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政策正文

新增海上风电150万千瓦!山东2024年目标定了

2024-02-23 13:41来源:山东省发改委关键词:风电装机海上风电山东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主要目标任务

聚焦转型示范、项目投资“两个关键”,加快推进“五大体系”建设,聚力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全年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1500万千瓦左右,接纳省外电量1300亿千瓦时以上,煤炭、原油产量稳定在8500万吨、2100万吨,能源领域完成投资2000亿元左右。

加快构建多元互补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加快风电规模开发。推动省管海域项目实现“应开尽开、能并尽并”,建成渤中G一期、半岛南U1二期、半岛北BW等项目;积极开展国管海域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启动示范项目建设,新增海上风电装机150万千瓦左右,总规模突破600万千瓦。加快推进首批陆上集中式风电核准开工,适时启动第二批项目开发建设。有序推进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开展现役风电场改造升级试点。全省风电在运装机达到2700万千瓦左右。

微信图片_20240223132928.jpg

原文如下:

QQ截图20240223133752.png

2024年,全省能源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认真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树立大能源思维,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现代化能源强省,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主要目标任务

聚焦转型示范、项目投资“两个关键”,加快推进“五大体系”建设,聚力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全年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1500万千瓦左右,接纳省外电量1300亿千瓦时以上,煤炭、原油产量稳定在8500万吨、2100万吨,能源领域完成投资2000亿元左右。

加快构建多元互补

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提速核电建设节奏。在确保绝对安全前提下,加快海阳、荣成、招远等核电厂址开发,推进海阳核电二期、“国和一号”等项目建设,开工石岛湾扩建一期工程,争取招远核电一期获得国家核准,推动自主先进核电堆型规模化发展,在运装机达到415万千瓦。深化海阳三期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具备上报核准条件。探索开展核能在海水淡化等方面示范应用。

加快风电规模开发。推动省管海域项目实现“应开尽开、能并尽并”,建成渤中G一期、半岛南U1二期、半岛北BW等项目;积极开展国管海域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启动示范项目建设,新增海上风电装机150万千瓦左右,总规模突破600万千瓦。加快推进首批陆上集中式风电核准开工,适时启动第二批项目开发建设。有序推进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开展现役风电场改造升级试点。全省风电在运装机达到2700万千瓦左右。

提升光伏发展质效。加快国家第三批大基地清单项目建设,建成济宁时代永福等项目。积极推进鲁北基地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具备条件的项目早日开工建设。稳妥推动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建设,争取建成烟台招远项目,实现海上光伏“零突破”。持续推动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积极推广德州齐河、临沂沂水、潍坊诸城等一批试点县成熟开发模式,提升分布式光伏开发质量。全省光伏发电在运装机达到6400万千瓦左右。

分类推进地热利用。有序推进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推动建成一批“地热能+”多能互补、地热能供暖“低碳社区”等示范工程,优选部分示范性地热井,按照“先建后补”的原则,给予一定财政资金奖补。充分发挥浅层地热能技术成熟、适用广泛优势,扩大地热能在供暖(制冷)领域应用,对符合条件的新建城乡居民住宅小区地热能项目,按程序纳入省级浅层地热能重点项目库,予以重点支持。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500万平方米以上。

多元发展新型储能。推动新型储能多技术、多场景推广应用,稳步推动电化学储能建设,建成中核寒亭、京能荣成、莱州蓝色海洋等项目;积极开展长时储能试点,建成中储国能30万千瓦压缩空气等项目,开工中国电建2×30万千瓦压缩空气和潍坊液流电池等项目;创新开展“云储能”试点,重点在德州、临沂等分布式光伏接入受限区域部署分布式储能设施,实现统一管理、集中调用;积极探索熔盐、飞轮等储能新技术应用。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

梯次开发抽水蓄能。加快潍坊、泰安二期、枣庄山亭等项目建设,深化蒙阴垛庄、五莲街头、莱芜茶业口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乳山诸往等储备项目纳入国家规划。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具有开发资质的企业参与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省抽水蓄能在运在建装机达到800万千瓦左右。

