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新型储能因其良好的调节性能、可灵活配置、建设周期短等优势,成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1051号),拉开了我国新型储能快速发展的序幕,并提出新型储能装机到2025年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发改办运行〔2022〕475号),明确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要求以市场化为主优化储能调度运用。随之,各省区加快探索新型储能的调度运用和参与市场机制建设。
根据各省区投产和规划情况,预计2023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3000万千瓦,其中大部分容量为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储能,提前2年完成“1051号文”目标。目前,山西电网已有4座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投运,合计容量40万千瓦/65万千瓦时,已明确接网方案的独立储能项目超过40个,总容量超过900万千瓦。新型储能特别是电化学储能的规模在快速增长,但其调度运用和参与市场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较成熟的体系。山西电力现货市场在国内最早开展连续结算试运行,对电化学储能调度运用和参与市场机制的研究起步较早,相关探索实践与思考分析可为其他省区提供借鉴。
(来源:电联新媒 作者:王小昂 张 超 张亦弛)
储能的价格形成机制
电化学储能与抽水蓄能运行特性的异同
抽水蓄能可以视作广义储能的一种,电化学储能是各类新型储能中发展相对成熟、目前商业应用最多的一类。
在参与电力系统调峰方面,电化学储能电站与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特性较为相似,均为大号“充电宝”角色,两者容量有限、储能小时数有限且存在“充放电”损耗。两者存在的差异有:一是抽蓄电站容量通常能达到百万千瓦级别,储能小时数一般可达到4~6小时;目前,电化学储能电站容量多在30万千瓦以下,储能小时数一般在1~2小时。二是电化学储能的出力可在负额定容量至正额定容量范围内调整变化;抽蓄电站通常按单个机组进行调用,且机组抽水时一般只能以额定容量运行,发电时因机组存在振动区,通常只能在50%左右额定容量之间运行。三是抽蓄抽发循环的发电与抽水电量之比一般在75%左右;电化学储能充放循环的放电与充电量之比通常在85%以上。此外,电化学储能有自放电现象,锂离子电池月度自放电率为2%~5%;抽蓄则存在水库蒸发问题。
在参与调频方面,电化学储能电站在正常并网状态下全天可参与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抽蓄机组停机状态下无法参与一、二次调频,在开机状态下可参与一次调频,机组抽水状态下因固定为额定功率运行无法参与二次调频,机组发电状态下可在非振动区范围内参与二次调频。
在电压调节和支撑、黑启动等方面,抽蓄机组开机状态下,无论抽水、发电、调相工况都具有优秀的调压能力,系统故障扰动时能够为系统稳定提供电压支撑,并具有黑启动能力。目前,商业运营的电化学储能电站主要是跟网型储能,其正常运行时有较好的电压调节性能,但电站近区系统发生大扰动故障时,不能为系统稳定提供电压支撑;正在试点应用的构网型储能电站具有类似同步发电机的外部特性,其在系统故障扰动时,能够快速为系统提供电压支撑和惯量支撑,改善系统频率和电压稳定,并支持孤网运行和黑启动。
抽蓄电站与电化学储能电站的价格形成机制
由上述分析可见,电化学储能电站与抽蓄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特性虽然有一定差异,但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并且都能发挥调峰、调频、调压等调节作用。
从建设周期、单位容量成本和电站寿命看,抽蓄电站建设周期及电站寿命相比电化学储能都长得多,单位容量建设成本一般要显著低一些。从价格形成机制来看,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发改价格〔2021〕633号)要求,自2023年起,抽蓄电站全部执行“容量+电量”的两部制电价,并对容量电价的核定机制作了具体规定;同时,要求推动抽蓄电站平等参与中长期、现货及辅助服务市场,规定在现货市场运行地区,抽水蓄能电价和上网电价按现货市场价格结算,但上一监管周期内参与辅助服务和现货市场收益的80%,在下一监管周期核定电站容量电价时要扣减,20%由电站分享。对于新型储能,“475号文”明确坚持以市场化方式形成价格,加快推动独立储能参与中长期和现货市场,鼓励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并提出研究建立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容量电价机制。此外,多个省市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的文件中均提出,新能源项目可通过租赁独立储能电站部分容量的方式满足其调节资源配置要求,为储能电站提供了另一种获得收益的途径。
可以看出,除容量租赁外,相关文件对新型储能电站价格形成、获取收益途径的定位与抽蓄电站较为接近,区别主要是:抽蓄电站容量电价核定机制已确定并开始执行,容量电费能够补偿其抽发运行成本外的其他成本及合理收益,电站可获得参与现货和辅助服务收益的20%;而新型储能电站容量电价机制尚未明确且暂只列入了电网侧储能,除容量租赁收益外,其只能通过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回收成本获取收益。目前,山东电力市场已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独立储能可与火电等常规电源一同获得容量电费。
