心环节问题。我们审核了林权的原有数据,将其全部纳入不动产的登记系统之中,实行承包权、经营权分项登记,做到随时申请、随时办证,并全程免费,有效盘活了林地经营权。目前,我们已经发放了新证3.4万本,种地面积达到926万亩,占集体林的54%,有力推进了“三权分置”。

第二项,创新了林地规模经营机制,解决了林权分散、效益不高问题。我们通过建立经营性收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国有林场、林业龙头企业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与村集体、林农开展股份、托管等合作经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高经营效益。目前,规模经营的面积已经达到了57%,集体林的每亩蓄积量,从原来的7立方米提高到现在的10立方米左右。

第三项,创新了林木采伐管理制度,解决了林农经营积极性问题。我们推行承诺采伐制,让林农在履行自身责任的基础上,有自主处置权,开展按林地面积来实施人工商品林采伐,由原来的按蓄积量控制改为现在的按面积来控制,引导林农更加重视森林经营,让同样的林地有更多的产出,实现林农多经营、多收入。

第四项,创新了林票制度,解决了林农收益变现难问题。我们把林权资产量化成收益权票据,让资源变资产,林农变股东,林农既有现金收益,又有增值收益。目前,我们已经制发林票6.3亿元,惠及林农7.8万人。

第五项,创新了林业碳票制度,解决“两山”转化路径不宽问题。我们把林木生长增量换算成碳减排量,制发林业碳票,通过市场交易,拓展森林生态补偿渠道。目前,通过碳票带动碳汇交易近3000万元。

第六项,创新了林业投融资机制,解决融资难问题。我们成立了林权收储机构,设立了风险防范和快速处置机制,推出一系列普惠型林业金融产品,设立了林权交易中心,为林业注入金融活水。三明市全市累计发放林业信贷总额达到230亿元。

改革增活力,创新出效益。2022年,三明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258亿元,农民涉林收入达7107元,占可支配收入的30.6%。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方案》要求,为全国林业改革发展探新路、作贡献。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光明日报记者:

此次《方案》提出了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支持产业发展等八项主要任务,请问国家林草局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方案》落实落地?谢谢。

徐济德:

感谢光明日报记者的提问。新时代、新征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蓝图应该说已经绘就,关键是抓好落实、抓出实效。《方案》要求,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其纳入“林长制”工作范畴,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同时明确,国家林草局负责协调推进本《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措施,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下一步,我们将召开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会,动员全国林草系统,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力以赴抓好《方案》的贯彻落实。

一是指导各地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方案》要求各省区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量化任务,我们将加强指导和督促,推动各省区市尽快出台具体方案。压实地方党委政府深化集体林改的主体责任。

二是推动完善配套政策。加快研究制定林权管理、森林经营、森林采伐利用、林业产业等方面的政策举措。同时,加强与发改、财政、农业农村、金融监管等有关部门的沟通配合,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三是支持先行探索。除了支持福建、江西、重庆三省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外,扎实推进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指导福建三明、江西抚州、吉林通化、山西晋城、安徽宣城、四川成都、浙江衢州等7个试点市先行先试,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模式。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不断为改革积累经验、破局探路。同时,加强对试点工作的跟踪指导,及时纠偏。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广泛开展林改培训,提高各级林草主管部门落实《方案》、推动林业改革发展的能力。强化林草主管部门行政执法职责,实施生态护林员能力提升行动。集体林业大县要切实加强基层林业工作力量,更好服务林农等林业经营者。

五是强化监督考核。研究建立客观反映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林长制督查考核范围。加强问责追责,确保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方案》强调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我们注意到,当前需要金融支持的是广大小规模经营农户,金融机构对林权抵押贷款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同时林权评估难和处置难也使金融机构望而却步。对上述问题,《方案》有哪些解决举措?谢谢。

王俊中: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很重要。林业生产经营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金融支持十分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谋划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就指出“钱从哪里来?一定要考虑如何打通农民和银行之间融资渠道。”集体林改以来,国家建立了林权抵押贷款制度,不断拓宽抵押物范围,创新贷款模式,完善配套政策。刚才唐局长介绍的时候,提到现在的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到了1300亿元。各地探索推出了许多符合林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如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林下经济收益权质押贷款、“油茶贷”、“林农快贷”、“网商林贷”等,助力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同时,林业融资难、融资贵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方案》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将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经营主体的贷款纳入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考核评估范围,强化激励约束,引导银行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商业银行林权抵押贷款不良率高出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以内的,可不作为监管部门监管评级和银行内部考核评价的扣分因素,为银行适度“松绑”。健全抵押林权快速处置机制,降低银行风险和担保机构处置林权的成本。鼓励社会资本开展林权收储担保服务,由林权收储机构为林权抵押贷款的借款人提供担保,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消除银行的担心和忧虑。例如,福建省在全省建立了50多个林权收储机构,实现了重点林业县全覆盖,省财政对林权收储抵押担保额给予1.6%的风险补偿。这种做法,有利于分散和降低银行信用担保的风险,值得借鉴。

二是发挥绿色金融引领作用。将符合条件的林权交易服务和林产品精深加工等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探索基于碳汇权益的绿色信贷产品,符合条件的可纳入碳汇减排支持工具范围,助推林业碳汇发展。

三是推动创新林业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发行人发行乡村振兴票据或者以林权作为担保发行债券。支持保险机构创新开发各类林业保险产品,鼓励地方将林业保险产品纳入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政策支持范围。近年来,江西将油茶保险纳入省级特色农业保险范围,浙江推出了毛竹收购价格指数保险,四川推出了核桃价格指数保险,对分散林业生产经营风险、保障农民收益的稳定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长江日报记者:

这次的《方案》,围绕建立健全林业碳汇等方面,提出了要探索实施林业碳票的制度,还有制定林业碳汇管理办法等措施,我想请问的是,这些措施对于落实双碳目标有什么意义?谢谢。

王俊中: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非常好,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森林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要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集体林面积大,增绿提质潜力大,是提升碳汇能力的重要载体。

林业碳汇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发展林业碳汇,是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要举措。《方案》围绕发展林业碳汇提出了一系列举措。一是抓计量监测,建立健全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形成林业碳汇核算基准线和方法学,科学精准掌握林业碳汇储量和变化情况。二是抓市场交易,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并参与市场交易,促进林业碳汇价值变现。三是抓制度建设,探索实施林业碳票制度,制定林业碳汇管理办法,筑牢林业碳汇发展的制度基础,使林业碳汇发展制度化、科学化。通过创新发展林业碳汇,既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又为山区林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谢应君:

感谢各位发布人的介绍,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林业碳汇管理查看更多>林业碳汇碳票查看更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