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煤电、气电、核电等电源项目投资决策时,常用电力电量平衡测算未来几年的电力盈缺和电源设备利用小时,结合电价、燃料价格、单位造价等参数,测算电源项目的经济性。电力电量平衡是短期定量预测工具,2-3年内的预测精度较高,3-5年的预测精度下降,难以预测5年之后的电力供需和利用小时。煤电、气电建设期为18-24个月,核电建设期为5年,投资决策时预测的电力盈缺和利用小时,待到项目建成时,其预测精度已下降、甚至失效。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陈愚)
煤电、气电的运行寿期为30年,三代核电运行寿期为60年,需要配套远期预测工具辅助投资决策。能源模型是远期预测定量工具,通常是耦合使用自上而下能源经济模型和自下而上能源技术模型。不论哪种模型,都是系统工程,需要海量数据库和专业团队的巨大工作量作为支撑。能源模型的预测结果易受外生给定变量影响。
大部分研究机构认为,中西部地区因为人均用电水平低,未来用电增速将高于东部地区(定性判断、外生变量),是用电量增长的主力军。本文采用极简的定性分析法,聚焦单一变量——人口,来分析我国远期用电增量的区域分布,认为未来用电增量大的行业的分布,均与人口聚集和分布高度相关。参考日本人口、用电量达峰回落后的经验,分析我国人口总量和流动的变化规律,笔者认为:胡焕庸线以东、尤其是东南沿海作为未来的人口净流入区,将是用电量高增长地区,且营商环境好,是我国最优质的电力市场。
用电量高增长行业分布和人口分布高度相关
行业和人口分布的相关性
为了分析用电量的区域分布,笔者首先分析各行业分布和人口分布的相关性(详见表1)。
生产侧(一产、二产)的电力消费:海拔、降水量等地理气候因素影响一产分布、继而影响人口分布,且相当部分一产为劳动密集型,一产的区域分布和人口(劳动者)分布高度相关。制造业中,日用品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高附加值产业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高素质的劳动者倾向于居住在教育、医疗等资源较好的繁华地区;建筑业在人口聚居区域建设房屋。仅采矿业、高耗能产业等少数行业,产业分布和人口聚集可相对分离,人口相关性低。
消费侧(三产、生活)的电力消费,其用电分布和人口分布高度相关。
三产和生活用电的电量占比提高
自2005年开始,多数年份我国二产的用电量增速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三产和生活用电的增速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详见表2、图1)。
二产用电量增速低,导致我国二产的用电量占比显著下降,由2005年的75.4%下降到2022年的66.0%;此消彼长,三产和生活用电的占比逐渐提升,由2005年的合计占比21.6%,提高至2022年的32.7%。
三产和生活的用电量及占比将继续提高
2022年,我国三产和生活的用电量占比提高至32.7%,但远低于美、英、法、德、日等后工业化国家——二产、三产和生活用电“三分天下”(详见图2)。
从人均用电量看,2022年我国人均工业用电量为4038千瓦时/人·年,已经超过英、法、德、美;三产和生活人均用电量分别为1053、947千瓦时/人·年,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均生活用电量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的人均三产、生活用电显著低于对标的发达国家,未来发展空间很大,将成为用电量增长的主力军,用电占比将继续提高。
现代化工业分布和人口分布高度相关
党的二十大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将继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现代化工业体系、高端制造业需要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倾向于居住在发达、繁荣的大城市;亦即,二产的用电增量主体,将和人口分布高度相关。
我国人口达峰回落和大城市化
我国人口于2021年达峰,2022年人口开始下降。城市化、大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向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汇集,胡焕庸线以西人口下降速度将高于全国均值,东南沿海依靠人口迁入、人口可继续增长一段时间。
人是终极资源
美国人口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Paul Romer提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人是终极资源。人口规模的增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得更多人从事科研和创新的工作,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为全社会所用,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在古罗马帝国,煤被当做黑玉,是装饰品;燃烧时有烟,被认为可通灵、辟邪,和亡灵的世界沟通;煤在中世纪开始成为燃料,提供热能;蒸汽机发明后,化石能源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发电机发明后,动能转化为电力。物质一直都存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取决于人的认知能力。
我国人口于2021年达峰
2021年末,我国人口达到141260万人的峰值。2022年,我国出生956万人、死亡1041万人,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是建国以来首次人口负增长,2022年底人口下降至141175万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乔杰预计,2023年出生人口数约为700~800多万,2023年人口将比2022年底减少约300万。
1991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91,首次低于世代更替率2.1;之后,我国的生育率始终低于世代更替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3,远低于世代更替率。生育观念成型后,扭转难度较大,预计未来我国人口将持续下降(详见图3)。
人口流动:胡焕庸线的固化
1935年,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黑河—腾冲线”,后人称之为胡焕庸线,将我国分成东南和西北两部分:胡焕庸线东南部面积占比为43.8%,西北部56.2%,面积基本相当,但人口分布疏密差异悬殊:东南部人口占比96%,西北部4%。胡焕庸线深刻揭示了中国自然、经济、人文等因素的综合格局。
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西北部人口占比6.5%,东南部人口占比93.5%,两侧的人口占比变化极小,显示了胡焕庸线的稳固性。
2000、2010、2020年,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比分别为35.6%、37.98%、39.99%,20年间提高了4.39%。胡焕庸线固化的同时,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汇集。