电化学储能参与市场和调度运用存在的问题
储能参与中长期市场
在现货市场运行的省区,常规电源与用户签订较高比例的中长期合约对稳定市场、防控交易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633号文”与“475号文”对抽蓄与新型储能均提出推动参与中长期交易,这在新能源占比不高、净负荷峰谷时段较为稳定的省区这是可行的;但在新能源占比高、净负荷峰谷时段变化较大的省区,抽蓄与新型储能若参与中长期交易,反而面临实际运行中抽水(充电)、发电(放电)时段分别与中长期交易的购电、售电时段不匹配的问题,尤其在现货市场中较高比例中长期合约差价金融结算的情况,面临更大的交易经济风险。
储能参与现货市场
在山西电力市场V13.0版规则中,独立储能电站可按月自主选择“报量报价”或“报量不报价”方式参与现货市场。“报量报价”方式下,电站在日前自主申报充电与放电状态的量价曲线(3~10段),参与现货市场出清;“报量不报价”方式下,电站在日前自主申报次日96点(每15分钟)充放电曲线,作为市场出清的边界条件,是现货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采取“报量不报价”方式在试运行中发现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储能电站日内要按日前申报充放电曲线运行,使电站失去了参与实时市场的机会,反之也使实时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范围受限。二是由于新能源及负荷日前预测与实际之间的偏差,或电站自身预测不准、或储能电站之间的博弈,造成储能电站申报的96点(每15分钟)充放电曲线与系统日内实际调峰需求不匹配的情况。这种不匹配一方面导致调节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使电站收益面临较大风险,甚至出现一些充电时段现货价格高于放电时段的情况。三是不能反映储能电站的运行成本。作为价格接受者,即使充电时段现货价格低于放电时段,价差也不一定能覆盖电站充放电损耗和运行维护的边际成本。四是“报量不报价”容量较大时,会影响现货市场分时价格走势,并且大容量储能具备潜在的行使市场力的能力。由于现货市场中火电申报的量价曲线的末段通常存在斜率陡增部分,较大容量储能电站申报的充放电功率和时段发生变化时,将显著影响日前与实时现货市场价格,可能造成部分时段价格剧烈波动,或价格变化趋势与系统调峰需求不符。
“报量报价”模式下,储能电站能够基于自身成本进行报价,并参与市场价格出清,理论上可以达到个体与整体的经济最优。由于储能电站存在储能小时数、荷电状态等物理条件的限制,“报量报价”模式对现货市场安全约束机组组合和安全约束经济调度的算法要求较高,实现多个储能电站的优化出清存在一定技术难度。自2023年10月1日起,山西在国内率先开启独立储能“报量报价”参与现货市场,在试运行中发现以下问题:因机组组合算法中独立储能电站的充电、放电均存在“开机”或“停机”判断,且机组组合结果要物理执行,在电站申报的放电价格较高时,会造成机组组合阶段的优化结果将其放电“停机”,电站当日仅有充电安排而无放电安排的情况。
结算方面,根据山西V13.0版规则,独立储能电站放电电量按现货市场节点电价结算,与发电侧市场主体一致;充电量按用户侧统一结算点电价结算,与用电侧市场主体一致。在存在网络阻塞、新能源大发时因送出受阻会导致弃电的区域,储能电站可在弃电时段充电、非弃电时段放电,从而提升新能源利用率、缓解网络阻塞,但若充电量仍按用户侧统一结算点电价结算,将抬升电站充电成本,不利于鼓励在此类区域建设储能电站。
储能参与调频等辅助服务市场
电化学储能电站优异的出力调节性能使其在参与调频辅助服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2017年,山西已启动二次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近年来投运了10余项“火电+电化学储能”联合二次调频项目,各项目储能容量大都在1万千瓦以下,储能小时数均为半小时,运行中配储与火电机组视为一体进行调用。配储后,相关火电机组日均调频性能参数值提升3倍以上,调频收益大幅提升。目前,山西正在探索独立储能电站参与二次调频市场的可行路线,重点研究调频控制模式的优化及市场规则的完善,促进市场更为公平、公正地对待技术特性不同的参与主体。在一次调频方面,2022年,山西已印发全国首个电力一次调频市场交易实施细则,将独立储能纳入参与主体范围,拟于近期启动一次调频市场结算试运行。此外,各省市也在积极探索建立独立储能可参与的爬坡、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
新能源配储与独立储能容量租赁
新能源场站配建储能存在参与市场和调用受到制约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省区对新能源项目配置调节资源提出要求,新能源配储场站快速增长,但由于大多数新能源项目为平价项目,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不参与市场交易,发电量全部按燃煤基准价结算,而且配套的电化学储能通常无独立计量结算点、无独立AGC等控制系统,导致配储无法随同场站一同参与电力市场,也无法独立参与市场,仅可用于在弃电时段减少场站弃电,影响了配储的调度运用和其调节作用的发挥。国家虽已明确配储可在满足相关技术条件后转为独立储能,但一方面新能源场站配储容量一般较小,为其配置AGC等相关控制和安全自动系统的单位容量成本较高;另一方面,配储如何转为独立储能尚缺乏具体政策、实施办法的指导。
多个省区已允许新能源项目通过租赁独立储能电站部分容量满足配置调节资源的要求,但目前对租赁模式下独立储能电站被租赁部分容量的调用机制存在一些误区。例如,有意见认为租赁部分储能容量应由新能源场站自主调用,实际上这是不可行且不经济的,一是因为独立储能电站并不能为部分容量拆分出计量、控制和安全自动等系统;二是由于系统调度中心对电网运行信息掌握得较为全面,能够统筹优化配置调节资源,储能电站集中调用所能发挥的效益显著优于新能源电站仅根据自身需求调用的结果。
