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月4日,应急管理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
文件提出,重点聚焦“断路、断网、断电”等极端条件下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及灾情侦察需求,依托无人机等加强新型应急通信保障平台研制,研制基于无人机的自主部署通信基站,研制基于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飞艇等航空器的应急指挥通信平台等,提升极端条件下应急指挥通信网络构建、灾情侦察等能力,打通应急指挥通信“最后一公里”。
安全生产领域。面向煤矿、非煤矿山等高风险行业和危险化学品、冶金工贸等重点领域,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化工园区、陆上油气井场站、海洋石油平台、油气长输管道、井工煤矿、大型地下采空区、露天矿山高陡边坡、尾矿库、高压电站、长大隧道等重点场景安全生产、应急处置等机器人研制与应用,提升机器人在高风险环境的作业水平、复杂环境的智能化水平、恶劣条件的防护水平。重点研制针对矿山透水、火灾、瓦斯、顶板坍塌等事故的高效救援机器人,针对露天矿山滑坡、坍塌类事故的监测预警机器人,针对危险化学品火场侦察搜救的多功能机器人,针对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现场巡回检查、值班值守及其它特殊作业需求的智能机器人,清理电力线路树障及悬挂异物的应急作业机器人等。
深化战术战法研究。聚焦实战场景,加强应急机器人应用战术战法研究,完善遥操作、人机协同、多机协作等技术。强化无人智能装备体系化研究,构建系统化解决方案。加强高山峡谷、“断路、断网、断电”等特殊场景下无人机等装备的应用研究,制定应对策略及战术方案。
提升机器人控制及智能化水平。针对复杂有限空间、高山峡谷、激流水域等特殊环境救援需求,加强无通信讯号、高浓度烟尘、地形条件复杂、水域浑浊流速快等极端恶劣条件下的机器人环境自适应、多源信息融合、任务策略智能规划、自主智能侦察搜索等技术研究。突破无人机、机器人等装备集群协同作业关键技术,以及人机协同作业技术。加强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应急机器人中的创新应用,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重点攻关无人机群组飞行技术、集群控制技术、地面移动机器人自主任务规划技术、人机协同作战技术、灾区快速全景建模技术、快速三维建模技术、灾情快速评估技术、灾情感知能力快速部署技术、灾前灾后精准比对扫描技术,以及灾区环境感知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灾情大数据挖掘技术、基于智能算法的灾害隐患点识别技术等。
原文如下:
应急管理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
应急〔2023〕1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急管理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应急机器人是在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过程中,执行监测预警、搜索救援、通信指挥、后勤保障、生产作业等任务,能够实现半自主或全自主控制,部分替代或完全替代人类工作的智能机器系统的总称。应急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特征,可提升复杂危险场景中生产和救援的效率与安全性。应急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代表了应急管理装备现代化发展趋势,是衡量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十四五”应急管理装备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战略部署,加快推动应急机器人技术发展与实战应用,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面向应急管理实战急需,以提升应急管理装备现代化水平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增强产品供给,加快推广应用,打造应急机器人体系,提高应急管理领域先进技术装备支撑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引领、实战为要。牢牢把握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实战导向,聚焦重大灾害事故救援装备短板和“卡脖子”问题,持续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重点装备研发,加大应急机器人配备应用力度,不断提升应急机器人实战能力。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突破。发挥创新第一驱动力作用,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深化新技术集成应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提升应急机器人科技含量。
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发展。统筹考虑急用先行与长远发展、能力提升与装备建设的关系,坚持系统谋划、战略布局、整体推进,加快构建应急机器人体系,提高应急管理的无人化、智能化水平。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研发一批先进应急机器人,大幅提升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建设一批重点场景应急机器人实战测试和示范应用基地,逐步完善发展生态体系;应急机器人配备力度持续增强,装备体系基本构建,实战应用及支撑水平全面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应急机器人急需技术攻关。