规模效应:城市化伴生大城市化
理论物理学家Geoffrey West的《规模》一书,对城市的规模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城市人口翻倍,人均收入、专利数等经济参数遵从约1.15的指数增长,人均电线长度、加油站数量等基础设施成本降低15%。大城市的规模效应、产业聚集效应、人才聚集效应,促进了大城市的人口占比提高。
英国、美国、日本的城市化率分别在1850年、1920年、1950年超过50%,2018年城市化率分别为:英国83.4%、美国82.3%、日本91.6%。城市化的同时伴生大城市化,例如,美国有300个MSA(类似我国地级市),1920年,22%的美国人生活在top20的MSA,2010年,该比例提高到37.5%,人口逐渐朝超级大都市汇聚。日本人口峰值的2008年,东京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0.1%,2020年东京人口占比提高至11.1%。
截至2022年底,我国城镇化率65.2%,处于城镇化中期。参考发达国家的规律,我国在后续的城市化进程中,也将伴生大城市化。而大部分存量大城市,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尤其是东南沿海。
日本人口和用电量变化
美德法日等发达国家中,美国人口在持续增长,2008年后用电量进入平台期;德法的人口保持增长,2008年后用电量略有下降;日本的人口和用电量,2008年之后均下降。因此,本文选取日本,分析分区域用电量变化趋势。
日本人口达峰后,少数核心区域人口继续增长
1957年起,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低于世代更替率2.1,因为死亡率降低,总人口量继续增长至2008年的峰值1亿2808万人。近年日本生育率低至1.3,截至2023年3月1日,日本人口为1亿2457万人,比2008年减少351万人。据分析,2050~2065年日本人口将下降到1亿以下。
总人口下降,但日本少数区域人口保持增长,以2015~2016年为例,东京、埼玉、千叶、神奈川、爱知、福冈等地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外来人口迁入(社会增减率),冲绳的人口增长,主要依靠较高的出生率(自然增减率);其余大部分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死亡)和社会增减率(迁入<迁出)均为负值,人口衰减(详见图4)。
2008-2020年,日本总人口下降1.2%,8个县(埼玉、千叶、东京、神奈川、爱知、滋贺、福冈、冲绳)人口保持增长,除福冈、冲绳外,其中6个县均隶属于三大都市圈;其余39个县的人口下降,其中青森、岩手、秋田、山形、福岛、德岛、高知等7个县的人口降幅超过10%。
人口增长区域的用电量降幅低于全国均值
日本的用电量和终端电力消费量峰值出现在2007年,随后逐年下降。2019年,日本终端电力消费量8095亿千瓦时,比2007年下降12.8%。2007~2019年,日本人口保持增长的8个县,其中7个县的终端电力消费量降幅低于全国均值,仅福冈县的降幅(-13.8%)略高于全国均值。
东南沿海区域用电量增长后劲足
我国未来产业升级,用电增量主要来自高附加值的二产、三产和生活用电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分布和人口分布密切相关。
每一个理性人用脚投票,汇聚而成的人口流动趋势,是预测区域经济发展、电力消费增长最重要的自变量;同时,人口又是经济发展的因变量,人口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汇集。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互为因果,不断迭代。
我国人文地理的先天条件,导致人口在胡焕庸线东南侧区域聚集,城市化和大城市化的规模效应将持续强化这一过程。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遵循马太效应,损不足以补有余,强者愈强。2021年我国人口达峰后回落,叠加大城市化、人口向东南沿海汇聚,意味着中西部人口的衰减速度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南沿海省份作为人口流入区域,有望在全国总人口开始下降后,依然保持一段时间的继续增长。
我国的人口已经达峰,但人均用电量保持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将继续增长一段时间。我国用电量达峰之后,参考欧美发展经验,总用电量可能进入平台期;但不同区域的用电量增减趋势将发生分化,而人口变化趋势是导致用电量变化的重要因素(详见图5)。
预计东南沿海省份,在全国总用电量达峰前,用电量保持平稳增长;全国用电量达峰后,因为区域人口继续净增长,区域用电量依然保持一段时间的增长,且营商环境好,是我国最优质的电力市场。
我国人口2021年达峰后开始衰减,不再保持单向递增,这种重大的不连续性,将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影响。煤电、气电项目的运营期是30年,三代核电是60年,水电甚至可运行百年,因此,电力投资决策时需充分考虑当地人口增长趋势对未来用电量的影响,科学规划电力发展。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上旬)2023年09期,作者系电力从业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2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5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用电量1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4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2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5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用电量1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1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5年3月全省发用电情况。详情如下:一、用电情况3月全社会用电量238.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2.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0%;第二产业用电量14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6%;第三产业用电量48.06亿千瓦时,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山东省东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山东省居民生活分时电价政策解读,详情如下:山东省居民生活分时电价政策解读一、政策背景分时电价政策有力促进了全省需求侧移峰填谷,在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保障电力安全供应、提升电力系统经济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省新能源装机规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7日,国能永福发电有限公司100MW/200MWh共享储能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位于广西桂林市永福县,设有20个5MW/10MWh储能单元,配备一组220千伏出线间隔以及完善的配套生产生活设施。