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加快双心联动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
济青发展轴带实施方案的通知
鲁政办字〔2024〕7号
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加快双心联动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济青发展轴带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年1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加快双心联动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
济青发展轴带实施方案
为加强济南、青岛中心城市联动,协同淄博、烟台、潍坊3市(以下简称五市),相向发展、深化合作、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力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样板,建设全国最具创新力、竞争力的发展轴带,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紧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突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主题,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强化济青引领带动作用、发挥淄烟潍比较优势,强化济青都市圈对接、深化省会和胶东经济圈合作,以山东半岛城市群济青轴带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建设为契机,统筹优化各类要素资源,促进陆海联动、蓝黄融合,共同打造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轴带,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
到2025年,济青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引领力显著增强,济青科创制造廊带初步形成,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塑成优势,陆海联动发展格局基本建立,特色优势彰显、融合发展紧密、区域竞合共赢的济青发展轴带基本建成。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建设济青科创智造廊带。
1.增强济青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积极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等重大平台,深入推进济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构筑创新创业“生态圈”。支持青岛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崂山实验室,做强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等重大平台,实施“透明海洋”等大科学计划,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和济南、青岛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支持五市围绕量子信息、工业互联网、海工装备、MEMS、现代种业等领域联合布局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形成多层次网络化创新体系。高水平共建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能源研究院、山东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山东大学创新港等新型研发机构,布局符合本地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院所,搭建高层次、开放式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体系。加强齐鲁科创大走廊和胶东滨海科创大走廊联动发展,探索区域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推进崂山实验室水动力平台建设。(省科技厅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和五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3.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高水平建设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支持淄博、烟台、潍坊人才集聚节点建设,支持相关县(市、区)参与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试点,探索县域产才融合发展路径。支持五市通过事业育才、政策聚才、柔性引才等模式,加快聚集顶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支持五市深入推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推动驻地高校与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科技领军企业合作,共同推进人才共引共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科技厅和五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携手共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4.打造世界级先进智造集聚带。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链群规模化发展。加快建设济南先进半导体、青岛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淄博MEMS、烟台光电智能传感、潍坊声学光电等信息产业基地。集中布局济南、青岛新能源汽车两个基地,联动发展淄博高新区新能源乘用车基地、潍坊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打造北方汽车制造集聚区。聚焦新能源,加快发展青岛、烟台海上风电和烟台核电,建设山东半岛“氢动走廊”,争创国家氢能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面深化数字赋能,壮大国家级双跨平台,布局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联合培育先进计算、新型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网络安全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五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5.打造现代服务业优势品牌。支持济南市、青岛市合力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国家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建设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提升青岛财富管理中心、烟台基金管理中心功能,提升淄博市、潍坊市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深化济青国家服务外包城市试点,深度参与国际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培育壮大创意经济,推动数字技术和创意产业融合创新,建设济南、青岛、淄博国家级互联网开放式工业设计中心。(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和五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6.打造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带。加快推进济南植物基因编辑基地建设,打造中国北方种业之都。推进青岛国际种都、烟台中国北方种谷、潍坊种业“硅谷”建设,培育壮大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支持淄博市培育壮大数字农业,建设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抓好“泉水人家”“青岛农品”“高青黑牛”“烟台苹果”“寿光蔬菜”等重点品牌培育,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推介特色农产品。放大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窗口效应,巩固提升农业外向型经济优势。(省农业农村厅牵头,五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7.打造现代海洋产业引领区。推动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核心设备自主化,加强第七代超深水钻井平台、深远海养殖、海上风电等关键装备研发生产,建设中国海洋科技集团北方总部、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攻克一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国之重器”和关键技术装备,打造世界领先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建设国家深海基因库,打造青岛、烟台、潍坊等海洋医药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海上粮仓”高质量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海洋局、省科技厅和青岛、烟台、潍坊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快完善现代基础设施。