围绕强化机器人抗恶劣环境能力、提高机器人载荷功能及模块化水平、提升机器人控制及智能化水平等重点领域,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突破一批基础共性技术。
1.增强机器人抗恶劣环境能力。针对洪涝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城市火灾等高风险应急救援场景,增强机器人耐高温、高湿、高原、高寒、冰冻、腐蚀、复杂水下等恶劣环境,以及抗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的能力,提升机器人对极端作业环境的适应性。围绕密闭及半密闭狭小空间搜救需求,开展机器人轻量化、小型化、高机动创新运动机构设计,提高机器人对高度复杂地形的适应性与通过性。重点攻关适应火场高温环境长时间作业的耐高温防护技术,耐受高原昼夜大温差等恶劣自然条件的防护技术,适应高原不稳态风雨雪的无人机控制技术,无人机高原作业性能提升技术,水陆两栖机器人濒海作业抗腐蚀性技术,以及可适应高度非结构化地形的运动机构与控制技术等。
2.提高机器人载荷功能及模块化水平。针对应急机器人多功能集成化的需求,研制一批高性能载荷。加强环境感知及目标侦察类载荷研究,提升机器人高效搜索类作业的能力。加强多功能作业载荷与属具研究,满足机器人多功能及高效精准执行类作业需求。加强高性能、轻量化通信载荷的研制,解决复杂环境中通信稳定性差、距离受限、抗干扰能力不佳等问题。研究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机器人载荷,提升载荷机械接口、电气接口、通讯协议等方面的兼容性,实现载荷快速拆装、替换、升级、扩展。重点攻关可在机器人平台上搭载的能实现快速大面积探测的轻型高性能的可见光、红外、多光谱、雷达、激光、声学等探测载荷,复杂环境下高精度、大面积、深埋废墟生命探测、精准定位载荷,可在中小型无人机上搭载的轻型、长时、广覆盖的通信中继载荷,适用于无人机灭火的高效灭火弹、灭火剂等灭火装置载荷,多臂协作的大负载冗余自由度机械臂,可自动换装的多功能机械臂属具等。
3.提升机器人控制及智能化水平。针对复杂有限空间、高山峡谷、激流水域等特殊环境救援需求,加强无通信讯号、高浓度烟尘、地形条件复杂、水域浑浊流速快等极端恶劣条件下的机器人环境自适应、多源信息融合、任务策略智能规划、自主智能侦察搜索等技术研究。突破无人机、机器人等装备集群协同作业关键技术,以及人机协同作业技术。加强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应急机器人中的创新应用,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重点攻关无人机群组飞行技术、集群控制技术、地面移动机器人自主任务规划技术、人机协同作战技术、灾区快速全景建模技术、快速三维建模技术、灾情快速评估技术、灾情感知能力快速部署技术、灾前灾后精准比对扫描技术,以及灾区环境感知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灾情大数据挖掘技术、基于智能算法的灾害隐患点识别技术等。
(二)强化重点领域应急机器人研制。
针对抗洪抢险、森林草原火灾救援、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城市消防、应急指挥通信、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应急能力提升需求,研制险情侦察类、生命搜索类、物资保障类、消防灭火类、高危场景作业类、复杂场景救援抢险类、生命通道构建类、通信保障类等机器人装备,实现高端装备自主可控,提升高危场景作业安全性,增强重特大灾害事故无人化、智能化抢险救援能力,推动人灾直接对抗向依靠机器人减人换人模式转变。
1.抗洪抢险领域。巡堤查险重点围绕排查堤坝空洞、变形、渗漏、管涌、滑坡、塌陷等安全隐患开展机器人研制;封堵排水重点围绕高危作业场景的人工替代开展机器人研制,包括堤防溃口无人化封堵作业、破拆/剪切/挖掘作业、排涝作业等;搜索救援重点围绕解决大范围水面水下的灾情侦察、生命搜救、灾情处置等难题开展机器人研制。
2.森林草原火灾救援领域。结合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特点,开展机器人研制与应用,解决当前部分人工作业存在的困难和危险,包括利用无人机代替人工巡检,减少林火监测盲区,提升巡防效率;利用高机动地面机器人与无人机集群开展快速协同灭火作业,保障救援人员人身安全;利用无人机、无人车等解决救援人员物资运送等后勤保障问题。
3.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领域。重点针对传统设备难以深入中深层埋压和狭小空间等复杂作业环境的难题,加强搜救机器人研制,强化环境探测、生命搜索、生命通道构建、远程通信、应急物资投送等任务支撑;针对大型工程机械类装备难以到达重灾现场或高危场景的难题,加强复杂环境中大型救援机器人平台及灾情勘查研判协同作业无人机等装备研制;研制适用于开展大面积生命搜索、灾情监测、重点目标勘测定位研判、重点目标多源灾情信息采集的无人机及无人机集群等装备;研制适用于堰塞湖、沉船落水等灾害事故救援,具备高流速、高浑浊度等条件下开展水下作业能力的搜索救援机器人等装备。
4.城市消防领域。重点针对城市火灾智能化救援需求,加强地面消防机器人研制与功能升级;针对城市高层建筑火灾、地下有限空间事故等复杂危险场景,研制适用于灭火、搜索、救援、排烟等任务的机器人;针对大型储罐火灾,研制储罐表面侦察与灭火机器人,实现高效快速控制火灾蔓延和扑灭火灾;研发基于大载重无人机、无人机集群等装备的快速侦察与灭火技术及系统;研制机器人、无人机与灭火装置融合应用装备,以及扑救特定火灾的机载型灭火装置;研制高精度、高性能水下搜救机器人和水下抢险作业机器人;针对灾后事故现场坍塌、变形造成取证困难的受限区域场景,研制智能化、集成化、可重构辅助勘验机器人。