项目采用先进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并配备高效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和电池舱。项目投入运营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17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提到,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不低于50%。采用全部自发自用模式,并在用户侧加装了可存储分布式光伏发电量的储能设施,通过光储协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3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3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1196.66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512.59万千瓦,非统调电厂6684.07万千瓦。3月份,全省发电量555.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年累计发电量1565.94亿千瓦时,同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琼发改能源〔2025〕440号),文件提到,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不低于50%。海南省光伏发展规划以分布式为主,对电力用户负荷发生
2024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对于“支持各类经营主体依法按照市场规则公平参与能源领域竞争性业务”的要求,强调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4月17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建立分布式光伏简便高效管理机制:(一)规范开展项目备案管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市县发展改革或行政审批部门备案,备案机关应按照《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海南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
4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2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5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用电量1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4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2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5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用电量1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1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5年3月全省发用电情况。详情如下:一、用电情况3月全社会用电量238.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2.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0%;第二产业用电量14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6%;第三产业用电量48.06亿千瓦时,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3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3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1196.66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512.59万千瓦,非统调电厂6684.07万千瓦。3月份,全省发电量555.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年累计发电量1565.94亿千瓦时,同比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走进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川硐街道的铜仁福建天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只见生产车间里设备飞速运转。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等一系列工序,纺纱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作为当地的纺织行业重点企业,今年一季度以来,铜仁福建天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火力全开,满负荷生产,每天能生产近17吨产品。数据显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惠企利民情况。国网能源研究院同日发布《山东省分时电价政策创新与实践蓝皮书》。山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和用电大省,电价市场化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深入分析山东分时电价政策近年来的创新与
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消费市场供需两旺......今年一季度,山东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数据显示,山东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20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实现开局稳、开门红。电力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风向标,反映经济活力,彰显发展潜力,折射经济韧性。一季度,山东第一产业用电量37.8
