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提高欧洲工业竞争力是欧盟出台《电池与废电池法规》法规核心要义
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以下简称“电池新法”)今年8月正式生效,所谓《电池新法》是相对2006年版的主要针对消费类电池的《电池法规》而言,《电池新法》与2006版《电池法规》相比除了扩大对电池类别的管理外,根本区别在于要求对包括动力、储能电池在内的电池全生命周期进行统一监管,并明确各项要求的实施时间,其监管贯穿生产、销售和回收再利用环节,确保投放欧盟市场的所有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可持续、高性能和高安全,减少电池生命周期环境和社会影响,核心监管内容是碳足迹、回收利用等。
1、锂电池是全球能源转型、绿色交通、清洁能源利用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产业,虽然欧盟动力电池产业并未在全球领先,也缺乏大量应用锂离子电池的完整实践,但欧盟却率先对电池全生命周期实行碳监管和可循环发展提出要求。欧盟此举符合世界减碳潮流,占领了道德制高点,有可能引领世界政策法规走向。因此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必须重视,认真应对。
2、欧盟《电池新法》有明显抑制外国动力电池产业和企业,促进欧盟本土电池产业发展的意图。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518GWh,其中,中国企业占比60.4%,韩国占23.7%,日本占7.3%,中、韩、日三国占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的91.4%。出台《电池新法》以碳为壁垒明显提高了中、韩、日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门槛,而且,《电池新法》中对于电池材料回收比例的要求,明显有利于电动汽车推广较早的欧盟市场,不利于以世界其他地区为主要市场的企业。
3、《电池新法》要求动力电池从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这在汽车产品中应是第一次,具体实施的办法有待于欧盟次一级法令或政策细化,有待于大量实践。对此,进入欧盟市场的动力电池企业和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必须认真对待。应力求避免过分提高动力电池和汽车产品的生产成本。
4、从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立场出发,需要对《电池新法》积极应对。一是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已有阶段性领先优势,欧盟是必须争取的市场;二是中国动力电池产业与欧盟有很强的互补性,合作面大于竞争面;三是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已有较强实力,可以应对欧盟《电池新法》的苛刻要求;四是通过应对,可以提高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碳管理水平,也有利于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电池新法》主要内容和带来的挑战
与《电池法规》指令(2006/66/EC指令)相比,《电池新法》对在欧洲销售的所有电池进行重新分类定义,增加生产环节的管控要求,对电池回收利用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规定相关信息披露的最低要求,其中包含碳足迹、尽职调查、电池护照等系统性要求,并设定相关阈值、时间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达不到阈值要求将接受惩罚或禁止在欧洲市场销售。
《电池新法》具体分为六部分,包括可持续性、废电池管理,安全性与一致性要求,标签/标识/信息要求,电池护照,尽职调查以及相关方的义务划分。电池全生命周期三个阶段的相关要求如下:
原材料开采与电池生产阶段。电池生产企业需在电池上市或投入使用前,确保电池能持续、安全地设计和生产,并遵守相关标签和信息要求,在电池投放市场或投入使用后的10年内,将技术文件和欧盟合格声明交由欧盟主管部门保存;其次,每个生产的电池型号需分阶段计算并报告碳足迹,并标识碳足迹等级,在随附技术文档中证明电池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低于法规设定阈值;再次,电池生产企业需满足更高的循环经济要求,活性材料中的钴、铅、锂、镍的使用回收原材料比例需达到规定的阈值;最后,以电池投放市场的企业作为主体,需对供应链开展尽职调查,建立并运行透明的电池供应链控制系统,保证监管和上游参与者的可追溯性。
电池使用和使用后阶段。首先,电池需满足规定的性能和耐久性参数的规定限值;其次,收集的退役电池应采用最佳可行技术处理,且电池回收效率与材料回收水平应超过最低阈值;最后,电池生产商需承担废电池管理义务,确保达到新法规规定的回收率。
电池信息披露阶段。首先,符合安全、健康和环保要求的电池,投入使用前,需加贴“CE”标志,同时电池的二维码需包含规定的信息;其次,投放市场的每个电池应具有电子记录(电池护照),电池护照应包含规定的信息,同时通过电池信息电子交换系统,向分销者、消费者、回收者和监管者提供获取电池信息的访问权限。(电池新法具体要求见附件)