电化学储能参与市场和调度运用建议
电化学储能容量电价机制建议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已要求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并提出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可参考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电化学储能电站应纳入广义的发电侧范围,可与常规电源一同获得容量电费。当然,电力现货环境下的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不应仅根据电源或储能的容量大小支付容量电费,也不应像抽蓄电站一样主要根据成本核定容量电价,其原因为:一是电化学储能、抽蓄等储能类电站在系统中能够发挥的调节作用,与容量大小和储能小时数均紧密相关,且储能小时数与建设成本也密切关联,故容量电价机制不应忽视电站的储能小时数。核定容量电价应考虑电站所在平衡区峰谷时段的时长等特征,与储能小时数建立正相关关系。例如,储能小时数2小时以内,容量电费按小时数正比例支付;2~4小时部分,按前2小时标准的75%支付;4~6小时部分,按前2小时标准的50%支付;6小时及以上按同等容量煤电支付。二是容量电费应反映电站实际发挥调节作用的情况和运维水平。例如,容量电费支付水平可与电站在每个完整年度中10个系统净负荷最大日和10个新能源消纳最困难日的平均可用容量与电站装机容量之比关联,并与按额定容量计算的全年电站可用率关联(两者可加权计算)。三是不同技术类型储能的发展成熟度存在差异。抽蓄技术成熟、单位成本相比新型储能较低且成本较稳定,故采取了政府核定容量电价的方式,且主逻辑为按成本核定。各类新型储能技术成熟度相对低一些,成本变化大且运行寿命等尚未经过长期运行检验。因而,新型储能获得容量电费应主要根据其实际调节表现,在电力市场中按照商品同质同价、贡收匹配的逻辑确定,而非按成本确定,让不同技术类型的调节资源同台竞争、优胜劣汰。
电化学储能参与市场和调度运用建议
参与中长期市场方面,在新能源占比高、净负荷峰谷时段变化较大的省区,建议电化学储能电站暂不参与中长期交易。
参与现货市场方面,在系统净负荷峰谷时段比较稳定且独立储能装机容量尚不大的省区,可采用“报量不报价”的方式起步,其他省区储能电站应主要采用“报量报价”方式参与现货市场,或起步阶段允许“报量不报价”,但对“报量不报价”总容量进行限制(例如不超过30万千瓦),以防止电站行使市场力或造成部分时段现货市场价格出现不合理波动。考虑到电化学储能电站实际运行中并不存在“开机”“停机”,而是一直在并网状态,因此,除停电检修时段外,应设置电化学储能电站全天为“开机”状态,作为机组组合计算的边界条件。结算方面,应研究储能电站充电、放电均按现货节点电价结算的可行性,以激励在新能源送出时段性受阻区域的储能建设,减少网络受阻、新能源弃电。
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方面,应积极探索建立电化学储能电站可参与的一次调频、二次调频、爬坡、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丰富辅助服务交易品类,发挥电化学储能调节速率快的性能优势。但需注意各辅助服务品类的交易规则对待不同技术特性的参与主体时,应秉持技术中立、服务同质同价的原则,做到贡献与收益相匹配;在市场规模与费用分摊方面,应考虑源网荷储的发展实际及费用分摊主体的承受力,对各类交易品种研究确定合理的需求范围,对辅助服务市场的总费用设定上限,同时按照“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开展费用分摊,逐步做到个体分摊比例与受益程度关联的精细化安排。
调度运用方面,电化学储能电站应由系统调度中心统一集中调度,常态下参与现货与辅助服务市场,按规则调度运用。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或异常时,以及电力供应紧缺或新能源消纳困难时,系统调度中心须能够对各个在运储能电站进行应急调用,保障系统的安全、经济、绿色运行。
新能源场站配储和独立储能容量租赁建议
应鼓励新能源场站以租赁独立储能部分容量的方式落实配置调节资源的要求,为便于交易,可以建设平衡区内的储能容量租赁市场。集中投资建设相比各场站分散建设,可降低储能单位容量投资成本,同时还可提升调用和运维效率。新能源电站租赁储能容量可以仅是为满足配置要求而不分享任何储能运行收益,也可以按租赁比例分享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收益,但租赁方式不能改变独立储能的调度运用模式,独立储能应由系统调度中心集中优化调用。对新能源场站内已建设或在建的储能,建议主管部门尽快明确转为独立储能的技术条件和办理流程,从而使其可自由参与市场交易;或尽快推动平价新能源全部参与电力市场。
作者: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王小昂 张 超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瑞研究院 张亦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7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发布《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其中显示,2024年电化学储能运行效率与商业价值实现“双突破”,平均转换效率达88.75%。《报告》分析了9个省份独立储能运营模式,以江苏为例,“充放电价差+顶峰补贴+容量租赁+储能补贴”模式,50M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856号建议答复的函。答复文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发布,意见第9条“创新服务