8.建设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构建内通外联铁路网,积极推进雄商高铁、津潍高铁及济南连接线、潍宿高铁及青岛连接线、潍烟高铁以及淄博至博山市域铁路改造、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等项目建设。构建高效便捷城市轨道网,加快推进济南、青岛1小时通勤圈建设。协同完善通达公路网,加快建设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等项目。构建多层覆盖机场群,支持济南和青岛机场协同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烟台机场打造区域航空枢纽,推动潍坊机场迁建、淄博机场项目前期工作,统筹布局建设通用机场。支持济南、青岛培育和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支持烟台、潍坊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省交通运输厅牵头,五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9.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基本完成烟台老岚、青岛官路等大型水库建设,实施济南太平水库建设,论证实施烟台南泗庄等大中型水库建设。按照国家部署,深化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加强区域水网互联互通,实施济南东部四库联通、烟台市水系连通等引调水工程,加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加大再生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开发利用,加快构建水安全保障体系。(省水利厅牵头,五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0.高标准布局新基建。积极发挥济南、青岛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集聚辐射效应,建设济南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产业基地,建设济南、青岛国家E级超算中心。协同实施窄带物联网终端应用工程,助力“感知山东”建设。加快完善“国家级—省级—边缘级”工业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依托济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联合建设低时延数据中心核心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大数据局和五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示范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11.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组织实施工业、能源、交通等碳达峰十大工程,“一业一策”有序达峰。联合实施绿色制造、节能降碳、循环发展行动计划,推动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建设和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模式创新试点,携手共建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济南、青岛、淄博3大生态环保产业集群。联合开展绿色低碳主题活动,共建绿色城市标准化技术支撑平台,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碳汇,争取国家海洋碳汇试点,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固碳能力。推动开展用能权、排污权、水权、林权交易,协同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转化模式。支持各市绿色物流协同发展,探索共建黄河流域绿色物流一体化先行区合作联盟。(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海洋局、省财政厅和五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2.共筑陆海生态安全屏障。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开展黄河、小清河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和鲁中山区山体保护修复工程,构建沿黄生态廊道。推进山海湾岛林田河生命共同体保护修复,强化莱州湾、胶州湾生态系统治理,联合开展沿海防护林、河口、岸线、海湾、湿地、海岛等保护修复,深入推进鲁东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构筑滨海蓝色生态屏障。实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应急联动,加强水质安全保护,协同做好土壤污染管控,系统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山东黄河河务局和五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13.推动医疗教育文体合作。统筹布局医疗卫生资源,鼓励采取合作办院、组建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等形式,扩大优质资源覆盖范围。推动建立学校跨区域协作发展机制,探索集团化、教育联盟等多种合作办学模式,扩增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支持潍坊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青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烟台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支持成立体育产业联盟、博物馆联盟和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联盟,推动实现旅游景点一卡通、公共阅读一码通、公共文化服务一网通、公共文化联展一站通。建立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五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共筑全方位高水平开放高地。
14.建设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聚力推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烟台建设黄渤海新区。联合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推动济南、青岛、烟台片区联动发展、特色化发展,支持淄博市、潍坊市建设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推动上合示范区建设加速起势。支持五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协同发展。统筹建设国际合作示范园区,加快培育壮大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协同推进中德(济南)中小企业合作区、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中韩(烟台)产业园、淄博鲁中国际陆港、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合力打造黄河流域开放门户。发挥青岛市、烟台市黄河流域港口门户优势,在沿黄地区布局内陆港,构建黄河流域最便捷出海通道。支持济南市发展公铁水多式联运,构建以沿黄高铁为骨架的沿黄达海大通道。深化沿海港口与沿黄内陆港合作,完善黄河流域海关关际一体协同机制,创新“陆海联动、海铁直运”“铁海E通”物流监管模式。支持小清河沿线港口申请建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推动河港海港联动发展。(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青岛海关、济南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16.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支持建设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烟台RCEP合作示范基地。推广“班列+”商业模式,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齐鲁号)济南、青岛集结中心。支持淄博市建设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鲁中分中心。(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牵头)
(七)共塑海岱齐鲁文化。