5.应急指挥通信领域。重点聚焦“断路、断网、断电”等极端条件下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及灾情侦察需求,依托无人机等加强新型应急通信保障平台研制,研制基于无人机的自主部署通信基站,研制基于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飞艇等航空器的应急指挥通信平台等,提升极端条件下应急指挥通信网络构建、灾情侦察等能力,打通应急指挥通信“最后一公里”。
6.安全生产领域。面向煤矿、非煤矿山等高风险行业和危险化学品、冶金工贸等重点领域,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化工园区、陆上油气井场站、海洋石油平台、油气长输管道、井工煤矿、大型地下采空区、露天矿山高陡边坡、尾矿库、高压电站、长大隧道等重点场景安全生产、应急处置等机器人研制与应用,提升机器人在高风险环境的作业水平、复杂环境的智能化水平、恶劣条件的防护水平。重点研制针对矿山透水、火灾、瓦斯、顶板坍塌等事故的高效救援机器人,针对露天矿山滑坡、坍塌类事故的监测预警机器人,针对危险化学品火场侦察搜救的多功能机器人,针对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现场巡回检查、值班值守及其它特殊作业需求的智能机器人,清理电力线路树障及悬挂异物的应急作业机器人等。
(三)推进应急机器人实战应用。
1.深化战术战法研究。聚焦实战场景,加强应急机器人应用战术战法研究,完善遥操作、人机协同、多机协作等技术。强化无人智能装备体系化研究,构建系统化解决方案。加强高山峡谷、“断路、断网、断电”等特殊场景下无人机等装备的应用研究,制定应对策略及战术方案。
2.建设试点示范力量。结合各地实际和灾害类型,选择灾害高风险区域,开展应急机器人试点示范,加强先进技术装备推广,提升实战保障能力。在西南地区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试点示范,重点开展森林草原火灾无人机巡检、大载重无人机森林草原火灾救援、自动开带机器人等应用示范。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开展水域救援或巡堤查险装备试点示范,重点开展巡堤查险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及堤防溃口封堵智能装备、水下搜索救援机器人、水下高负载抢修作业机器人等应用示范。针对安全生产重点开展矿山智能化作业和危险岗位的机器人替代示范,推动建设一批无人化、智能化示范矿山。在地震和地质灾害频发地区依托相关实验测试基地开展灾害搜救类机器人试点示范。同时加大应急指挥通信类无人机示范应用力度,包括无人机应急指挥通信系统、自主部署通信基站等;开展战勤保障类机器人示范应用,包括用于物资运送的无人机、无人车等。
3.强化配备应用。根据救援队伍能力分级,推动国家及地方各级应急救援队伍装备更新换代、提质升级,加大对重点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建设的支持力度,配备技术先进、性能可靠、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的专业救援机器人,重点加强高端灭火机器人、排烟机器人、侦察无人机、森林草原火灾救援无人机、水陆空物资投送机器人等装备的配备建设。针对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不断提高应急机器人配备比例,提升机器人在洪涝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城市高层火灾、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通信等领域的支撑水平。针对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强化无人机、矿山排水机器人、矿山(隧道)抢险与救生机器人、大流量远程灭火系统等装备配备,增配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抗洪抢险等自然灾害救援机器人。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机器人等装备配备力度,提高灾害事故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深化应急机器人发展环境建设。
1.健全标准规范。健全应急机器人标准体系,完善机器人载荷接口规范、实战效能测试等标准规范。加快各标委会间涉机器人标准衔接,加强标准供给,统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的战略规划。
2.完善研发体系。依托部重点实验室加强对应急机器人研发的支撑,不断提升应急机器人技术水平。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高新企业孵化器等平台作用,建设针对不同细分应急管理领域的机器人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基地,汇聚优质社会资源,强化对实战化装备研发的体系支撑。推动建设自然灾害应急机器人测试演练基地、生产安全应急机器人综合性能检测基地,提升对实战化装备测试的体系支撑。
3.建设测试基地及公共服务平台。针对应急管理实战需求,建设抗洪抢险测试基地、高原性能测试基地、森林草原火灾救援测试基地、地震和地质灾害搜救测试基地、石化与新能源火灾救援测试基地等一批实战应用测试基地。完善各类应急机器人检验检测及实用效能测试评价体系,推进机器人研发创新基地与检验检测能力一体化建设。研发全国应急管理系统无人机综合信息平台,服务应急管理需求。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撑力度。
协调推动有关部委支持应急机器人研究与应用,围绕应急机器人科研攻关、产业化发展、工程化应用等方面,加强政策创新和协同融合。遴选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开展试点示范,促进创新产品应用。凝练应急机器人实战需求,强化关键技术“揭榜攻关”。鼓励各地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进应急机器人产业发展。