作者:樊慧敏1彭浩鸿1孟辉1唐梦宏1易昊昊1丁静1刘金成1徐成善2冯旭宁2单位:1.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2.清华大学引用本文:樊慧敏,彭浩鸿,孟辉,等.储能电池模组膨胀力特性研究及仿真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88-249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210本文亮点:1.对模组全SOC的
对光伏人来说,2025年又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5·31。2018年的5·31,因为累计20年待支付光伏发电补贴费用超过1万亿元,中央政府对光伏新建项目急刹车。在政策的影响下,光伏装机容量装机大跌、产业链大量企业倒逼,投资商资金链断裂。这段光伏项目业主和光伏产业链上生产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的历史,让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新疆天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为发展石河子市新能源产业,助力公司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公司与国电投(深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十户滩工业园区200MW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该项目规划石河子及周边地区建设包含200MW光
7月11日晚,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统一指挥下,山东144座新型储能电站在晚高峰精准启动,集中向电网输送电能,最大放电功率达803.59万千瓦,相当于济宁市度夏期间的用电负荷水平。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比例不断提升,它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加剧了电网平衡难度。以7月5日山东电网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证等,1个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110号提案的答复,提到加强人才培养。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施本硕博贯通长周期培养模式。在电化学储能、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能、储能装备与安全、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及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7月11日,华北电网用电负荷达到3.26亿千瓦,创新高。当日19时26分,华北地区380座新型储能电站参与集中调用。华北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2010万千瓦,山东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804万千瓦,分别刷新全国区域级电网、省级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纪录。本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支撑了华北电网晚峰保供需
7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发布《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其中显示,2024年电化学储能运行效率与商业价值实现“双突破”,平均转换效率达88.75%。《报告》分析了9个省份独立储能运营模式,以江苏为例,“充放电价差+顶峰补贴+容量租赁+储能补贴”模式,50M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浙江绍兴强化电力气象精准服务保障迎峰度夏安全运行,聚焦新型储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挖掘气象“数据要素×”潜能,联合电力部门研发日照时长和辐射强度预测产品,助力光伏发电资源最大化利用。近期,创新推出光伏资源优化互补预测专业气象服务,为电力部门提供次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加速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新动能。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呈现“政策框架统一、区域差异化探索、技术多元化应用”的特征,通过参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多途径实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近日,大唐湖北50MW/100MWh钠离子新型储能电站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在武汉成功通过验收。