17.着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强化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支持济南“泉·城文化景观”、青岛老城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施齐文化研究阐发工程,搭建稷下学宫·世界大学论坛、齐文化节等特色平台。高水平筹办济南国际泉水节、青岛国际帆船周、潍坊国际风筝节、烟台国际海岸生活节等重大节展活动,协同打造“赛事之城”“会展名城”。(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五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8.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依托五市丰富旅游资源,合力打造“仙境海岸”“济青风情”文化旅游线等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共同建设“通山达海”文旅大通道。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支持旅游与工业、乡村、生态、海洋、体育、康养等“文旅+”新业态发展,创新发展云旅游、夜间旅游、冬季旅游。加快发展文化新业态。(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五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
19.强化经济圈联动。认真落实济南、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促进区域空间协同。推进济淄同城化,研究推动淄博至莱芜至临沂等高速铁路建设,共同谋划建设济南都市圈环线等项目,促进济淄同城化科创大走廊先行区与齐鲁科创大走廊高效链接。推进青潍同城化,推进青岛经平度至莱州铁路、即墨至海阳市域铁路规划研究。(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交通运输厅、省科技厅和五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0.高水平建设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战略支点。实施创新平台倍增计划、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计划和“才聚双莱”计划,建设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鼓励毗邻县区跨界发展,支持胶州-高密、海阳-莱阳-即墨、平度-莱州-昌邑分别聚焦临空临港、海洋产业、绿色化工推进一体化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海洋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1.共同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济青局部片区和济南、淄博、烟台、潍坊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在五市率先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济南、青岛、潍坊智慧农业试验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推广“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径。(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组织推进
(一)建立统筹机制。健全省级层面常态化推进机制,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工作协调推进机制负责统筹指导和具体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协调推动重大事项。省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研究落实有关政策举措。五市政府要切实履行属地主体责任,依托现有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围绕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对标对表落实各项重点任务。
(二)加强政策保障。加强省级层面在创新要素集聚、重大平台建设、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对五市的支持力度,共同争取国家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在五市落地布局。支持五市开展城市赋能升级行动,强化全市域统筹,提高要素资源统筹配置和重大基础设施统筹建设能力。
(三)强化跟踪落实。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制定推进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实施方案取得明显进展。加强实施方案的跟踪分析和经验总结,全面了解实施情况和效果,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措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全球积极倡导绿色出行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2017年5月,金友集团锚定新能源浪潮,新能源汽车线缆事业部应运而生,正式叩响绿色出行领域的大门。金友集团新能源汽车线缆事业部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汇聚了一批行业内的顶尖人才,组建了专业
自2021产销量和装机量反超三元锂电池后,磷酸铁锂电池再次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据相关媒体报道,奔驰与吉利的合资品牌——smart电池项目定点花落蜂巢能源,蜂巢能源将在全球范围内向smart供货磷酸铁锂短刀电池。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除了smart以外,蜂巢能源也在接触一家头部跨国车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提出稳步构建布局合理、品质升级、技术先进的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服务品质和技术应用实现迭代升级。南方电网公司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最新消息!2025年1-6月,广东绿电交易电量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2%。绿电蹭蹭上涨的背后,为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普通人如何在“绿电”大风口下找到自己的参与方式?#x2193;#x2193;#x2193;新能源汽车,秒变充电宝让“绿电”更“稳”更“有力”除了正在建设的新能源储能站之外每辆新能源汽车都有
继4月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交能融合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再次携手此前十部门中的三部委,出台与交能融合相关细分领域的规划建设文件。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到写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零碳园区”已从概念走向现实。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探索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路径。3月3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
2025年7月9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大兴区政府”)、华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金租”)在广汽集团番禺总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广汽新能源汽车推广、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一体化基础设
2025年7月8日,贵州省贵阳市泉湖公园光储液冷超充示范站正式投运。场站部署了华为超快充设备,配置20把液冷超充枪,100把快充枪,提供120个超快充车位,将有效缓解贵阳新能源汽车出行充电焦虑。贵阳市泉湖公园光储液冷超充示范站上线仪式上,南方电网贵州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二级巡视员王玉萍在致辞中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7月10日,中汽协发布2025年6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其中显示,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其中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6.8万辆和132.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4%和26.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6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6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8.2GWh,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35.9%。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7GWh,占总装车量18.4%,环比增长2.0%,同比降低3.4%;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7.4GWh,占总装车量81.5%,环比增长1.9%,同