我们分析,《电池新法》如此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监管要求,对中国电池企业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电池新法的时间表很紧,且涉及到全产业链,对动力电池而言,2024年8月要求出口到欧盟的电池进行碳足迹自我声明,2025年2月,实行碳足迹强制声明,2027年2月,电池护照强制执行。截止2023年9月,中国电池出口占总销量的21%,其中约40%出口到欧洲(包括随整车出口量),主要出口企业6-7家,应该说企业并没有完全准备好;二是提高进入欧盟市场的碳成本,电池企业进入欧盟市场的流程复杂,机制尚不透明,将大幅增加对供应链及产品减碳、可持续生产与回收处理、信息追溯及披露等方面投入,降低出口运营效率,削弱中国电池企业成本和效率的竞争优势;三是电池及材料回收的强制要求,《电池新法》要求谁生产销售电池谁负责回收,2028年8月可再生原材料如镍、钴、锂占比进行披露,这意味着中国销售到欧洲包括在当地生产的电池要在当地建立回收体系,而欧洲一系列环境相关的法规要求表明欧洲并不是理想的发展电池回收产业之地,这可能是中国电池企业出口欧洲以及在欧洲建厂长期面临的最大风险,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总之,《电池新法》将大幅提高中国电池企业出口或在欧洲生产的门槛,增加合规性风险,可能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向欧洲市场销售。
如何应对
对于《电池新法》,要在政府统筹下,系统谋划,政府、产业、企业三个层面有效协同,把《电池新法》当做机遇,有部署、有节奏的主动应对。
国家层面:一是加快开展与欧盟委员会的协调和对话。鉴于《电池新法》的次一级法令,包括碳足迹的核算标准和方法等正在制定中,该法令计划2025年初发布,中方应争取参与该法令的讨论与制定,并通过协调对话推动电力结构和电力因子的互认机制、电池新法相关标准的国际互认等,组织和支持电池产业联盟和行业机构与欧盟相关产业、机构方面沟通对接对话。二是加快国内动力电池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结合当前欧洲电池新法及国内、欧洲两套电力结构,制定两套核算标准,一套是适应当前新法规要求解决前期出口面临的问题的碳足迹核算标准(应用欧洲的电力因子),另一套是中远期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的碳足迹核算标准(基于国内电力结构的核算标准,需要欧盟与中国互认的标准)。
产业层面:目前,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已组织开展动力电池碳足迹核算标团体准制定,该标准将为国家标准制定奠定基础,同时,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正在建立电池碳足迹国家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碳足迹核算数据平台和碳排放因子库,协同电池企业以及上游关键材料、矿产资源企业的力量,设计数据传导及互通机制,为企业提供碳核算公共服务能力、电池护照的设计研究工作。
企业层面:一是要优化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并通过提高材料利用率、产品良率、降低装备能耗水平等,大幅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加大绿色能源应用,实现全产业链的低碳化。二是企业要建立低碳化发展的管理体系,建立碳相关管理流程及数据系统,为生产、销售到欧洲的电池合规性做好准备。三是加快全产业链在欧洲的布局,要积极与欧洲当地企业合作,特别是材料方面,欧洲也是镍钴锂等关键资源匮乏的区域,要超前谋划回收利用体系搭建。
附:欧洲《电池新法》相关内容介绍
《电池新法》中电池的分类及定义
便携式电池:被密封、重量低于或等于5公斤、不是专门为工业用途设计、既不是轻型交通工具电池也不是电动车电池也不是SLI电池的电池。
通用便携式电池:是指可互操作的具有以下常用规格的便携式电池:4、5V(3R12)、纽扣电池、D、C、AA、AAA、AAAA、A23、9V(PP3)(通用便携式电池属于便携式电池的子类别)。
轻型交通工具电池:是指密封、重量低于或等于25公斤、用于任何可以由电动机驱动或者由电动机和人力共同驱动的轮式车辆的,并且不是电动车电池的电池,车辆种类包括属于Regulation(EU) No 168/2013中定义的L类车辆。
SLI电池:是指设计为给起动机、照明或点火提供电力的蓄电池,可用于车辆、其他运输工具或机械的辅助或备用用途。
工业电池:专为工业用途设计的电池,或者准备梯次利用已经梯次利用时用于工业用途、以及其他任何重量在5公斤以上、不属于LMT电池、车用电池SLI电池和电动车电池的电池。
电动车电池(electric vehicle battery):是指专门为Regulation (EU) No 168/2013中规定的L类混合动力或电动车辆提供动力来源而设计的且重量在25公斤以上的电池,以及为Regulation (EU) 2018/585中定义的M、N、O类混合动力或电动车辆提供动力来源而设计的电池。
《电池新法》中电池六大生命阶段的分类及定义
投放市场:电池在欧盟市场的第一次供应。
供应:商业活动中将电池分销或者用于欧盟市场的行为,无论是收取报酬还是免费提供。
投入使用:未经过投放市场直接在欧盟市场的第一次基于计划用途的使用。
准备重新使用:通过检查、清洁或修理,且无需进行其他任何操作,可以将已经变成废品的电池或电池中的部分组件重新使用的过程。梯次利用:将电池(并非废弃电池,因为经过了梯次利用的准备阶段)的部分或整体用于与初始设计用途不同的其他场景。
准备梯次利用:使废弃电池的一部分或整体能够用于与初始设计用途不同的其他场景的所有操作。
再制造:对已使用的电池进行任何技术操作,包括拆卸与评估电池内的模组和单体,并使用一定数量的电芯或模组(无论是新的、使用过的还是从废弃电池中回收的)或者其他电池组件让电池的容量至少恢复到初始额定容量的90%,并且电池内不同电芯SOH的差异不超过3%,使电池能够用于其初始设计用途。
《电池新法》碳足迹计算要求
碳足迹计算和核查方法的授权法案,应符合欧盟委员会最新版本PEF(Commission Product Environmental Footprint)方法和PEFCRs(Commission Product Environmental Footprint)规则,并反映生命周期评估领域的国际协定和科技进步。
