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南方电网城市地区供电可靠率
3、受电端电压合格率稳步提升
2022年,南方电网不断提升供电水平。至2022年底,南方电网受电端电压合格率均有大幅改善,其中城市居民受电端电压合格率达到99.93%,同比提升0.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受电端电压合格率达到99.74%,同比提升0.35个百分点。
图2 南方电网城市居民受电端电压合格率
4、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不断提升
南方电网公司全面抓好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大力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查。完成网络安全顶层设计,依托“一场四平台”构建南网特色的网络安全综合防护体系,编制并印发了南方电网公司《“十四五”网络安全专项规划》;完善网络安全“作战平台”,构建“三全三可”安全监测体系。应用信息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和电力监控态势感知系统对公司“两区五网”网络、电力监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手段监控、全流量采集、全行为建模”的安全监测,实现攻击行为的“可回溯、可阻断、可追查”,提升了安全监测、安全数据分析、应急指挥能力。2022年,全网组织2025人做好护网工作,成功防范生产场所社工攻击事件35起。全年成功抵御266万次网络攻击,连续四年“零失分”完成“护网行动”,连续六年实现三级及以上网络安全零事件。
二、绿色低碳发展
1、全网新能源基本实现全额消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南方电网连续多年开展了新能源消纳专项行动,全力加快新能源送出通道投资建设力度,投产粤西网架完善及电力外送新通道、广东汕尾甲子海上风电送出、贵州500kV八河变电站扩建等工程,保障大规模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及时接入和足额消纳。积极构建清洁能源调度体系,持续完善跨省区电力交易机制,努力拓展电力消纳市场空间,最大限度消纳清洁能源。2022年全网水能利用率超过99.8%,风光发电利用率达到 99.82%。其中风电(含分散式)利用率99.88%,光伏(含分布式)利用率99.70%,基本实现全额消纳。
2、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持续增长,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南方五省(区)大力开发水电,加快风光等新能源发展,稳步推进核电建设,发电装机结构不断优化,清洁化水平不断提升。2022年,南方五省(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5347万kW,占总装机容量的57.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3个百分点,其中水电、核电、风光发电占比将分别达32.7%、4.5%、18.7%。
图3 2022年分类型发电装机占比情况
3、非化石能源发电量高速增长,占总发电量比重超过50%
2022年,南方电网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5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8个百分点。随着水电、核电、风光等非化石能源发电量的增加,南方五省(区)非化石能源电量2023年占比预计将继续提高,电源清洁化水平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图4 2022年南方电网发电量结构图
4、跨省区消纳非化石能源电力的能力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南方电网相继建成滇西北送广东、云贵互联、昆柳龙直流等六项工程,形成“八交十一直”的西电东送大通道。最大限度发挥主网架跨区域余缺互济作用,做到送电通道随时可用,建成并运行维护西电东送输电通道,送电能力达到5320万千瓦。2022年,南方电网充分发挥大平台作用,采取市场化机制和应急调度等方式落实云电增送、广西增送等举措,有效应对上半年入汛偏早、来水偏丰以及下半年来水丰枯急转、主要流域大幅偏枯的复杂局面,实现西部富余水电全额消纳,主网未发生弃水。2022年,西电东送全年送电量达2156亿千瓦时,西电东送清洁能源占比达80.7%,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2581万吨。
图5 西电东送电量的非化石能源占比
5、倡导能源绿色消费方式,电能替代电量增长迅速
南方电网公司因地制宜开展节能新技术和典型项目宣传,积极推广交通、工业、建筑等重点领域电能替代,积极实施乡村电能替代,推广“电酿酒”“电制茶”“电烘干”等特色电能替代服务,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好充换电网络规划布局,至2022年底,已建成充电桩8.6个,在南方区域市场占有率26.4%继续巩固排名第一地位,并实现县级及以上城市全覆盖、乡镇覆盖率达到91%,充电量同比增加近九成。“顺易充”平台注册用户397万人,平台充电量8.6亿千瓦时,指标同比倍增;在海南成功打造充换电“一张网”,实现全岛充换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一个APP畅行全省”目标,实现全岛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22年,南方电网全年累计实施完成电能替代项目1.96万个,实现电能替代电量440亿kWh,较2016年增加395亿kWh,年均增长率达到62.53%。
图6 南方电网电能替代量情况
6、加强线损专业管理,进一步提升线损管理数字化智能化
2022年,南方电网公司首次系统开展全公司碳盘查和节能技术监督,编制《新型电力系统线损指标计算技术标准》,总结推广公司降损减碳典型案例和技术成果,扎实推进公司管理线损降损三年行动,建成南方电网经济运行管理技术支持系统。积极推进线损异常的智能化排查定位,全网线损率为5.08%,,减少损耗电量超14.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10kV及以下线损率2.90%,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图7 南方电网线损率情况
三、智能高效发展
1、输电线路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智能巡检方面,南方电网致力于打造“天空地”立体化巡视体系,借助卫星、无人机、直升机、在线监测、机器人等多种智能设备开展巡检。至2023年6月,全网110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机巡覆盖率达95%,统一机巡系统已完成逾30万千米输电线路精细化巡检航线规划,无人机自主巡检里程已达100万千米,识别缺陷86.9万余项。智能感知方面,基于监测功能集成化和通信接口标准化设计理念,部署超4万套在线监测装置,建成防灾减灾监测预警系统,融合气象卫星、植被类型、电网专业防灾信息,实现输电线路综合数据采集汇聚、边缘处理、AI分析、联动报警、统一上传,支撑防灾减灾评估预警。智能识别方面,持续优化迭代智能识别算法,建立千万级样可见光、红外本库,覆盖96种缺陷类型,联合智瞰地图辅助高效复核,实现缺陷隐患智能识别和可视化展示。至2023年6月,已累计识别9172万张图片,发现缺陷隐患338万个,缺陷召回率达到85%以上。
图8 智能巡视技术路线图
2、变电设备状态感知和远程操作能力不断增强
