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比亚迪早已突破50万辆水平线,而广汽埃安、吉利、长安汽车等离50万辆只有一步之遥,长城汽车今年在加码新能源转型步伐,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在紧追。
接下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将会成为大部分车企布局的主要品类,尤其是头部车企,预计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会较现阶段有较大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体量增大,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也将同步扩增。
对于年销量在50万辆以上的车企来说,自研自产电池的必要性主要有几个方面:
1、具备与电池企业谈判博弈的筹码,争取更多利润分配和话语权
过去两年,碳酸锂价格的高企,让车企和整个产业链苦不堪言。尤其是不断进行价格战厮杀的整车市场,利润一直较为惨淡。动力电池作为整车最“贵”的零部件,也一直是车企希望“降本”的关键环节。
事实上,从财报数据来看,宁德时代2023年度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4.28亿元,同比增长10.66%;而作为参考,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同期净利润仅为36.3亿元、22.29亿元、15.45亿元。
对于车企而言,如果想要不被上游扼住咽喉,自己具备电池生产制造能力是最为有效的手段。
与此同时,比亚迪自研自产电池,垂直一体化的能力,也让其利润领跑整个车企。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预计净利润为205亿元-225亿元,同比增长120.16%-141.64%,远高于其他车企。
2、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的三电技术。
动力电池之于新能源汽车,犹如发动机之于燃油车,车企对于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和话语权追求是必然。动力电池是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尽管在很多人来看,车企仅需要掌握电池包、系统集成等技术即可,但动力电池技术复杂,且持续迭代,未来将向着CTP、CTC方向发展,掌握动力电池技术,可以对整车的性能有着更好的设计。
目前消费者较为关注的安全、续航、快充、低温、循环寿命(二次销售)等基本都与电池本身密切相关。
此外,丰田、宝马等海外车企希望在新能源领域弯道超车,也寄希望于下一代电池(固态电池)。可以看到,电池作为整车的核心技术,车企是必须“要懂的”。
因此,车企自研自产电池的速度明显加快。广汽埃安宣布,因湃电池工厂将在2026年量产固态电池。与此同时,因湃电池工厂还将同时进行5C、6C闪充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产品的量产规划。
长安汽车宣布自研自产电池后也表示,计划到2030年,推出液态、半固态、固态等8款自研电芯。
3、避免“电池荒”再现,保障供应链安全可靠。
2022年,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出现了电池“一芯难求”的状态,多家车企出现电芯严重缺货。造成“电池荒”的原因主要源自于新能源汽车产销的快速增长,而相应的优质电池产能却没能跟上。
彼时,为了锁定电池供应商的产能,各家车企紧紧抱住动力电池厂商的“大腿”,整车厂与电池供应商战略绑定、合资,增加“二供”“三供”等多种形式精彩上演。
整车厂产能被电池厂限制,无疑会对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形成掣肘。
事实上,可以看到目前头部几家产销量比较大的车企,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都非常庞大。以比亚迪为例,其2023年前11个月动力电池装机需求已经达到100GWh,目前其已经规划了超300GWh的电池产能去满足市场需求。
未来几年,随着其他车企电动化提速,对动力电池需求也有望跳跃增长。尽管当前动力电池企业产能已经有了大幅提升,但对于车企来说,自研自产一部分电池,留后手无疑是非常稳健的做法。
车企造电池时机也已经成熟
随着各家车企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陆续突破50万辆门槛,车企自研自产电池的投入和收益曲线将会被打破。今年以来,吉利、广汽、长安等车企新能源销量都快速靠近这一区间,均下场自造电池。
推动车企自研自产电池的另一个因素是电池技术日趋成熟稳定,产业链投资成本在持续下降。
当前,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已经成为主流技术,各家电池企业在磷酸铁锂、三元电池等材料领域的技术差距已经在缩小,更多的是拼产线良率、拼工艺、拼制造和拼规模化能力。
与此同时,得益于近年来中国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电池领域技术人才和团队,下场造电池的技术挑战和不确定性已经大为降低。
例如,极氪CEO安聪慧在发布会上宣称,金砖电池是全球首款量产800V超快充磷酸铁锂电池,其体积利用率达83.7%,是目前全球体积利用率最高的动力电池,并号称是全球最安全的动力电池,将在安全、体验和成本上,全面引领800V时代。同时,在10%-80%快充区间内,金砖电池可实现充电15分钟续航增加500km以上,已经在对标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10分钟400km的技术。
再者,随着电池产业链整体降本,动力电池所需要的锂电装备、材料价格在快速下滑,动力电池新工厂、新产线建设的投资成本也较过去两年有了大幅的下滑。现阶段单GWh产线锂电设备投资额已经降至1.5亿元附近,降幅接近50%。整车企业自产电池的风险相对较小。
车企造电池,但仍以外购为主
事实上,车企造不造电池,取决的因素比较多,首先就是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能否支撑,造电池属于重资产投入产业,并非所有车企都有足够财力支撑。
造车新势力的蔚来,今年已经宣布放弃自产电池计划,收缩电池团队,主要聚焦于电池自研层面。此外,小鹏汽车也多次明确并不会亲自下场造电池。
值得注意的是,同为新势力的理想汽车,今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达到32.57万辆,提前完成年销量30万辆的目标。据媒体报道,供应链相关人士透露,理想汽车给到其供应链企业的2024年销量预测为80万辆。未来理想会不会亲自下场造电池,还要打个问号。
但就市场的发展来看,未来有能力造电池的车企仍然屈指可数。
从产业情况来看,即便宣称亲自造电池的车企,也是坚持“外购+自产”两种策略并行,且仍以外购为主。
一方面,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蜂巢能源、远景动力、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欣旺达等头部电池企业都在积极扩充产能,在产能快速释放的情况下,电池价格将呈现下降趋势,这对车企造电池也会形成新的压力。同时,电池企业在电池技术、研发、制造、品质管控和供应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另一方面,电池技术仍在持续迭代,车企如果分散过多精力和财力在电池环节,往往会削弱其在其他方面的竞争力,而且未来随着电池技术更加成熟,电池领域的竞争终将回归到制造层面,大规模投入与电池企业PK并不划算。
现阶段除了已经走向纵深的比亚迪,广汽、吉利、长安在自产电池产能规划上都相对谨慎,如广汽因湃电池一期项目产能规划为6GWh;吉利衢州极电首个项目规划的产能为24GWh,预计只能满足50万辆汽车电池配套需求;长安计划到2030年才形成50GWh-80GWh的电池产能。