电池的碳足迹应该使用2019JRC(Joint Research Center)发布的《Suggestions for updating the Product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PEF) method》中气候变化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不应进行任何调整(归一化和加权)。在所有生命周期阶段中,应使用循环足迹公式(CFF)对回收含量和产生的废物进行建模,并进行申报。产品在每个生命阶段所产生的废弃物都需要纳入到碳排放计算中,每个阶段产生的废弃物需对应到该阶段的模型并进行计算和结果呈现。
其核算系统边界包括:原材料获取和预处理阶段,从原材料获取(包括开采和其他获取方式)、预处理、原材料和活性材料的运输到电芯、电池组件(包括活性材料、隔膜、电解液/质、外壳、主动与被动电池组件)以及电子电气组件的制造;主要产品生产阶段,电芯的组装、含有多个电芯的电池组装以及电子电气组件的组装;销售阶段,运输到各个销售点;报废和循环利用阶段,报废电池的回收、分解到循环利用(不包括梯次利用)。核算不包含:电池使用阶段;使用OEM系统组件的电池装配过程。
相关时间节点
碳足迹相关时间节点
使用回收原材料比例相关时间节点
再循环效率和材料回收目标相关时间节点
性能和耐用性相关时间节点
电池健康状况和预期使用寿命相关时间节点
电池护照相关时间节点
标签、标记要求相关时间节点
尽职调查相关时间节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29日,孚能科技发布公告,2023年11月29日,公司控股股东FarasisEnergy(AsiaPacific)Limited(简称“香港孚能”)及其一致行动人赣州孚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赣州孚创”)、实际控制人YUWANG、KeithD.Kepler和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州工控集团”)、广州创兴新能源投资合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惠灵顿与新西兰交通部副首席执行官布朗温·特利举行中新新能源汽车对话。辛国斌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方向,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坚持创新驱动,深化对外开放
11月22日,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纬锂能”)与PTEnergiKreasiBersama(以下简称“Electrum”)、深圳市国威科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威科创”)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根据合作计划,三方将围绕电动摩托车电池系统及换电运营领域,积极布局东南亚区域,全面提高产品品质,增
11月28日,广州融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融捷能源”)锂离子电池制造基地与研发中心项目正式投产。融捷南沙锂离子电池制造基地与研发中心项目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占地约400亩,建设规划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规划储能与动力锂离子电池年产能35GWh,年产值约35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主要打造
11月28日,据弗迪电池官微,11月23日,比亚迪集团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制造的大于35kg大型动力锂电池包搭乘顺丰航空公司航班从湖北鄂州花湖机场起飞,于11月24日凌晨抵达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实现了国产大型动力锂电池包首次航空运输出口。
11月27日消息,成都青白江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成都青白江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11-25,法定代表人曲涛,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企业总部管理;市场营销策划;汽车销售等。该公司由宁德时代全资持股。此前8月,成都青白江区与宁德时代新
日前,湖南怀化市环境局发布湖南金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环评审批获原则同意。文件显示,该项目总投资100000万元。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52026.33m2,总建筑面积约85801m2。项目拟建设10万t/a退役锂电池回收拆解及综合利用系统(包括退役锂电池性能评估分选生产线、梯次利用
“双碳”战略下,绿色制造是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任务。2023年11月8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绿色制造名单,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榜“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榜单。近年来,蜂巢能源采购中心积极打造绿色供应链管理,将供应商环境保护、可再生能源利用、回收料使用、原材料碳足迹等可持续
“汽车是在欧洲发明的,我认为它必须在这里得到改造。”这话出自马罗什·谢夫乔维奇(Maroefovi)之口,他是一位斯洛伐克政治家,也是欧盟委员会的副主席,负责能源联盟领域。如果有一天欧洲电池真的如愿做到了世界龙头,马罗什的名字必定会被写进历史。就是他,推动了欧洲电池联盟(EBA)的成立进而开