南方电网公司基于设备状态智能生成巡视计划,智能调度摄像头、无人机、机器人等监测终端,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变电站智能联合巡检和缺陷自动识别。建立“调监控一体”管理模式,打通生产运行支持系统与调度网络发令系统,实现调度顺控操作的非同源双确认,倒闸操作耗时从55分钟降至10分钟左右。截至2023年6月,具备智能巡视功能的变电站达2098座,巡视工作人工替代率超过70%,具备远方操作功能的变电站达51%,实现调度端操作效率提高5倍,大幅提高人身与设备安全保障能力。
图9 智能变电技术路线图
3、低压配电网运行感知能力提升
一是以智能配电标准设计V3.0为抓手,推进配网设备向模块化、小型化、智能化转型,实现设备层“接口统一、即插即用”。截至2023年6月,南方电网公司建成智能配电站(房)71982座,接入生产运行支持系统24419座,实现配电站(房)运行状态、设备状态、环境安防、视频监控等数据标准化“统一采集、统一管理、统一共享”,支撑实时性/准实时设备运行综合分析、智能决策,促进设备运行可视化、巡视无人化、决策智慧化。二是基于公司统一设备中心(南网智瞰),制订低压配网统一建模与移交规范,实现低压台区坐标、图形拓扑、台账数据的高效采集与校核,构建低压拓扑一张网。截至2023年6月,广东电网、深圳供电局已完成低压拓扑可视化100%全覆盖,实现低压拓扑、线路、杆塔位置、台账等信息准确关联,支撑台区全景监测、精准调荷和智能化运维等应用建设。
四、粤港澳大湾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成效显著
1.粤港澳大湾区电源总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升,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近六成
2022年底,粤港澳大湾区电源总装机为10023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容量1184万kW,同比增长36.8%。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源电力供应占比近六成。其中,区域内清洁电量供应占比约60%,电量约2137亿千瓦时;西电东送清洁电量占比约80%,电量约1453亿千瓦时。
2.粤港澳大湾区区内电网结构日益完善,电网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背靠背电网工程、粤港澳大湾区500千伏外环中段工程等重点项目正式建成投产,有效提升大湾区电网的电力供应和配置能力。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户均停电时间进入1小时以内,深圳福田中心区、珠海横琴新区等示范区降低至2分钟以内,达到国际同类城市顶尖水平。
(卓 越、韩明宇、聂金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30日,全国首个基于混频调制技术的紧凑化经济型多端柔性交流配电互联工程在广东横琴正式投产。该工程成功将紧凑化经济型多端口柔性互联装备应用于中压配电网,是南方电网横琴数字零碳岛共享实验室推动粤澳科研合作的最新成果。据介绍,该工程通过横琴数字零碳岛共享实验室自主研发紧凑化经济型多端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多家能源电力企业获评2024年度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最高等次“好”。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因地制宜支持秭归脐橙、神农架蜂蜜等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巴东土店子能源革命示范村,落地长阳合子坳村制衣厂,创新组织6家东部省级电力公司结对帮扶五县区,举办第三届“央企消费
7月2日,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推动乡村基础设施补齐短板。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提升农村用电可靠性、安全性。原文如下: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在推进乡村振兴
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着眼于高水平打造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配套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革命老区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化工基地,也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经济社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下,电力系统正经历从传统集中式大电网向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多层级协同(以下简称主配微协同)的转型。主配微协同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主配微协同可以打破传统电网中大电网、配电网和微电网之间的壁垒,实现能源在各级电网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首次从国家层面为“绿电直连”模式构建了完整的规则框架。这一政策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相对明确的物理隔离与权责重构,为新能源高效消纳与碳足迹溯源认证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来源:电联新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7月7日,位于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综合能源区域、科学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的用电负荷出现较大波动。得益于近期投产的全国首个基于混频调制技术的紧凑化经济型多端柔性交流配电互联工程,该区域多回20千伏配电线路自动启用互相调剂负荷功能,在短短30秒内,负荷已控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7月11日,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苏州市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2025年第三季度)。原文如下:关于公布苏州市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的通知各光伏投资主体: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开
当前至2030年是我国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坚定当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力军,全力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上半年,公司加快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扎实做好配