增强电网消纳能力。建成刁口等500千伏项目,开工弥河等500千伏项目,推动高地、渤海500千伏项目开工建设,启动烟威1000千伏特高压项目前期工作,保障胶东半岛、鲁北地区清洁能源基地送出。因地制宜推广德州首创的“集中汇流”“智慧透明”“云储能”开发建设运行模式,增强电网消纳能力,解决新能源发展瓶颈。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服务分布式光伏开发。全面提升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促进各类电源互济、源网荷储互动,满足高比例、大规模新能源消纳需要。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200万千伏安左右。

加快构建安全可靠

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提升电力保供水平。加强发电机组运行管理,坚持机组检修“四方联审”工作机制,严控机组非计划停运和降出力,确保用电高峰期间机组应开尽开、稳发满发。稳步推进燃气机组建设,建成华电青岛2×9F第二台等机组,新增规模170万千瓦左右。全力落实跨省区优先发电计划,确保用电高峰时段电力稳定送入。合理安排电网检修,全面加强重点设备及变电站运行维护。动态修订事故拉路序位表,组织重点地区开展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稳定煤炭生产储备。巩固采掘接续提升年活动成效,“一矿一策”优化生产布局,深挖增产潜力。加快基建矿井建设,建成万福矿井,新增产能180万吨/年,推动永胜煤矿复工复建。持续推进煤炭储备能力建设,建成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二期项目,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保持在1800万吨以上。制订迎峰度夏、度冬煤炭实物储备计划,按时完成实物储备任务,保障煤炭应急需求。

完善油气基础设施。深化济阳国家页岩油示范区建设,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加快沿海LNG接收站建设,建成青岛董家口三期等项目,年接卸能力达到1500万吨。建成天然气环网东干线、烟台西港区至裕龙岛输油管道等项目,加快推进威海汪疃—宋村天然气管道等支线项目,新增里程1100公里。开工中石化东营原油商业储备库、烟台港西港区原油库,建成裕龙石化岛外配套油库,稳步提升储备能力。

加快构建集约节约

的能源综合利用体系

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紧盯用煤关键领域,突出抓好煤电行业转型升级。提速大型煤电机组和纳规高效背压机组建设,建成国能博兴#1机组、华汪热力等项目,新增装机200万千瓦左右。坚持“先立后破”,在确保电力、热力稳定接续的前提下,有序推动落后小煤电机组关停并转200万千瓦以上。加快推进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加快推动“聊热入济”工程建设,完成“三改联动”1500万千瓦以上。

推动传统能源绿色开发。制定出台加快推进全省煤矿绿色生产指导意见,推广应用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加快推进煤矿配套选煤厂智能化改造,提高煤炭洗选加工水平,构建煤炭清洁生产长效机制。持续推进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新增已稳沉采煤塌陷地治理率保持100%。鼓励油气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发展地热、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推动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规模化应用,打造胜利绿色油气田示范工程。

拓展清洁能源利用场景。围绕服务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各类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70万台左右。引导工业企业开展清洁能源替代,利用自有场地开发清洁能源,提升绿色电力使用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建筑采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用能需求,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充分利用枢纽场站、港口码头、高速服务区等发展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

加快构建智慧融合

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

强化能源领域技术创新。聚焦核电、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等领域,加大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科研攻关,积极争取国家级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完善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认定管理程序,征集推广50项左右“三新”成果。支持山东能源研究院、山东省先进核能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发展,整合优势领域资源,布局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以中厚、薄煤层开采煤矿为重点,全面提升市县属中小煤矿智能化建设水平,实现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全覆盖,全省煤矿智能化产量占比达到85%。持续推进省油气管道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及应用,开展油气管道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完善管道数字地图,推广智能监控、巡检、泄漏监测等新技术应用,提升管道保护智能化水平。