(二)健全创新保障体系。
发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中心和部属高等院校等研发机构的作用,聚焦应急管理需求,加强前沿、基础技术研究,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构建有效的产业技术创新链。鼓励骨干企业联合开展机器人协同研发,提高优质机器人供给能力。支持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开展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开发。
(三)强化应用推广保障。
将应急机器人纳入应急装备配备标准、先进技术装备推广目录等,推动应急机器人配备应用。遴选应急机器人应用典型案例,强化优质应急机器人推广。鼓励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向机器人等新装备应用领域倾斜。探索建立新型服务平台,鼓励企业或研发机构发展机器人应急服务等新型商业模式。
(四)深化开放交流合作。
支持学术机构、企业、行业组织等单位围绕前沿技术、标准规范、检测认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内容加强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成熟场景示范与落地应用。充分利用多双边合作机制,推进产品和解决方案“走出去”“用起来”,实现合作共赢。
应急管理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3年12月29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云深处与官方合作伙伴EasternGreenPower(EGP)深度合作,采用自研的X30四足机器人和数字化技术,成功交付新加坡能源集团(下称SP集团)电力隧道巡检解决方案。据悉,X30也是国内第一台在海外电力系统落地应用的行业级四足机器人,SP集团将该套隧道巡检解决方案的机器狗命名为“SPock”。SP集团的
近日,福建电力科学研究院使用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检测技术,联合三明供电公司对500千伏水三线一基铁塔大号侧的全部耐张线夹开展X射线带电检测。这是福建电网首次开展超高压线路高空无人化X射线带电检测。与传统人工登塔检测不同,此次检测现场仅需两到三名技术人员在塔下操控无人机将机器
11月26日,南京市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并进行解读。发布会上,南京市工信局副局长高千峻介绍政策出台背景、制定出台该政策文件的总体考虑以及政策文件的主要内容:一、关于《行动计划》的出台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
近日,南方电网云南玉溪供电局首台带电作业机器人“上岗”作业,开展四街变10千伏七街线干线32杆采用智能机器人+绝缘手套作业法带电搭接分支线引流线作业。智能机器人是适用于配网带电作业场景的电力行业专用机器人,集精准定位、智能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作业于一体。在操作人员远离高压带电设备的
近日,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研发的全网首个“SABT机器狗”投入应用,该成果可自主完成红外和可见光双目巡视、温湿度及位移传感、深度相机及激光导航、多种目标识别等“视觉+听觉+感知”三位一体的多功能、全覆盖巡视。据了解,“SABT机器狗”拥有四项首次研发或应用技术,包括变电站SLAM自主导航、特
当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广西电网公司紧跟时代步伐,以优化生产组织模式为内驱力,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充分发挥无人机飞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重塑生产组织模式,优化调整生产指挥中心和数智运营中心机构设置,推动机
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湖南省电机工程学会、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年湖南电力技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王耀南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及电力工业应用》的主旨报告。他认为,人工智能已深度赋能电力行业发展,在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电力巡检机器人、电力自主作
10月22日深夜,在英国爱丁堡国际会议中心,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129发电输电和配电系统机器人(简称“电力机器人”)技术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圆满结束。在统筹协调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共有11人现场参会,10余人线上参会。经过激烈讨论和深度研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提报的技术报告可进入编制