对于头部车企来说,面对未来百GWh规模的电池需求,从电池厂商采购无疑仍然是主要策略,但电池也“非造不可”,否则将会失去更多谈判和竞争的筹码;对于二三线的车企来说,造电池就大可不必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5日,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公司控制权发生重大变更。公告内容显示,按照孚能科技于今年1月披露的与广东恒健工控新能源、广州工控集团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已完成过户登记。至此,广州工控集团正式成为孚能科技的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孚能
罕见,比亚迪“锁单”磷酸铁锂。丰元股份4月14日公告,全资子公司丰元锂能与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签订《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同意就2025~2028年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的采购、共同开发等事宜构建稳定、互信、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双方在新能源
日前,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公布,共1581个项目。北极星汇总环保项目如下:庐江县流域水环境治理及文旅开发项目合肥张洼净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安徽省合庐产业新城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肥东巡鹰年回收2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庐江浩悦生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巢湖市部分河流流域水环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赣锋锂业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在谈到固态电池时,赣锋锂业表示,公司积极推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某国际头部车企签订联合开发协议,高比能锂负极电池开发及装车验证工作正在推进。就目前的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金属锂作为固态电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
4月14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哪吒汽车原CEO张勇被曝已身在英国。张勇在离职前已办理英国签证,并于近期抵达英国,目前仍在当地。对此,张勇在朋友圈回应,“感谢大家关心,看到网络上一些传闻,至今仍担任哪吒汽车顾问,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同时,一条现已被删除的视频显示,全国300多家哪吒经销商
美国储能行业迎来重磅消息——美国本土企业StrytenEnergy宣布将全美电池产能扩大至24GWh。这一战略布局覆盖军用、电网储能等关键领域。StrytenEnergy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克·贾德(MikeJudd)表示:“扩大本土产能是公司对美国客户及合作伙伴的坚定承诺。在能源安全日益重要的背景下,StrytenEnergy制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招引设计研发咨询、检验检测、供应链服务、数据服务和交易、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每年度按照年营业收入的1%给予最高30
“快看,这块满电的电池都扭成麻花了,还没有冒烟着火……”4月10日,在第十三届北京国际储能展上,因湃电池展台人头攒动。原因是这里正在展示业界首个「满电电芯扭转试验」:一块处于满电状态的电芯,被暴力扭转成麻花状后依然没有冒烟没有起火,电压、电流、温度全程处于稳定状态。试验在引起了现场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2025年3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8.3GWh,环比增长18.0%,同比增长54.3%。1-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326.3GWh,累计同比增长74.9%。销量方面: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15.4GWh,环比增长28.3%,同比增长64.9%。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87.5GWh,占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深刻转型的浪潮中,我国的氢能产业,尤其是绿氢领域,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一环,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被视为塑造未来产业格局中具有前瞻性和潜力的培育方向。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紧迫挑战,“加速构建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国家层面
4月2日,自特朗普关税对等政策出台以来,引发全球关贸海啸。这一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第三次向全球发动的贸易“战争”,不仅在商品贸易,也在金融、资本乃至技术层面影响全球市场。而这其中,电动汽车产业链便是关键一环。对于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关贸敌视,不仅是因为其从拜登时期便层层叠加关税壁垒,到特朗
2025年4月7日-9日,第50届中东迪拜国际电力、照明及新能源展览会(MiddleEastEnergyDubai2025)在阿联酋迪拜世界贸易中心开幕,这也成为中国储能企业展示创新技术与产品的舞台。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全方位解决方案服务商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携自研储能电芯、工商业储能系统、户用储能等全系列产品亮
在欧盟碳壁垒背景之下,“绿电直连直供”有望成为破解当前困局的新路径。(来源:能源新媒作者:森序)今年2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确定了首批5个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并在盐城、常州、苏州等城市率先启动。这些试点项目旨在通过建设绿电专
近日,日本大型电池企业麦克赛尔株式会社(Maxell)宣布,将解散旗下一家中国子公司——无锡麦克赛尔能源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无锡麦克赛尔)。资料显示,麦克赛尔成立于1961年,1964年成为日立集团成员,以研发和生产高科技数据媒体、视听设备及能源产品著称。无锡麦克赛尔成立于1996年,是麦克赛尔在