自2021产销量和装机量反超三元锂电池后,磷酸铁锂电池再次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据相关媒体报道,奔驰与吉利的合资品牌——smart电池项目定点花落蜂巢能源,蜂巢能源将在全球范围内向smart供货磷酸铁锂短刀电池。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除了smart以外,蜂巢能源也在接触一家头部跨国车企,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北极星储能获悉,7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6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29.2GWh,环比增长4.6%,同比增长51.4%。1-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697.3GWh,累计同比增长60.4%。销量方面:6月,我国
据外媒报道,韩国电池企业LG新能源,正在其波兰电池工厂,推进对46系大圆柱电池的投资建设。市场消息,近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将向6个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项目提供合计8.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63亿元)的资助金,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和韧性的工业基础转型。资料显示,上述资助金涉及的企业和项目
据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消息,欧盟将拨款8.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6亿元)发展电动汽车电池,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和韧性的工业基础转型。电池网注意到,2024年底,欧盟启动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4.2亿元)的“IF24Battery”计划,旨在推动电池技术发展和绿色工业体系建立。这笔资金来自欧盟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9日,豪鹏科技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固态电池战略聚焦消费电子需求痛点——在极致空间内实现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及长寿命等性能。主要面向AI+端侧新兴市场需求下的应用场景,此外兼顾如机器人、低空等领域需求。公司已完成高安全性半固态电池的验证,并已接
7月8日,以“融杭兴虞,智绘未来”为主题的2025上虞发展大会暨“杭州#x30FB;上虞周”主旨大会在杭州隆重召开。作为本次大会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浙江三径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三径科技”)与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正式签署“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系统研发生产制造项目”投资协议,一期投资1.54亿元,标志
近日,北京恩力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恩力动力”)与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均普智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此举标志着双方将围绕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核心的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建立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把握全球新能源产业升级的巨大机遇,并加速全球市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6日,在2025甘肃兰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上海经证实业集团投资21亿元的5GWh储能及动力钠离子电池项目签约落户。该项目将有力推动兰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近日,美丽北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北仑区202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强化煤炭总量控制。严格落实《宁波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方案》,重点削减非电力行业用煤。深入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对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实施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全区原则上
7月10日,国网张北县供电公司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对服务微型马铃薯种植产业的电力设施展开专项走访与安全检查,全力保障种植关键期电力供应安全可靠。张北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凭借寒凉气候与显著昼夜温差,成为天然的马铃薯微型薯培育沃土。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微型马铃薯种植产业,
继4月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交能融合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再次携手此前十部门中的三部委,出台与交能融合相关细分领域的规划建设文件。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环境企事业单位,学会各分支机构,各有关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5年科学技术年会定于7月19日至20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年会围绕“引领绿色科技创新助推美丽中国建设”主题,设置主要内容有:开幕式暨特邀主旨报告、分会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到写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零碳园区”已从概念走向现实。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探索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路径。3月3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
7月9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开对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1235号建议“关于加强城市有机固废再利用进一步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建议”的答复。文件指出,积极支持河北省企事业单位参与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结合河北省风电、光伏产业实际,率先开展我省退役
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将助力内蒙古构建系统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产品绿色竞争力,促进绿色消费,同时也为内蒙古融入全球绿色经贸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7月6日在北京举行。主论坛上,发布了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在三个“十大”问题难题中,有6个与能源领域紧密相关,涵盖了深海规模化采矿、煤炭与共伴生能源资源一体化开发技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深空能源探索以及能源电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在电解铝、纺织品(山羊绒产品)领域率先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统一发布产品目录,分阶段拓展至新能源、稀土、冶金、化工、大数据、农牧等领域的重点产品,突出重点产品绿色电力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9日消息,浙江省发改委对人大代表建议诉求进行了答复,其中透漏出浙江能源部门对于发展储能、提升储能利用率的决心。浙江省能源局表示,全省三侧新型储能累计投运超4GW。其中截至2025年4月底,用户侧储能装机达1.9GW。人大代表建议指出,目前浙江电价已具备晚上和中午充电的“两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