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中煤集团董事长王树东:全力推进“两个联营+”示范基地开发

2023-12-29 10:43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于琳娜关键词:两个联营煤电中煤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访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

中能传媒记者 于琳娜

不久前召开的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强调了扛牢能源安全首要职责、聚焦落实“双碳”目标任务、瞄准能源科技自立自强等要求。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大型能源中央企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心怀“国之大者”,勇担央企使命,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作出贡献。近日,中国中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接受中能传媒记者专访,就“两个联营”、科技创新、煤矿智能化建设等问题介绍了“中煤经验”。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态

中能传媒:随着“两个联营”迅速铺开,能源企业动作频频。请问中国中煤在“两个联营”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何进展?

王树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两个联营”相关政策后,中国中煤在贯彻落实的实践中探索更多联营发展模式,提出了“两个联营+”思路。这一思路既能坚决兜住国家能源安全底线,又能为全面实现清洁绿色转型争取时间,有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煤电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符合我国能源行业现状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符合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空间分布的实际,符合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总体部署。

依托“两个联营”发展模式,中国中煤立足自身实际,兼顾当前和长远,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全力推进“两个联营+”示范基地开发。第一个联营是“煤炭与煤电”联营,依托自有煤炭资源,通过自建、并购等方式,加快落实一批坑口、路口、港口清洁煤电项目。第二个联营是“煤电与新能源”联营,依托煤炭、煤电项目,全力获取新能源资源,优化能源供应结构,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落实清洁绿色转型责任。同时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打造局域电网、水网、汽网、热网、氢链、“炭+碳”链、化工产品链,在能源富集区域就地推动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实现污染物净零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形成致密的产业链、价值链。

具体来讲,一是率先落实“两个联营”政策要求,深入研究产业联营发展方式,在向国家上报了第一批煤炭与煤电联营、煤电与可再生能源联营一体化规划方案的基础上,积极对接国家有关部委及地方能源主管部门,推动“两个联营”基地项目落地。二是结合产业布局现状,积极探索煤化工与新能源技术耦合,编制中国中煤“可再生能源与煤化工”产业联营示范基地实施方案,努力打造产业联营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态。

探索中煤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

中能传媒: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国中煤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王树东:“十四五”以来,中国中煤着眼发展战略,立足企业实际,持续探索具有中煤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建立“小内脑+大外脑”科技创新模式,健全“六位一体”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坚持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关键作用。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围绕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形成创新源头。通过自立科技项目接续研发,依托全产业链的规模化和协同化优势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最终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以实效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的高效创新模式,加快推动存量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增量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发展。

中国中煤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一是聚焦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需求。依托晋、蒙、陕、新大型现代能源基地建设,持续开展“煤—电—化—新”产业协同发展、重大灾害治理、智能化建设、高端煤机装备制造等重大科技攻关和创新示范,保障能源供给强大韧性,持续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二是聚焦实现能源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承担国家能源领域重大科技任务,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采掘设备控制系统、高端原材料、基础软件及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打造自主可控生态链,抢占煤基新材料、氢能、储能等领域创新高地。三是聚焦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围绕“产炭不排碳”,推进过程降碳和末端固碳,实施露天矿卡车绿能替代,开展瓦斯、矸石、余热余压综合利用,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围绕“无煤化工”,攻克柔性制氢难题,探索“绿氢”耦合现代煤化工新模式。研发煤电深度调峰、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利用关键技术。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大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未来空间、节能环保和现代服务等领域科技布局力度。

智能化为煤炭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中能传媒:中国中煤在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方面有哪些成就和经验?