该项目于去年6月在熊口管理区建成投运,实现钠离子新型储能技术全球首次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其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均实现100%国产化,电能管理系统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有力摆脱了国外技术掣肘。该项目投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856号建议答复的函。答复文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发布,意见第9条“创新服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晚间,亨鑫科技发布公告,集团拟于中国山东省滨州市投资建设的800MW/1600MWh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已成功入选山东省能源局近日发布的2025年度新型储能入库项目公示名单。根据山东省能源局公示信息,该项目以800MW/1600MWh的规划容量成为本批次入选项目中单体规模最大的项目,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2025年7月9日,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100MW/200MW电网侧集中储能电站EPC工程项目在青树坪镇人和村举行了盛大的开工仪式,标志着双峰县在能源存储与优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对当地乃至整个区域的能源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该项目建设单位为鹏辉力赫(天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则是实力雄厚的中建
7月11日,华北电网用电负荷达到3.26亿千瓦,创新高。当日19时26分,华北地区380座新型储能电站参与集中调用。华北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2010万千瓦,山东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804万千瓦,分别刷新全国区域级电网、省级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纪录。本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支撑了华北电网晚峰保供需
7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发布《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其中显示,2024年电化学储能运行效率与商业价值实现“双突破”,平均转换效率达88.75%。《报告》分析了9个省份独立储能运营模式,以江苏为例,“充放电价差+顶峰补贴+容量租赁+储能补贴”模式,50M
7月17日,中城大有投资建设的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300MW/300MWh共享储能电站正式破土动工。作为中城大有在山西落地的首个电网侧储能项目,该电站的开工标志着集团通过储能电站建设在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项目位于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电站将新建一座220kV升压站,配
7月11日,蒙西地区2024—2025年独立储能电站接网工程(包头威俊150万千瓦独立储能电站500kV线路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威俊150万千瓦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并网需求,同意建设蒙西地区2024—2025年独立储能电站接网工程(包头威俊150万千瓦独立储能电站500kV线路工程),项目代码2506-150221-60-01-4150
近日,大唐湖北50MW/100MWh钠离子新型储能电站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在武汉成功通过验收。该项目于去年6月在熊口管理区建成投运,实现钠离子新型储能技术全球首次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其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均实现100%国产化,电能管理系统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有力摆脱了国外技术掣肘。该项目投
7月15日凌晨三时许,由东方旭能(山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担任PC总承包的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润湖新能源50MW/100MWh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并网,这不仅标志着淮安市迎来重大新能源基建发展成果,同时也体现出东方旭能为区域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力量,在贯彻绿色低碳转型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定的一步。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