近日,国网天津电科院申报的ISO国际标准《机器人技术服务机器人性能标准和相关测试方法第8部分: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正式获批立项,成为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牵头的国网系统首个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ISO国际标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专家杨书评表示,该标准是ISO国际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个
近日,仁洁智能携第三代干挂式光伏清扫机器人“金星Venus”及智能摆渡车,亮相印度可再生能源博览会(REIEXPO2024)。凭借创新设计与实际清扫演示,展台吸引了大批专业观众,现场人流如织。展会期间,仁洁与多家印度头部新能源企业达成重要合作。仁洁长期坚持推进本地化战略,当地团队已具备从项目现勘
9月24日,国网北京电缆公司电缆运维班员工应用电缆精益化管理系统,向3千米外电缆隧道内的四足巡检机器人派发巡检任务。此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应用电力隧道数字建模、监测数据传输和机器人导航等技术,开展“高压电缆数字化无人巡检体系”青年创新项目研究,搭建了电缆隧道四足巡检机器人、无人机立
为进一步加强地方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按照公平竞争审查原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现将地方标准《新能源发电架空输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规范》面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涉及公平竞争方面的意见建议。
12月15日,黑龙江省投资最大,线路最长500千伏线路,安北——大庆500千伏线路工程一次送电成功。该工程起于安北500千伏变电站,终至大庆500千伏变电站,跨越黑河、齐齐哈尔、大庆三个地市,线路全长225公里,建设铁塔552基,于2023年12月18日开工建设,总体建设工期仅用357天。建设过程中,面对复杂地
科技之光点亮精彩的赛事,也赋能城市的未来。2024年是“后亚运时代”的第一年,前三季度,杭州的生产总值(GDP)达到15215亿元,同比增长4.5%。在“后亚运时代”,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持续激发科技潜力,借助多项能源电力创新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城市的低碳转型。(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自12月15日起,浙江正式进入迎峰度冬电力保供季。根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冬明春浙江省用电最高负荷约为1.1亿千瓦,同比增长10.8%,如果持续性、大范围低温寒潮天气出现,负荷还将冲高。这也将是浙江电网度冬负荷首次突破1亿千瓦。浙江省从储备发电资源、增购外来电力、提高自主
12月12日20时20分,阿克苏电网统调负荷达407万千瓦,同比增长5.47%,首次突破40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据悉,国网阿克苏供电公司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加强输变电设备运维,做好应急值守。同时建立电力保供工作机制,制定迎峰度冬电力保供工作方案,成立电力保供工作专班,细化30项重点任务,在度冬高峰负
近日,由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线路故障智能辨识系统经过3轮次调试,目前已在全省推广应用。该系统可实现线路故障原因分钟级智能辨识、故障位置千米级精准定位,自11月以来已准确辨识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故障17起,提升了迎峰度冬期间线路运维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约40%。今年年初,
12月12日4时51分,湖南衡阳110千伏印天线融冰工作结束。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今冬首次输电线路直流融冰工作完成。110千伏印天线是天塘山风电厂外送的重要线路通道,途经高寒山区,是衡阳覆冰时间最早、覆冰程度较重的输电线路之一。12月11日气温骤降,衡阳供电公司4名运维人员进驻位于海拔1260米的印
12月12日,河南大唐开封祥符200MW风电项目配套22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核准获批。一、为保障送出工程与新能源发电项目同步建设,确保新能源发电项目的电力送出需要,同意建设大唐开封祥符200MW风电项日220千伏送出工程(2406-410000-04-01-882689)。二、项目建设地点:开封市祥符区。三、项目建设规模:新
为有效推动能源规划落实,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按照国家能源局部署安排,2024年8月至11月,华中能源监管局在湖北、江西、重庆、西藏四省(区、市)组织开展了“十四五”能源规划目标任务实施情况2024年专项监管。华中能源监管局积极谋划、加强部署,确保专项监管取得实效。一是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检
