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应用发电侧市场正文

西北储能风起

2024-01-10 09:44来源:高工储能关键词:储能市场储能应用储能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两年,西北储能实现了超预期的发展,储能装机跃升,产业发展迅猛。

截至2022年底,西北地区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57亿千瓦,新能源已成为第一大电源。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场景下,西北地区对新型储能的需求正在日益凸显。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33GW/35.8GWh,西北地区占全国的26.8%,仅次于华北地区。

据高工产研(GGII)不完全统计,2022年西北五省区储能项目备案约300个,装机容量约130.7GWh;2023年1-7月西北地区储能项目备案约115个,装机容量约59.2GWh。

其中,宁夏、新疆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均超过1GW,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累计已投运的电化学储能电站也都位列全国前十,西北已经成为全国大储项目最多的地区之一。

(文章来源 微信公众号:高工储能 ID:weixin-gg-ess)

西北大储爆发,宁夏、新疆引领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智能电网室经理刘国华曾指出,在2020年,青海、甘肃、新疆、宁夏、陕西储能装机分别36、6、6、0、0万千瓦。而随着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宁夏、新疆、甘肃、青海、陕西这5个省、区,2025年储能规划目标分别为5GW、5GW、6GW、6GW、2GW,合计规划目标达24GW。

西北地区以大储为主,新型储能项目主要是独立储能和新能源配储应用,占各省累计装机的90%以上。

2023年2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2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累计已投运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分别排名全国第三、第五、第九、第十,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分别排名全国第一、第五、第七、第八。

可以看到,西北地区中,宁夏、新疆、甘肃、青海这4个省、区的电化学储能电站规模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主要受新能源配储政策推动。

西北地区风、光资源丰富,相关投资也在高速增长。国家能源局把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建设作为“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区是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就在2023年12月30日,宁夏发改委宣布已圆满完成国家第一批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任务。

截至2022年9月底累计风电发电量(亿千瓦时)及占本地区总发电量比重

图片来源: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

截至2022年9月底累计光伏发电量(亿千瓦时)及占本地区总发电量比重图片来源: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

目前,甘肃、新疆的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提速,完成投资额均超过100亿元。甘肃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集中式风电投资增势不减。青海、新疆等地区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投资也在持续释放,甘肃、新疆等地一批系统独立型和新能源配套新型储能项目已建成投产。

值得一提的是,西北地区储能装机近五年复合增速超100%,其中近7成的储能装机来自宁夏和新疆。到2023年6月,宁夏、新疆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均已超过1GW,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和上半年新增装机都排名全国前五。

能源、资源优势加持,西北储能快速崛起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新型储能的收益模式正在不断完善,西北地区凭借能源、资源优势,在全国储能产业中正在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甘肃

根据《甘肃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甘肃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300万千万。“十四五”时期,电源侧配建储能装机规模达到660万千瓦(含电网侧共享储能);省内电网侧独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200万千瓦;特高压直流工程外送配套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50万千瓦;用户侧配建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0万千瓦。

2023年1月5日,国家能源局甘肃能源监管办印发《甘肃省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试行)》的通知,甘肃省成为全国首个为储能开放调峰容量市场的地区。

甘肃储能按储能建设模式分为三大类型,其中电网侧储能电站1座,中能布隆吉储能电站(60MW/240MWh);火电+储能联合项目2座,分别为张掖电厂(10MW/5MWh)和华亭电厂(6MW/3MWh)储能项目;新能源+储能电站33座,配套储能规模539MW/1075MWh。

宁夏

宁夏风、光资源丰富,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在沙坡头区、红寺堡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中宁县、盐池县、灵武市、利通区、同心县、青铜峡市等地建设一批GW级光伏基地,在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等风能资源丰富区域,推进集中式风电项目建设,对贺兰山、太阳山、香山等区域老旧风电场实施“以大代小”更新升级。此外,重点围绕风光资源集中区域,支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开发建设。

《宁夏“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到,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逐步培育完善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在源、网、荷侧应用场景建设一批多元化新型储能项目,力争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全区储能设施容量不低于新能源装机规模的10%、连续储能时长2小时以上,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容量支撑和灵活调节能力。