招引培育能源装备产业。依托“国和”先进三代核能基地,推动核电关联产业进一步向烟台、威海等地集聚,做强“山东核品牌”。健全完善风电产业链条,重点打造东营、烟台、威海等风电装备产业基地。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着力打造枣庄“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泰安“泰山锂谷”、滨州锂电产业集聚区等产业集群。推动氢能全产业链条发展,加快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等地氢能产业集群建设,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试点。

开展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加快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结合国家批复文件,细化落实工作措施,配套制定政策清单,推动示范区建设全面开局。出台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建设,建立结果运用机制,及时总结提炼试点单位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加大典型经验宣传推广,以点带面促进全省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互利共赢

的能源合作交流体系

持续扩大绿电送入规模。坚持高质发展增量,加快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建设,同步推进配套新能源电源项目建设,启动第五条直流输电通道研究论证工作。坚持高效发展存量,持续优化既有通道配套电源结构,紧盯配套新能源项目投产情况,及时组织送电交易,不断提高省外来电绿电占比,力争提升至20%左右。

加大省外资源开发争取力度。鼓励省内煤炭企业“走出去”,重点打造陕甘蒙煤炭开发基地。围绕保障盛鲁电厂等“外电入鲁”配套电源用煤需求,加快推进鹰骏三号等大型煤矿建设。引导省外开发煤矿与省内用煤大户签订中长期合同,积极推动合同足额兑现。加强与三大油气公司沟通对接,加大油气资源争取力度,推动渤海油气资源在省内登陆。

打造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加强与沙特电力等国际知名企业交流,深化在油气、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等能源领域的投资合作。强化与国内头部企业重大战略合作,聚力建设区域性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争取“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在山东召开,举办院士恳谈会、产业项目推介会、装备展览会、发展论坛等系列交流活动,提升全省能源发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全面提升能源

改革发展管理效能

加强重大课题调查研究。围绕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促进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十五五”规划编制等,开展重大课题战略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举办调研成果专题交流会,以高质量成果转化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全省能源系统大兴调研之风,建立定点服务机制,定期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了解实情、直面问题,协调解决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制定出台能源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实施项目、储备项目两个清单,对项目实行“亮牌制”,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分别给予绿牌激励、黄牌提醒、红牌警告;对项目投资主体实行“积分制”,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多投资、多建设;对同期同类项目实行“赛马制”,开展阶段性考核,视情况给予政策激励和竞争淘汰。适时举办能源转型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暨集中开工仪式。

加强重要领域机制创新。围绕疏导燃机发电成本,探索推进天然气直供、建立燃机参与电力市场机制、深度调峰能力视作可再生能源配建储能等有效措施。研究制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管理办法,加快试点项目建设。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丰富电力市场主体,推动全省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研究推进绿证相关政策机制,稳步提升绿电消费比例。

全力提高行业

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狠抓煤矿安全生产。扎实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风险辨识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和安全生产诊断。组织“创建标准安全岗、争做本质安全人”专项行动,推动标准化动态达标,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水平。实施市县属中小煤矿起底式、拉网式排查专项整治,发挥驻矿监管员“前哨”“探头”作用,强化监管执法,严厉打击重大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应急演练,强化井下避难硐室等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和维护,完善复工复产验收、突发事件处置报告等制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油气管道保护。加大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管道、大口径高压力天然气管道、老旧管道等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组织开展占压隐患排查整治,加大问题隐患整改现场核查力度,确保整改到位。制定油气长输管道外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程,压实企业主体、行业监管和属地管理责任。严格落实油气管道保护执法、审批和备案“三项制度”,开展全系统、全岗位学习培训,提升法治化规范化工作水平。加大管道保护宣传力度,提升大众保护意识。

加强新业态安全管理。聚焦新型储能、海上风电等能源发展新业态,全面加强行业安全管理。开展多部门联合督导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编制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开展安全培训,重点加强新型储能电站、海上风电等安全管理,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原标题:全力以赴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2024年山东能源工作这样干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装机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查看更多>山东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