近年来,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以下简称“广州供电局”)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电网建设,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研发自主可控核心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是依据《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T/AIITRE10004—2023)(DLMM)标准推进全国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四星级评估的试点企业,获评“2
12月5日,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南宁监控中心在500千伏桂山甲线地线融冰试验中,成功完成500千伏桂山甲线线路地刀远方遥控分合操作。为提升冬季融冰操作效率,该中心开展500千伏线路地刀远程遥控试验,以500千伏线路融冰工作场景为切入点,制定了详细的试验方案,在试验前联系站端专业人员验证地刀电机及
12月10日,国网南通供电公司组织完成对500千伏绿骥线等线路开展输电通道隐患卫星遥感巡检和隐患智能化普查工作,此次巡检是南通地区首次自主利用卫星遥感开展500千伏输电通道隐患普查。一直以来,500千伏输电通道隐患普查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巡视。随着电力巡检技术进步,塔上摄像头、无人机开展输电通道
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湖南省电机工程学会、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年湖南电力技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王耀南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及电力工业应用》的主旨报告。他认为,人工智能已深度赋能电力行业发展,在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电力巡检机器人、电力自主作
11月5日,上海发布《杨浦区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杨府发〔2024〕10号),其中指出,到2027年,低空经济产业创新策源力、集群显示度、示范场景吸引力大幅提升。持续放大“杨数浦”品牌效应,依托杨浦数字经济集聚、科教资源丰沛、应用场景多元的特色优势,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和
又到一年一度秋检时。盐城供电三新公司组织各业务所运维服务人员走进企业巡检配电设备,检查供电线路,消除安全用电隐患。涵盖了输变电设备检修、改造、隐患治理等多个方面,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1300余份,排查企业各类安全隐患96处,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夯实能源根基。所谓秋检,从字面上解释,就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2024年第二次物资单一来源采购推荐的成交候选人公示(采购编号:162422)
8月12日,国网宁夏石嘴山供电公司全面启动了变电站引线及绝缘子的专项排查工作,创新性地采用了“人工+智巡”的双重排查机制,旨在充分利用人工巡检的细致入微与智能巡视系统的精准高效,形成优势互补,确保排查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确保电网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在排查过程中,石嘴山供电运维人员身
8月14日,浙江绍兴市发布关于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绍政发〔2024〕10号),其中提到,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低空飞行器在交通、公安、应急、医疗、农业、水利、海事、气象、电力、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打造一批城市治理、医疗救援、电力巡检、农林植保、国
8月14日,南方电网公司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输电智能设备送样检测(第一批)工作的公告,其中指出,为配合做好南方电网公司输电智能设备入网质量控制与管理,验证供应商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等是否满足相关技术标准,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输电智能设备送样检测(第一批)工作。本次送样检测包含3大类,分别是电
7月22日,在山东济宁220千伏泗庄变电站220千伏GIS室内,随着无人机自主巡检系统下达巡检指令,两台无人机顺利起飞,协同开展巡检作业,快速、高效完成了巡检任务。这标志着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在山东首次实现了变电站室内无人机多机协同巡检。在变电站室内巡检工作中,由于空间狭小、设备密集,传统的摄像
7月26日,北京印发《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京发改〔2024〕1081号),在示范性应用中包含电力保障方向,其中提到建设大模型电力管理与规划平台,实现大模型在电力智能巡检、电力优化调度、故障诊断维护等场景应用以及夏季高峰用电分析及缺口预警、绿电使用评估、电力网络
盛夏时节,一架测试用多旋翼无人机从安徽芜湖南陵县的220千伏后港变电站内固定机巢起飞升空,沿着预设航线,在空中盘旋、飞行,不到20分钟,就高效完成了全站巡视任务,确保了迎峰度夏期间变电站设备正常运行。“迎峰度夏期间,我们随时都要对变电站开展例行巡视和红外测温巡视。”正在安装智能摄像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