为杭州亚运会提供接驳服务的2500台吉利星际客车,产自四川南充;在四川德阳,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研发的G50重型燃机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在四川各地,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四川要进一步从全国大局把握自身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立足本地实际,明确发展思路和主
11月24日,四川宜宾,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深蓝汽车共同合资成立的时代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迎来首款标准电芯产品下线。时代长安宜宾工厂项目总投资高达60亿元,占地1000余亩。该工厂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电芯生产工艺,自动化率95%以上,可实现1秒产出一个电芯。工厂使用了“快离子环石墨”“超高导电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9日,青海举行“新时代、新青海、新征程”发展改革委专场发布会,会上指出,青海工业化量产,锂电池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青海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能源条件和生态优势,按照建设产业“四地”要求,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形成钾、钠、镁、锂、氯五大产
11月25日,立方新能源于株洲举行十周年庆暨二期储能智能制造基地投产仪式。据悉,立方新能源二期储能智能制造基地设备投资共计2.3亿元,主要生产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软包电池,可实现年产1GWh的储能电池生产能力,未来也将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极。仪式上,立方新能源发布两款新产品
2023年已接近尾声,储能系统、锂离子电池也跌破了历史。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分析,锂电池价格降至139美元/kWh,创历史最低价,其中磷酸铁锂电池价格为95美元/kWh。国内来看,近日开标的储能系统设备采购价格仅0.638元/Wh。锂电池价格139美元/kWh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7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中国建筑11月28日晚间公告,近期公司获得重大项目金额合计455.3亿元,项目金额合计/2022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2.2%。其中,中建五局获得重庆瑞浦兰钧能源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及系统项目施工总承包,项目金额是20.9亿元。
近日,深圳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坪山区应急管理局在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坑梓分公司开展2023年锂电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此次演练模拟了电解液泄漏和锂电池着火两个事故场景,先后开展了电解液漏液收集应急处置、人体接触电解液应急处置、人员应急疏散、火场搜索生命探测、消防云梯高层营救受困人员、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公告,天程锂电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通过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该项目分两阶段建设,一阶段建设2条磷酸铁锂生产线,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二阶段建设2条磷酸铁锂生产线,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预计投资192890.03万元,地点位于宜宾市南溪区。详情如
派能科技11月2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10Gwh锂电池研发制造基地一期项目5Gwh目前已建成投产。公司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有关经营业绩数据,敬请查阅或关注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定期报告。
11月28日,据弗迪电池官微,11月23日,比亚迪集团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制造的大于35kg大型动力锂电池包搭乘顺丰航空公司航班从湖北鄂州花湖机场起飞,于11月24日凌晨抵达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实现了国产大型动力锂电池包首次航空运输出口。
逐“绿”前行能源转型再提速在山东省海阳市,冬季供暖用上了核能;在广东省佛山市,氢能共享单车投入运营……各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做大做强绿色能源产业。绿色能源也称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可再生能源装