4月14日,从国网浙江电力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社会用电量152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显示经济运行开局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数据显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7.18亿千瓦时、987.19亿千瓦时、280.95亿千瓦时和251.63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2.03%、5.35%
4月14日,甘肃省电力处发布《2025年3月份全省电力运行情况》。其中,3月份甘肃省完成发电量210.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8%,环比增长14.51%。其中,水电18.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9%,占总发电量比重(下同)为8.82%;火电109.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9%,占51.9%;风电47.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82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7日,辽宁省发改委公布《辽宁省2025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方案》。根据《方案》,辽宁省2025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模700万千瓦,其中风电200万千瓦,全部用于支持无补贴风电光伏项目建设。700万千瓦规模分解下放到沈阳市(100万千瓦风电),朝阳市(100万
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其收益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但长远看,新能源长坡厚雪的投资价值不会轻易动摇,只是加了市场化交易这层滤镜之后,如何筛选优质的电站项目,需要新的评估方法。新能源电站一直是能源领域投资的热门标的,今年2月,136号文件发布后,其资产价值面临重估,相关评估方法的研究讨论也引发市
136号文件就市场体系、结算机制、政策协同三方面为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136号文件以“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为总体思路,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市场交易,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完善电力市场体系。截至20
4月17日,南网储能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提到,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电力系统对调节能力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迎来发展“黄金期”,抽水蓄能和各类新型储能依据系统需求和自身特性相互补充,共同服务系统调节需求,其总量大,
早在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便提出到2030年实现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以此为既定目标,新能源入市步伐明显加快。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达346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38.4%,较2020年提高14个百分
2025年4月15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正式发布《2025年四川电力市场结算细则》(以下简称结算细则)。相较2024年,新版结算细则全面优化结算机制,涵盖发电侧、用电侧、新型储能及资金管理四大领域,为四川电力市场结算提供制度保障。(来源:微信公众号“硕电汇”作者:小硕团队)一、发电侧结算1、结算数
自2024年7月,哈密绿电绿证交易服务站在中心营业厅正式挂牌成立以来,这个占地不足200平方米的服务站,便肩负起推动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撬动新能源产业升级的重要使命。作为西北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哈密正通过绿电绿证交易机制的创新实践,在戈壁滩上书写着绿色发展的新篇章。截至今年4月15日,服务站累
德国企业贝克姆能源供应公司(evb)、Westenergie和E.ON能源解决方案(ESY)在德国贝克姆启动一个2.75小时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的建设,并为当地居民提供投资机会。相关公司表示,电池储能系统(BESS)将有助于稳定电网、减少价格波动并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力。Westenergie首席执行官KatherinaRei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山东省东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山东省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解读,详情如下:山东省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解读一、什么是分时电价政策?电能是一种特殊商品,无法大规模存储,生产与消费需要实时平衡,不同用电时段耗用的电力资源不同,供电成本差异很大。在集中用电的高峰时段,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山东省东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山东省农业生产分时电价政策解读,详情如下:山东省农业生产分时电价政策解读一、政策背景我国现行电价结构主要分为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工商业三大类。山东省自1994年起对工商业实施分时电价政策,2016年扩展至居民生活用电领域。2023年1月推出
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全力保障经济社会用电需求;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高服务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动力活力……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干字当头、开拓进取,推动各项工作开局良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