3月31日,蜂巢能源在遂宁基地顺利下线第120万套电池包,其中越野电池下线累计超28万套。继今年1月8日达成百万套里程碑后,蜂巢能源不到三个月便完成20万套产能跨越,全力展现蜂巢速度。开年以来,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订单量的持续增长,蜂巢能源依托产研效能提升与智能制造,实现产能加速释放,充分展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日,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作为头部正极材料供应商,紧跟固态电池行业发展需求和战略客户量产节奏,已在固态电池环节价值量较高的正极材料和电解质领域进行发力布局。正极材料方面,性能优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可以适配固态电池体系,公司不断进行材料结构和工艺
在5-6C超快充技术步入规模化应用阶段的当下,国内电动汽车补能技术的发展却已呈现出向更高功率等级演进的趋势。近期,包括宁德时代、华为、比亚迪在内的行业主要参与者相继发布了“兆瓦级”充电解决方案,宣称功率高达1兆瓦乃至1.5兆瓦,远超当前主流水平。这一动向表明,相关企业正着眼于下一代大功率
“(未来几年)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向行业发出警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主旨发言中国电池产业又走到了关键的节点。“这
内忧外患、出海突围、融资并举已成企业生存现状的关键词。更长远地看,化债、融资也将带来新的财务隐忧。3月25日消息,哪吒汽车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共识,共同签署超20亿元的债转股协议,哪吒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瑞浦兰钧在本次债转股供应商名单之列。而本次债转股是哪吒面对
4月16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发布《江苏省知识产权大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文件提出,以整治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内卷式”竞争为抓手,加强产业专利纠纷态势分析,最大程度发挥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及时定分止争的关键作用,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服务。详情如下: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江苏省知识
4月15日,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公司控制权发生重大变更。公告内容显示,按照孚能科技于今年1月披露的与广东恒健工控新能源、广州工控集团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已完成过户登记。至此,广州工控集团正式成为孚能科技的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孚能
罕见,比亚迪“锁单”磷酸铁锂。丰元股份4月14日公告,全资子公司丰元锂能与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签订《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同意就2025~2028年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的采购、共同开发等事宜构建稳定、互信、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双方在新能源
日前,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公布,共1581个项目。北极星汇总环保项目如下:庐江县流域水环境治理及文旅开发项目合肥张洼净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安徽省合庐产业新城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肥东巡鹰年回收2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庐江浩悦生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巢湖市部分河流流域水环境
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奋力谱写河南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河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进一步对能源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能源工作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指明了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加油站不仅能加油,而且可以加气、充电、换电、加氢……中国石化加油站正在变成加能站。面对新能源汽车普及、消费需求升级与能源结构多元化的浪潮,中国石化正以“加能站”重塑传统加油站的定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4%。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分三大门类看,3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制造业增长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赣锋锂业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在谈到固态电池时,赣锋锂业表示,公司积极推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某国际头部车企签订联合开发协议,高比能锂负极电池开发及装车验证工作正在推进。就目前的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金属锂作为固态电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
4月14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哪吒汽车原CEO张勇被曝已身在英国。张勇在离职前已办理英国签证,并于近期抵达英国,目前仍在当地。对此,张勇在朋友圈回应,“感谢大家关心,看到网络上一些传闻,至今仍担任哪吒汽车顾问,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同时,一条现已被删除的视频显示,全国300多家哪吒经销商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动汽车(EV)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压力日益凸显。传统充电站依赖电网供电,面临用电高峰期电力紧张、扩容成本高、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光伏发电+储能调节+智能充电”,成为调节电网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并逐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