截至2022年底,宁夏累计装机规模90万千瓦,为全国第二;2022年宁夏新增装机规模89万千瓦,高居全国第一。

根据规划,“十四五”末宁夏全区新型储能配置规模为500万千瓦/1000万千瓦时以上。

青海

《青海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到,争取“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100万千瓦的水电梯级储能工厂;全面推进电化学等新型储能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电化学、压缩空气等各类新型储能应用,依托青海盐湖资源优势,积极推广“新能源+储能”模式,开展压缩空气、飞轮等储能试点,探索建立共享储能运行模式,推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百万千瓦级化学储能示范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中短周期储能调节能力。到2025年,力争建成电化学等新型储能600万千瓦。

《青海省“十四五”电化学储能统一规划建设工作方案》提到:

■按照“四个统一”的发展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运营。新能源企业出资,省电力公司代建,并统一调度、管理。

■新能源企业出资,委托省电力公司代建,并通过集中批量采购降低成本。

■优化储能充放时序,统一调配全网调峰资源,实现储能的有序充放。完善储能参与调峰市场规则积极探索储能参与调压、调频辅助服务。

■依托绿能大数据中心,集中统一监控,统一备品备件,降低运维成本。可依托全省电力市场,通过“分时电价+容量费用分摊”的方式疏导储能成本。

新疆

2023年5月19日,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支持新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配套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

■独立储能电站可自主选择参与电能量(中长期交易、现货)、辅助服务等市场,也可部分容量分别参与上述市场交易,新能源配建储能自行选择与配建主体一体参与市场化交易也可以或通过技术改造转为独立储能后单独参与,涉及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储能原则上暂不转为独立储能。

■试行独立储能容量电价补偿。2025年底前,补偿标准按放电量计算,2023年暂定02元/Wh,2024年起逐年递减20%(即2024年补偿标准0.16元/kWh、2025年补偿标准0.128元Wh)。补偿所需资金暂由全体工商业用户共同分摊。

■鼓励已批复尚未开工建设的市场化新能源配套储能,按地区集中建设共享储能规模不小于50MW/200MWh(4小时储能时长)。

■2025年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按年度发布容量租赁参考价格(2023年参考价暂定300元/kw·年),引导储能容量租赁价格合理形成。

陕西

“十四五”期间,陕西省将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清洁转型为出发点,以促进新能源并网和消纳为主要目标,按照技术适应性、应用经济性、政策保障性的基本原则,推动全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力争到“十四五”末,陕西省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达到200万千瓦以上,引入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市场主体,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和标准体系,初步形成新型储能在源网荷侧的商业模式。

据悉,围绕以上发展目标,陕西省将重点开展示范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机制的完善工作。2022年围绕“陕湖直流一期”配套以及“渭南新能源基地”规划建设16座共享式新型储能电站等。

《陕西省2022年新型储能建设实施方案通知》中提到:

■着力提升规模化与集约化效益,兼顾周边规划新能源建设需求,单个共享储能规模不低于5万千瓦,时长不低于2小时。原则上按照区县或330千伏供电区确定集中共享式储能电站布点及服务范围,优先在升压站、汇集站、变电站附近布局。

■ 2022年,主要围绕我省陕湖直流一期配套以及2021年渭南新能源基地项目建设,开展新型储能项目示范,规划建设约100万千瓦(2小时)新型储能示范项目。

■规划建设共享储能电站16座,其中渭南6座、延安5座、榆林5座。

储能企业掘金西北,产能布局近100GWh

西北储能需求旺盛,抢抓西北储能市场也成为了众多储能电池和系统集成企业的新战略。

仅从产能建设来看,2023年来已有南都电源、中车株洲所、中国能建、金拓锂电、金昌致信、威腾电气、华电正丰&南都电源、银高储能、中国中车、昱能科技、方寸新能源、英能基、大力电工、陕西建工等14余家储能企业在西北地区布局产能,锂电池及系统集成产能布局达到47.5GWh,钠电池产能布局达到25GWh,钒电池布局超过4.5GW。其中,以在甘肃落地的项目最多。

正如南都电源在公告中提到的一样,投资西北建设产能,是为了抓住我国西北地区储能市场蓬勃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高工储能认为,相关企业在西北地区布局产能,能够降低土地、物流、人力等成本,就近获取订单,提升交付速度,也将进一步助推西北地区储能产业的高速高质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市场查看更多>储能应用查看更多>储能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