王树东:中国中煤作为覆盖煤炭全产业链的中央企业,煤炭总产能近3亿吨,共有各类煤矿79处,分布在全国的9省22市,矿井地质条件、灾害等级各不相同,煤矿智能化建设具有一定行业代表性。截至目前,中国中煤共建成智能化煤矿24处、智能化选煤厂9处,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22个,减少井下作业人员5000人以上,智能化产能超过1.7亿吨,9项建设成果入选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典型案例,为煤炭安全生产稳定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我们的经验做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健全四个体系,统筹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健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集团总部、二级企业、基层矿厂三级智能化建设管理体系,成立煤矿智能化领导组,组建工作专班,专责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健全规划体系。编制中国中煤《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导意见》《煤矿智能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规划(2023年—2025年)》,因地制宜,一矿一策,分类推进。健全标准体系。构建智能化标准体系,作为数据应用组组长单位牵头编制了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规范》相关标准,制定了全国首个《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和4项行业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健全示范体系。坚持“培育典型、示范引领”的原则,扎实推进6处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遴选7处煤矿建设集团级示范煤矿,各所属煤矿均选定1项示范项目探索研究,形成煤矿智能化“6+7+N”示范建设体系。

二是强化四项保障,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强化资金保障。2020年以来,煤矿智能化建设投资实现年均增长50%以上,超过“十三五”时期总和,保障了煤矿智能化建设资金投入。强化科技保障。成立了中煤装备研究院、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等智能化专业研发机构,联合华为、中国矿大、中国煤科等单位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牵头组建中煤智能化联盟,投入8亿元设立井工煤矿智能化、露天煤矿智能化、矿鸿三个重大科技专项,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强化人才保障。推进智能化培训常态化,引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320人,30位专业技术人员入选国家智能化专家库。强化装备保障。发挥煤炭全产业链优势,依托智能化重大科技专项和建设项目,获得一批创新成果,为煤炭行业提供了中煤智能化解决方案。研制了我国首台套500米超长开采工作面的大功率智能刮板输送机,各项技术参数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发了全数字液压支架控制系统,突破了控制器全数字顶层设计、控制与反馈技术等难题。研发的高端智能化煤机装备支撑了全国近70%的年产千万吨智能化工作面建设。

三是升级六大系统,全面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重点推进通讯信息系统安全化、实时化。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通信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应用,30处煤矿建成智能一体化管控平台,33处煤矿建成数据中心,34处煤矿建成万兆工业环网,14处煤矿开展“5G+”智能化煤矿建设。加快推进煤矿综采系统智能化、常态化。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数量年均增长率达到50%以上,具备条件的矿井已全部实现智能化开采,着力提升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建设的质量。逐步推进掘进系统快速化、智能化。加大推进智能化快速掘进成套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力度,推广应用掘锚(探)一体机等快速掘进技术装备,建成智能化快速掘进工作面56个。全面推进固定场所无人化、远控化。加快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矿井井下固定场所基本实现无人值守、远程控制功能。在30处煤矿应用了63台智能机器人,368处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和远程控制。有效推进灾害防治系统预警动态化、科学化。在灾害风险严重的矿井,全面建设灾害大数据融合分析与智能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了煤矿安全生产态势综合评价及分区分级预警,有效提高了煤矿灾害防治水平。大力推进选煤系统远控化、集控化。全面开展智能化选煤厂建设,实现重点洗选设备在线监测和远程控制。中煤大海则选煤厂开展三维可视化数字孪生再造,实现洗选加工、采制化、装车全流程“无人化”。

促进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中能传媒: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国中煤如何以学促干、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强大武器?

王树东: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国中煤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扛起主体责任,紧紧锚定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聚焦把握企业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使命新定位,聚焦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聚焦发挥好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围绕抓好“五个突出”、提升“七种能力”,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理论学习持续深化,调研成果加紧转化,推动发展成效显现,作风能力优化提升,干事创业氛围浓厚,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真学上下功夫,促进深化认识。坚持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深入推进党委会“跟进学”、中心组“示范学”、读书班“引领学”、培训班“转化学”、红色教育“现场学”“五学联动”模式,不断提升理论学习质量和效果,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各级党委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在真悟上下功夫,促进内化掌握。完整准确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论述,系统把握蕴含其中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坚决防止简单化片面化理解、形式化表面化落实。

在真用上下功夫,促进转化落实。主题教育就是让党员受教育、发展见成效、职工得实惠。我们坚持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产业、煤炭行业的重要论述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国有企业姓党为民的政治本色,切实巩固好、发挥好中国中煤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顶梁柱”“压舱石”作用,牢牢把握能源央企使命责任,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强大武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两个联营查看更多>煤电查看更多>中煤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