近期,中国电建贵州、长峡电能、浙江省新能源、华东新华、日托光伏发布最新招聘岗位,北极星整理如下: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公司(简称贵州工程公司),是世界500强中国电建集团在黔骨干成员企业。贵州工程公司拥有电力工程和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曾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近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国家能源局关于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水平进一步加强全国电网主网架规划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将赣江—赣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纳入国家电力发展规划,对江西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工程计划新建赣南1000千伏变电站,安装2台3
2021年1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国能发监管规〔2021〕61号),首次提出增设爬坡和转动惯量辅助服务新品种。2024年3月,《山东电力爬坡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试行)》开始执行,标志着国内首个爬坡辅助服务市场在山东电网启动运行,爬坡辅助服务的价值开始得到量化补偿,这对于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迎峰度夏以来,江苏用电负荷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7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较计划时间提前了44天,为区域能源供给提供重要电力保障。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大幅提升,火电的托底保障和
7月1日,由国神公司主导制定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停(备)用维护保养导则》,顺利通过电力行业电站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该导则为国内首个针对火电设备停(备)用维护保养的行业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标准化体系,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标准制定过程中,该公司深入调研国内外300M
7月14日,甘肃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规定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的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以及竞价实施细则。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1)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为154亿千瓦时。(2)
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着眼于高水平打造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配套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革命老区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化工基地,也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经济社
7月8日,浙江开展首次新型主体市场化电力响应,共有19家虚拟电厂聚合265家二级用户参与,最大调节负荷29万千瓦,标志着浙江省内虚拟电厂进入常态化参与电力系统负荷调节新阶段。电力领域新型主体是具备电力、电量调节能力且具有新技术特征、新运营模式的配电环节各类资源。虚拟电厂可有效聚合分布式电
7月9日至11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邵国勇赴国网新疆电力调研,检查党的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看望慰问一线干部员工。邵国勇先后调研和田供电公司“润和”服务展厅、吐沙拉供电所、220千伏洛浦运维站、策勒县亚博依村和750千伏莎车变电站等地,详细了解企业文化建设、供电所基础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6月30日,全国首个基于混频调制技术的紧凑化经济型多端柔性交流配电互联工程在广东横琴正式投产。该工程成功将紧凑化经济型多端口柔性互联装备应用于中压配电网,是南方电网横琴数字零碳岛共享实验室推动粤澳科研合作的最新成果。据介绍,该工程通过横琴数字零碳岛共享实验室自主研发紧凑化经济型多端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多家能源电力企业获评2024年度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最高等次“好”。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因地制宜支持秭归脐橙、神农架蜂蜜等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巴东土店子能源革命示范村,落地长阳合子坳村制衣厂,创新组织6家东部省级电力公司结对帮扶五县区,举办第三届“央企消费
近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指导下,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完成跨经营区电力交易核心功能建设及28项跨平台接口联调,实现市场注册、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及结算等全业务流程贯通,标志着我国跨经营区电力交易在技术层面实现了互联互通。为了推进此项工作,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
近日,由老挝国家输电网公司(EDL-T)编制的《老挝国家输电网公司变电运行规范化管理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在老挝电网推广应用。这是老挝全国电力系统内获得推广的首套技术标准,为老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中国方案+老挝实践”的创新范本。“为提升《标准》的权威性和可推广性,老挝国家输电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制定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资源跨省跨区流动的“任督二脉”正式打通。想象一下,你住在A省,但你用的电可能来自B省甚至更远的地方。这就是跨电网经营区电力交易的魅力所在#x2014;#x2014;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7月7日,位于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综合能源区域、科学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的用电负荷出现较大波动。得益于近期投产的全国首个基于混频调制技术的紧凑化经济型多端柔性交流配电互联工程,该区域多回20千伏配电线路自动启用互相调剂负荷功能,在短短30秒内,负荷已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云南大理州能源局与南方电网云南大理供电局联合举办大理州首批虚拟电厂意向接入用户集中签约仪式。此次签约是大理州首次以集中签约形式推进虚拟电厂建设,参与企业数量多、调节规模大,签约用户涵盖水泥、硅光伏、充电桩等行业,最大负荷超9万千瓦,意味着大理虚拟电厂首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