日前,湖南怀化市环境局发布湖南金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环评审批获原则同意。文件显示,该项目总投资100000万元。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52026.33m2,总建筑面积约85801m2。项目拟建设10万t/a退役锂电池回收拆解及综合利用系统(包括退役锂电池性能评估分选生产线、梯次利用
圣阳股份11月2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圆柱锂电池项目于今年7月进入试生产,目前正在对设备进行精细调试。今年以来,公司研发推出的多款产品陆续取得国内外相关认证并获得国内多家主流客户认可。项目未来的经济效益将受原材料价格及市场供求等多重因素影响,届时请关注公司定期报告。
11月23日,上海市经信委公布上海市2023年度第二批工业通信业碳管理试点名单的通知。其中包含碳足迹评价与碳标签试点项目4项、供应链碳管理试点项目2项、数字化碳管理平台试点项目14项、碳管理体系试点项目4项、碳标准建设及应用试点项目4项及碳金融产品创新试点项目2项。详情如下: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国家层面出台5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初步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基本建立,碳足迹核算和标识在生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发改环资〔2023〕1529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工作要求、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对规范有序开展国家碳足迹管理工作、有效应对欧美涉碳贸易壁垒冲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发改环资〔2023〕1529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加快提升我国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组织实施要求等,搭建起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发改环资〔2023〕1529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产品碳足迹管理各项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提出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加强碳足迹背景数据库
11月22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国家层面出台5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初步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基本建立,碳足迹核算和标识在生产、消费、贸易、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显著拓展,若干重点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发改环资〔2023〕1529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工作要求、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对规范有序开展国家碳足迹管理工作、有效应对欧美涉碳贸易壁垒冲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发改环资〔2023〕1529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加快提升我国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组织实施要求等,搭建起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1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文件提出,到2025年,国家层面出台5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初步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基本建立,碳足迹核算和标识在生产、消费、贸易、金融领域的
2023年11月中旬,顺丰与奢品头部品牌路易威登签署“全链路物流之碳足迹系统、碳足迹管理”低碳战略服务协议意向书,这标志着针对物流供应链场景下顺丰主持的LNA+(即供应链级范围三碳中和加速)计划正式启动。此次与路易威登的携手,非常契合双方品牌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经营理念。通过该计划的实施,不仅
近日,西门子与欣旺达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基于西门子与欣旺达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基于西门子碳足迹可信精算与追溯解决方案进行产品碳排放相关数据的采集、建模、碳足迹的分析与计算,针对《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协同开发可服务于中国电池产业的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